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狗县令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宅院虽小,但却五脏俱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朱元璋下了马车,有些迷糊的看着这幢小宅子。 宅子整体呈现木结构,外墙都是木质的。 并且同样,有两层楼高。 确切的说,是三层。 因为房屋的顶端斜顶内,还有一间阁楼。 马皇后挽着朱元璋的手。 缓缓走进了房屋。 进入屋子内,映入眼帘的。 便是一条长廊,和一个直通二楼的楼梯。 长廊的两侧,分别有四个房间。 右手边第一个房间,为书房。 里面有一张桌台,和一个书架。 虽然面积是小了一些。 和朱元璋的尚书房比起来,小的离谱。 在往里走,右手边的第二个房间,便是这座房产的第一间卧室。 卧室的面积也很小。 只容得下一张双人床,和一个不大的衣橱。 左手边的第一个房间,则是一个会客厅。 进入会客厅之后,朱棣一屁股便坐在了一张造型十分奇特的座椅上。 然后,长舒一口气! “爽!” 一旁的朱标白了朱棣一眼,道:“四弟,怎么样?坐着感觉如何?” 朱棣点了点头,一个字:“爽!” 朱标闻言,也连忙坐了下去! 这感觉! 仿佛自己人都要陷进去了一般! 马皇后看了看一旁,还有一张单人的座椅。 于是也坐了下去。 屁股接触到软绵绵的海面和布料后,瞬间! 马皇后也变得无比的兴奋! 朱元璋见状,神色十分严肃的开口道:“这榻也太小了吧?” 古代的榻,其实就是现代的沙发床。 可朱棣和朱标两人坐着的,就是一个在现代人眼中,普通的不能在普通的沙发了。 跟榻比起来,自然是小的不止一点半点。 会客厅,是由一张三人沙发,和两张单人沙发组成的。 中央还有一个小茶几。 茶几的对面,则是一座镶嵌在墙壁之中的炉子。 到了冬天,坐在暖炉的对面,和柔软的沙发之上,这感觉,简直不要太惬意! 马皇后甚至都能想象得到。 将来,自己坐在暖炉前,做着女红。 而朱元璋则坐在一旁,看着兵书。 这感觉…… 马皇后的脑海中,充斥着这种画面! 紧接着,一行人继续向内部参观。 从左侧的会客厅,往里边走去。 便是一个厨房。 厨房的灶台,到腰那么高。 一个成年人站在灶台前,完全不需要弯腰。 灶台前还有个小窗户,是防止做饭时的油烟的。 不过,看着眼前的这口锅。 朱元璋倒是有些无语。 这锅也太小了吧? 也就脸盆那么大。 单手都拎得起来的大小。 做起菜来,得多麻烦啊! 这一点,朱元璋只能给出五十分。 不过,这厨房虽然不大,也就能容得下两个人在里面忙活的大小。 但是,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碗柜、洗碗池,样样都有! 这时,赵大人走了过去。 来到一处镶嵌在灶台之上的洗碗池前,微微转动了一下洗碗池边上,那青铜的把手之后。 瞬间! 一股水流从中流淌而出!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直接傻眼了! 这!? “这?!” 朱标也是一脸惊讶的表情! 朱棣也都懵了! 这是什么法术吗?! 水居然就这么凭空从那个管子里流了出来?! “嘿嘿。” 赵大人见状,嘿嘿一笑。 接着开口道:“几位,此物,为水龙头,这水龙头啊,你别看它看似普通,但却内有乾坤啊!” “这就是所谓的自来水!” “无需打井。只需要转动把手,便可有清水漏淌而出!” 这时,楼上忽然传来了一阵十分不耐烦的斥责声音。 道:“真是的,本官花这么多钱,就养了你们这群废物?” “床般不上来,你们就不会拆了在搬上来?!” “本官的客人就要到了,你让他们今天晚上睡哪?” 然后,又传来一阵卑微的声音,道:“对不起,对不起!朱大人!” “我,我们这就去办!” “快点!今晚上本官若是看到,本官的客人有一个人没有床睡!今天的薪水你们一个都别想拿!” “是!朱大人!” 说完,楼上传来了重重的下楼声。 砰!砰!砰! 接着,朱英雄那张稚嫩的面庞出现在了朱元璋面前。 “诶?老爷子?哈哈哈!你怎么这么早就到了?” 说完,朱英雄连忙走了下来,十分客气的伸出手来。 朱元璋愣了一下。 虽然不明白朱英雄的意思,但还是伸出手,与朱英雄握了握。 在古代,是没有握手礼的。 不过,朱元璋也没太在意朱英雄的这个举动。 转过头,就忘了。 因为,比起握手礼。 朱元璋更加在意的,是这个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的房子! 朱元璋指了指这个房子,开口问道:“对了,朱大人,这个房子,造价多少银两啊?” 朱英雄摆了摆手,十分随意的开口笑道:“哎呀,也不贵,材料呢,都是工厂里批量生产的,价格自然要便宜许多。” “人工费,就正常价格,算起来,这个房屋,整个的造价,也不过五十两银子而已。” “寻常百姓,基本上一两年的薪水,就买得起。” “什么?!” 一旁的朱标一听这话,更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 寻常百姓,一两年就能买得起这样一座宅子?! 虽然,朱标是太子,东宫可比这座房子大的多得多。 但朱标也不是那种“何不食肉糜”的人。 自然清楚,底层的百姓的居住环境是怎样的。 寻常百姓,别说住这样的房子了,能有一个卧室住就不错了! 这么一个房子,造价五十两,的确也不便宜。 可关键是,寻常百姓一年的收入多少? 居然一两年就买得起一座这样的房子?! 这未免太过夸张了一些吧? 不过,下一秒,朱英雄的话,就让朱标更是惊讶了! “不过,咱也不能造价多少,就卖人家多少不是?” “造价五十两,本官不赚钱了?搞慈善啊?” “所以啊,这出售的价格,可就要高的多的多了,需要一百五十两银子。” “一百五十两?!” 根据每年年底,户部上缴的百姓平均收入来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