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满朝奸臣:我竟昏成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1章 十大功臣排名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第五百五十一章:十大功臣排名 礼部将第一位与第二位功臣评选出来之后。 并未在第一时间就交给嬴渊。 而是先放出风去,试探一下百官的口风。 毕竟,礼部要做得事情,是要让天下人都心悦诚服才行。 紧接着,严嵩便跑到宣政殿,将头二人告知嬴渊。 后者听闻以后,点了点头,说道: “曹操是最早追随朕的臣子,有从龙之功,几大卫国战役里,也都鞠躬尽瘁,位列第一倒也说得过去。” “而朱棣也参与过自承平年间以来的所有战役,这二人你们礼部选的不错。” 听到嬴渊的夸赞,严嵩顿时喜上眉梢,笑着说道: “陛下,虽然头二人已经评选出来,可是这后续几位人选,礼部实在是不知该如何抉择了...” 他这是想将难题抛给嬴渊。 毕竟,说到底,礼部评选有功之臣,肯定会得罪很多人。.. 但只要不是朝中大佬,得罪便也得罪了。 怕的就是,会得罪军方大佬与政坛老怪,到时,礼部怕是会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严嵩才会来询问嬴渊的意思。 后者自然明白对方的意图。 其实对这十大功臣,嬴渊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比较,他缓缓开口道: “第三位功臣,当属霍光,这个应无异议吧?” 严嵩深深作揖道:“陛下英明。” 嬴渊最反感的莫过于‘英明"二字,他摆了摆手,继续说道: “我大秦五大异姓王当中,曹操与朱棣都已上榜。” “除他二人之外,就属董卓功劳最甚,将凉王排在第三如何?” 此间之议,并非是嬴渊要一人独断。 是要与礼部商量着来。 严嵩想了想,说道:“凉王虽参与过几大卫国战役,不过都是从属,并未独自领兵退敌。” “近年来最大战役,莫过于全歼原燕国李孝恭部,实难排到第三。” 他也只是实话实说而已。 嬴渊问道:“那你觉得谁比较合适?” 严嵩心目中的确有个人选。 只是听到朱熹所言后,他有些不敢说了。 嬴渊看到他那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便是开口道: “今日之议,你我君臣只是商量,想说什么便说。” 如此,严嵩才敢开口道:“陛下,不知您觉得,鲁王如何?” 蔡京? 听到这个名字,嬴渊顿时陷入沉默了。 说实话,自承平年间击退楚国之后。 蔡京对秦国,对他,都可谓居功甚伟。 若无蔡京,在经历几次快要耗尽家底的大战役后,国家的政治早就出现问题了。 只是,蔡京在前世历史上,是彻头彻尾的大奸臣。 不过,蔡京也是对北宋做出过巨大贡献的。 比如,促进了北宋的教育事业以及财政发展,让北宋的财政实力,一度达到了与仁宗时期比肩。 细细想来,这个时代的蔡京,所做的事情,与前世历史上,有着惊人的相似。 比如,努力发展教育,让穷苦百姓都能够读得起书,而且还大力发展科举。 又比如,与户部商议的财政策略,至今为止,和珅都在用。 “前世,蔡京虽为六贼之首,可那毕竟是前世。” “在如今这座天下,蔡京无愧于朕,既如此,朕又岂能愧对蔡京?” 想到这里,嬴渊郑重做出决定, “就将鲁王,列为凌霄阁第三功臣吧。” 闻声,严嵩跪地叩首道: “臣代蔡老拜谢陛下。” 当初,严嵩之所以能成为礼部尚书,多亏了蔡京的帮忙。 所以这一跪,对他来说,很有必要。 嬴渊再次摆了摆手,道: “第四与第五位功臣,依朕来看,就选凉王与白起吧。” 前三名都已经选出来了。 后几名,蔡京自然就不再反对, “诺。” 董卓自然是不必多言了。 而白起曾打过倭人,又领兵歼灭过晋兵的有生力量。 为燕云大战取得最终胜利,做出过巨大而且突出的贡献。 而且,他在军中还享有着极其高的威望。 位例第五,当之无愧。 随后,嬴渊继续说道: “至于这第六位,其实朕的心中,是有两个人选的。” “但如果要从中取舍的话,朕比较为难,你帮朕参考一下。” “这二人乃是和珅与于谦。” 严嵩果断给出回应, “于大人在近几年所做的事情,大家是有目共睹,咸阳保卫战要是没有他,大秦半壁江山危矣。” “论功劳,他是足够了,可是这资历,还差一些,不如就排在和尚书后面如何?” 和珅能够成为十大忠臣之一。 靠的不是别的,就是他那个赚钱的本事。 可以说,大秦有了和珅这么一个宝贝后,钱财方面的问题,完全不用担心。 从近些年来,大秦频繁作战一事上就能看得出。 嬴渊花钱的手段可是一点儿都不差。 没有和珅,还真的禁不住。 “那就依你所言,将和珅排在第六位,于谦排在第七位。” 与严嵩再聊了片刻。 二人将剩余三位,也给排了出来。 第八位功臣,乃是岳飞。 第九位霍去病。 第十位郭嘉。 按照排名次序,分别是曹操、霍光、蔡京、董卓、白起、和珅、于谦、岳飞、霍去病还有鬼才郭嘉。 郭嘉虽然没有特别显著的功劳。 但是这些年来,大秦所做的一切事情,他都有出谋划策之力。 尤其是几大战役。 而且,郭嘉对嬴渊很是忠心。 将他列为第十位功臣,也算是弥补一下当初死在咸阳城外的戏志才了。 十大功臣评选出来以后,礼部的任务就简单许多了。 他将与皇帝拟定的名单,传递给百官观阅。 意料之内,百官全部心悦诚服。 不过,有一件事,倒是让他们出乎意料。 那就是,曹操在听说自己是第一大功臣的时候,连忙来到宣政殿求见嬴渊,语重心长道: “臣已经深受皇恩,这对臣来说,已然足够了。” “如何还能担任那第一大功臣之名?” “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大秦帝国第一大功臣。 这个头衔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犹如一座高山压在身上。 嬴渊却笑着说道: “除了你之外,朕想不到更为合适的人选了。” “如今十大功臣里,已经没了蔡老。” “朕还有许多事情,要仰仗于你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