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莽在北宋末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4章 联手排挤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李景良携赵莽信报赶赴雄州第二日,便在半道上与童贯一行相遇。 童贯匆匆忙忙赶回,出乎所有人意料。 马公直、李嗣本、刘光国、侯益四人,慌忙出城回营。 马公直连下几道军令,要求全军整饬营务,终于抢在督帅回营前,让整座大营看上去规整一些。 这些补救在赵莽看来,完全是装模作样,对大营防务起不到任何作用。 可笑的是,马公直作为童贯老部下,早就把童太师脾性摸清楚。 马公直等人簇拥童贯巡阅全营。 当看到各军营地、住帐规划齐整,帅帐四面正在垒砌壁垒,各处营口正在深栽鹿角时,老太师表示很满意。 这些匆忙上马的面子工程,让童贯对马公直的营务主持工作予以认可。 得到老太师嘉许,马公直笑得合不拢嘴,刘光国三人也满脸堆笑。 赵莽站在一旁,心里也在发笑。 整座大营位于四面平整开阔地,作为临时营地,重在警戒而非固守。 大营四面明明不立木栅,马公直却命兵士伐木取材,要建南北两处营口,然后在营口外挖沟设置拒马。 就好比一座屋子,四面没有墙壁,却立起两道空门。 马公直还信誓旦旦地说,他把各军营地布置成“六甲阵”,即便不立木栅,也能起到层层防护中军帅帐的作用。 所谓六甲阵有何妙用,赵莽没看出来。 只看到帐幕连片,各军之间缺乏主次,除了把中军帅帐围在正中,看不出有任何防护作用。 原本按照《武经总要》总结归纳,“平原广泽,无险可恃”,立营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六花营,也就是最经典的六军方营。 经过马公直一通魔改,他这六甲营成了四不像。 童贯认为中路军在容城大营待不长,加之马公直应答如流,竟让童贯对这座外实内虚的大营没有任何意见! 中军帅帐内,童贯召集众将议事。 “本帅从金使口中,得知几个消息。 一是,四月末,辽国西南面招讨使耶律佛顶,举云内、宁边、东胜各州降金! 同月,金军在金主庶长子斡本、嫡次子斡离不统领下,击败辽国西京守将耿守忠,金军陷西京!” 童贯话音刚落,帐中响起吸气声。 一众将领都在惊叹,金军进展竟然这般神速。 偌大一片南京,竟在短短两月内攻下大半。 赵莽坐在右侧末位,瞟眼观察童贯神情。 难怪他在雄州打发走金使,匆忙赶回容城大营。 金军在西京大同高歌猛进,宋军在燕京却毫无进展。 相比较之下,作为宋军统帅,童贯心里必定焦急万分。 “第二个消息,西夏主李乾顺,派大将李良辅率兵三万救援大同,于黑山(内蒙巴林右旗小罕山)遭遇完颜兀室、粘罕所部金军伏击,大败而回! 金使透露,此战,金军一方人数,不足万人。” 童贯语气沉重了几分,大帐里吸气声也深重了几分。 马公直、侯益常年在河北,对西夏兵较为陌生。 刘光国、李嗣本出身西军,实实在在和西夏人打过几年仗。 西夏大将李良辅绝非庸碌之人,西夏兵更不是东京禁军老爷兵。 西夏军三倍于敌,反倒大败,金军战力可见强悍! 马公直干笑一声道:“金使难免有炫耀、夸大嫌疑......” 童贯面色凝重,督军西北时,他和李良辅就交过手。 此人练兵颇有一手,麾下西夏军堪称精锐。 即便金使刻意炫耀武力,想来金军平均战力,也犹在西军之上。 童贯心里有些犹疑,一方面对金军横扫辽国,表现出的鼎盛武力心惊肉跳。 一方面,毕竟没有亲眼见识过金军之强大,也不知到底是金军太强,还是辽军太弱? 对于宋辽两军的战力比较,也难以作出确信判断。 童贯环视众人,又沉声道:“第三个消息,据金使称,辽国天锡帝,已于即位之初,派人向金军统帅,完颜斜也请降! 斜也请示金主后,以天锡帝未经金主许可,僭号称帝,且与大宋早有盟约在先为理由,拒绝天锡帝率燕京臣民归降!” 此话一出,众将一片哗然! 照此说,只要完颜斜也点点头,天锡帝就会拱手献上燕京! 童贯面色有些难看,这一次,金使在他面前,口气颇为狂妄。 在金国君臣看来,燕京等同于施舍给大宋一样。 童贯看向坐在右侧末位,一言不发的赵莽身上。 他想起几日前,还在高阳大营时,赵莽对他说的一番话。 那时赵莽就判断,天锡帝极有可能向金国投降! 一旦金国点头,燕京岂不被金国收入囊中? 金主表示会遵守盟约,把燕京留给大宋。 可谁知道,金主会不会突然改变主意,接受天锡帝投降。 如此一来,童贯越发感到出兵迫在眉睫! “种师道、辛兴宗所部有何消息?”童贯沉声问。 负责与东西两路大军联络的机要文字王麟忙回道:“禀督帅,种师道所部东路军,已进抵白沟! 辛兴宗所部西路军,也已抵达辽国境内范村,距离易县八十里!” 童贯当即道:“即刻传令二人,命其各率兵马,火速进军!” 王麟拱手应下,先行告退,下去行文传达军令。 “诸位,据赵莽探察,辽军已在南拒马河东段布置探马,我军不可掉以轻心,当严加警戒!” 童贯看了眼赵莽,稍作沉吟道:“马统制从麾下拨出一千马军,交由赵莽统领,负责前敌警戒!” 赵莽刚要站起身领命,马公直急道:“督帅,此事交给职下安排便可,何须分拨兵马?” 马公直带着几分恼意,瞟了眼赵莽,抱拳道:“督帅,赵部将毕竟年轻,经验不足,手下增多一千马军,只怕难以服众! 何况,我河北军士,对他也不甚了解......” 马公直闪烁其词,赵莽也听出来了,这厮是想说他年轻,资历浅薄,没有资格统领一千马军。 马军本就是各军里的宝贝疙瘩,马公直麾下一万多河北军,拼拼凑凑,勉强能拉出两千马军。 童贯一句话,就要拨给赵莽一半,他当然不情愿。 童贯迟疑了下,觉得马公直所言也有道理。 赵莽坐着没动,耷下眼皮,神情平静。 瞧童贯默不作声,他就知道这事儿没戏。 麾下统率的兵马越多,在帅帐地位自然越高。 马公直也是童贯门下,且效力多年,深得童贯信任。 他和刘光国、侯益、李嗣本,是中路军四位主将。 李嗣本老好人一个,性子软,哪边也不敢得罪。 其他三人抱成团,绝不会轻易让赵莽分走手里兵权,从而提高军中地位。 果然,童贯斟酌后,笑道:“马统制不怕劳苦,愿意承担重任,自然更好!既如此,打探敌情、警戒前哨的任务,就交给马统制了!” 马公直重重抱拳,满脸肃穆:“职下定不负督帅重望!” 马公直斜瞟赵莽,嘴角划过一抹冷笑。 赵莽半闭着眼,假装不知。 而今在这中路军,他已经被马公直、刘光国、侯益三人联手排挤。 李嗣本有心与他搞好关系,却也不敢得罪三人。 一支不到两万人的中路军,内部山头林立、争权夺利,倒也折射出宋军整体现状。 赵莽抬起眼皮,扫过童贯、马公直、刘光国、侯益。 既然无法改变,只能选择冷眼旁观。 倒要看看,这帮粉墨登场的山精鬼魅,究竟还能蹦跶多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