返回

远古那些事:别样的史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章 郑忽援齐退婚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话说郑侯击败王师,心情大好,这日带领几个侍妾正在郊区游玩,忽然接到齐国快报,说北戎兵犯界,请求郑侯派兵支援。郑侯一向敬重齐侯,接报立即派公子忽率领五千精兵前去助战。正所谓兵贵神速,不日公子忽率军到达齐都。 公子忽和齐侯相见客套一番,齐侯介绍了和北戎的最新战事,总体一句话,北戒兵兵锋甚盛,短短几天,已入齐境百里,自己是不得已才向邻国求助的。 伯父不必忧虑,我们郑国几年前领教过他们一次,那次就打得他们满地找牙,小侄这次来也定叫那北戎之兵有来无回,保证夺回失去的领土。 看齐侯面有忧色,公子忽夸口说。 贤侄有这份决心就好,但毕竟北戎兵战力较强,我也向鲁、卫两国发出求救,想必这两国救兵也快到了,等这二国兵到,合我们四国之兵,人多势众,这样胜算更大一些。贤侄你看如何? 这公子忽年轻气盛,恨不能马上接战戎兵大战一场,一分高下,但毕竟自己是客,于是应了齐侯,在齐都郊外,安营扎寨等待鲁、卫之兵。不日鲁、卫之兵在其国君下带领也来到齐都。 看援军全部到达,齐侯召开四国联席会议,商议如何御敌。鲁侯、卫侯均不言语,公子忽慨然发言,说道:戒兵以步兵为主,我们以车兵为主。步兵一个特点是比较灵活,但行军速度不如车兵快。我们可派一偏师诈败,引诱他们进入我们的伏击圈,然后从正面、侧面三个方向攻击他们,与此同时再派一队车兵绕道他们身后攻击,这样如翁中捉鳖,保证他们一个也跑掉。 听罢公子忽分析,齐侯不由暗喜,但当着鲁侯、卫侯的面也不便表露什么,问鲁侯意下如何。这鲁侯对军事一窍不通,知郑国与戎兵交过手,于是说道,郑兵曾大败戎兵,对和戎兵作战有经验,我们听公子的便是。那卫侯也随声附和。随即齐侯把指挥权全部赋予公子忽,四国之兵由其随意调遣。公子忽客气了一番,毕竟年轻气盛慨然就任。 公子忽上任,立即领四国之兵,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向北进发,不多日来到一地名曰葫芦谷,闻戎兵在前不远处,公子忽令全军就此扎寨。齐侯笑着说,戎兵距离我军尚远,不和戎兵接触,怎能击溃戎兵,难道公子是想让上天替我们打败戎兵吗? 公子忽指着前面的葫芦谷说,诸位请看前面的地形象什么?齐侯、鲁侯、卫侯看了片刻,齐声应道,这地形分明就是一个葫芦,葫芦谷真名副其实也。 公子忽笑道:此地东、西、南皆高,中间是片空地,分明就是一个天然的伏击圈,我们可在东、西、南三个方向设伏,等戎兵进入伏击圈发起攻击,一定会大获全胜。出发前我就已经想到了这个地方。戎兵在我们到这地方之前越过这地方则罢,若没有越过这地方,定让其全军覆灭于此。今戎兵果没遇过这地方,这样看来收拾戎兵就省事容易多了。 公子智谋深远,我等不及也。齐侯、鲁侯、卫侯齐声说道。 公子忽又说道:此地距离戎兵住营二十里,为防止戎兵探听到我方虚实,时间不可拖延,齐、郑之兵即可在这里设伏,鲁侯则明日带鲁兵前去接战戎兵,但这一战只需败不需胜,并且败得要想个样子,不能露出破绽,这样边战边退,把戎兵引进这伏击圈,卫侯等这边发起攻击,可率卫兵绕道戎兵背后展开攻击。此一战定让戎兵全部葬身于此。 公子真乃孙子附身,白起在世,有公子在此,何愁戎兵不灭,我们唯令是听,听公子就是。听罢公子忽安排,齐侯、鲁侯、卫侯齐声响应。 且说这戎兵自进入齐境,一路势如破竹,和齐兵交手五次全部获胜。今闻齐侯搬来邻国之兵助战,略微谨慎了一点,十日驻兵不前。这日戎兵统帅大良正在帐内休息,忽报外面鲁军前来挑战。大良笑道:若是郑军前来,我还忌怕三分,这鲁国懦弱之邦,鲁兵有何惧哉?虽全身披挂,和副统帅小良一块带领戎兵出营御敌。 两军对垒,也没多言语,戎兵率先向鲁国之兵发起攻击。鲁侯按照公子忽安排,对战一时,佯装不敌,边战边退,终把戎兵引进公子忽设定的埋伏圈。这戎兵队不成列,兵不成行,正在追击溃逃的鲁兵。忽然一声炮号响起,箭如雨下,戒兵霎时倒了一大片。戒兵还没等明白怎么回事,又一声炮号响起,霎吋杀声震天,再看,郑、齐之兵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向自己扑来。大良知道中了埋伏,急令撤军,可人马还没移动几步,北面也传来杀声。戒兵统帅大良这一惊更非同小可,直接跌于马下昏死过去。等他苏醒过来,已两臂被绑,再看自己手下,死的死,伤的伤,手脚齐全没伤的也耷拉着脑袋成了俘虏。可怜这戎兵,来时八千人,这一战仅逃回北国数百人,其余或死或俘全留在了齐国。 大败戎兵,齐侯欣喜万分,尤其是齐侯越看公子忽越顺眼,终按捺不住,委托跟公子忽而前来助战的高渠弥向公子忽再次提起婚姻之事。为什么在这里说是再次呢。原来两年前,郑侯、齐侯交好,齐侯看公子忽是长子,又仪表谈吐不凡,想把女儿文姜嫁给他,公子忽拒绝了。郑侯问他原因,公子忽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合适的配偶,齐国是大国,不是我的配偶。诗经上说“求人不如求己”。靠我自己而已,要大国干什么?外人听公子忽这么说,都夸公子忽有骨气。实则这公子忽是偶尔听到文姜为人不羁、品行不好才拒绝齐侯的。而在公子忽拒婚后,齐侯退而其次把女儿文姜嫁给了鲁侯鲁桓公。而这文姜果然像公子忽听到的那样,生性淫荡,放荡不羁,后和其兄齐襄公乱伦私通杀死了鲁桓公,就这一点来说,公子忽拒婚无疑是个正确的选择。。 以前拒过婚一次,今齐侯再次提起婚姻之事,公子忽想齐侯家教无方,大女儿品行不正,想必二女儿也好不到哪里去,于是以“未秉父命,私婚有罪“再次拒绝了齐侯的美意。 两次求婚都被拒,惹得齐侯很不高兴,当着高渠弥的面骂道:他虽为长子,但郑国以后是谁的还不知道呢。我女儿乃大国之女,长得又这么漂亮,还怕嫁不出去吗?真真不识好歹。看齐侯动怒,高渠弥连忙劝慰齐侯,说婚姻之事等公子忽回国后可向郑侯提出再议。齐侯默然不语。 本来击败戎兵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可齐侯把女儿婚姻牵扯进来,一下子败坏了大家的兴致。这齐侯有意给公子忽难堪,三国回师时,齐侯让鲁侯主持给三国分发礼物,以三国建国时间为次序,把出力最大的公子忽排在最后,结果惹得公子忽很不高兴,愤愤回国。 公子忽在郑侯的几个儿子中是老大,不出意外的话,郑庄公死后,公子忽会上位接班,所以祭足平时和公子忽走得很近。公子忽回国,祭足听说他因为拒婚得罪了齐侯,忙探究竟。公子忽说,我没有为齐国办什么事,尚且不敢娶齐女。如今奉父王之命奔救齐国灾难,却领了妻子回来,这是以战争要取婚姻,人们怎么看我呢!祭足说道:你虽为长子,但你的几个弟弟均有才略,都非池中之物,未来之事尚未可知。齐国是大国,与齐国联姻正好可以外面结一强援,奈何为了一点虚假名声置自己未来于危险境地呢?公子忽默然。 正是人心隔肚皮,公子忽不言,祭足又怎么知道公子忽的真实想法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