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刘循:从杀刘备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4章 ,辛宪英教训弟弟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安抚别人,光是嘴上说没有用,必须许诺实际的好处。 刘循对张既笑道:“雍州尚未安定,我想委屈张公做南安郡太守,不知张公能否屈就?” 张既之前是雍州刺史,但刘循不可能继续再把雍州整个交给他。 刘循扭头看向刘巴,这个被诸葛亮评价能力不低于自己的男人,他要把雍州交到刘巴的手上。 张既礼貌性的笑了笑,“任凭大将军差遣。” 现在是降将的身份,张既有自知之明,哪里还敢挑三拣四。 游楚因为政绩不错,又是主动归降,刘循便让他继续做陇西郡的太守。 让费诗做了安定太守! 最后,刘循热情的来到赵昂夫妇面前,笑着握住赵昂的手,“这一次能够顺利拿下冀城,你夫妇二人功不可没啊,所以我打算把天水郡,拜托给你们。” 赵昂夫妇性情一向稳重,加上和马超有仇,所以在大伙面前,一直表现的很低调。 刘循好言鼓励了一番,然后安慰道:“这冀城,你们两夫妇最熟悉了,交给你们,我心里很放心,等什么时候你们在这里重新安了家,记得请我过府吃饭啊。” 刘循总是这么富有亲和力,这也正是打动赵昂和王异的地方。 赵昂还在愣神,不知如何回答,王异已经主动把话接了过去,“到时一定恭候主公大驾。” 对于马超和他们的恩怨,刘循知道这个仇怨,谁也忘不掉,也没必要再提,提了大家也只能徒增伤感。 刘循把这些降将,都一一安抚了一遍之后,又四下看了看,问道:“人都到齐了吗?” “还有一个人,因为年纪太小,没有让他进来。”王文说着,冲外面伸手指了指。 “让他进来吧。” 连天水的马遵刘循都见到了,他已经猜到了,外面那个人,应该就是姜维。 果然,不一会,外面走进一个十几岁的少年,身上穿着普通的盔甲,约莫十四五岁左右,脸上却已经有了几分刚强沉稳的气度。 刘循径直走过去,笑着上下打量着这个一点都不怯场的少年。 “你叫什么名字?” “姜维!”少年不卑不亢的回道,瞪大眼睛好奇的和刘循对望着。 果然是他,刘循冲他点点头,“你的父亲,我听说过,他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大将军竟然知道家父?”姜维不敢相信的瞪大了眼睛。 刘循的表情立马变的肃然许多,“当然,你父亲叫姜囧,曾是天水郡功曹,当时赶上羌、戎叛乱,你父亲为了守住城池,战至最后一刻,他不是英雄,又是什么?” 姜维用力的握紧拳头,眼睛忍不住湿润了。 他很自豪的说道:“不错,我父亲在我心目中,他就是天水郡的英雄,没想到,大将军竟然也知道家父。” 刘循伸手拉住姜维的手,“你以后就留在我身边吧,随我一同匡平天下,兴复汉室!” 历史上,姜维九伐中原,以近乎悲壮的,自杀式的方式,一次次的向曹魏发起挑战。 他甚至都没有见过刘备,却继承了匡扶汉室的遗志,把自己的整个人生,像扑火的飞蛾一样燃烧殆尽。 就算是在刘禅都投降了的情况下,姜维依然没有放弃,险些上演惊天翻盘的绝杀好戏。 曹操一炮害三贤,姜维是一计害三贤! 用计策,害死了自己,害死了钟会,邓艾最终也没能幸免。 能把曹魏后期两大最顶尖的能人拉上一起送命,姜维死得其所,万古留名! 才十几岁的姜维,这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刘循要把他带在身边,要在他的心中,亲手埋下匡扶汉室的种子! “你就先做我的亲随吧。”刘循很霸道的,就这么决定了。 安抚降将,安抚民心,这都是刘循当下要重视的事情。 曹真面对张任的阻击,除了继续强攻,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战事陷入僵持,曹操这边,因为庞统的主动出击,也不敢轻易离开樊城。 曹操是整个曹魏的定海神针,庞统就是不让他离开,如此一来,刘循这一边的压力就变的非常小。 樊城城小,比不得襄阳那么固若金汤,魏延关羽整天带兵在外面虎视眈眈,再加上庞统坐镇指挥,曹操还真摸不清虚实,万一自己前脚刚一离开,他们就开始攻城,那就不妙了。 很快,曹操就接到了陇右失守的噩耗。 消息传到樊城,全场皆惊,这个消息不亚于一颗炮弹在众人心中突然爆开。 司马懿现在的地位,比之前重要了许多,一些重大的议事场合,曹操也准许他参加。 这一切,都是随着曹丕的地位变化而变化的。 曹丕被确立为接班人,那么无可争议,曹操接下来要竭尽全力的提升曹丕的力量。 那些原先支持过曹丕的人,必然会一一受到重用。 “想不到这么快,陇右就被刘循所占,孤真是小看他了。” 曹操扬了扬手里的战报,表情有些狰狞,脸上的肌肉一阵阵的抖动着。 程昱皱着眉头说道:“主公,陇右一旦失守,凉州也将不保,看这情形,刘循此番图谋非小,一旦刘循把陇右和凉州彻底拿下,极有可能,会向长安进兵!” 曹操脸色非常难看,“这正是老夫所担心的地方,刘循声东击西,故意把老夫引到了荆州,那么下一步,有没有可能,他再故技重施呢?接下来,他是攻打长安?还是进兵樊城呢?” 程昱和贾诩等人,脸色都很严肃。 谁也猜不透刘循的下一步计划。 曹操咬牙恨恨的道:“诸位看到了吧,这就是刘循当初拿下襄阳的好处,他既可以从襄阳出兵,又能从汉中出兵,可左可右,虚虚实实,让人防不胜防。现在,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他会做什么,是打长安?还是打樊城,刘循完全掌握了主动。” “主公,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派人联系孙权,如果孙权愿意和我们联手,我们就有希望把襄阳和江陵给拿下。” 开口的是刘晔。 “刘循连战连胜,羽翼渐丰,而孙权却迟滞不前,这两年没有任何的成效,只要许以重利,就不信孙权不动心。” 程昱摇了摇头,“孙权和刘循两家结盟,现在关系还非常和睦,前不久,两人还刚刚一同宣誓,恐怕在短时间内,孙权是不会和我们联手的。” 孙权毕竟也是一方诸侯,刚宣誓,就翻脸,这种事,孙权可做不出来。 但是,刘晔的提议,程昱也一定程度表示了肯定,“可以派人前去游说孙权,趁机激一激他,我想刘循打了胜仗,实力越来越强,孙权心里一定很不好受。” 司马懿主动请命,“主公,卑职愿前往合肥,游说孙权。” 司马懿想找机会出去躲一躲,最近杨修经常来樊城,每次都要私下见他,司马懿心里都烦透了。 如果在同一阵营,喜欢高调的杨修,自然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但是,现在两人分属不同的阵营,情况就变的完全不一样了。 司马懿面对杨修,确实没有好的办法,每次都烦得不行,甚至还有些害怕。 越想保持低调,杨修越不让他如愿。 这和司马懿一开始想的不一样,当时他以为,刘循想和自己联手,自己只要不答应,不理睬,刘循就没辙了。 但是现在,已经由不得司马懿做主了,想低调,想不被曹操怀疑,越来越不可能了,没事,也能被杨修整出事来。 曹操点了点头,“好,仲达,你就跑一趟吧,就当去替孤慰劳一下孙权,他现在正在合肥,自从孤增派了援兵,孙权就无计可施了。” 等司马懿离开后,曹操依然不放心西北的战事,“诸位,你们觉得,现在是固守关中好呢?还是继续增兵长安,重新夺回陇右好呢?” 刘晔稍作沉思,回道:“主公,臣以为,趁着刘循在陇右立足未稳,当马上增兵,夺回陇右,把刘循最好赶回汉中。” 曹操一阵苦笑,“子扬,孤倒是希望能够这样,可是陇右一旦失守,想要重新夺回来,难度可就太大了。” 自己的地盘,变成了刘循的地盘,刘循只需拒城坚守,只要粮草充足,基本上,很难再把陇右夺回来。 曹操分身乏术,想亲自去长安,又怕樊城这边出现问题。 而夏侯渊、曹仁这些人死后,想找个可以放心托付重任的大将,曹操也难以如愿。 张郃倒是留在了长安,但是曹操还是让经验不足的曹真做了主将。 人越是上了年纪,越偏爱,越信任亲人。 哪怕曹真把陇右和凉州全都丢了,曹操也没有魄力,让张郃担任主帅。 人都不能免俗,曹操也不例外。 曹真曹休哪怕能力再不济,至少是曹家人,他们永远不会背叛曹操。 而张郃、张辽都是降将,可以用,也可以大用,但曹操很难放心的让他们独自领军。 曹操从讨伐董卓的时候,就一直重用和信任宗族的力量,而他的宗族也一直没有让曹操失望。 曹家和夏侯家先后涌现出了一个又一个名动天下的英雄,曹洪、曹仁、曹纯、夏侯渊、夏侯惇、夏侯尚、曹彰、曹真、曹休……。 ………… “小姐,公子又和别人打架了。”丫鬟翠儿一路跑来向辛宪英送信。 辛宪英轻轻的叹了口气,秀丽的眉头顿时一皱,“这个月,这已经是第三次了,看来,是该好好的管一管他了。” 对方只是本地的一个寒门士子,没什么背景,也不敢登门兴师问罪,辛敞大为得意。 此刻他正和几个新结交的公子哥,聚在一起,洋洋自得的炫耀着。 很快,辛宪英就来了,辛宪英脚步走的很快,脸上像挂了一层冷霜。 人刚一过来,院子里正在说笑的这些公子们,便一个接着一个的安静了下来。 辛敞背对着姐姐,还在胡乱的比划着,“那个张文,哼,根本不是我的对手,下一次再见到他,一定还要他好看。” “喂,你们怎么了?怎么不说话了?” 辛敞忽然发现大家全都挤眉弄眼,好像看到了什么奇怪的事情。 “什么啊?神神秘秘的。” 辛敞小声的嘀咕了一句,身子转了过来,一回头,整个人顿时定住了。 “姐姐,你怎么来了?”吓的辛敞脸色发白,直往后躲。 辛宪英冷冷的看着他,一句话也不说。 辛敞从小就怕姐姐,总觉得,自己不管是做什么,想什么,都逃不过姐姐的那双眼睛。 辛敞尴尬的笑了笑,然后冲那些公子们挥了挥手,“改日再聚,你们先回去吧。” 呼啦一下,人都走了,辛宪英严肃起来,别说辛敞,哪怕一个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也会感到莫名的不安。 当然了,辛宪英并不是一直这么严肃。 只有对于看不惯的人,看不惯的事,她才会这样。 等人都离开后,辛敞弱弱的来到姐姐面前,“姐,你怎么突然过来了?” “辛敞,你现在威风了?以前你可很少出门,想不到,现在交了这么多朋友,恐怕走到街上,没有不认识你的吧?” 辛敞挠了挠头,有些自得,“姐,我是男人,交几个朋友,这不是很正常吗?” “是很正常,可你交的都是什么朋友?还当街打人?辛敞,我看你现在已经认不清自己究竟是谁了,干脆叫你刘敞得了。” 辛宪英话里有话,是在指责辛敞仗势欺人,借着刘循的名头,在外面狐假虎威。 辛敞也不觉得脸红,赔着笑脸,“姐,现在大将军是我姐夫,他说过会照顾我们,保护我们,我这么做,根本不算什么。” 辛宪英语气分外严厉的说道:“你还觉得有理了?我可提醒你,我们辛家是名门望族,是礼仪之家,人要时刻保持清醒,我们全家能衣食无忧的在汉中生活,这一切,都是靠了你姐夫。他是要成大事的人,你却胡乱在外面结交朋友,仗势欺人,给你姐夫招惹是非。” “这世上,没有人可以一直对你好,你姐夫并不欠我们的,他对我们的好,你就这么回报他?一味给他抹黑,长此下去,你就会变成家族的罪人,也会让你姐夫对我们失去信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