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羽哥哥,我们要留在武当山吗?”周芷若问道。
“不,只是暂住几天,等我办完事情,我们就要离开了。”苏夜羽回答。
“夜羽哥哥,刚才你好厉害啊,我也想学剑法。”周芷若说道。
刚才苏夜羽与张三丰交战芷若也是看在眼里,心中颇受震撼心中也想成为苏夜羽那般了不起的剑客,同时她也想着若是她想苏夜羽是这般厉害的剑客的话,或许就能够保护爹爹,爹爹也就不会死了。
想到这儿,心中悲伤的情绪蔓延开来,这时苏夜羽则上前揉了揉芷若的头说道:“好,夜羽哥哥就教你剑法。”
芷若听到这句话,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苏夜羽看着这个笑容,他知道,虽然在他的陪伴下,芷若变得开朗了一些,但她只是选择不去想过去的悲伤,并不意味着那段过去不存在。
芷若勤奋,加上她有着不愿意再次遭受悲剧的动力,她本就天资聪颖,所以进步非常快。
几天后,苏夜羽与张三丰来到武当山顶的一座凉亭。他们坐在石凳上,四周云雾缭绕,俯瞰群山,颇有一种世外高人的感觉。
“小友这几日,在我武当山过得可否舒心?”张三丰问道。
“有劳张真人挂怀,晚辈过得自是舒心的。”苏夜羽答道。
“那便好。”张三丰微笑了一下,然后用手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胡须。
经过一番客套,两人开始进入正题。
“敢问小友,是否已经走到了那一步?”张三丰继续问道。
“还没有,但快了。”苏夜羽回答说。
苏夜羽知道张三丰在问什么,宗师境界,走出属于自己的道,成为武道宗师,那是对天地之间变化更深层次感悟的境界,宗师强者已经能够微微引动天地之势。
自从他进入半步宗师境界后,他对宗师境界的理解就是这样。对他来说,大宗师境界就是将自己的道与天地结合在一起,对天地和自己的道都有更深的感悟。虽然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已经算是天人合一的小成。
起初,苏夜羽以为张三丰最多只是自身感悟达到了先天境界,武学修为上还没有达到先天境界。但他错了,张三丰是真正的先天强者,已经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在对武道的理解上已经是宗师级别了。
武道,既然有一个“道”字在里面,就是一门很玄妙的东西。如果仅仅以战力来区分境界,那就太狭隘了。包租婆曾说过,走出自己的“道”便能称为宗师,而不仅仅是凭借战力来区分宗师。
当然,理论与实践需要结合起来,空有感悟也不行,如今的张三丰只是差一点内力修为而已。
以前,苏夜羽一直认为,必须达到内力外放形成真气才能成为先天强者。但事实并非如此,内力外放只是先天强者的一种表现形式,不是做不到内力外放就不是先天强者。通常来说,达到后天圆满境界之后,就是对内力的掌控和运用。简单来说,后天境界是对内力的存储,而先天境界则是对内力的运用。
如今的张三丰已经是先天强者,但目前他也只能达到这个境界了。张三丰是天纵奇才,自然明白这一点。他已经走到了尽头,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前进,所以才向苏夜羽求教。
“敢问小友,路在何方,又如何走?”张三丰问道。
苏夜羽微笑着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反问道:“张真人觉得前方已无路,因为前路断绝,但是路一直都在,只是不得其法罢了。”
“还请道友赐教。”张三丰回应道。
苏夜羽没有说话,只是拿起桌上的茶壶,倒了一杯水。当杯中已满,他停下来,然后看着张真人说道:“请问张真人,壶中的水是否已经倒完了?”
张真人注视着杯中的水,若有所思,然后笑着说道:“小友的比喻真是妙啊。”
“为道者,见微知著。”苏夜羽说道。
“小友说得在理。”
“张真人,你是否感觉受到了天地的限制,前路断绝了呢?”
“难道不是吗?”张真人反问道。
自从达到先天境以来,张三丰一直感觉天地有限,想要进一步恐怕更难了。
“还是那个问题,张真人壶中的水倒完了吗?”
张真人再次沉思,这时苏夜羽开口说道:“究竟是天地限制了人,还是人限制了自己?我们虽然生活在天地之间,但是路终究是由人来选择的。前路断绝,难道不是因为没有人去探索那条路吗?”
张真人闻言身体为之一震,再次看向杯中的水,闭上眼睛陷入沉思。
苏夜羽看着,知道张真人即将解开心中的枷锁。
天地限制,灵气流散,一直以来都是低武世界的一种规则。然而,苏夜羽却对此持不同看法,尤其是在金系武侠世界中,他觉得情况并非如此。
如果天地真的有限制,灵气真的稀薄,为什么他来到这个世界修炼武功却不受影响呢?毕竟他也是依靠吸纳天地之力修炼武功的,如果天地灵气稀薄,他的修炼应该会受到影响才对,但事实并非如此。
他认为,之前他一直都说过内力其实就是一种能力,不论是人修炼出来的,还是天地间存在的,本质都是一种东西。
那么既然是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凭空产生或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换句话说,所谓的天地限制最多只是天地灵气发生了变化,变得更难被人体吸收,但并非不可吸收。苏夜羽观察到,这个世界的修炼者大多也是走的自我修炼的路子
因此,天地本身并无限制,限制存在于人的身上。就像一壶水并未倒完,只是杯子已经满了无法再接纳更多水一样。
当然,还有一种天地限制,即外部环境资源无法满足人的发展。换句话说,人的杯子可以继续接纳水,但壶中没有更多水可供倒入。虽然这种情况可能存在,但在这个世界中不会发生。
此方世界,人族在发生改变,变得不再适合修炼武道,无论是自我修炼内力还是吸纳天地之力,都变得极为困难,但是在苏夜羽看来这个方世界的武道之路尚未断绝,只是变得有些困难,如果将其所有问题归咎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其实是一种逃避。
当然,也不能否认天地变化的原因。几千年前,恐龙是巨大而强大的生物,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无法适应环境的生物最终被自然淘汰。
外部环境的改变也导致了人类的变化,因此后代的人类不再适合修炼武道,天地武道变得难以修炼。
但这又如何呢?人类自强不息,尽管后世的武道衰落了,但人类一直在发展和繁荣。武功是杀人的技巧,武道不仅仅局限于此,但就这一点来说,后世不修炼武道的人类真的比修炼武道的人类差吗?
就破坏力而言,一把手枪就能轻易夺取生命,核弹更是能摧毁天地,即使是那遥不可及的明月,人类也能触碰到。请问现在的武道能做到这些吗?
他无意踩高捧低,无论是武道还是后世人类发展的科技,都是人类智慧和力量的结晶,都是最珍贵的财富。
穷其道者,归途亦同,即使不能修炼武道,但人类对道的追求从未停止。人类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前进,道一直存在,从未中断。
“武”只是一种方式,“道”才是一切的人类的目标和追求没有改变,只是追求的方式和方法变了。
当人类可以自由探索星辰大海时,达到这一目标的方式是否使用“武”并不那么重要。
如果天地真的有限制,那么后世人类怎么可能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因此,苏夜羽才会说,天地没有限制,变化的只是人类。将武道的衰落完全归咎于天地,更像是对自己无能为力的辩解。
总之,这个世界的武道衰落有许多原因,其中包括天地的变化。但是“道”一直存在,并未中断。
只是因为困难就认为没有路可走,无法克服外部困难,无法突破自身极限,武道最终只会走向衰落。
当然,苏夜羽上述理念或许只适用此方世界,毕竟每一个世界都有属于自己的规则,也许真的存在天地限制人发展的世界,如果真到那种世界,自己是否也会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