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诗酒江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章 瀚海帝都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北地酷寒。 一老一小走在白狼水上。 “爷爷,还没到么?” “爷爷,听说大棘城有一种叫雪溅香的酒,号称北地一绝。” “爷爷,咱们走了这么远的路,怎么没遇到过江湖高手啊。” 少年一路上问个不停。 老人抬头看了看天色。 “雨水已过,惊蛰即来。” “爷爷,雨水是什么?” “是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 “是历法。” “历法是什么?” 老人转头看着少年,几千里走下来,少年已然长高不少。 “你先将节气歌记住,我说给你听。”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爷爷,我记住了。” “节气是自然变化的一种规律,可以帮助百姓春耕秋收,夏伏冬藏。” “爷爷,那历法是什么?” “历法是上古先圣为了准确记录时间而编写的,上古时期,有阳历,阴历,之分。” “什么是阳历,什么是阴历。” “阳历是以太阳东升西落为一日确立的历法,阴历是以月亮阴晴圆缺为一月确立的历法。” “爷爷,我知道,一年有十二个月,一个月有三十天。” “其实阳历,阴历之间并无关系,只是两种时间的计算方式。” “爷爷,有什么不同?” “按照太阳东升西落为一日计算的话,月亮阴晴圆缺只有二十九日多一些,并没有一个月那么长,如果按照月亮阴晴圆缺为一月计算的话,太阳东升起落就会比一日长。” “爷爷,我明白了,历法不同,时间就会不同,长此以往,不同的历法之间就会有时间差,这里的人认为过了一百年,那里的人认为过了九十九年?” “不愧是我的孙子。” 老人摸了摸少年的头。 “爷爷,那怎么才能准确地记录时间呢?” 老人望着远处的大棘城,露出了微笑。 “太阳东升西落的时间长短会不会有细微变化?月亮阴晴圆缺的时间长短会不会有细微变化?自古以来,所有人都认为时间是永恒不变的,但是却找不出一种精准记录时间的历法。” “爷爷,时间本身会不会发生变化,时快时慢啊?” 少年一句话问住了老人,老人哈哈一笑。 “咱俩还是先填饱肚子,这些问题留给后人慢慢想吧。” “爷爷,大棘城到了哎,我看见了。” 白雪皑皑,山河一色,大棘城仿佛一头黑色的巨兽卧于天地之间。 “孙子,想吃啥,和爷爷说。” “爷爷,当然是飞雪楼里的雪溅香。” “正合我意。” 一老一小朝大棘城走去。 宋玉良与胡须男道别之后,南下中原。 期间,胖子小白两人向胡须男讨教了许多江湖上的事,胡须男知无不言。 这份豪爽就已经令胖子小白佩服,用胡须男的话说,两人是前世的兄弟,一拍即合。 短短几日,两人已经称兄道弟,勾肩搭背,就差烧黄纸斩鸡头了。 元宵节刚过,瀚海帝国发布征兵令。 每户出壮丁一人,赋税不变,无壮丁者,赋税再加两成,户籍原有服徭役者,按原有定制执行。 “赋税,国之重器,非战时,各种税收加起来,一般不会超过四成,百姓自食二三,余者留做储备,来年风调雨顺,用于饲养猪牛羊,鸡鸭鹅,或者换取金银,购买其他所需,到了战时,赋税过半,所剩只够维持生计,碰上任何天灾人祸,粮食短缺,必生动乱,所以,圣君治世,无不为百姓计,轻徭薄赋。” 慕容元华简单地讲了讲赋税之事。 “叔父,我不太懂这些,不如讲讲军伍之事?” “军伍?好啊,想听哪段?千里奔袭?还是万人敌?” “真有万人敌?一人一枪横扫千军,万军从中直取敌将首级?” 慕容元华看白痴一样看着胖子。 十日后,六人抵达瀚海帝都。 瀚海帝国 邺城 一座比大棘城高大十数倍的雄城,巍然耸立。 高五丈,厚五丈,长十余里,城墙之上甲士林立,旗帜遍布。 站在城门口,都有一种莫名的压抑感。 仿佛这座雄城是鬼斧神工,而非人力建成。 “大棘城在它面前,仿佛一个孩子。” 胖子看着巨大的城墙,神游万里。 “进城。” 慕容元华波澜不惊,在青年男子的带领下,缓缓进城。 沿城门口一直往北,便是中轴大道,玄武街,临近北门便是皇宫。 经过城门口的时候,发现城门口张贴有征兵令,围着许多百姓和江湖人士。 虽说战争残酷,但是总有人想着入伍参军,然后凭借军功,闯出一片天地。 热血洒战场,金银入我家。 “人往高处走。” 青年男子路过人群,低声言语一句。 人群中议论纷纷,都在说征兵的事情。 又征兵,好日子才过了多久。 是啊,啥时候是个头啊。 这次征兵好像和以往不同。 以往征兵是老兵退伍,新兵接班。 这位老人家说到点子上了,看样子是要打仗啊。 打仗?小伙子,你可别胡说八道。 那我们生意怎么办? 还生意,打起仗来,能活着就不错了。 别瞎说,就算是打仗,也不是在这打啊,你们怕个卵。 这位兄弟给说说? 我看这事啊,十有八九是平叛各地反贼,流兵的。 啥啊,流兵,反贼能有多少人,用得着征这么多兵? 是啊,是啊,到底咋回事? 围观之人议论不停。 邺城布局与大棘城相仿,只是城内建筑种类更多。 东市驿馆,专门用来接待来往国宾,使者等。 有许多小院落,可供三五人居住。 青年男子将三人带到此处,吩咐驿馆管事好生招待之后,便离开了。 慕容元华顺着城门中轴道,目光一直看向皇宫内城,之后,目光偏移,看向西北部三座高台。 凤凰,龙雀,冰井。 “果然是一座雄城。” 龙雀台高十余丈,底部长宽百米,台上建起楼阁,再高十余丈。 冰井台位于龙雀台北,内部暗道密室无数,传闻藏有无数金银。 凤凰台位于龙雀台南,类似于演武台,供战时三军祭祀,演练兵马。 驿站管事是个人精,肥头大耳,这些年没少捞好处。 虽然这个官只有芝麻粒那么大,但是油水多啊。 一国之礼,吃穿岂能怠慢。 瀚海帝国版图巨大,占据中原十九州之地,四方来朝者络绎不绝,更不用说国内各州郡前来朝见的臣子,听说四品以下的官员都不配在此落脚。 一年下来,落入口袋的金银比一县的税收都要多。 此人姓郑,名大富。 “郑总管真是满面春风,人生得意啊。” “慕容兄客气了,石将军已经交代过了,有事尽管和我提。” “哪里哪里,不敢劳烦郑总管。” “这是驿馆伙计,听候你们安排,我那边还有一堆事等着处理,慕容兄请自便。” “你去忙,不送。” 两人简单打过招呼,郑总管匆匆离去。 跟着郑总管一起过来的伙计,屁颠儿屁颠儿地跑上前来。 “几位大人,晚饭吃点啥?是去前厅吃还是在这里?” “就不去前面打扰你们了,帮忙把饭菜送过来。” “您放心,保证是热乎的。” 伙计离去,留下慕容元华三人。 “这一路走来,你们两个有何感想。” “我觉得比家乡那边暖和几分,雪都化了。” 不知道为什么,胖子在慕容元华面前说话特别不着调。 “小白。” 小白知道慕容元华想问什么。 “慕容叔叔,第一,虽然征兵令已经发布,但是段氏一部好像还不知情,第二,段氏一部表面上确实如传闻一样,疏于军政,从边境线的警戒上就能看出来,第三嘛...” “还看出什么了?说说看。” “慕容叔叔,我有一个问题。” “问。” “为什么质子必须是慕容叔叔,其他人不行吗?” 小白看了看自己和胖子,不言而喻。 “好问题,但是我不能回答你,以后你自然会知道答案,还有没有?” “叔父,我怎么总觉得你不像好人。” 胖子突然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 慕容元华身形修长,肤色发白,鼻梁高,眼窝深,眼神凌厉。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嘿嘿...叔父别生气。” “晚上带你们见个人。” 邺城,自上古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 西市除了三台之外,大部分为平民坊间。 东市除了达官显贵的住所之外,还兴建有书院,佛寺等。 沿中轴线往北,临近北门,便是内城皇宫,方圆一里有余。 邺城东西南北各十三大街,将东西市分割成大小均匀的坊市。 瀚海帝国 邺城 云霄楼 夜幕降临,灯火通明。 三人优哉游哉地走进酒楼,在伙计的引领下,找了个二楼临窗的位置。 从此处望去,正好可以看到街对面的光景。 街对面是一家青楼,灯红酒绿,莺歌燕舞。 三人点了几个小菜,几壶酒,然后就坐在那里边吃边喝。 不知道为什么,胖子打心眼里不喜欢这个叔父,总觉得叔父神神秘秘的,所以平时很少主动搭腔,慕容元华也懒得清静,对于胖子的那些小心思看在眼里,嘴上却没有说什么。 小白开口问道。 “慕容叔叔,我们为什么要来这里?是不是要在这里见白天说的那个人?” “嘘...仔细看。” 顺着慕容元华的目光,小白只看到对面楼内的莺莺燕燕,没看到什么奇怪的地方,也没有奇怪的人,除了那些姑娘们大冷天的依旧衣衫单薄。 慕容元华拍了拍手,掸去身上的碎屑。 “来了。” 聚精会神盯着对面的胖子小白,只看到其中一间漆黑的屋子,突然亮起烛光。 原来是一个青楼女子将烛火引燃,随后,一个身影闪进房间,迅速拉上了房门。 胖子小白以为是来青楼寻欢作乐的公子哥,可是下一刻,两人却瞪大了眼。 公子哥不知用了什么手法,一眨眼的功夫,那名姑娘便昏睡过去,躺倒在公子哥的怀中,公子哥将她抱到床上,然后吹灭了烛火。 正当胖子小白为那名姑娘担心的时候,一个虬髯大汉走上二楼。 他径直走到三人桌前,在胖子小白两人惊奇的目光下,大大方方地坐下。 “多年不见,一切还好?” 慕容元华显然认识对方。 “还好。” “最近大棘城来了个陌生人,是个六品以上的高手,五十左右,邋里邋遢,知道是什么人么?” 虬髯大汉不着急回答慕容元华的问题,又叫了两壶酒,抓起花生,一口一个,自顾自吃着。 等到三杯酒下肚,才缓缓说道。 “只知道此人在邺城连杀了黄河帮五人之后,便悄然而去。” “黄河帮?” 慕容元华端着酒杯,看向窗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良久,慕容元华说了一句看似不着边际的话。 “时间不多了,还记得回去的路么?” 对方听到这句话,停下拈花生的手,将壶中酒一饮而尽,随后大步离去。 胖子小白一脸疑惑。 不一会儿,对面漆黑的房间再次亮了起来,原来是公子哥点燃了烛火,不知道又使了什么手段,床上的姑娘,悠悠醒来,轻抚蛾眉。 公子哥准备离开,却被姑娘从后面抱住。 “绿蛾,我要走了,改天再来陪你,好不好?” 公子哥声音温柔,转过身,握住姑娘的手,一副恋恋不舍的样子。 姑娘双眼朦胧,梨花带雨。 两人腻歪了一会儿,公子哥这才匆匆离去。 姑娘对着镜子,重新打扮一番,整理好发髻,擦掉泪痕,涂匀胭脂,轻咬唇红,一切大功告成,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胖子小白眼睛都看直了,也没看明白什么意思。 又过了一会儿,一个妙龄女子姗姗而来,登上云霄楼二楼。 还未近身,便已香气扑鼻。 满堂酒客的目光都落在了此人身上,她径直走到三人桌前,施施然坐下。 其余酒客骂骂咧咧地看了几眼,继续喝酒。 “她叫绿蛾。” 慕容元华给两人介绍。 “慕容墩。” “慕容白。” “两位公子好。” 绿蛾言语酥软,就像她的身子一般,听得人都要醉了。 “这位小姐姐,你说话真好听。” “若是公子喜欢听,以后可以到清欢阁来找我,我说与公子听。” “好啊,好啊。” 慕容元华打断两人对话。 “以后他们两人少不了你的照顾,今日互相认识一番,没别的事,你就回去吧。” 姑娘蹙眉,脸上神色变幻,想来心中有话,却难以启齿。 平日里惧怕莺莺燕燕的胖子不知是怎么了,一直愣愣地盯着绿蛾姑娘。 “有话快说,有屁快放。” 慕容元华却没有把她太当回事儿。 “无事。” 姑娘欲言又止,起身离开,就像天边飘过的一片云彩,荡人心神。 两人还沉浸在姑娘的神情之中,心里想,这姑娘定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叔父真是不解人意,这么对待一个温柔的姑娘。 啪的一声。 慕容元华将手中竹筷拍在桌上。 声音不大,却惊醒了胖子小白。 两人出了一身细汗,互相看了看,面露疑惑。 “怎么着?看上那位姑娘了?” “叔父,那位姑娘看着挺可怜的,心里肯定有难言之隐,为何不让她说出来,我们能帮则帮,就算帮不了,也可以安慰安慰她呀。” “你俩知道她是什么人么?” 慕容元华说完,起身下楼,两人互相看了看,又仔细想了想,追了出去。 “叔父,那个姑娘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慕容元华看了看胖子,又看了看小白。 “怎么?看出问题了?” 也许是胖子畏惧女孩子的原因,察觉到了一丝问题。 “叔父,这会儿我仔细想了想,总觉得她也不像什么好人...” 胖子的声音越说越低。 怎么自己说的话自己听着这么耳熟?好像之前说过似的。 “她是一个谍子。” “谍子?” 胖子小白互相看了看,一脸惊讶。 “你俩也不小了,以后知道的事情会越来越多的。” “叔父,还有什么我俩不知道的事情?” “你觉得你那个小脑袋瓜子里装了几件有用的事?” 慕容元华一脸严肃。 “叔父,今晚要见的人就是她么?” 胖子迅速转移话题。 瞪了一眼胖子,慕容元华慢悠悠走在前面。 “她算是慕容一部安插在邺城的一个白子,以后你俩若是遇到事情,需要帮助,可以去清欢阁找她。” “叔父,那个虬髯大汉是什么人?” 慕容元华看着灯火通明的夜市,挑了挑嘴角。 “没看出来么?他就是那位情意绵绵的公子哥啊。” 胖子小白互相看着对方,满脸好奇。 “叔父,你说那个虬髯大汉是那位公子哥?怎么可能?他俩长得一点都不像。” “怎么不可能?我认识他十年了,还能认错?” 回到驿馆后,胖子小白回想起刚刚发生的一切,不由得一阵心惊。 先不说那个虬髯大汉,单单那个绿蛾姑娘也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两人也算是师出名门,定力非凡,突然体验了一次心神失守的感觉,想起来一阵后怕,若是那个姑娘有所图谋,两人恐怕会被人轻轻松松赚入彀中。 难道他们就是江湖之中传闻的能人异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