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月照长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二章 文安公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淳跪到半夜,双腿麻木到没了知觉,好几次倒在了地上又爬了起来,殿外宦官前来锁门,发现他仍旧跪在里面,不觉大惊,劝了一阵,李淳没有理会,只好悻悻离开。此时李适已经休息,宦官不敢前去打扰,早上醒来方才告诉了他。 李淳跪了一天一夜,滴水未沾,未尝半粒米饭,身体早已不支,天亮之时晕倒在地上。 李适得知之后,大为吃惊,“广陵王还没有走?” “广陵王一直跪着,太子殿下也没能劝得了他,陛下您要不还是去看看把?” 李适立刻摆驾前去,只见李淳晕倒在地,赶忙让人抬走,然后找来御医。 王姌和翊阳闻讯赶到宫中,此时李淳已经苏醒,但双腿仍然有些麻木,走路也十分困难。 翊阳拉来御医问道:“张太医,我王兄的腿怎么了?” “郡主不必担心,广陵王在地上跪得太久了,血流不畅,以至于此,待下官替扎上几针,放出淤血即可,不过这些日子得多多休息,不宜过多走动”。 太医给李淳扎针放血,李淳舒服了许多,又喂了药方才离开。 王姌看着李淳十分心疼,“你怎么这么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但让你父王伤心,还令陛下生气,这下可该如何是好?” “娘,你不必替我担心,我自己选的路甘当如此,倒是父王身体虚弱得很,您得替好好照料!” “娘知道,你不用操心,多休息一阵再出宫吧”。 “我现在就走”。 “现在?你能行吗?” “我让人抬我到马车上,不碍事儿”。 李淳坚持起床,被几个宦官抬出宫中,一路马车送回了东宫。 回到东宫,李淳一人躲进房中再不出来,吐突承璀在门外来回踱步,不时敲打房门,李淳实在是听着烦心,开门一把将他揪了进来。 “你在外面走来走去的要干嘛?是不是嫌我还不够烦啊?还有那天是不是你回来给父王报的信,要不然父王怎么会那么快就来了?” “您千万别激动,气坏了身体承璀可真是万死难赎其罪啊!” 李淳将吐突承璀推开,“少废话,给我备马,我要去大慈恩寺”。 “您要去找文安公主?可太医都说了你这几天要少走路”。 “你再啰嗦就别跟着我!” 李淳一人出了门,吐突承璀赶紧跟上去,备好了马齐去大慈恩寺。 两人在寺庙前下马,此处香火鼎盛,来往香客甚多,进了寺庙,吐突承璀问道:“广陵王,我听说文安公主当年是陛下最为宠爱的公主,您说好端端的怎么就会突然出家了呢?” “你问我我去问谁,姑姑的事大家都讳莫如深”。 李淳快步进去,见到了文安公主,只见一名僧尼禅坐于大殿神像之前,微闭双眼正瞧着木鱼,身边来往过客于她为无物,虽然长居寺中,可从她身上依旧散发着大唐皇室公主的气质,面容也十分娇好,李淳轻轻挪动脚步到了她跟前,小声呼道:“姑母!” 文安公主听到李淳的声音,敲打木鱼的速度渐渐缓了下来,声音也越来越小,直至停下来。 文安公主从禅垫上起身,李淳上前扶住,文安公主看着李淳微微笑道:“你已经很久没来了,今天过来却看你心事重重,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事情?” “什么事情都瞒不过您,我最近确实遇到了些事情,苦闷无解,也不知道向谁倾诉,只好来叨扰您了!” “里面说话”,文安公主指引着李淳往旁边的偏屋里进去,吐突承璀则守在外面。 文安公主邀李淳坐下,柔声道:“姑母虽远离尘事,可你从小便与我亲近,说说吧,到底是遇到了何事?” 李淳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道给了文安公主,然后一脸苦恼地望着她,“您说我现在到底该如何是好啊?” 文安公主听完李淳的一番话久久难以平静,眼眶竟有些湿润,满脸伤感,叹道:“原来如此!” 文安公主神情怪异,李淳奇道:“您这是怎么了?可是淳儿什么话说得不对惹到了您?” 文安公主突然站起身来,朝李淳摆了摆手,背过身去对着一面墙壁,沉默了许久方才缓缓说道:“姑姑真是老了,你刚刚的一番话让姑姑想到了一些陈年往事,所以才会如此失态,原以为自己已在红尘之外没想到却仍在俗事之中,这些年的清修都白费了”。 “姑母此话何意?淳儿没听明白”。 文安公主用衣襟轻轻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珠,重新坐了回去,“淳儿,你心中是不是一直有个疑惑,姑母为什么要放在好好的公主不做偏跑到这寺庙里出家?” 李淳轻轻点了一下头,“淳儿确实想不明白,不过您不愿意说,淳儿也不敢多问”。 文安公主叹了口气,“没什么不能说的,姑母之所以在此出家都是因为一个人”。 “因为一个人?他是谁?” “姑姑少女之时,有一次偷跑出宫玩耍,路上碰到一名从扬州进京参加科考的举人林长风,我们俩一见钟情,互相倾心,后来感情愈加浓厚,我经常偷偷出宫与他相会,结果被父皇发现,命令不许来往,无奈之下,我只能每天在父皇面前苦苦相求,终于有一天父皇答应不再阻拦,但有一个条件,便是要长风在当年的科考之中名列二甲。大家都知道,要想从无数才子之中脱颖而出,名列二甲进士,谈何容易,长风每日用心苦读,最终中了一甲三名,以一名之差而失之交臂。我没有办法只好继续苦求父皇,可父皇以当初约定为由始终不肯答应,不久之后发生了“泾原之变”,父皇仓惶逃离长安,但许多宗室都来不及逃走,我也深陷其中,长风本已被父皇逼迫离开了长安,得知消息不顾危险只身返回找到了我,但乱臣朱泚下令在城中搜捕没能及时逃出去的宗室,我和长风被乱兵发现,他为了掩护我逃离长安,自己却落入叛军之手,因为不肯说出我的下落,叛军一怒之下杀了长风。最后叛乱平定,我随父皇一同回京,方才得知长风死讯,后来更听说长风本来中了一甲第二名,是被父皇命人生生改成了第三名,我既怨恨父皇,更怨恨我自己,是我害死了他,如果不认识我,他本可以金榜题名成为国之重臣,再取一个贤良淑德的妻子,幸福美满的过完这一生,都是我害了他。至此之后,我心灰意冷,选择来此出家,从此常伴青灯,了此残生”。 李淳听完之后感慨万千,他没有想到文安公主身上还发生了一段如此曲折感人的故事,从文安公主此刻脸上的神情便可以看出事隔这么多年他仍旧没能放下,现在想起依旧耿耿于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