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武边军:风起朔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章 汉家制度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地方豪强对国家的危害,比较典型的就是宋、明两朝的士大夫们了,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甚至完全把持了县以下的权力。 完美的实现了皇权不下线的目标,但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家的动员能力也随之急剧下降。 尤其是明末空有世界最多的财富和近两亿人口,可是中央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居然只有200万两白银即使加上实物税收也不到500万。 空有如此多的人口和财富,却连区区10万军队都难以动员。 这还只是表面上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如此行为使得阶层固化非常严重。 下层人民,尤其是中产阶级不但难以向上跃升,而且很难保持自己原有的地位。 如此自然导致社会矛盾越来越严重,纵观历史真正推翻原有王朝的其实正是这些失去上升空间的中产阶级。 大汉王朝建立了,作为新的王朝的建立者,刘邦在总结经验教训之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既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自然要想办法解决。 他在登上皇帝之位后,很快就向群臣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当时有一個叫做婁敬上书给刘邦言:“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齐国诸田以及楚国昭氏以及屈氏景景氏等世族)莫能兴……” 婁敬向刘邦建议,把关东这些旧贵族中的豪富家族迁徙到关中去。 刘邦最终采纳了他的方案,很快帝国就从这个方案中尝到了甜头,这个制度就是陵邑制度。 从此以后大汉历代皇帝都爱上了这一制度,将这个国家最危险也最可能发生问题的一群人全都扔到长安周边。 帝国的廷尉天天看着就等着他们犯法,然后抄家抢钱,既充实了中央又稳定了地方。 历史证明这种措施是非常成功的,这些地方豪强经过迁徙、控制、弱化处理。 不但避免了豪强控制地方,而且让他们转变为帝国政府的统治基础,被重用的董仲舒、桑弘羊就是豪强移民的后裔。 也正是得益于这个制度,大汉才能由高皇帝刘邦至宣帝刘询国家一直处于上升之中。 可惜到了汉元帝时期,被儒家忽悠瘸了的汉元帝完全废除了陵邑制度。 陵邑制度被废除后,各地的豪强买地抢地、收佃户、掌控地方权力,最后竟然开始修建乌堡,编练部曲。 不过区区数十年,豪强势力就几乎控制了各郡国。 中央政府的实力和动员能力也在这个过程中急剧下降。 曾经强大无比,号称“天下万国皆大汉臣妾”的“强汉”竟然在短短二十多年后就走向了灭亡。 刘秀虽为开国之君但也无力解决豪强问题,只能眼看着豪强势力越来越大。 到了东汉末,四处暴起的豪强们开始争夺汉朝天命的继承权,于是就上演了一场历史大剧:三国。 其实东汉末年的战乱,不过就是各地的豪强地主们争权夺利的一场闹剧而已。 只是这场闹剧是以几千万人的生命为代价进行的…… 韩奉一行如果走大路的话,原本应该是经过长陵进入长安的。 如今因为查看水利设施的原因,所以微微偏离了一下方向。他们转而从正在修建的茂陵前往长。 一行人穿过一座不大的树林,就进入到了茂陵县境内。 茂陵虽然还在修建之中,但因为元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皇帝颁布的《迁茂陵令》的原因,大量关东豪强被迁徙至茂陵,使得茂陵如今虽然还在修建,但茂陵县已经不比其他四陵县稍差。 葛洪跟着韩奉走在宽阔的道路上,感觉颇为疑惑。 进入茂陵之前,他就已经从众人口中得知自己一行将通过当今皇帝为自己修建的陵邑。 他对此也有诸多想象,但皆与眼前的景象完全不同。 “这里就是茂陵!” 葛洪终于发出了疑问。 韩奉因为在车中坐的太久,此时也暂时换为骑马,听到葛洪发出的疑问,他笑道。 “我大汉自高皇帝开始一直尊奉黄老之学,无为而治,尽量少干预民间经济……至景皇帝之时国家整体已经颇为富庶……” “虽是如此,不过陛下继位之初,国库能调动的财力仍十分有限,国家财富大部分掌握在地方豪强手中,一方面豪强奢华无度;另一面则是“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大儒董仲舒曾对陛下言:“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豪强奢靡、奸商暴富,市场混乱、国弱民贫,这就使原本应该华丽富裕的大汉,在匈奴的烈马强弓面前不堪一击,只能用公主和亲的软性外交苟且偷安。” “不但如此,豪强把持了地方大部分的权力,也使得“民众多怨”尤其是关东诸郡国,民变不断,我大汉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 “陛下为了如何集中国力解除边患?稳定诸关东诸郡国,因此在元朔二年颁布了《迁茂陵令》。 “按照命令,财富在300万钱以上的巨富豪门,一律迁徙至这茂陵。因此吾等方才能见到如今这番景象。” 韩奉说着话,众人听得连连点头。 刘刚叹息道:“陛下真是高瞻远瞩啊!” 韩江这时却微微摇了摇头。 刘刚见状诧异的问道:“莫非有什么不对的吗?” 韩江叹息一声,环顾四周一番后方才道:“陛下此策自然是好的,可惜真正最顶级的豪强却……” “唉!” 说到这里他再次叹息了一声。 众人此时也明白了他未尽之语。 众人一路向前很快来到了茂陵县城外。 葛洪望着眼前高大的城墙不禁暗自咋舌 出示了文书后,韩奉一行顺利进了县城。 进到县城,韩奉感觉自己一下子真正回到了文明世界。 茂陵城内道路纵横交错,最宽敞的主干道竟然能容四辆马车并行。 道路上行人络绎不绝,颇有“挥汗如雨之感!” 渠外甲第楼阁相邻,高冠宽袖的士子,华服的豪侠贵人来往于道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骄傲和富庶。 “这才是真正的汉家气象啊!”跟随在一旁的刘刚不禁感叹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