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在地产这些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公司升级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日子就这样在平平稳稳中度过了7月,进入了8月。 中昌公司第二子终于落地。 新项目坐落在西峡大学旁,中昌市最大的湿地公园从中穿插而过将项目分成4个单独的地块,依山傍水。 家有喜事,据说项目总贾昌华带着一众部门老大们去了中昌最好的日式料理店,吃的很是尽兴。 对于张泽来说,项目正式落地,一些职位就可以放开手招聘了。 就像前面说过,人员高配,自然为这个新项目已经储备齐了骨干,储备的项目经理、研发PM、成本PM、营销经理待在公司观摩了大几个月,摩拳擦掌早就准备一展身手,这下机会就来了。 大咖已经有了,现在需要的就是一线实际做事的执行岗人员。 这对于张泽来说,小菜。 中昌作为中北省第三大城,人均GDP已经超过省会江汉市,但劣势在于居民基数太小,比省内第二大城北阳市足足少了150万人口。 人口可是地产的基石 虽然进驻中昌市的全国性品牌房企就那么3、5家,但是也足够填满华兴这边空缺的非关键岗位。 真正令张泽关注的是之前法立元说的中昌项目公司升级成城市公司的事情,目前中北公司之前搭设的区域架构已经被取消了,也就是说现在理论上中昌和中北公司在公司治理权限上已经平级,一旦升级,那就是实打实的平起平坐。 就像孙秋和马东英,从上下级变成了同级。 目前已经得到风声,马上就要正式OA发文,张泽已经开始在市场上寻觅区域没有合适外派过来的城市公司部门负责人层级的人选了,这些才是比较难敲定的岗位。 一个城市营销总经理的岗位就已经把中昌市的地产圈挖地三尺了,前前后后毙掉了将近6个简历不错的人选,要么是项目总贾昌华这一关面试没过,要么就是贾昌华面试过了江南区域营销总面试没过,两者都过了区域总裁林全海那边没过。 量级小的城市人才厚度确实是薄了些。 这是现实。 不然为啥都向往大城市挤?虽说压力大,但是机会也多啊。 越是硬仗,打起来更带劲。 内部员工推荐、圈子开发、定向挖掘、线上招聘网站、猎头挖猎,招聘几板斧全部扔出去,相信我,只要坚持,结果不会差。 当然,找对方法,坚持不懈,干啥结果都不会差。 坚持不懈一周,几个高级别的岗位全部闭环结项。 张泽扎实的打法,不服输的精气神,让城市总贾昌华对他的印象更加深刻。 对,中昌公司升级成了城市公司,集团在内部OA已经正式下文了,水涨船高,整个公司更加朝气蓬勃,人人充满了干劲。 办公室的灯光凌晨都还亮着,已经足够证明。 哪怕没有加班费,自愿加班。 人人都把工作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情。 项目一落地,前期报批报建、研发设计全部开足马力,尽快缩短拿地到规划设计获批的时间,确保赶在2019年的元旦开卖。 没错,大伙没听错,从8月到12月,5个月时间完场拿地到预售。 网上段子特别多,被黑的最多的,高周转必定是当仁不让第一 不少地产高管甚至在各种演讲上到处鼓吹:如果你做不到高周转,这个行业你就不用玩了。市场在倒逼房企做高周转。 高周转为什么这么招黑? 中国房地产商业化是从1998年开始的,早期从拿地到首次开盘的平均周期是9个月,而现在地产商们要求拿地即开工,6个月就开盘,更有甚者要求4个月。 地产追求更快高周转,对应到内部管理水平、人才素质提升都要跟上公司的步伐。这无形带给地产人巨大的精神压力。 快不了怎么办?吐槽它。 对高周转抵触情绪最大的其实是那些中小房企。 别人快,自己慢,如何在市场上生存,中小企业在管理水平、专业积累上如何更那些在全国攻城拿地的全国性大品牌房企拼杀。 今年地产被国家严格的政策管控,已经乌云笼罩,压力就够大了,再加上疯狂的高周转,极致压缩时间,进一步放大了大家对行业的压力,原来内心无法发泄的情绪就跟找到了出口一样,自然疯狂吐槽高周转来减压。 再说“慢工出细活”,赶工赶出来的东西基本等同于粗制滥造,就是低质量的代名词。 但其实可能对高周转会有误解,高周转的核心不是压缩工期,而是压缩前端设计、报建报批、招投标等时间,将工作前置,将很多串行的工作改为并行,比如拿地前就组建好团队、完成产品定位等。 这就好比做饭,严格按照步骤一步一步来,可能需要一个小时,但如果做饭前就把洗菜、切肉、配菜等等都提前准备好,可能半小时就能搞定了。 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一旦高周转,把所有的工作做到极致,就相当于把弹簧一直往两边拉,弹簧怎么可能不变形。 所谓的高周转不影响项目质量,其实就是一句空话,绝对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这段时间整个项目团队都在加班加点,往前奔跑。 张泽要提前2个月把营销团队组建完毕,营销团队包括置业顾问渠道顾问这种外场,策划、销售管理都划分为后台。 华兴地产的营销之道再于它拥有独特的渠道营销模式,号称“狼性”营销。 具体表现就是轻策划、重渠道、轻推广。 在华兴的人才体系中,大多数营销负责人都是通过销售和渠道条线打过硬仗上来的,而策划的成长速度比较慢。 总裁还曾经在会议上说过这样的话:“所有的管理动作都应该指向根本问题本身,所有的奖励都应该直指解决这些根本问题的效果。很多所谓的调研、策划、文、活动、广告、培训都因远离这些根本问题而莫名其妙”。 就拿中昌的两个项目来说,第一个项目渠道顾问团队就有60人,6个渠道组长;置业顾问20人,2个销售组长。新项目的编制定的也是80人的营销团队。 这绝对是一个疯狂的营销大军,120人的渠道团队,可以横扫中昌市的所有大街小巷,以及下辖县市,甚至可以成建制穿插到农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