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2章 华夷之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232章华夷之辨 汉奸走狗? 张廷玉瞬间眉头紧皱。 想他张衡臣,父亲张英乃是先帝朝重臣。 自己更是康熙三十九年进士及第(本来三十六年就要考了,但因为主考官是张英,所以避嫌就没考),随后入翰林院庶吉士。 短短四年时间,就成功入值南书房,并且深受康熙器重。 久持讲握,简任机密。 可谓前途无量了。 现在竟然被人骂成汉奸走狗,还是一群反贼。 “呵呵,阁下既自称正统,如此言语恐怕些许不妥吧?”这时,一直未说话的白潢却是忽然开口。 薛应成眉毛一动:“你是?” 白潢说:“老夫白潢,忝为此次招抚副使。” 薛应成嗤笑:“白潢?原来也是个汉奸走狗?” 白潢摇头:“你弄错了,老夫是旗人?” “旗人?” 薛应成一愣,随即更加鄙夷,骂道:“原来是个数典忘祖的包衣奴才。” 白潢瞬间被噎了一下,但几十年的宦海生涯,还是给他养出了极高的政治涵养:“阁下是要继续在此出言不逊,还是要听听我大清雍正皇帝的国书?” 嗯? 薛应成不由高看了白潢一眼,随即恢复笑容:“三位请吧!” …… 过了半刻,谈判桌上。 薛应成面容古怪:“你们要招抚我大明国?” 张廷玉已经调整过来,说道:“圣上来时便说过,只要尔等愿降,便是许尔等世镇江南无不可。但必须自去帝号,拱手称臣,前明伪号也不可再用。” 这话说出来,都快把薛应成他们逗笑了。 虽然知道是假的,但也真亏这鞑子皇帝能拉的下这张脸来。 薛应成更是笑道:“可以,没什么是不能谈的,只要那胤镇能束手请降,我大明也不是不能饶他一命,封他个恭顺王,恩养他一生。” 这话虽是故意讽刺,但同样也是真的。 要是雍正真的带着整个北方和南方剩余地区来降,朱怡炅还真会给他封个王。 至多也就是过两年失足落水罢了。 张廷玉沉默片刻,说道:“我等皆是带着诚意而来,尔等擅起刀兵,致天下万民于不顾,太平盛世到如今战乱四起,尔等难道就不觉心中有愧吗?” 薛应成冷笑:“若这天下当真太平盛世,我大明又怎能一呼百应,席卷江南?” 白潢有些看不过眼了,喝骂道:“尔等乱臣贼子,这般无君无父,将来九泉之下可对得起列祖列宗否?” 这下不光薛应成一脸古怪,张廷玉同样也是神色一怔。 刚刚只不过是口舌交锋,还是要继续谈的,这位白尚书却是坏了规矩。 只可惜,他都来不及制止。 薛应成随即回怼:“无君无父?这倒是怪了,我大明圣天子乃汉家正统,前明皇裔,倒是尔等,尊那北酋鞑虏为君父?” “哦不对,人家是主子,人家可不想做尔等的君父……呵呵。” 白潢怒目圆睁:“伱……你这是强词夺理!” “呵呵,尔等君父……尔等主子昔年本就是打着为我大明报仇之名义入关,却不要脸的窃居我汉家神器近百年。” 薛应成说:“我大明如今不过是顺天意,应民心,取回我汉家神器。” “再者,华夷之辨自古有之,尔等认胡做主,才当真是无君无父?” “我要是尔等祖宗,怕是得被尔等气死!” 好吧! 这下直接成了白潢与薛应成两人单方面的对喷了。 从原来的谈条件,硬生生扯到了华夷之辨和正统问题上。 华夷之辨,这完全就是个无底洞,吵起来根本没完没了。 张廷玉完全插不上嘴。 查弼纳……他就是个名义主使,谈判都是张廷玉和白潢负责的。 白潢虽是宦海数十年,但人家薛应成也不是吃素的,战斗力同样生猛。 最终,谈(吵)了半天,愣是没吵出个所以然来。 好在最后没有不欢而散。 不对,这算哪门子的好。 回到临时接待所。 “两位部堂,这伪明反贼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啊!“张廷玉忧心忡忡。 查强纳听罢,却是冷哼道:“如此正好!区区一个反贼而已,不过是侥幸窃据南京,就敢如此张狂。只待明年开春,朝廷大军一至,必要这些反贼尽皆化作灰灰,以消本官今日之辱。” 张廷玉听了,却是眉头一挑。 您好像今天也没说几句话吧? 而且这恐怕也不是什么区区反贼啊…… 能拿下南京,还在手里留这么久,就算再如何侥幸,那也得有点实力在身了。 不过张廷玉并没说出来,只一旁的白潢忽然开口道:“明年开春,我大清与伪明必有一战。我等三人身负皇命,自当为君分忧。就算谈不出个结果,也要试探一番,看能否探出伪明之军情。” 查弼纳闻言,却是有些心头无语,刚才似乎就你吵的最欢。 不过想了想,又确实是这么个理。 他们是招抚使,要换古话来讲,他们就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那个来使。 <divcss=&ot;ntentadv&ot;>无论最终结果如何,在他们回到北京前都与他们无关。 唯一与他们有关的,就是要尽量谈出一个结果来,即便是谈不成。 总不能第一天才来,第二天就回去吧? “白尚书此言有理!张侍郎以为呢?” “全凭二位部堂大人!” …… 张廷玉、查弼纳、白潢这边的招抚团刚刚敲定。 皇宫,御书房。 薛应成也是将刚刚谈判的内容记录奉到了朱怡炅的御案上。 “嗯……张廷玉?” 朱怡炅只看了一眼,瞬间眼珠子瞪得老大。 没看错吧! 他居然看见了张廷玉? 这家伙也跟着来了? 记得没错的话,这个叫张廷玉的历史上可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具体怎么个了不得法,朱怡炅也不好说。 总之,这家伙的历史评价就一句话:终清一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 薛应成小心开口问道:“陛下,可是这人有什么问题?” 这话的意思,便是但凡有问题,那他就会派人直接将这张廷玉或擒拿,或直接弄死。 鸿胪寺虽说只是接待处理外藩事务的机构,但也是有枪杆子在手的。 毕竟,外交除了嘴皮子,也得看枪杆子。 “不必。” 朱怡炅随即摇头,左右不过是位历史名人而已。 更神乎其神的邬思道都在他这边,也不差一个张廷玉。 而且,世上也不存在绝对的天之骄子,区区一个张廷玉而已,在大势面前能有多少本事? 再者,这张廷玉本就是被过度神化了而已。 说到底,这家伙可能有点本事,但绝对没那么夸张。 什么配享太庙的汉臣? 呵呵。 朱怡炅合上奏本,说道:“这些人就交给薛卿了,且记一点,无论成与不成,能辱则辱,能骂就骂。再让宣传部那边写点文章,好好散一散!” 薛应成拱手:“臣遵旨!” …… 派往南京招抚的使团,雍正早就做好了会失败的准备。 毕竟,人家都称帝了,还想着招抚,开什么玩笑。 但另一边,被派往广州的使者同样也没落得好。 雍正觉得自已给的条件应该算可以了,裂土封王、世镇广东。 但,且不提前任平南王是何下场,便说现在,雍正就完全没料到,这林俊居然跑去攻打广西了。 这林俊怎么敢的? 广西那里说好听点叫环境好,风景宜人,说难听点,那就是个不毛之地。 不说攻打的难度,就算打下来了,能有什么用? 这样的展开几乎等同于当年唐高祖李渊高高兴兴给凉帝李轨送去封赏圣旨一样。 嗯,因为李轨给李渊写信拍马屁,导致李渊误认为李轨是要臣服,结果当他派出天使去封赏的时候。 李轨称帝了。 李渊使者在李轨的朝堂上当众宣读了大唐皇帝给他封王的旨……反正当时的场面挺尴尬的。 雍正派去的使者压根没想到会是这么个尴尬窘境,连圣旨都顾不得,宣读完了就跑。 林俊跑去攻打广西了,那他这圣旨几乎就等同于废纸了。 也不用考虑对方会不会同意一起北上合围伪明反贼了。 而这个使臣名叫陈元龙,现任礼部右尚书。 这人在历史上籍籍无名,也没恁大盛名,才学倒是不错,以榜眼入仕。 曾在做广西巡抚的时候,兴修过地方水利堤坝,姑且有些功劳。 但同样的,此人也是个巨贪,在任广西巡抚期间,共计贫墨二十一万两千两白银。在京做尚书期间,也贪了有十一万两银子。 后来都被雍正帝给恩兔了。 雍正十一年,还被加了太子太傳,死后谥号文简。 不过,这位真正牛的地方在于他跟雍正、乾隆两位传出过绯闻关系。 不是各位想象中那样。。 野史传说,雍正由于当年生的是女儿,所以便将孩子与陈元龙的儿子进行了掉包,也就是后面的乾隆。 后面经过考证,似是子虚乌有。 但是乾隆南巡六次,四次都是到陈元龙的老家借住,每次都题额书联(这时流言盛行)。 且,雍正朝的大贪官里,陈元龙也是鲜有得了善终的。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