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回1983火炕土窑年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章:意见一致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面对牛友铁急切的要钱,李树全顿时就来了一肚子气,媒还没说成,跟沟子就要钱,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一时间,他都以为牛友铁想诓他。 他是个老放映员,在生产队放了一辈子电影,也确实是赚了些钱,虽然不多,但是养家糊口足够了。 因此村里人都知道他是个有钱人。 李树全并未直接跟牛友铁翻脸,而是苦笑一声,说: “友铁,你跟叔这样说话可就不对了,按规矩,媒说成了才支付谢媒钱。 “可你现在就跟我要,未免有些唐突了吧?你觉得叔说的有无道理?” 牛友铁跟着笑了笑,不慌不忙地说: “叔,你说的合尺着哩,但是规矩是人定的,是活的又不是死的。” 微微一顿,又说: “这么着,叔,我今个就老实地跟你讲吧,前些日子,我就说成功了好几个媒,全都是先交钱再说的。 “当然你不放心,我也能理解,你可能认为我是在诓你钱,但是我可以跟你写个书面协议。 “这就跟贷款是一个路子,当面签名摁手印,媒说成了就算完,说不成我全额退款,前几个媒事,我都是这么操作过来的。” 说着,直接从炕上站了起来。 “哎哎,你这是要干啥?” 李树全着急了。 牛友铁严肃地说: “李叔,你要是信得过我,就按照我说的来,不信我也没办法,说媒这件事,说白了其实就跟做买卖一个道理,我刚也说了,熟人归熟人,说媒归说媒,这是两码事。 “我也是个生意人,话说,隔壁村有一个干部娃,还等着我给他说这门亲事哩。 “咱庄汉人都很是讲究“肥水不流外人田”,我想了一下,我为啥要先给别个村说?咱村里单身娃娃这么多。” 一听这话,李树全彻底急了。 李宝福也急了。 父子俩几乎同时走到牛友铁跟前,一个拉胳膊,一个摁腿,生怕牛友铁飞走了似的。 李树全急的说: “友铁,你这娃看把你给急的,叔刚刚就张口随便说了两句,咳咳,那这么着,这件事让叔再考虑一下,你看可以不?” 见李树全态度有所松动,牛友铁便没再故意为难他。 毕竟有些事做过火,对他也没啥好处。 故意装作想了想,说: “唻行,你去考虑吧,我就在这等着,你们一家人想好了再跟我说。” 李树全有些为难了。 看来这事并不是自己想象的这么简单。 牛友铁接着又说: “李叔,我刚刚说的可都是真话,不信你就问你宝福,我刚刚就是叫了我些亲自己人,坐在我屋里吃贺来着。” 李树全看向李宝福。 李宝福抿了抿嘴,说:“友铁说的都是实话。” 李树全有些不敢相信,却还是不得不相信他的话。 毕竟,他也很想给娃娶到媳妇。 “唻是这样子的,我先回我屋里跟娃他妈商量一下,回头再给你答复,你看如何?” “没问题,李叔。” 牛友铁表现得很大方的样子。 重新盘腿坐了下来。 李树全又跟牛友铁客套了两句。 随后拉着李宝福的胳膊,急匆匆往厨窑里走。 ----------------- 厨窑里。 李母正忙着洗刷碗筷,可心里鬼敲锣一样,仍是很不放心。 看到老头子来了,这才停止佯忙。 “咋咧?” 李母走上前去问。 可李树全压根儿就没鸟她,说是跟她商量,实则只是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偏过脑袋看了看,确认牛友铁没有跟上来,这才开口说: “宝福,你确定这牛友铁今早上是在吃贺(庆功)?” 李宝福使劲点头,说: “是真的,刚刚我叫他的时候,就被他拽着胳膊,把我强拉回到他窑里,给我倒酒喝。 “我看喃喝的还是凉都老窖,还炸的油馍,炒的鸡蛋,菜多的整个连桌子都摆满了。 “吃饭的人,炕上坐的,地上站的,乌泱泱到处都是人头,我看至少有几十个人哩。” 终于,李树全不得不相信他这话。 可心里还是“噎拤”的不行。 毕竟对方张口就要60元,而且还是提前预支,这换了谁不难受? 李树全感觉牛友铁这家伙,这一回是真真捏住了自己的软肋。 感觉自己头都疼,实在拿不定主意了。 这才把牛友铁的要求说给了李母听,甭料想,李母听了比他还震惊。 着急地说: “你知道牛友铁是啥人柄么?” 李树全双手扶额,叹气说: “我咋不知道嘞?这人懒汉一个,从来就没下地劳动过一回,你说他这是聪明呢,可是他比谁都老实。 “对外人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嘴,就像个瓷怂一样。 “在屋里时,可动不动就把自己的婆娘拉住往死里打。 “你喃蜢子说他能给人说媒,鬼才信哩!” “是啊!” 李母突然惊醒似的说:“我也不相信这牛友铁能给人说媒。” 然而.......李宝福却急的要命。 对他达他妈说:“牛友铁或许真的能给人说媒,你看他现在,说话是头头是道的,就在酒桌子上劝酒的那两下子,我一下就给他弄服了。” 老两口一听,觉得也对。 毕竟人都会变,万一牛友铁这楞种真的是一撅头挖到富矿上,找到赚钱的路子了呢? 猛然间,老两口似是想到了什么,面面相觑起来。 李母很了解李树全,率先说: “你心里想说啥?你先说。” 李树全砸吧了下嘴,像是吃了辣酒一样,有些难受地说: “牛友铁这家伙张口就跟咱要60元,我的意思是,咱要不跟他呥个价,能少多少就少多少,反正他跟咱要签书面协议,这点我也很放心。” 果然,李树全的想法跟自己的出奇的一致。 李母激动地说: “我也是这么想的,当然,最好是能少一半,还有,我也想过了,咱也不怕他赖账,好歹他家还有四亩多地哩,大不了到时候去把他庄稼收了抵账。” 如此一番交换意见。 这老俩口子的脸上,很快就又重现出了昔日的光彩,那时候,他们可是把生活过的有滋有味,油光光的脸上总是笑嘻嘻的。 李树全紧跟着问: “你快去箱子里给我拿纸和笔来。” 李母急急忙忙就跑去拿了。 见父母如此的激动,李宝福也不由地激动起来。 对他达说: “阿达,这次只要人家女方能看得上我,我也不谈嫌啥,就立马跟她结婚。” 李树全眉骨一皱,戏说: “你还知道呀!前几年你要是能有今儿这觉悟,早都把西庄子那女子娶到屋里了,你不知道,人家现在怀里都俩娃了。 “你看你这怂象,至今还没结婚,你丢不丢人?你再这样拖拖落落,弄不好今后就是一打光棍的命了。” 李宝福给他达三言两语,就说的脸臊的没处放了。 抿了抿嘴,往窑里走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