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制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217 放纵为乱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若到山东,立脚得牢,必然布告天下,令诸侯共伐我等,三族不能保矣。”李傕哀声叹气,忧虑复加曰。 “今张济兵据长安,未可轻动。我和你乘间合兵一处,至弘农杀了汉君,平分天下,有何不可!” 汜喜诺,二人合兵,于路劫掠,所过一空。 杨奉、董承知贼兵远来,急护驾走弘农,不敢稍停。 而许彦率两万骑兵,五千步卒陈兵华阴,以阻傕、汜二人之兵进击。 李傕、郭汜又一起商议:“我众彼寡,只可以混战胜之。” 于是李傕在左,郭汜在右,漫山遍野拥来。 浓烈萧肃的战争气氛扑面而来,许多人当即变色。 对面敌军大阵里中军擂响了战鼓,几十面大鼓同时击响,声动如雷。 即使远在华阴城里,这鼓声亦清晰入耳。 只可惜,鼓声再大,也难以宣泄出李傕、郭汜两位暴戾屠夫的愤怒。 随着鼓声,西凉军士卒们发起一阵阵的骚动,纷纷集结成阵型,沸腾了起来。 他们就像浪花,汇成小溪。 一股股的小溪又在本营小校的驱赶下,汇成河流。 继而,一条条的河流又在本部将校的带领下,互相靠拢,汇成滔天的汪洋。 西凉兵人马逾盛,声势愈大,他们把手中五花八门的兵器高扬举起,开始向对面许彦大军全速冲锋而来。 “弓兵箭矢上弦,瞄准!”黄忠大声指挥着弓箭步卒和弓骑方阵,齐刷刷纷纷取下背上的大弓,张弓搭箭。 敌人冲锋而来,很快进入弓箭射程的一百五十步之内。 “射!”黄忠大手高举挥下,嘶声怒吼。 数千上万箭矢同时呼啸离弦而出,破空射下,有如一阵遮天蔽日的瓢泼大雨。 只听得“噗、噗、噗……”“当当当……”的无数声利刃入肉闷响和金铁撞击声。 鲜血四溅,惨呼顿起。 无数冲锋的敌人骤然扑倒在地,有的立时毙命,有的倒地挣扎哀嚎。 箭矢的矢头有倒钩,中箭的伤者拔也不敢拔,动也不敢动。 只能躺倒在地,眼睁睁看着血如泉涌,痛彻入骨,拽着身边的袍泽哀号求救。 许彦军士卒一个个神色冷酷,面对这血腥的场面毫无波澜,对此似乎早已见惯不怪。 “再射!”黄忠再次一声令下,第二轮箭雨再次激射而出。 敌人至百步之内,箭矢如雨下。 敌军的弓骑、弩手在向前移动冲锋的同时,举起弓、弩,进行反击。 不过他们的箭矢,弩矢,都被许彦大军战阵的大盾阻挡住了,对许彦军士卒的威胁不大。 到了五、六十步距离之内,黄忠指挥的第三波箭雨又袭入了敌军冲锋的部队方阵中。 又一大波敌人纷纷扑倒不起,战事已够惨烈,而敌人却仍无穷无尽。 “陷阵营,大盾长枪阵预备,向前推进出击!”军阵最前方的高顺陷阵营终于出击了。 尖锥型的刺猬大阵,有如一个真正的大锥向面前的敌阵坚定的推进。 “全军出击!”赵云、太史慈率领自己的骑兵部队也冲了出去。 …… 展目遥望,难得午时灿烂的阳光,蓝天白云之下,无边的原野之上,四面八方,旌旗如林,鼓号深沉,成千上万士卒组成的两股军阵洪流终于轰地一声,激烈对撞到一起。 近处者能辨其眉目,远处者如蚁大小,或执兵戈,或持长枪,或立或卧……极目望去,乌泱泱的人头漫山遍野,延绵不绝。 临近观之,地面血流汇聚成河,残肢断体,折断的刀戈、箭矢散落一地。 双方无数士卒都发疯了似的互相对砍撕杀,战事惨烈可怖到了极点。 …… 叮叮叮…… 突然密集鸣金声响起,李傕、郭汜二人的西凉军终于顶不住了,率先鸣金收兵,迅速如潮水般退却。 “穷寇勿追,都给我回来!”中军环护中的许彦发出了命令,禁止大军向敌人的溃兵追击。 “公子,为何?”赵云转身回马急问道。 “乱世军阀,侵掠地方,欺凌百姓,实为汉廷误天下所致。”许彦扶住腰间环首宝刀,远望天地相接一线处,顾盼左近田野,慨然地说道。 “这朝廷已迟迟垂幕,死气沉沉,无能为了,无论是为百姓,还是为民族大义,我想都不应该让它苟延,继续遗害下去了!” “不金刚怒目,显雷霆手段,如何能菩萨低眉,慈悲六道?” “公子,你是打算……”贾诩猛然抬头问道。 他看向许彦的眼中闪过一丝异彩,但乍然即逝,马上收敛起来。 “留他们这些吃人的暴徒苟延残喘,继续去逼迫劫持汉献帝罢,这是以毒攻毒,天道大势。” 许彦冲贾诩微微颔首:“我们替天行道,顺天应人,万不可违背天意。” 许彦绝没有什么挟天子以令诸侯,养着这废物皇帝,以及毫无意义的庞大朝廷机构和文武百官的意思。 在他看来,这就是养着一大群的不劳而获,养尊处优的蛀虫。 除了增加自己势力巨大的供养负担,只是麻烦累赘,要拖累自己势力地盘的空前繁荣发展。 实在是没有什么实际好处,绝对的弊大于利。 与其如此,还不如多多蓄养百姓民力,发展和提升经济,这么大的一笔开支费用多用来建设军队,赏赐有功之臣,激励属下士气和归属感,以提升自己势力在这乱世诸侯中的强势竞争力。 “这……”赵云、黄忠等性情耿直,内心有强烈忠义感的人,真是一阵彻底无语。 “公子计较精明,令属下真是佩服!”只有贾诩似乎才能真正体会许彦的这种真实用心。 却说那李傕、郭汜不敌许彦,使人来进献奇珍异宝和金银,请求和议。 许彦乐得顺水人情,点头应允,退兵回华阴城,放任李傕、郭汜率军过华阴,追弘农而去。 李傕和郭汜如蒙大赦,一路急赶,终于在弘农东涧地区,大军撵上了由杨奉、董承护驾急行东归的汉献帝车驾。 双方又是一场混战,杨奉、董承两边死战,刚保帝后车出; 百官宫人,符册典籍,一应御用之物,尽皆抛弃。 郭汜引军入弘农劫掠,承、奉保驾走陕北,傕、汜分兵赶来。 许彦干脆按兵不动,隔岸观火起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