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文人雅士,这焚香抚琴。
照着读自然是没问题,有学习基础,所以对一些繁体字认识的也比较快。也不算埋没了我这神童的名声。
蔡邕对待学习态度确实很严格,但除了学习以外,蔡邕这个人对我还是很好的。蔡邕府上自然是有不少学究过来一起讨论文学。蔡邕也是直接带到书房,为此我也得到了不少夸赞。
这时候蔡邕真是满面红光,得意二字在脸上是清清楚楚,嘴上却不停的说我词句不通,磕磕绊绊不熟。
每日下午,我还是照常去皇甫嵩府上学习兵法韬略,皇甫嵩却一直没有讲兵法。而是和我讲先秦战将,以及高祖皇帝时期的故事。每天一个故事,然后就是带着我做几套动作。
公元182年夏,又是持续的大旱,虫灾伴随着瘟疫肆虐中原大地。我的两位老师虽是清流,可也是信息民心,皇甫嵩是武将,每日虽是愁眉苦脸,可府上前来拜访的人却不多。不像蔡邕府上,身上连个官职都没有,一个个聚在一起,唉声叹气。这时候蔡邕就直接把我丢给蔡琰来带。
蔡琰此时毕竟还是少女,主要是心软,只要蔡邕不在的时候,蔡琰总是对我“放水”。见我坐久了便会让我起身活动,我在一边读书,蔡琰便在一旁抚琴。我原本是听不懂的,只是蔡琰那优雅的动作,配合着悠长的琴声,让我心情平静。
蔡琰抚琴的时候画面很美,主要是蔡邕不在的时候,蔡琰也不会打断我听她弹奏,有些时候学习累,听着蔡琰的琴声,我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这时候,蔡琰也不会叫醒我,为此还被蔡邕抓到过,海的蔡琰被蔡邕骂,而我少不了一顿板子。
不是蔡琰不严厉,而是我学习很快,所以蔡琰对我总是比较宽容。久而久之我与蔡琰的关系越来越好,私下里我都叫她姐姐。
干旱还在持续,洛阳也是许久未见雨水。蔡邕早已没有官身,在洛阳生活又没有经济来源。赶上大旱,日子过的越来越苦。
我在蔡邕府上学习了大半年时间,虽然我刚刚过完两周岁生日,可身高也快到半米了,站在蔡琰身边也到她膝盖了。
蔡邕用了半年时间,带我读了礼记与春秋。这些竹简蔡邕是一卷一卷给我的,学完了还要还回来。半年的学习,蔡邕开始对我进行测试。
这时候的测试,并不是科考,而是对答。
蔡邕问:“何为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讲仁、义、礼、智、圣。仁爱是核心是对伦理道德的标准。所以逸逸逸逸逸芸芸芸芸芸。”什么春秋,礼记。都是弘扬儒家思想,对于那种思想治国更好,各家有各家的好处。一直到后世还有人对这个问题争吵,所以我可不妄加点评。
今日临行前,蔡邕特地嘱咐,明日前来要带好纸笔,从明日起开始学习写字。
皇甫嵩那里还是老样子,我原本以为学习啥孙子兵法啊,阵法啊。根本就没有,每天都是讲人和故事。
洛阳以外已经是水深火热了,可洛阳城中依然是那个样子。每日车水马龙,丝毫没有因为干旱而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