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城外的一处山峰。
此地名为东嵇山,是洛水城附近最高的山岳,虽不是什么三山五岳这样的名山胜景,但景色倒也秀丽。而每到重阳时节,周围的州城郡县百姓都会来此地登高祈福,求个万事心安。
最令幽州百姓熟知的还属山巅处的一方巨石,名为“飞仙石”,宽高皆三丈有余,屹立山岩耸立天际。
据传当年东嵇山曾有一名道家真人在此山结庐而居,每日于巨石上方坐桩入定,炼气化精打坐三载之后,最终化虹飞升。
这些遗闻逸事仙人之谈自古有之,自然不会有多少人当真。但是相比于“无名无仙”的山头,东嵇山自此多了一分神妙。
这就好似那些道家仙山,有了捕风捉影的仙人事迹后,那就相当于有了一本正经“谍谱”,再经由山下百姓人人口口相传,人人登山烧香,那山上究竟有没有真人仙人已经不重要了。
这么些年下来,当初浑圆光洁的巨石之上已经多出了许多磨耗,多是些文人骚客留下的墨宝,或是鸳鸯伉俪立下的山无棱天地合誓言。
有了这些沁过风雨的文墨传颂,似乎当真能够让人瞧出一些当年山巅真人在此枯坐三载留下的残影。
可惜山上风大,残迹随风而逝后,飞仙石上方遗留下的不是什么道家仙人身影,而是一名身着浅白素衣的女子。
巨石耸峙云海,放眼望去再无比肩者,素衣女子的袖衫随风鼓猎,加上巨石上笔饱墨酣的诗句,竟还当真有几分出尘之姿。
除了此女之外,巨石诗词落款下方还蹲着一名黄袄青裙的小妮子。
此时已是仲秋,山上风大,袄裙小姑娘蜷缩成团,鬓发被寒风吹得散乱,脸颊和手也冻得粉红,放在檀口边呵气取暖时,呼出的已是带着白霜的凉气。
抬头看着站在巨石顶端不怕冷的女子,冯芙牙齿直打哆嗦:
“洛儿姐,你快送我回去吧...我们都在这儿待了好几个时辰了,家里人会着急的。”
巨石上名为洛儿素衣女子没有回答,依旧背负着双手静静眺望远方云海。
冯芙裹紧身上的绒袄,更加无奈了。
她今晨去冯潇儿庭院得知堂姐不在的时候,的确是打算晚些时候再来的。只是刚想走出房间,便听见了房内传来熟悉的声音在喊她。
转头便望见了窗外站着的素衣女子。
这名女子她自小就认识了,但是知道名为徐洛水,其余的一概不知。当年冯潇儿还在幽州时,这位姐姐便常带着二人一齐玩耍,只是每次都是匆匆来匆匆走,像是不愿在旁人面前现身。
后来堂姐冯潇儿搬去蓟州之后,洛儿像是也跟着离开了,再也没见到过。直到最近一个多月之前,她才又在冯家出现。
这倒也罢了,更令冯芙觉得奇怪的是,这位洛儿姐姐就像是不会老似的,这么多年过去,容貌竟也没什么变化。
冯芙知道这位自小熟识的姐姐不会伤害她,但突然就被莫名其妙带到城外山头,也没跟家里人打个招呼,估计他们都急死了。
冯芙心中自然也着急,见洛儿还在顶着西北风沉默,站起身闷闷说道:
“洛儿姐,你再不送我回去,我就生气了,以后你找我我就不管你了。”
听见这句话之后,巨石上的女子方才有了些反应,慢吞吞的转过身,杏眸静静看着下方的冯芙。
这名女子的眉眼称不上多好看,只是身上的气质却与姜漱有几分相似,都是那种难以言明的神韵。衣衫随风翩飞时,衬上这股神韵,倒还多了些仙姿佚貌,难怪会被冯潇儿称为“仙儿”。
瞧见冯芙的神色后,徐洛水似乎有些不满,口中轻轻“哼”了一声,迈开一腿身形从巨石上直直落下,飘然站定后,望着比她还高出半个脑袋的幼芙没说话。
冯芙知晓她的性子个小孩儿似的,便拉过她的手:“你快送我回去吧,家人会着急的。”
徐洛水摇了摇头,没有言语。
“为什么?”冯芙虽然知道她不会伤害自己,但对于她的这番举动仍是有些不解,带着自己上山吹风,自己站在那看了几个时辰的南方,这是要干嘛?
徐洛水想了想,指了指与自己同名的洛水城方向,又指了指自己。
冯芙顺着徐洛水手指的方向望了一眼,然后又回到她身上,揣测了半响还是没能弄明白什么意思,神色焦急:
“你还是说话吧,又不是不会说...”
“哦。”徐洛水呵呵笑了两声,但是笑意消失的很快:“城里有人,来抓我的。”
“抓你?”冯芙星眸疑惑:“抓你干嘛呀?”
洛水摇头。
冯芙显得更加困惑:“可是抓你,你为什么要把我也带来...”
这个问题徐洛水似乎也没想过,蹙眉想了半晌,忽然笑了起来,笑得有些憨厚:“城外无聊,带你来陪陪我。”
冯芙凝噎无言,深吸一口气,只好再问:“那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去?”
徐洛水伸出一根手指。
“一个时辰?”冯芙猜道。
摇头。
“一天?”
还是摇头。
冯芙哭丧着脸:“一旬?”
徐洛水眨了眨眼睛:“一年。”
冯芙四下环顾一圈,除了不远处那座四面漏风的破草屋之外,余下皆是荒芜的山脊,连栖身之地没有,顿时欲哭无泣。
...
...
出了茶馆后,陈令秋没有着急驾车回王府,而是随意漫步走在街道上,静静思索方才的一场交谈。
宋濂的事,他的确没办法替陈尧做这个主。毕竟此事牵连太大,闹不好就会被按一个造反的名头,给出那封信出去,也会受制于人,届时出不出兵都会陷入两难境遇,所以暂时也没答应,只是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至于宋濂所说的那件事。
陈令秋微微皱起眉。
百年前的天下第二人...
与剑仙陈言之约莫是一个时代的武道大宗师,毫无疑问,此人也在山巅。如今细细想来,才记起似乎正是山巅那名瞧着“不怎么聪明”的女子。
之前入梦山巅时也不曾真正见过面目,更不像与其它宗师那般打过交道,所以然也没往这处想。
冯家传承百年的“什物”,杀了藩王宋唳,并且百年容颜不改...曾听陈北霜说淮东江湖那边儿,有一位年近百岁高龄的老宗师,老而弥坚,这么大年纪却依旧能够稳坐天下武榜前三的位置。
但这已是人间极限,当今天下即使真正的武道圣人,能活两个甲子,那都得竖着大拇指夸一句龟鹤遐龄的老王八了。
这世上还当真有什么仙人不成?
不管怎么说,这名女子都是山巅九人之一,除了柳新儿之外的活生生山巅大宗师,陈令秋无论出于何,都要找到她。
可宋濂凭什么觉得没了他办不成此事?辽京道那边,还当真来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而且那山巅女子若当真是百年前的天下第二人,凭这等实力,谁又能将其带回去?
正凝神思索间,身后一直跟随的贾衡忽然轻声提醒了一句。
陈令秋回过神后,顺着贾衡的视线望去,便见到街边一处卖烤红薯的小摊旁,那位直缀男子正在此等候。
陈令秋想了想,偏头吩咐贾衡:“让你们崔档头将手头边军的事都放一放,陈尧那边我去说,动用燕鲤楼去查清楚城外究竟发生了何事。”
说罢,又再多交代了一句:“还有江湖上的消息,看看是不是近来有哪些江湖人流窜进了幽州,别到时候真给本世子弄来一个武榜大宗师了,我姐不在,本世子上哪儿找人应对这些老鳖去?”
“喏。”
如今世子殿下的实力已经不同往昔,出了王府身边还有死士暗桩步步跟随,贾衡倒也放心,转头快步离开。
而陈令秋则独自走到直缀男子身旁,静静看着他没言语。
直缀男子接过小摊主递来的红薯,付了铜钱后,转头看向陈令秋,从中拿起一颗冒着热气的红薯伸手递来,笑道:
“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