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齐侯二次伐鲁失利,心灰意冷老老实实安心国内事务,转眼之间又过去三年。这日齐侯和管仲君臣相对无意间又谈起称霸之事,管仲对曰:当今诸侯,强于齐者南有楚,西有秦。然秦、楚不尊奉天子,所以不能称霸。今天子虽弱,仍是天下共主。现庄王初崩,新王即位,宋国近遭长万之乱,贼臣虽戮,宋君未定。如果此吋遗使朝周,请天子之旨,大会诸侯,立定宋君。等宋君一定,然后奉天子以令诸侯,内尊王室,外攘四夷。列国之中,弱者扶之,强者抑之,昏乱不听命者讨之。海内诸侯知我无私,必朝于齐,如此则霸业成矣。齐侯听罢大喜,即派特使带上厚礼前去京师向新登基的周釐王贺喜。此时周王室衰微,在诸侯眼里和不存在没什么两样,这周釐王登基以来,齐国还算是诸侯国中第一个来向自己贺喜的,故周釐王对齐使的到来很是感激,自然对齐使提出的会盟定宋君一事也是满口答应。
得到使者回报,齐侯随后以天子的名义向临近诸国宋、鲁、陈、蔡、卫、郑、曹、邾发去布告,约定三月之后,在北杏会盟。齐侯问此去带兵车多少,管仲曰会盟以威压众不会长久,故不需带兵车,空身去就行了。
转眼三月之期到了,齐侯领着管仲率先到达杏地,可等了几天,只有宋、陈、蔡、邾四国到达,其他鲁、郑、卫、曹均未露面。像那郑国现在实际上一分为二,故郑侯不敢轻易外出,怕郑历公趁机来袭,所以没来,而卫侯卫惠公因为对周天子收留前君黔牟不满,所以也没来,至于鲁侯则不想看到近邻齐国称霸,所以没来。看到有分量的鲁、卫、郑没到,齐侯有些气馁,想放弃这次会盟。管仲劝道:俗语三人成众,现在到了四个国家,已经算不少了。如果放弃这次会盟,有辱王命不说,再有第一次会盟就失信诸侯,以后会盟更不会有人参加了,如此霸业势必难成。齐侯遂下定决心,如期举行会盟。
会盟这日,首要议题是推举谁为盟主。蔡、陈、邾是小国,自然不能当盟主。而齐、宋,按级别宋国属于公爵级别,齐国属于侯爵级别,宋国级别要大于齐国,可这宋侯新立,赖齐侯定位,也不便当盟主。大家议论一时,在陈侯倡议下,最后推举齐侯为盟主。遂五国按照齐、宋、蔡、陈、邾先后顺序依次登上坛顶,在会盟文书上签字画押,尔后对天盟誓,五国结成兄弟国家,共同辅佐周天子。有毁约者,诸侯共讨之。
会盟完毕,齐侯道:鲁、卫、郑、曹违背王命,不来参会不可不讨,但鄙国力微,希望我们合力讨伐他们。蔡、陈、邾随声附和点头称是,唯宋侯默然不应。
当天晚上回到馆驿,宋侯对跟来的大夫戴叔说道:此次会盟,齐侯妄自尊大刚当盟主便想调遣各国,以后我国将疲于奔命矣。
戴叔回道:诸侯这次会盟只来了一半,齐势未成,如果再一旦征服鲁、郑,则齐霸业成矣。而齐霸非我国之福。这次来的四国只有我们是大国,如果我们不出兵,其他三国必将解体。况且我们此来只是为了使君位得到天子认定,既然这一目的已经达到,不如先归。
宋侯对戴叔说的深以为然,当夜也不通知齐侯就赶回宋国。比及天明,得知宋侯不辞而归,齐侯大怒,欲举兵讨伐宋国。管仲说刚结盟就讨伐宋国,会招致他国耻笑,不如以不会盟为由,先讨伐鲁国。齐侯对上次被鲁国打败心有余悸,问管仲此次讨伐鲁国可有把握。管仲说此次讨伐鲁国名正言顺,虽不能说百分百战胜鲁国,但战胜鲁国的八成把握还是有的。齐侯遂和管仲返回齐都,整兵来犯鲁国。
听闻齐国来犯,鲁侯问计于群臣,战与不战。施伯进言,此次齐侯以天子名义召集我们会盟,我们不参加,理亏在我们,不如向齐侯乞和认个不是。而以曹沫为首的武将们主张力战齐国。鲁侯问曹刿,曹刿也主张和齐国开战。有了上次大败齐军,鲁侯对齐军早没了恐惧心理,今见曹刿、曹沫他们都主张与齐军开战,鲁侯遂下定决心与齐国再大战一场。
鲁军还是原来的鲁军,齐军还是原来的齐军,不同的是齐军统帅由原来的鲍叔牙换成了管仲。正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齐军换了统帅,其战斗力排兵布阵自然非昔日可比。
且说齐军在齐侯、管仲带领下,越过齐、鲁边境到达鲁国遂邑驻兵不前。不多日鲁军从南面赶来,两军对垒遂展开厮杀。此次作战鲁侯继续用上次曹刿的击鼓战术,不曾想这次击鼓战术根本没有发挥作用,鲁军不多时便被齐军冲垮败下阵来。原来管仲自知一鼓作气的道理,齐军预先做了防范。另外这遂邑地势北高南低,呈缓坡状延伸。尽管这种缓坡不太明显,但对当时以战车为主的作战模式影响还是很大的。齐军在北,鲁军在南,两军对冲,自然不利于鲁军。
鲁军战败退却,没行上多远,不曾想前面又被一队齐军拦住去路。面对南北夹击,鲁侯慌忙布阵固守,不多时,鲁军被齐军团团围住。那齐军围住鲁军,也不攻击,只喊话鲁侯,只要鲁国把遂邑割让给齐国,齐国便可罢兵。鲁侯君臣无奈,只好答应把遂邑割让给齐国。双方协商一定,遂在柯地举行会盟。会盟这日,曹沫扮作侍从,身怀利刃跟定鲁侯。等鲁侯、齐侯到达坛顶,会盟已毕,正准备下坛,曹沫瞅准时机,出其不意劫持了齐侯,要齐侯归还鲁国刚刚割给齐国的遂邑。事发突然,虽然坛顶布满齐军甲士,但曹沫的刀子架在齐侯的脖子上,这些甲士自不敢轻举妄动。无奈齐侯画押把遂邑还给了鲁国。
等鲁侯带着曹沫离开,齐侯欲毁约,管仲说欲称霸不能失信于诸侯,齐侯遂罢毁约之念,而诸侯见齐侯信守承诺,纷纷拜服,齐侯由此开启了称霸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