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城客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核糖体们(4)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4 食堂一面之缘后的第七天,聂符远约了苏廿一起去滑雪场。已经到了雪季的尾巴,苏廿没有想到束之高阁了许多年的爱好,还能于孜孜不倦、往来无白丁的研究院里,遭遇到这样尘凡冗俗的“志同道合”,在季末的优惠场中突兀重启。 同行的,还有元宵前夕同座的苏源和彭强。因为与苏廿同宗,在壬辰年入院的新职工中,苏源与她最早相识,后来得知还是U大学弟,很快熟络起来。严格说来,二苏并无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生活交集,苏廿年长苏源几岁,苏源是在苏廿去P大深造后第三年,才以硕士身份入驻U大的。彭强是苏源在研究院职工寝室的室友,与苏廿同科室,两人都是聂符远的球友,苏源还和聂符远一样,都是俞城本地人。不过,这些不甚重要,重要的是,苏源和彭强的热情招呼,开启了苏廿的另一程人生四季。 苏廿始终记得聂符远的背影,宽厚稳实,人其实还是比较挺拔的,只是吃东西的时候,喜欢和拉布拉多一样,匐抱盘碗,食中无间歇,一气呵成。聂符远右侧是四人桌的最后一个位置,苏廿有些顾虑地坐了下来。果然,第一口还没蒯送到嘴边,就被聂符远起落的手肘截了胡。狼狈的左撇子苏廿尴尬未语,蒙圈的聂符远赶忙道歉,苏源和彭强已经双双站起,在苏廿有点儿结巴地回复了声没关系后,哑然失笑。苏源说,你俩这招呼打得特别,上来就是“对不起”“没关系”,有点儿意思,还挺有缘份。苏廿礼貌地笑了笑,不以为然。真正让她扭转心意的,不是这顿出奇的晚餐,也不是难得的季末单板,而是一个月后聂符远生日时,反送给她的一张照片。 那是暮秋的桑格市布拉宫广场侧影,海拔3646.31m,苏廿打从第一次在云淼父亲那里晓得这个数字,就了记于心。看样子,不仅云淼的父亲带儿子拜望过,相识一个多月的聂符远也是去过的。苏廿不由得心生羡慕,还是一股子明艳的滋味。 照片上光影透亮,布拉宫通体白丽,马鞭草涂就的宫顶,如同环着星条流苏的红色皇冠,嵌搭着起伏的麻白衣裙,裙底盘缀着奶灰的渐变幅裾,让苏廿想起了“石榴裙裾蛱蝶飞,见人不语颦蛾眉”的词句,又觉太过闺怨娘气,与宫殿筑就的巍峨体态和沉甸甸的历史使命感极不相符。算了,见仁见智,美奂是实,何必托辞,苏廿这么想罢。 时值枫丹杏藤,环宫基层林尽染。宫前无风静默的吉曲河映照出瓦蓝天空中的白臂雄鹰,翅缘的矩形斑墨,像是扣搭双肩的功勋徽章,浩气内敛。团团卷卷的朵云,敦厚温暖地排向红顶的宫尖,像是姑娘舞蹈时旋散的发辫。苏廿认真地数了数,粗粗细细的,共11股,不由得想起了卓瓦扎草原上,西域和亲公主迎接藩王回宫时,梳成的66条小辫子,吉祥的信念感倏地蹿上心头。 记得于畅曾经不无好奇地问过自己,左中右左中右不辞辛苦地编着,还要耐心地在每股里加入彩色丝线,累不累?更何况她觉着,好像和脏脏辫儿区别不大,并没有get到其中的美。苏廿认真回复,完全不同,根本不是一个源宗,前者是我们五十多个民族自己的风俗,后者是古希腊文化的广普,前者象征着百姓对和平幸福的向往,后者代表着一种自由个性的生活方式。末了,不忘补上一句,也许哪天于畅遇到对路的音乐才子,如果心迹怵于表明,也可以用发型改变的方式来让对方未卜先知,也未尝不可。于畅回了句,米团儿,你就是个锤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