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3年,经历了连续两年的干旱,瘟疫。大旱的气数也已经进入了末期。张角大贤良师的名声早已传进洛阳,洛阳的百姓也是多有夸赞。
没人知道正是此人,引发了历史上最大的宗教起义。当然了,我是知道的。
早在半年前我就已经开始学习写字,说真的,这毛笔字真是太难了。根本不像后世那般,一张纸一米多长,欻欻几笔写几个字就完事了。而是写的好小一个字,为了练字这件事,我是三天两头挨板子。
后来我都认为我写的不错了,可还是挨板子。每次蔡邕打完我板子,都是蔡琰哄我。我虽然没有哭出声,可眼泪还是在眼睛里打转。
我在蔡邕府上见到最多的人就是孔融,就是那个让梨的孔融。孔融每次来,都会特地跑到书房。瞧瞧我这小神童。但是二人对话一般都是回避一旁,只有讨论文学时,才在书房。
其实近些年来,一直都是孔融帮助蔡邕。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也是见到了蔡邕的另一个弟子,也就是我师兄阮瑀。通音律,晓诗文。算是蔡邕的得意门生,还是啥建安七子之一。
我这师兄见了我也不忘提起我那句成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想不到作次佳句既然是我师弟。
我一点都不喜欢我这师兄,他来了以后,我见蔡琰的面就少了许多。当然他也不是天天来,可我还是讨厌。
今年,皇甫嵩总算是拿出了兵法典籍。没错,就是孙武兵法。
皇甫嵩仿佛变了一个人,特别严肃。“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逸儿,学习兵法不同与诗曲,凡用兵者,皆掌握他人生命,乃国家根基大事,你定要切记。”
我点头回答,“是。”
明年开春就要爆发黄巾起义了,我总在想是不是可以利用师生关系,去关关战。毕竟在影视剧中,还有游戏中那种万人攻城,有机会亲眼所见,血脉里仿佛有东西要苏醒了。
今年的旱情还是异常严重,连续三年大旱,伴随着瘟疫在这块土地上肆虐。可这些事情仿佛与洛阳无关,洛阳依然如此。
虽然有不少灾民出现,可都被无情镇压。最一开始只有高顺护送我,后来洛阳出现了流民,王夫人不放心,便安排乐进一起护送。
高顺乐进二人,在府上经常切磋。两个人一个善守,一个善攻。但两个人都属于话特别少的那种,皇甫嵩自然是见过二人,对二人也是称赞有加。也问过二人是否愿意投身军旅,我能从二人眼中看出那种向往。
好在二人都拒绝了皇甫嵩的邀请,不得不说这二人真是忠义之士。这俩人一个是拐来的,一个是捡来的。与高顺在一起也三个年头了,就连乐进都接触了一年。我对二人也是真心不错,有啥好吃的都会分享。
不是我自私,而是乱世马上来了,有他二人在身边,我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