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帝国
邺城
云霄楼
随着端午佳节即将来临,邺城内的江湖人物也越来越多,龙蛇混杂。
还未到中午,云霄楼已经坐满了南来北往的客人,形形色色。
“你们听说了么?天龙寺藏有一把神兵,传闻是世龙大帝所铸,锋利无比,削铁如泥。”
路人甲与路人乙丙丁讲述传闻,一脸激动,煞有其事。
“这位老大哥,此话从何说起?真的假的?”
旁边的江湖小白听到神兵,立马来了兴趣。
“当然是真的,我听一个道上的朋友说的。”
“老大哥,你那个朋友怎么说的?有没有说是什么神兵?长啥样?是世龙大帝亲自所铸么?在哪里铸的?用得是传说中的玄铁么?当真能削铁如泥...”
江湖小白还没问完,便被一个虬髯大汉打断了话。
“TND闭嘴,听他说。”
江湖小白瞅了瞅虬髯大汉,心想要不是老子打不过你,非要抽你大嘴巴子。
“老大哥,您给仔细说说,到底怎么回事?”
路人甲瞧着众人安静下来,继续说道。
“我也是听朋友所说,清明节的时候,他来不及回老家上坟祭祖,就想着去天龙寺上香祭拜一番,我那朋友心诚,在天龙寺住了几日,连日念经祈福。没想到有一日夜里,他去如厕的时候,听到寺中方丈禅房那边有声响,便想着过去瞅一眼,这一瞅没关系,你们猜他看见了什么?”
“看见什么?你快说啊。”
路人甲喝了口水,润了润嗓子。
“他看见方丈禅房的门开着,便悄悄走了过去,本来他以为寺里面进了贼偷,没想到却看见一个黑衣人手里拿着一把刀,借着微弱的烛光,我那朋友看见黑衣人一刀劈下,便将方丈禅房里的佛像劈成两半,那把刀却丝毫无损。”
一刀把佛像劈成两半?还丝毫无损?
怎么可能?哪有那么快的刀?
即便真有,真能削铁如泥,又怎么证明是世龙大帝所铸?
天龙寺的武僧是吃干饭的?
对啊,武僧呢?方丈呢?不在禅房里么?
若是天龙寺真有一把神兵利器,早就被皇家收入宝库了。
反正我觉得不太像真的。
我去过天龙寺,没见过什么神兵,满寺的佛像却是真的,不过都是石疙瘩。
“我还没说完呢,我那朋友胆子小,还没走近,便被这一刀之威吓住了,只敢远远地看着。老方丈确实在禅房里,他还和黑衣人说了几句话。”
说啥了?总不会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
哈哈...
一人起哄,众人一片大笑。
那个虬髯大汉显然是习武之人,大声制止。
“别TND吵,听他仔细说。”
路人甲感激地朝汉子抱了抱拳。
“当时方丈确实说了这句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是黑衣人哪里肯?拿刀指向老方丈,大声喊道,老秃驴,少管闲事,这把刀本来就不属于天龙寺,今日归我也是天意,老方丈眼看劝不动此人,打了个佛号,然后,我那朋友就看到,老方丈一步迈出,一掌打向黑衣人,黑衣人顺势一刀直刺老方丈。”
路人甲端起茶杯,再次喝了口水。
众人聚精会神,眼巴巴等着他润完嗓子。
“我那朋友后来说,那老方丈真够厉害的,千钧一发之际,单手抓住刀背,然后一掌击出,那个黑衣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被拍飞出去,吐了一地的鲜血。”
扯淡,那老方丈我见过,快一百岁了,比我爷爷年纪还大。
是啊,老胳膊老腿儿,走道都费劲,能这么厉害?
一掌打飞一个人,最起码也是四品以上的高手。
那个黑衣人是谁?TND,真丢人,被一个大和尚打飞了?
对了,刀呢?刀去哪了?
是啊,刀呢?难道被黑衣人顺手了?
“我朋友说,神兵就放在老方丈的禅房里,谁要是有本事就自己去看。”
路人甲说完,优哉游哉地喝起茶来。
TND,我现在就去天龙寺,看看老方丈禅房里有没有神兵。
我也去,要是真有就当见识见识宝贝,要是没有?哼哼...
你们疯了?天龙寺是国寺,你们想去就去?想进就进?
国寺怎么了?每天去烧香拜佛得人多了去了,我怎么就去不得?
是啊,是啊,怎么就去不得了?
烧香拜佛在前殿,最多只到中殿,后殿以及方丈的禅房岂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
是啊,每次去天龙寺,都是在前殿,广场转一圈,后面从没有进去过。
那怎么办?进不去怎么看宝贝神兵?
你可以偷摸着去瞅一眼,嗯,趁着没人的时候,溜进去。
TND你出的什么狗屁主意?老子堂堂一条好汉,怎么能干那么龌龊下流的事情?亏你还是个读书人,脑子里装的都是屎么?卑鄙小人。
你怎么不识好歹?不是你让我出的主意么?你进不去,东西也不会长腿走出来,你说说看,有什么办法?你不是好汉么?来,你给大伙出个主意。
眼瞅着众人急头白脸,越吵越凶,都快打起来了。
“我倒是有个主意,不知各位想听不想听?”
路人甲不紧不慢地说道。
虬髯大汉推开众人,走到路人甲面前。
“你能有什么主意?”
路人甲左右看了看,故作神秘。
“天机不可泄露。”
“你知不知道我是谁?我是黄河帮九堂堂主顾斌,你若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我把你扔黄河里喂鲤鱼,你信不信?”
旁边众人也跟着一起起哄,非要路人甲说个明白,不然的话,恐怕今儿是走不出去了。
路人甲放下茶杯,开口说道。
“听说过法不责众这句话么?”
众人不解,纷纷询问。
“什么意思?”
“顾堂主是爽快之人,那我也就快人快语,若是你一人或者几人前往天龙寺,恐怕什么也见不到,便会被寺中的僧人打发出来,若是能聚集几千江湖中人一起前往,天龙寺就是再托大,恐怕也不敢博了整个江湖的面子,如果再有那么一两位威震江湖的老前辈坐镇的话,那就算万事大吉了。”
“此话怎讲?你当我是武林盟主么?一句话就能召集各路英雄?”
“天龙寺作为国寺,除了寺中的武僧,还能请调巡防军,可以说是铜墙铁壁,老方丈年近百岁,早已看破红尘,远离俗世,软磨的办法恐怕也不会奏效,如此软硬不吃的情况,该如何呢?”
“有话直说。”
“再过几日便是端午佳节了,择日不如撞日。”
“你说的可是佛道两教辩论?”
“正是。”
虬髯大汉和旁边众人纷纷点头。
两教辩论必然是空前绝后的架势,到时候出现的江湖中人何止几千,若是将这个消息传出去,自然会引起江湖中人的注意,到那时,即便是天龙寺,也不好违逆众人,不管是什么神兵,都要拿出来给大伙瞧上一瞧。
“一语点醒梦中人,在下还有事要办,后会有期。”
众人散去,路人甲走到靠窗的桌子,和少年继续喝酒。
一老一小一边喝酒,一边吃菜。
“爷爷,那个大胡子叔叔刚刚还撞见过。”
“哦,是他啊。”
老人假装吃惊。
“爷爷,他真的是黄河帮的堂主啊?”
“名字是真的,人是假的。”
“爷爷,人怎么能是假的?”
“人怎么不能是假的?”
一老一小互相看着对方,一个慈眉善目,一个少年英气。
瀚海帝国
邺城
西市的一个偏僻院落
“启禀首领,邺城大大小小的客栈酒楼都安排了人,日日说,夜夜讲,用不了多久,消息就会传遍整个江湖。”
“做得很好,让你假扮黄河帮的人,就是为了将黄河帮的人逼出来。”
“首领,接下来还需要做什么?”
“密切关注江湖各路人马的动向,接下来就是等待佛道两教辩论。”
“是。”
虬髯大汉领命而去。
“黄河帮,我就不信你不跳出来。”
首领一身黑衣,面带黑纱,看不清长相。
瀚海帝国
邺城城门
三人骑马入城,城门守卫看清来人之后,没有阻拦。
“悯儿,再过几日便是端午佳节,你打算怎么安排?”
三人中的老人问青年男子。
“先生,你是说去看演武还是去看辩论?”
老人没有说话。
“公子,打嘴仗有什么好看的?还是演武有意思,我听说来了不少江湖高手。”
中年汉子摩挲着刀柄,目视前方。
青年男子看了眼心腹爱将,然后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龙雀三台。
不知情的人会以为是祖孙三代同游呢。
“王副将,技痒难耐?”
青年男子顾盼自若。
“只要不死人,随你怎么玩都行。”
“多谢公子。”
王副将等得就是这句话,看着演武场的方向,脸上露出一抹微笑。
“先生,那两个人怎么办?”
青年男子询问老人,那一老一小两人毕竟是先生的旧友。
“不用管他们俩,这么多年了,也没饿死。”
老人语气冰冷,可是青年男子却了解自家先生。
“先生,他俩一老一小,势单力薄,能不能做成那件事情?”
老人转身看着青年男子。
“他若是做不成,那就让我来帮他做好了,一大把年纪了,活着也是浪费粮食。”
“先生,真不用帮忙?”
“不用。”
老人声严色厉。
黄河
伊阙龙门
一行五人跋山涉水,终于来到黄河边上的一座古渡口。
一老一小两个道士,另有一家三口,一身银光闪闪的婆娘,中年木讷汉子,上蹿下跳的孩子。
古渡口荒无人烟,只有一处简陋的茅屋。
“毛居士,天色已晚,不如在此休息一夜,明日再考虑如何渡江?”
“听道长的。”
汉子木讷,被自家婆娘掐住了痒痒肉,婆娘在耳边低语。
“平日里你都是听我的,怎么遇到这两个道士,这一路就听他们的了?”
汉子一边疼得龇牙咧嘴,一边傻笑,婆娘看了又忍不住心疼,赶忙松开手,帮他揉了揉。
“道长,我去看看能不能打几条黄河鲤鱼。”
伊阙龙门,从古到今都是险恶之地。
又赶上春汛,水势极为壮观。
汉子站在岸边,看着浑浊的河水。
暮色下,大大小小的漩涡时有时无,显然河水下的暗流极多。
“听说黄河龙门的鲤鱼最是鲜美,尾鳍赤红者最佳,不知道能不能弄上来几条。”
汉子搓着手,双眼放光,仿佛美味已经到了嘴边。
春末夏初,天气转热。
汉子常年一副短打装扮,也不觉得冷,也不觉得热。
先是在渡口附近找了个河水平静之处,再在岸边割了几大捆新鲜的水草,又找了根枯木,用随身携带的短刀削尖。
将新鲜的水草扔进河里,水草随着河水微微打着转。
汉子急忙脱掉汗衫,短裤,鞋子,嘴里咬着短刀,手里拿着木刺,一个加速前冲,腾空而起,如流星坠入大地,一个猛子扎进了黄河水中。
几大捆新鲜的水草眨眼间便被饥饿难耐的鱼儿分食。
水中游鱼哪里吃过如此肥美鲜嫩的青草,整个黄河古道都是茫茫沙浆,从来都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河屎。
等到汉子冒出水面,木刺上已经插了一串大鱼,嘴里的短刀上也插了一条尾鳍赤红的大鲤鱼。
汉子犹如一条过江蛟龙,单手划水,身形起伏,眨眼功夫,便已经上了岸。
北地天高地阔
夜色星辰满空
炊烟升起,煮着鲜美的鱼汤。
孩儿他娘正忙着给汉子烘干衣服。
两个孩子在火堆旁一起玩耍,玩得不亦乐乎。
童年的快乐或许就是自己还不清楚自己的身份,未来需要担负的责任。
“道长,我刚刚下河的时候,好像看到河底有个很大的...”
汉子不知道怎么描述,还好道长见多识广。
“香炉?”
“对对对,长得很像香炉,好像也是三足,比这间屋子还要大,道长,那是什么东西?”
老道士抚了一把胡须。
“传闻,上古时期,黄河泛滥成灾,是因为河底有蛟龙作祟,大禹为了治水,收天下之金,铸九鼎,镇杀蛟龙,从此河水不再泛滥,这里正好是大禹治水之地,想必你看到的就是九鼎之一吧。”
“道长,天底下真得有蛟龙么?”
一旁玩耍的孩子突然问了一句,小道童摸着脑袋表示自己不知道。
“自古以来,两江三川,四海五湖,皆有蛟龙的传闻。”
“道长,你有没有见过蛟龙?长得什么样子?是不是像书里面画得那样?有爪子,有角,眼睛大大的,看着可吓人?”
“我并没有见过。”
老道士的话显然打击了两个孩子好奇心。
“不过...”
一句转折,又将两个孩子的好奇心点亮。
“道长,不过什么?”
“我师叔好像见过,至于真假等你俩长大了可以去问问他。”
“道长,我现在已经是男子汉了,你看。”
孩子一边说,一边撸起袖子,显摆自己结实的小身板。
“元元,把你的也亮出来给道长看看,咱们是男子汉,不是小孩子。”
一旁的小道童害羞地捂住了眼睛。
“毛小同,你是不是皮痒痒了?三日不打上房揭瓦。”
婆娘终于发话了,孩子冲着他娘办了个鬼脸。
“师父,我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
小道童满脸好奇,开口询问。
“因为你没有问呀。”
老道士的回答云淡风轻。
“师父,师叔祖去哪里了?为什么一直不在道观里?我从来没有见过他。”
无量天尊
老道士打了个道号。
“师叔云游四海,我也是很多年前见过他一次。”
“师父,这次把师姐一个人留在道观里,师姐会不会生气?”
“哎...你师姐是个待不住的性子,估计这会儿就在附近跟着我们呢。”
“啊?”
小道童赶忙四处查看,可是四下里漆黑一片,即便借着星光也看不清楚,更加看不到一个人影。
“既然跟来了,就出来吧,这鱼头汤正是喝得时候。”
老道士一边说,一边掀开盖子。
满满一锅鲜鱼汤,光闻着就觉得香。
汉子撒上一些盐粒子,给每人盛了一碗。
茅屋简陋,锅碗瓢盆却是应有尽有,只不过屋主人暂时不在。
几声干咳从屋外传来。
一个年轻道姑扭扭捏捏地走了进来。
“哇,师姐,你真得来了?”
一身道袍却挡不住道姑清秀妩媚的容颜。
芳龄二八,豆蔻年华,有一种远离俗世之美。
“师叔...”
年轻道姑神情慌张,略显拘谨。
“吃过饭没有?没吃的话坐下来一起吃吧。”
“师叔,我还没吃呢,刚刚躲在屋后面,闻见鱼汤的香味,才发出了一些声响,不然师叔...”
“怎么?你以为那点小把戏能瞒得住我?跟了一路,我能不知道么?要不是接下来所去之地危险重重,不能让你一个女孩子家单独行动,你以为我会叫你出来?”
一向和蔼可亲的老道士,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就连小道童也没有见过自家师父这般模样。
几人呆呆地看着老道士。
只有汉子美滋滋地嗦着鱼汤,仿佛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一样。
“好了,吃饭吧。”
年轻道姑低头冲着小道童吐了吐舌头,小道童顿时喜上眉梢。
看样子木得问题,师父是在关心师姐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