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海帝国
邺城
随着大小朝会结束,一道道新的诏令昭告天下,整个瀚海帝国官场顿时热闹了起来,人人奔走相告,疏通关系。
这一切都成了百姓茶前饭后的谈资。
只是这股子热乎劲儿还没完,就在人们谈论着谁家的孩子升官发财了,谁家的孩子入伍参军了,一个个新的江湖传闻如同响雷一般,在瀚海帝都炸开。
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消息不胫而走,短短几日的功夫,整个帝都都已经传遍了,就连深宫内苑的娘娘,尚在闺阁的姑娘,寒窗苦读的学子,咿咿呀呀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孩童,都知道了。
天下武榜
天下十绝色
武林十大圣地
八绝
除此之外,还有刀剑拳枪四本秘籍,一共五本,每本不过寥寥二十页,却在几日之间,疯传整个瀚海帝都。
有心人看了后大为赞赏,说书中所写皆精妙,尤其是刀剑拳枪四本秘籍,自己看了后颇有感悟。
练武之人血气方刚,看到如此秘籍哪个还能禁得住诱惑?
一本不过二两银子,狠下心,花它个十几两纹银,将五本秘籍全部买回去。
不就是一年的饭钱么,我辈江湖中人皆是豪爽之辈,区区十几两银子而已,根本不放在心上。
江湖人喜欢刀剑拳枪,才子佳人们喜欢制艺。
天下十绝色,八绝,哪个不是自己的心头好,狠下心,买两本。
老人拗不过孙子,父母拗不过孩子,怎么着都要买一本给孩子看,谁让人家都买呢。
看了一本,就想看第二本。
短短几日,第一批库存卖完,居然出现了书荒。
可是买书的人却越来越多。
有些人甚至买了许多本拿回家珍藏。
书贩子,书摊子,书商等也开始大量存货。
书价上涨,从原来的二两银子涨到了三两,四两,五两。
直到最后,瀚海帝都居然出现了一纸千文的局面。
一张白纸卖千文。
邺城纸贵的消息瞬间传遍了大江南北。
再好的东西,人人都有,天天翻看也就稀松平常了。
不过那都是后话。
瀚海演武以及佛道辩论的日子越来越近,邺城内的江湖人物也越来越多。
各大酒楼,客栈,茶馆等都是人满为患,甚至有些人将自家不住人的偏屋捣腾出来,供客人居住,方便了客人,又添补了家用。
人多,热闹事儿也多。
瀚海帝国
邺城
云霄楼
“干杯。”
两个老人坐在靠窗的一桌痛饮,一旁的少年眼看两人杯中酒尽,连忙倒满。
一口饮尽,再倒满。
如此,连续十余杯。
少年自己都记不清楚了,只记得自己倒酒还没有他们俩喝酒快。
“哈哈...痛快,好久没这么喝酒了。”
“老叫花子,不是我帮你,此事能如此顺利?”
“死人脸,要你帮?有钱能使鬼推磨,难道没了你就做不成此事了?”
“浑身上下臭气熏天,还死鸭子嘴硬。”
“一副死人脸,谁看谁恶心。”
“喝酒。”
“喝就喝,谁怕谁?”
少年看着两位老人,一阵头大。
“两位爷爷,这次一两银子都没赚到,为什么还这么开心?”
两位老人看着少年,一本正经地说道。
“小子,我告诉你,这世间有比银子更重要的东西。”
“这句话还算中听。”
少年不解,向老叫花子请教。
“爷爷?”
老叫花子满身酒气,满脸慈祥。
“死人脸,还不快仔细讲讲此事的来龙去脉。”
“满嘴喷粪。”
老人饮尽杯中酒,将此事的来龙去脉合盘托出。
那日,两个老人碰面斗酒之后,便将几本书的内容定稿,有了老人的帮助,自然事半功倍。
最重要的是老人帮忙找到一家官制印刷作坊。
为什么不找民办的?
看看现在瀚海帝都的纸有多贵,就知道为什么不找民办的了。
本来按照老叫花子的想法,第一批三千本,差不多一千两的成本,手头的银子刚好够用。
然后利滚利,除去印刷,纸张等成本,第二批就可以印刷一万五千本,第三批七万五千本,第四批三十七万五千本,到那时,几乎邺城所有江湖人物以及每家每户都至少有一本。
只算经书的利润就有大几十万两。
当时陪着爷爷撰写经书的少年眼睛都直了,他从来没见过那么多银子。
只不过这件事被后来的这位爷爷给搅乱了,按照他的话说,就是老叫花子又臭又穷,做事不够爽快,既然要把江湖这锅水煮沸,那就要加猛火才行。
于是,按照这位新来的老人的意思,天下武榜,天下十绝色,武林十大圣地,八绝,刀剑拳枪,一共写了八本秘籍。
在老叫花子和少年苦口婆心的劝解下,八本秘籍最后定稿为五本。
然后,三人拿着初稿就找到了瀚海帝都最大的官办印刷作坊。
二十位雕版匠人共同雕刻,不到一日,就将五本秘籍的母雕版刻做好。
用的是北方流行的新体书法,楷书,传承于隶书。
再加上二十位匠人都是当世一流的雕刻大家,版刻龙飞凤舞,铁画银钩,入木三分,力透纸背。
当时印刷出来的样本把在场所有人都惊艳到了。
不仅字体美观大气,纸张精良,而且内容丰富多彩。
第一批就印刷了五万本。
按照老人的意思,老叫花子太小家子气,三千本?也好意思拿出来吆喝?
第二批二十五万本。
第三批一百二十五万本。
如此三次印刷,便可以搞定。
若是像老叫花子那样,五次才能搞定。
一百多万本秘籍,两千多万张纸,即便是瀚海帝都,一时间也没有这么多存货。
第一批五日卖完,第二批十天卖完,第三批,居然只用了三日的时间。
因为第三批开始,就已经有不少人大量买入存货,坐等价格上涨,牟取利润。
邺城有多大?瀚海帝国有多大?整个神州有多大?
后面最少还有几百万的销量。
不愁卖不掉。
如此精美的版刻,如此独树一帜的秘籍,天下第一人,江湖第一大帮派,武林圣地,八绝,以及四大经书,随便哪一本扔到江湖之中,都会被疯抢,如今好了,一本只需要二两银子。
购买者趋之若鹜。
按照最初的价格,也会有几百万两的利润。
可是两个老人一文钱都没要。
银子到哪去了?当然是入了印刷坊,商贩的腰包里。
动用几千万张纸,动用数十名雕刻大家,动用上千名印刷匠人,动用几千个商贩,如此大规模地做一件事,需要的本钱,人脉,有多大?
而两位老人需要的是时间,不是银子。
此事越快越好,时间越短越好,免得横生枝节。
不过十几日,整个江湖沸腾了,整个帝都沸腾了。
大到皇宫内院,小到小家小户,几乎人人都有一本秘籍,而且不差钱的门户,一下子买了五本,甚至五十本,谁让门中弟子多呢。
整件事下来,瀚海帝都人气高涨,已经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天王看到武榜排名之后,虽然心中有一丝不高兴,竟然有人敢擅自将自己写入什么武榜?但是在无数人的赞美声中,很快就把那一丝不高兴彻底抛到脑后。
每个人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听着酒楼内此起彼伏的喧嚣声,两个老人露出了微笑。
这便是他们想要的局面。
天下第一绝色,谁听说过?
不知道啊,这个卫夫人到底是谁?
听名字好像已经嫁人了,他人妇还能称作天下第一?
不过第二绝色我知道。
郑樱桃?是谁啊?。
她就是瀚海天王的宠妃,听说天王就要立她为皇后了。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我一个表兄就在宫里当太监,他告诉我的。
这郑樱桃到底是什么人啊?
江湖传闻,她是歌姬出身,身形婀娜,舞姿曼妙,再加上一张绝世的脸蛋,谁见了不眼馋?
TND,说得好像你见过似的?
别吵,那这个第三绝色是谁?
郗璇?是不是天衍帝国郗氏一族的人?
这个郗璇还是八绝之一的女子书绝,一手行楷,无人能出其右。
真是厉害,一人登两榜。
哎哎哎...这个司马男我知道,是天衍帝国皇室公主。
啧啧啧...老天爷都和司马氏作对,想要男娃,却给了个女娃,哎...
你少操那个心,皇亲贵胄岂是我们老百姓能够比的?就算是个女娃,也是千金,万金小姐。
皇家一顿饭,百姓一年粮。
说说其余几个,这天下十绝色我可是一个都没见过,真不知道长什么样。
这要是让我与其中一人共度良宵,就是死了也值了。
这位兄弟真性情啊。
俗话说得好,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嘛。
说得对,宁可做个风流鬼,也不做癞蛤蟆。
一群老色批,除了女人,就不能聊点别的?
你想聊啥就聊呗,管别人那么多干嘛?
就是,就是。
这位兄弟,我见你一直盯着天下武榜,怎么?兄弟也是江湖中人?
哪里哪里,只是自幼跟随家父习练拳脚,没有什么章法,难登大雅之堂。
这说得哪里话?十年磨一剑,谁不想一朝功成名就?兄弟,你是来参加瀚海武选的吧?
确实有这个想法,到时候再看看,若是有机会就上去切磋一番。
兄弟,我也是来参加武选的,我们村的人都说我能选中。
青年男子一边说,一边亮出健壮的肌肉,看起来不像是个花架子。
那就提前恭喜大哥了。
多谢兄弟美意,你我相识一场,不如去喝几杯?
好啊。
兄弟,不瞒你说,我买了一本拳经,一本刀经,书中所写确实见微知著,高屋建瓴,别有一番深意。
哦?是么?我也看过拳经,只不过我武功稀松平常,看不出书中所写有何深意。
我也是和几位江湖前辈请教之后,才知道的。
此书,老年看,可养生养神,中年看,可舒筋活血,少年看,可打熬体魄。
哦?大哥可否详细说说?
不急,咱们先去找个地方,要上一桌酒菜,坐下来慢慢说,可好?
如此甚好,大哥,请。
请。
皇宫内院
“娘娘,娘娘,你上了绝色榜第二呢。”
“什么绝色榜?”
宫女们吱吱喳喳,仿佛一群百灵鸟。
“娘娘,你还不知道呢,这几日邺城大大小小的坊间都传遍了,天下十绝色。”
“什么天下十绝色?春桃,你说。”
“娘娘,好像是江湖中人弄出来的,天下武榜,天下十绝色,武林十大圣地,八绝什么的。”
“真像她俩说的那样?整个邺城都传遍了?”
“好像是真的。”
“春桃,你带几个人出宫去打听打听,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是,娘娘。”
瀚海帝国
邺城
西市的一个偏僻院落
“首领,这几日坊间开始传闻天下第一,天下第二,八绝之类的,不会出什么事吧?”
“你也不知道此事来龙去脉?”
“首领,这段时间我和兄弟们一直盯着黄河帮,根本没想到会有人弄这么一出。”
“此事若不是读书人无心之作,那就是有人有意为之。”
“首领,我已经安排兄弟开始查探此事,相信不久之后就会有消息。”
“其实这件事是好事,现在邺城人声鼎沸,热闹非凡,越是这样,越是给了我们下手的好机会,不过此事确实也要弄清楚,看看是谁在背后捣鬼,若是一些酸臭书生卖弄文采也就罢了,若是有心人有意为之的话,我倒想会他一会。”
“首领,这会不会影响我们之前的布局。”
“放心吧,消息早就传出去了,不会被这层出不穷的江湖传闻淹没的,该听到的人早就听到了,该来的人早晚都会来的,耐心等着便是。”
瀚海帝国
邺城
天龙寺
今日一大早,大和尚就离开了寺庙,不知去向。
胖子小白问了寺监,才知道大和尚去参加朝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两人一合计,准备回驿馆看看,毕竟出来好几日了。
不骑马的时候,邺城还是挺大的。
胖子小白沿着玄武大街朝驿馆走去。
“小白,你说我最近的武功有没有长进?”
“当然有,青菜豆腐也吃了多日了,你那身肥肉愣是半两没少,你自己说说,若不是武功大成,怎么可能有如此的境界?”
“小白,说真的,我自己都觉得自己武功大有长进,尤其是十三种佛印,我怎么看都觉得像是一个人的十三种状态,嬉笑怒骂,吃喝拉撒。”
“你可真行,干啥都离不开吃喝拉撒。”
“小白,你说我是不是得病了?我每次看到大和尚的时候,总觉得他在对我笑,他背对着我的时候,我又觉得他在哭。”
“师父说的没错,你果然天生不凡。”
“啊?师父有这么说过么?师父还说过什么?我怎么一句都不知道。”
“师父还说,日后你一定是慕容一部的先锋大将,常胜将军。”
“啊?这话真是师父说的?我还以为是你拿我开涮呢。”
“开涮?你以为你是火锅?哎...说到火锅,还真是好久没吃了。”
“可不是嘛,自从跟着叔父来邺城之后,就再也没吃过。”
“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
“小白,我怎么发现你越来越多愁善感了呢?”
“有么?我自己怎么不知道?”
“我能感觉到,自从燕子嫁到拓跋一部之后,这几个月来,你一直闷闷不乐,话也比从前少了,还记得小时候你可是话最多的那个,如今你...”
“我怎么了?”
小白一脸疑惑。
“小白,你是不是长大了,想女人了?想娶媳妇了?”
胖子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一个最有可能的可能。
小白笑骂道。
“滚你的蛋,咱俩天天对着一群和尚,晨钟暮鼓,打坐参禅,青菜豆腐,挑水砍柴,见都没见过一个女人,还想女人?就是去想都不知道想啥样的。”
“燕子那样的...”
胖子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提醒。
“你...胖子,我和燕子那是兄妹之情。”
“兄妹?我和燕子才是亲兄妹,你俩那是男女之情。”
“别胡说八道。”
“我怎么胡说八道了,你是我兄弟,燕子是我姐,你俩本来是可以在一起的,反正我赞成。”
“我反对。”
“为什么?”
胖子不明白。
“我都说了那不是男女之情。”
“你又没有结过婚,你知道什么是男女之情?”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书上面写的,一见钟情才是男女之情。”
“书上面还写了,男女之间没有友情。”
“哪本书写的?”
“忘了,反正书上什么都写,写什么好像都是对的。”
“这也不能全怪写书的人,可能就连他自己都在沟里呢,有些事情他也未必经历过,瞎写一通,再碰上个年纪轻轻的翻书人,那真是道士敲木鱼。”
“小白,你真得对燕子没有一点男女之情么?”
胖子一本正经地问道。
百花争艳,绿树茵茵。
小白抬起头,目光眺望远方,离开了邺城。
翻过高山,越过大河,成群结队的骏马牛羊,仿佛鱼儿一般,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中畅游。
一个熟悉的人,一双熟悉的大眼睛。
没有经历,谁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