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刘循:从杀刘备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5章 ,曹真中计被困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辛敞撇了撇嘴,小声的说道:“姐,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吧,未免有点小题大做了。” “再说了,姐夫是大将军,我们跟着沾点光,出门风光一下,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你啊,之前还不喜欢他,言语顶撞他,现在怎么了?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是你姐夫一样?辛敞,你给我记住,不用等你姐夫回来,再有下一次,姐就不会饶你。” “姐,我可是你亲弟弟啊,他是大将军,我这点小事,又算得了什么啊。” “辛敞,你记住,没有人欠我们的,你姐夫,也不欠我们的,别人对你的好,你要时刻记得,懂得回报,而不是肆意挥霍别人对你的善意。” “走,跟我走!”辛宪英拉起辛敞的手,往外就走。 “去哪里?”辛敞不情不愿的在后面跟着。 “去向人家道歉!” 辛宪英的语气不容置疑,没得商量! 刚离开院子,便瞧见一队甲士从门前经过。 街上围了不少人,大家都很好奇,因为这一队士兵,一群大男人,带队指挥的却是一个女人。 辛宪英一眼就认出了骑在马上的孙尚香。 孙尚香身穿皮甲,外面披着素白色的长袍,一身戎装,身上的盔甲也是专门为她量身定做的,娇好的身材隔着盔甲依然衬托了出来,多了一股飒爽的英姿。 虽然被允许可以带兵打仗,但是孙尚香个性要强,她要自己招兵,自己训练。骨子里不服输的个性,让她充满动力,每天都会带兵操练。 两人见了面,辛宪英主动上前打着招呼,笑的很亲切,“姐姐,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又在带兵训练啊。” “妹妹见过姐姐。”辛宪英俯身行礼,落落大方。 孙尚香生来就是男人的个性,本来心里还有几分醋意翻腾,见辛宪英主动给自己行礼,心中的怨气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笑问道:“妹妹,你这是去何处啊?” 辛宪英叹了口气,指了指站在身后的辛敞,“家弟生性顽劣,在街上无端和别人打架……。” 话才说了一半,孙尚香便好奇的问道:“怎么?还敢有人欺负你们吗?告诉我,谁欺负你弟了?我去教训他。” 辛宪英噗嗤乐了,一对红唇,笑如花开,“多谢姐姐美意,是家弟打了别人,我要带他登门去赔罪。” “原来是这样啊,如果有人欺负了你们,可一定要告诉我啊,我替你们出头。” 说着,孙尚香还用力握紧粉拳,颇有气势的挥舞了几下。 两人分开后,辛敞倒笑了,“姐,我还以为她会敌视我们呢,想不到,郡主脾气还不错,竟然要替我们打抱不平,倒颇有几分侠义心肠。” 辛宪英严厉的瞪了他一眼,“你可不要打什么坏主意,以后想找郡主为你打架撑腰,再敢惹事,定饶不了你。” “我知道了。”一边走,辛敞一边小声的应着。 辛宪英突然看了他一眼,“你姐夫如果真要管你的话,只需一个办法,你就会老老实实的。” “什么办法?”洗好奇的问道。 “让你随军出征,别说打仗了,光是随军一个月,你能受得了吗?” 辛敞吓得顿时脖子一缩,还下意识的四下看了看,生怕刘循这会突然出现,抓他去投军。 军中的滋味,他细皮嫩肉的肯定受不了! ………… 在冀城呆了几天,把所有的降将,都挨着安抚了一遍,刘循又叮嘱他们一定要尽快的安抚住当地的百姓。 为了尽快的让民心归附,刘循免除了百姓三年的赋税。 这些年,曹操看似地盘不断扩大,局面一片大好,实际上,曹魏境内的百姓,日子过的并不好。 曹魏的赋税一点都不轻,尤其是曹操提倡多年的屯田制,也和早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曹魏屯田有两种,一种是民屯,一种是军屯。 民屯一开始是五五分成,百姓和官家收成对半平分。 现在已经长到了六四,如果租用官家的耕牛,赋税更高。 民屯收成一多半都要上交。 军屯的话更离谱,最低也是七三分成,官家得七成,到了曹魏后期,已经达到了恐怖的八二分成。 凉州和陇右,曹操更是不怎么重视,仅凭地方官吏自己治理。 曹操对这边几乎是一种半放弃的状态,没有任何的惠民政策。 当地百姓过的好与不好,全凭当地的官吏,是不是好官,有没有能力,能不能给百姓做点实事。 刘循对大伙提出目标:“接下来,不仅是陇右和凉州,其他地方,我们主要的目标是要以利民惠民为主,要多多鼓励百姓生育,鼓励生产,鼓励商贸,鼓励他们投军,要让大家能够切实的得到好处,日子能一天天好过起来。” “主公,鼓励大家投军?这不是适得其反吗?投军就意味着家里失去了主要的劳动力。” 张既毕竟做过雍州刺史,看问题还是比较睿智的。 刘循笑了笑,解释道:“如果像以前那样,一人投了军,家里就失去了顶梁柱,那自然是不行的。要该发军饷的发军饷,家里投军的该照顾的要照顾,若是战死在疆场,家里除了得到丰厚的抚恤,我们也要给阵亡的将士们在故土立碑刻字。” “要让所有的百姓都明白一个道理,投军,不仅光荣,还能得到切实的好处!” 虽然这个年代,不讲究信仰,但从古至今,大家都是俗人,没有切实的好处,没有人愿意为你卖命。 刘循看了看大伙,语重心长的说道:“你们在座诸位,都盼着建功立业,光耀门楣,那些普通的士兵,难道就不想被人认可?不想家里过得好一些吗?” “主公,给阵亡将士立碑刻字,从来就没有过这种先例啊?”刘循的想法,让大家都感到惊讶。 刘循严肃的说道:“规矩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正如这天下的时局,不是一直都在变吗?以前是董卓霸占天下,现在是曹操独断篡权,要想匡扶汉室,我们的实力还远远不够,诸位能治理地方,也能为我统兵挂帅,可是,要平定天下,难道要指望你们去冲锋陷阵吗?” 刘循笑了,接着说道:“要平定天下,靠的是民心,靠的是成千上万的将士冒死冲锋陷阵。这天下,是打出来的,是用无数将士的鲜血换来的!” “别人的事,我不管,也没兴趣管,我的将士,从今往后,阵亡后所在的故土乡里,一定要给他们立碑刻字,要让将士们相信,投军打仗,活着能领响,死了能扬名!” 刘循一旦决定要做什么,是非常果断的,虽然未有先例,但是大家也实在找不出理由来反驳。 “陇右和西凉,盛产良驹,组建骑兵的事,我不仅交给了马超,你们也要都重视起来。” 刘巴笑着问道:“主公接下来这几年,看来是要以休养生息,积攒力量为主?” 刘循点点头,“这两年,我们连番打了三次大战,汉中、襄阳、陇右已经先后拿下了,凉州很快就能平定。说句玩笑话,一下子占了这么多地盘,现在并没有全部变成我们自己的,就像是吃东西,光吃到嘴里,还不算,等你什么时候消化了,这才算!” 郑度道:“主公说的极是,不能一味的光打仗,安抚民心,修养生息也非常重要,可是曹操会让我们如愿吗?曹真可一直还在街亭进兵,听说长安那边,也来了援兵。” 刘循道:“我们的目的是要守住陇右,从而使得凉州各地也向我们归顺,至于曹真吗?等他吃到苦头,见识到我们的厉害,一定会退兵的,就算以后还敢再来,我们只需坚守就可以了。陇山道和渭水道,都是山道,地势对我们有利,曹操兵马再多,只要我们依托山势险要,再配合城池坚守,曹操也奈何不了我们。” 刘循一贯的做法,是把事情交给合适的人去处理,他的任务是用人,这是君主的必修课。 安顿好一切,刘循便带兵去了列柳城,斥候随时向刘循汇报街亭的战况。 在城里巡视了一圈,刘循忽然冒出来一个想法,对身边的郑度说道:“郑公,曹真急于进兵,他初次担当统兵大将,你看我们能不能利用曹真急于立功的机会,在列柳城设伏,打他一个伏击呢?” 郑度想了想,忽然两眼一亮,笑着拍手道:“主公是想以退为进,故意把列柳城让给曹真,然后趁其不备,瓮中捉鳖?” 一旁站在刘循身后的姜维,刚一愣神的功夫,刘循便看了过来,“伯约,你也想一想,以后要多看,多想,换做是你来带兵,你会怎么做?” “我?” 姜维有些发蒙,自己才十五岁啊。 他一直觉得,带兵打仗是长大以后才能考虑事情,离自己还很遥远。 刘循面带期待的说道:“你以后要把每一次机会,都当成自己学习成长的机会,一个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其实跟年龄大小,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面对刘循语重心长的叮嘱,姜维用力的点了点头,“我记下了。” 郑度明白,刘循这是打算潜移默化的培养姜维,别看他小,可是跟在刘循身边,以后的经历和见识,一定会超过很多人。 因为姜维的起点,一开始,就和许许多多的同龄人,甚至比他更年长的人,都一下子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姜维认真琢磨着,刘循已经开始安排任务了,“列柳城的百姓并不多,都迁到冀城吧,让赵昂夫妇妥善安置,我们要把这里做成下一个战场。” 刘循的布置,这一次,非常细致,甚至他还让士兵在城里挖了许多地窖,城里的暗室,也被将士们逐一发觉,迅速利用上了,所有能藏兵的地方,刘循都不放过。 这让郑度眼界大开,“主公,以常理来看,一般只需把城池让出来,再包夹就可以了,你光是在城里设置的伏兵,就多达上千人,可想而知,这次曹真一旦上当,定然是插翅难逃。” 刘循还是有些担心,“列柳城不能直接让出来,曹真可不是无能之辈,演戏如果太假的话,会被他识破的。” 郑度道:“那好办,我们先让张任假意撤退,再适当的在列柳城阻击一下,列柳城是小城,城池小,防御差,相持几日再放弃,曹真也不会多疑的。” “好,马上给张任送信,让他再坚守两日,这两日你务必把列柳城做好布置。” “喏!” 刘循对姜维吩咐道:“伯约,你也跟着郑公,看看他是具体如何布置的。” “好的!” 姜维现在对什么事情,都充满了好奇。 曹真这边的攻势,一次比一次猛烈,甚至不惜亲自冲在最前面。 他的压力很大,刚刚把张郃给撤了回去,如果自己不能拿出亮眼的表现,别说对曹操没法交代,他也无法面对身边的将士们。 曹真咬牙发了疯,张任依旧沉着应对。 接到刘循的命令后,张任和马忠等人仔细商议了一番。 马忠提醒道:“将军,我们不能直接撤兵,必须做的像样一些,这样曹真才不会起疑,正好曹兵攻势比之前更加猛烈,我们就配合一下。” 张任明白马忠的意思,不能直接撤,那样太假了。 于是张任马上做出部署,装出不敌的样子,按照约定时间,仓促撤退,还故意遗弃了许多粮草和帐篷。 曹真信以为真,带人迅速展开追击,在曹真看来,也就刘循能让他不敢小瞧,换了张任指挥,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张任一路溃败,先是退到列柳城,曹真随即下令攻城,两日后,曹真又从长安调来了两万援兵。 曹真街亭大胜的捷报,张郃却并没有太高兴,刘循的能力,他是知道的,于是便叮嘱郭淮,派人密切注视曹真的动向。 很快,曹真就如愿攻破了列柳城的北门,张任带人从南门向冀城方向退兵。 曹真占领城池后,并没有怀疑城中有伏兵,当夜还犒赏了军中的将士,想着转过天来,继续进兵,争取拿下冀城,让张郃他们瞧瞧。 “将军,城里的百姓好像都搬走了,许多民房都闲置了。” 杨秋照例在城中检查了一遍,回来向曹真禀报。 杨秋原是韩遂的部下,韩遂被夏侯渊平定,他和许多西凉武将都归顺了曹操。 曹真刚把盔甲脱下来,想好好的泡个脚,稍微放松一下,在街亭连续激战多日,到现在,别说洗澡,脸都没顾得上好好的洗一次。 “杨秋,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列柳城只是一座小城,刘循和张任连番在街亭阻击我们,这么大的动静,附近的百姓指定都吓跑了。” 兵荒马乱的,百姓经常会成群成群的迁移离开,这一点都不稀奇。 杨秋点点头,“或许吧,可能是我想多了。” 曹真尽量摆出一副很亲和的样子,安慰杨秋,“你先下去吧,回去好好歇一歇,明日一早咱们马上进兵冀城。” 这是曹真,第一次当主将,还没有经验,但他很聪明,一边做,一边学,想尽量和将士们搞好关系。 泡了一会脚,浑身说不出的清爽,曹真重新穿上盔甲,带着一队亲兵四处看了看。 他觉得作为主将,应该这样做,以前跟在曹操身边的时候,曹真就经常看到曹操会在临睡前,巡视军营。 可是,曹真实在太累了,随意的转了一圈,简单的和守夜的哨兵打了个招呼,很快他便回屋了。 身子一旦躺下,连日来积攒的疲劳顿时潮水一样涌遍全身,不一会,曹真便沉沉睡去。 张任一路南撤,到半路上遇到了刘循,兵合一处,队伍迅速掉头,又趁黑摸了回来。 路上不时的有斥候跑来传递消息,得知曹真的队伍都进了城,刘循非常高兴,当即下令加速前进。 到了后半夜,曹真正在沉睡中,绝大多数的曹兵也在酣睡中。 突然,城中西北方向燃起了大火,火焰腾空而起,浓烟也冒了起来。 有人急忙禀报杨秋,杨秋一边派人给曹真送信,一边带人来到着火的地方。 着火的是一处破旧的房子,这里堆了许多柴草和废旧的木料。 “可能不小心走水了,马上救火。” 杨秋检查了一下,没有发现异常,只有这么一处失火。 于是,将士们马上分工,找水的找水,弄土的弄土,还有不少人把没有被点燃的木料抱着移开。 就在众人一片忙碌,被火势吸引的时候,四周的街巷和房脊上悄无声息的冒出了一些黑影。 谁也不知道这些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没有任何的征兆,噗的一声,一支夺命的利箭射穿了一个救火曹兵的脖子。 那名曹兵连惨叫声都没有发出,便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 噗噗噗! 箭矢在黑夜中越发的密集,救火的曹兵接连倒在地上,直到死伤了十几个人,有人才大喊起来,“敌袭,有人中箭了!” 杨秋转身回头,急忙拔出了佩剑,飞快的往四处打量,他想确认到底哪里出现了敌兵。 可是,四面八方寒光不时的在火光的照射出闪过,杨秋还没等搞清楚怎么回事。 噗,一支箭,毫不留情的射中了他的心口。 出手的正是吴班,这次在城中设伏,吴班是主将,他是自愿接受这个任务的。 吴班站在一处房顶上,面沉似水,脸上毫无表情。 得手之后,迅速下令,“给我四处纵火,把其他藏身在城中的将士们全部召集起来。” 只待在一个地方,很容易陷入敌人的包围,吴班非常冷静,让人四处散开,一边到处制造混乱,一边趁乱杀敌。 忽然一声巨响,门好像被人撞开了,有人撞开门跑了进来。 一下子就把曹真给惊醒了。 “将军,不好了,城中有埋伏,是刘循的人!” 顾不得敲门,报信的直接撞开门来禀报曹真。 “什么?怎么可能城中有埋伏呢?” 刚刚醒来的曹真,脑袋晕沉沉的,还有些迷惑。 来不及穿上盔甲,披上一件衣服,曹真便从门后抄起大枪冲了出去。 这个时候,城中已经是杀声四起,火势也变成十几处,虽然每一处火势都不是很大,但是城里的曹兵到处奔跑,全都被火势给吸引了。 有救火的,有追杀敌兵的,乱糟糟的,场面近乎失控。 “报!” 曹真刚刚找到自己的坐骑,没等上马呢,大将田乐就跑了过来。 田乐和杨秋一样,也是西凉武将,被夏侯渊招降。 “南门!将军,南门外发现了刘循大军。” 曹真登时吃惊的瞪大了眼睛,“刘循不是回冀城了吗?他怎么?” 曹真恍然大惊,一下子全想明白了,犹如被晴天霹雳击中了一样,身子摇晃了几下,险些栽倒。 “不好,我们中计了,田乐,你!你马上带人给我守住北门!不得有误!” 北门就是曹真来时的方向。 只有守住北门,才可以退回长安。 现在南门不用想了,刘循已经出现了,曹真心里还残留了一丝希望,一定要把北门守住,一旦刘循再把北门给堵住,曹真的三万大军,就变成瓮中之鳖了。 来不及多想,曹真马上集结队伍,把闫行成公英等人全部集中在一起。 城中的混乱,曹真终于明白了,这些人是故意制造混乱,给刘循围城赢得时间。 刘循堵住南门之后,马上命令张任绕城而过,去堵截北门。 当田乐抵达北门后,发现这里已经陷入了激战,不下数百名汉军在一个小将的带领下,已经占据了城门口,地上一大片的死尸。 鲜血淋漓,腥气弥漫! 带队的正是吴班,手持长枪,傲然而立,趁着城中混乱之际,吴班抢先夺取了北门。 南门不需理会,刘循只要在城外堵住城门,曹兵便一个也跑不掉。 但是这会,北门外还没有自己人出现,所以吴班夺取城门之后,也面临新的压力。 一定要守住北门,等自己人出现才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