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段氏都城
令支
城主府
段王爷躺在花园凉亭之中,避暑纳凉。
瀚海帝国攻打鲜卑段氏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令支,城中流言四起,可是段王爷一副没事人的样子,继续世人口中所说的风花雪月。
段王爷妻妾成群,不然也不会有数十个儿女。
只是女儿众多,儿子只有三个。
更可气的是,其中两个还是不成器的纨绔子弟。
日日只会遛狗架鹰,骑马打猎。
十年前,长子突然离开令支,去向不明。
对外说是,长子与王爷不和,远走他乡。
至于实情如何,谁又能知道?
今日太阳不知道打哪边出来的,二世子三世子居然联袂而来。
看两人的神色,倒是与往常一般。
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
两人路过大堂的时候,看到管家正在处理府中事务。
一大群丫鬟仆人,分队站好,听候管家一一指名道姓。
管家跟了段王爷快二十年了,听说是早年跟随段王爷一起征战沙场的亲卫,几年前,从军伍之中退了下来,给段王爷当管家。
还别说,军伍出身的管家将府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甚至从来没出过什么差错,更像是个善于操持家务,打理细腻之处的妇人。
两位世子与管家打过招呼之后,径直向后花园走去。
身后不断传来管家的怒骂声。
今日不知怎么了,管家火气大得很。
段王爷正在小憩,两位世子不便打扰,便在一旁落座。
一直到日头西斜,没有那么毒辣的时候,段王爷终于醒来。
“父王。”
段王爷睁眼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两个儿子。
“回来了。”
两位世子开口便问。
“父王,城中谣言四起,为何不管不顾?”
“父王,难道谣言所说是真的?”
段王爷知道瞒不住他们,也不想瞒他们,直截了当地说道。
“是真的。”
得到段王爷的确认,两位世子顿时神色大变。
“父王,怎么办?”
两人异口同声。
段王爷面色柔和,言语轻缓。
“死局。”
两位世子听后如临深渊,战战兢兢。
段王爷看着两个年纪轻轻风华正茂的儿子,将此事详细说与两人听。
“三十年前,天下大乱,世龙大帝仅用十年,便打下了万里疆土,建立瀚海帝国,之后十年,陆续平定中原十九州的残余力量,登基称帝。”
“可是瀚海帝国并没有趁势攻打鲜卑八部。”
“五年前,世龙大帝突然逝世,天王季龙登基,几乎同时,鲜卑八部爆发内乱,独孤,尉迟,贺兰,乞伏,四部更是分崩离析,族人四散而逃,鲜卑八部只剩如今四部。”
“直到今年,瀚海帝国正式宣布北伐鲜卑段氏。”
“我终于确信,瀚海帝国之所以没有攻打鲜卑八部,是为了消化中原十九州积攒下的国力,从而一举击败鲜卑八部。”
“鲜卑段氏不过是瀚海帝国拿来练兵的磨刀石而已,瀚海帝国北伐大军兵强马壮,粮草充足,缺的仅仅是战斗经验。”
两位世子玩世不恭,可又不傻。
听完段王爷的话,总算明白此局为何是死局。
鲜卑段氏是一块磨刀石。
北伐大军不磨的话,如何展露兵锋?
鲜卑段氏不灭的话,如何彰显瀚海帝国国威?
鲜卑段氏没有退路。
投降?那要看瀚海帝国北伐大军答应不答应。
不过一块儿磨刀石而已?
“父王,就算鲜卑段氏只是瀚海帝国北伐大军的一块磨刀石,那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
“父王,我们要整军备战,死战到底。”
段王爷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两个儿子也并不完全像世人所说那样,只知道吃喝玩乐,最起码还知道与自己的父王共患难。
“我已经做好了安排,十日之后,你们两个随军北上。”
“父王,什么安排?我们走了,你怎么办?”
“父王,要死一起死,我绝不苟活。”
“你们两个先听我说完,此局无解,但是日后的局势尚有一线生机,如今鲜卑八部荣辱与共,若是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勠力同心,同仇敌忾,说不定能击败瀚海帝国北伐大军,到那时,鲜卑段氏复国有望。”
两位世子心神七上八下,摇摇晃晃。
仿佛狂风巨浪中的一叶扁舟。
“父王,难道你是想让我们两个投奔其他部族?”
段王爷想了想,继续说道。
“其实多年以前,我便开始暗中注意瀚海帝国的动向,直到五年前,鲜卑八部突发内乱。”
“内乱平定之后,段氏,慕容,拓跋,宇文,四部秘密会盟,商议此事,最终确认这股暗中行事的力量才是内乱爆发的根源,这股力量听命于瀚海帝国,目的是削弱鲜卑八部实力,方便日后北伐。”
“于是,四部秘密地做了一个局。”
两位世子听得一愣一愣的,赶忙问道。
“父王,什么局?”
“屠龙局。”
“父王,什么是屠龙局?此局如何布置?如何谋划?”
“天机不可泄露。”
“父王,那我们接下来做什么?”
“你俩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
两人沉思良久,开口问道。
“父王,大哥去哪了?怎么到现在还不回来?”
段王爷面色沉重,缓缓说道。
“他早晚会回来的。”
两位世子不明白段王爷的话,想要继续询问,被段王爷打断。
“从今往后,你们两个再也不能无拘无束,逍遥度日,你们两个要听从慕容元雍的安排,切记惹是生非。”
两位世子即便玩世不恭,也能明白段王爷言下之意。
顿时泪如雨下。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虽然段王爷在世人眼中是一个只会风花雪月的王爷,但是在两位世子眼中,却是一个好父亲。
天底下最甜的,是情。
天底下最苦的,还是情。
亲情如此。
友情如此。
爱情亦如此。
只要是真性情,便是人间最值得。
送走了小女儿,再送走两个儿子。
一生风花雪月的段王爷终于是孤家寡人了。
只是这位孤家寡人也终于可以大干一场了。
瀚海帝国想要北伐鲜卑段氏?想要北伐鲜卑八部?
想要踏着鲜卑八部百万儿郎的鲜血,成就天王季龙的一世威名?
那也要看鲜卑八部同意不同意。
他段王爷同意不同意。
此局已开,鲜卑段氏便是棋盘之上的第一颗棋子。
段王爷毫无顾虑,再无顾虑。
瀚海帝国
邺城
城外军营
处暑之后,三伏天的闷热感渐渐褪去。
出了邺城北门,沿官道行进三十里左右,转去西方方向,再行进三十里,便会看到成片成片的白色帐篷,依山傍水。
外围是简易的木制拒马桩,以及数座简易的木制哨塔。
这里便是新军扎营的地方。
由于新兵入伍时间不长,所以还没来得及布置妥当。
幸好如今不是战乱时期,而且此地距离瀚海帝都很近,不然的话,若是在战场之上,被敌军发现,定会被打个措手不及。
瀚海帝国龙腾新军。
十万新军分成一千个方队,正在操练枪术。
身为十夫长的周青山与钻地龙正在陪着自己的小队练习枪术,而挑阵成功,担任百夫长的马三炮正在巡视自己负责的方阵。
那些职位更高的千夫长,万夫长,正聚集在一座大帐之中。
万夫长在内,千夫长在外。
坐在大帐之中主位上的是瀚海帝国最年轻的禁军将军,石悯。
身旁站着的是王副将,一个中年汉子,其貌不扬。
众人议论之事,并不是如何带兵打仗,如何勘察地形,如何诱敌深入,如何前后夹击。
而是武选。
瀚海帝国军伍之中,有一条铁则,每年都会有一次武选。
此举除了激励底层士兵勇于上进之外,还能防止久居高位之人,肆意妄为,不知上进。
只是武选的规则不同于刚刚结束的新兵武选。
规则如下,每人每年都有一次挑战上一级军官的机会。
成功的话,便可以身份互换。
失败的话,三年之内不允许再次挑战,而且三年之内所有军功全部清零,所有饷银全部清零。
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所得所失都很多。
既让所有士兵保持争强好胜之心,又不能让士兵随意挑战上级。
不然的话,瀚海帝国上百万士兵,岂不是没别的事情可干了?
全部窝里横?内卷?
瀚海帝国军伍之中的这一条铁则,是除了凭借军功得到赏赐之外,唯一快速晋升的方法,要求很简单,武功出众。
禁军将军石悯便是通过这个办法,十五岁当上了什长,十六岁当上了百夫长,十七岁当上了千夫长,十八岁当上了万夫长。
瀚海帝国建国以来,最年轻的万夫长,最年轻的禁军将军。
此时此刻,大帐之中,众人正在讨论瀚海帝国军伍之中的这条铁则。
一个刚刚升任万夫长的新兵,听完这条铁则之后,立马表现出一百个不乐意,其余众人也都面露不善,大帐之中的气氛顿时变得十分沉重。
“凭什么还要武选?这万夫长的职位是我们一拳一拳打出来的,是天王亲口恩赐的,凭什么还要再来一次武选?”
万夫长嗓门很大,吵得所有人都有些心烦。
坐在主位之上的石悯并未回答千夫长的问题。
站在石悯身侧的王副将,眯起双眼,突然一步跨出,一脚踹出,万夫长没想到军营之中,会有人敢随意动武,情急之下,双臂交叉,挡在胸前。
只听嘭的一声。
万夫长倒飞出去,滚落在地,鲜血直流。
大帐之中,气氛冷到了极点。
“天王军令,抗令者,斩。”
王副将按刀而立,冲着大帐外面的万夫长喊道。
“还有问题么?”
大帐之中的众人知道这是杀鸡儆猴,但是没人敢造次。
因为这里是军营,不是书屋。
军中第一条铁则,便是,军令如山,抗令者,斩。
虽然这一百多人如今也是位高权重,甚至有十几个人的职位与石悯相当,但是他们初入军伍,一无军功,二无威信,丝毫不敢在这位瀚海帝国最年轻的禁军将军面前造次。
更何况,石悯如今担任北伐前军都督,统领五万禁军,而且还是天王亲自点名演练新军的副帅。
滚落账外的万夫长,踉踉跄跄站起身来,一手捂着胸口,一边说道。
“末将不敢。”
上百名千夫长愣是不敢上前搀扶。
王副将冷笑一声,转身看着大帐之内的众人。
“你们若是能够打赢我,自然也可以做我的位子。”
“末将不敢。”
众人齐声回答。
大帐之内,十二位万夫长,除了铁塔一般的汉子之外,皆有五品实力。
自然不单单是畏惧王拙身为石悯的副将,而是从刚才那一脚,便看出王拙武功之高,至少六品之上,精气两境皆圆满。
不然的话,一名万夫长不会被他随意一脚踹成重伤。
四品,在纯粹武夫之中,可以算是登堂入室了。
六品,小宗师。
七品,大宗师。
至于八品,九品,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石悯眼见王拙已经立威,便开口说道。
“你们职位已定,但是各自归属还未决定,你们有没有擅长之事,像刺探军情,枪术,箭法等等,若是有,不妨说出来听听,我可以先行安排。”
账外一百多个千夫长交头接耳,不多时,走出二十多个身怀绝技的人。
有出身箭法世家的,有出身枪法世家的,甚至还有个人,家传绝技挖土盗墓,听他说,他祖上曾经为流军首领挖土盗墓,弄到不少金银珠宝。
战乱期间,为了筹集军饷,各路人马真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石悯听后莞尔一笑,将这二十几人直接安排了新的职务。
从十万新兵之中,选拔枪术,箭法,刀法,骑术,探子,斥候等,各自擅长的士兵,然后分成不同兵种加以操练,这二十几人的职务便是操练这些军中精锐。
这些人不仅军权在手,而且日后上了战场,也不用身先士卒。
而那些没有绝技在手的千夫长,只能带着自己的兵,冲锋陷阵。
“三日之内,将军中擅长绝技者挑选出来,报于王副将,没别的事,千夫长,先退下。”
“末将遵命。”
那些禁军出身的人心中暗喜,至于初来乍到的新兵,脸上表情极为丰富,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一百多名千夫长陆陆续续离开,只剩下十二位万夫长。
其中一个捂着胸口,垂头丧气。
“王副将,你带着铁塔去演武台,这里没你们的事了。”
“末将遵命。”
众人不明白石悯为什么要让王副将带着铁塔离开,但是又不敢询问。
只能默默看着两人离开大帐。
“你们都过来。”
石悯将十二人喊道近前,也不去管那位嘴角流血的万夫长伤势如何。
“你们看,这是鲜卑段氏地形。”
听完石悯的话,众人这才注意到,帅案之上摆放的沙盘。
三尺长宽,做工精致。
鲜卑段氏西北两侧是燕山山脉,东边是大海,从南向北,仿佛一只倒着的漏斗,地形越来越狭小。
只有沿海的一条辽西走廊,直通南北,算是坦途。
鲜卑段氏都城以及三座重要军镇都已经标了出来。
北边,安平军镇,与鲜卑宇文相邻,西边无终军镇,与瀚海帝国蓟城相邻,南边孤竹军镇,扼守辽西走廊。
都城令支,位于三座军镇中间。
鲜卑段氏东西南北不过五百里,从都城令支到边境任何地方,骑快马的话,不过一日路程。
大帐之中,众人看着沙盘之上,弹丸之地的鲜卑段氏,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一丝冷笑。
一座都城,三座军镇,如何能抵挡瀚海帝国几十万大军。
北伐之日,便是鲜卑段氏灭族之时。
众人似乎已经在思考如何抢夺军功了。
瀚海帝国
城外军营
演武台
王副将与铁塔面对面站在演武台上。
“王副将,为何来此?”
王拙瞅了瞅站在台下的一个老人,仿佛心虚一般。
“铁塔,不用担心,是石悯将军专门让我来打磨你的体魄的。”
“打磨体魄?”
“没错,你自己或许还不知道,精气神三境有先天后天之分,普通武夫穷其一生,未必能摸到先天之境的门槛,可是你不一样,你天生不凡,年纪轻轻便已经半只脚踏入了先天之境。”
“先天之境?”
铁塔一样的汉子一脸不解。
“铁塔,你自己没察觉到自己与其他人哪里不同么?”
“从我记事习武开始,便一直是这个样子,我只觉得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至于其他的,并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天生如此,真是个幸运儿。”
王副将惊叹一句,继续说道。
“你知道你浑身用不完的力气来自哪里么?那便是先天之力,除此之外,还有先天之气,先天之神,分别对应炼精境,炼气境,炼神境,如此,便有人天生神力,可以一力降十会,冲锋陷阵,无人可挡,更有有人天生气机浑厚,一气之盛如江河。”
铁塔满脸好奇,王副将所说像是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武选之后,剃了寸头,刮掉满脸胡须,穿上特制的万夫长轻甲,此时的铁塔,已经有了一丝先锋大将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