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蓉面面俱到的答着,抬头观察着我,顺手理了理我的衣领。我一下子觉得这份关怀不好消受,就回答着她开头的问题:
“刚才那个是陈雨君,我们公司的股东,她朋友在游子桥街上,也过来耍,不巧就遇上了。”
打开院门,大嫂正在把一张薄毯搭在躺椅里晒太阳的母亲腿上,见来了陌生人,就向里面喊道:
“明儿,老二回来了,来客人了。”
我连忙打着招呼介绍着:
“妈,嫂。这是蒋晓蓉,琬怡的姑妈,也是我同学,晓溦的好朋友,今天是专程来看你老人家的。”
“孃,你好。大嫂,你好。琬怡,快把东西都放家里去。”
晓蓉热情的叫着,琬怡过来接过她姑手里的口袋,也跑过来喊着:
“奶奶,娘妈,我回来了,这些都是我姑买的。”
“奶奶,娘妈,巧巧都好想你们了。”
巧巧一下子就忘了要吃零食的事,一下子就扑到她祖母的身前,去亲吻着奶奶的额头。
“亮子回来啦,今天这天气真好,大家都坐啊。”
我哥赵欣明递过来一支烟,看了一眼漂亮的陌生女士。我只好再次介绍到:
“哥,这是蒋晓蓉,琬怡的姑妈。”
“你好,琬怡,那儿有刚泡好的茶,给你姑妈端过来一下。”
我的大哥还是老样子,热情的拉过旁边的椅子:
“大伯。”巧巧转头过来喊着,端着茶过来的琬怡也叫着:
“大伯,我大妹呢?今天不回来吗?”
“今天她们有个朋友结婚,都去参加婚宴吃酒碗去了。”
大嫂接着琬怡的话解释到,我哥听到老婆在发言,像是提醒了他,看着嫂子就说:
“哎,客人都来了,该做饭了吧。”
大嫂的厨艺实在不佳,我伸手摆了摆,阻止了站起身的大嫂,跟我哥商量着:
“中午就去外面吃吧,人家琬怡的姑妈可是贵客啊。”
一句话倒是把晓蓉搞得不好意思了,微笑着客气道:
“在家吃一样的。”
“姑,这外面有一家高牛肉,很有名的,就去尝尝,反正我叔不会亏待你的。”
琬怡也推荐着,拉着晓蓉的手摇了摇。
“对啊,听亮子的,今天我出钱,招待新客。”
母亲在旁边开了口,在场的人也就不再反对了。可我们都知道她口中的新客有另一层意思,晓溦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大半年时间,就好像我真的单身了一样,母亲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请人物色,要帮着给我找一个身边人。
只是一家人在街上吃了一顿团圆饭,可看见队伍中有个陌生的漂亮女人,游子桥街上所有的人见到我们一起走的人,可能都以为赵家的老二,亮子今天是带着新欢回来见母亲的。
吃过午饭,我在巧巧的缠着下,把蒋晓蓉姑侄带去了另一处翻新过的我们以前的小院。在紫藤架下,琬怡陪着妹妹做游戏。我和晓蓉坐在阶沿上,看着孩子们的欢笑雀跃,一遍祥和景象。可我的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个念头:
张晓溦是不是就在某一个角落里,暗中观察着我们现在的生活?
我和蒋晓蓉这些年一直往来着,再加上这几个月的频繁接触,也让我对这个多年前的梦中情人有所了解。
她的儿子已经成家,在外面单独过着小家庭的日子。平常除了上班,回到家里就是一个人的独处。相比张晓溦来说,她现在的性格更是内向,少言寡语,显得深沉而忧郁,让人觉得神秘莫测。
每每在我面前,她更是放不开,总是束手束脚的。愈是注意自己外在的形象,愈是觉得她拘谨,更不知道该跟她聊些什么。
“姑,这屋里有叔高中以前的照片,要不要看看?”
蒋琬怡也许是看着我俩就那么闷声坐在一起,却没有聊天的意思,就喊着她姑,却更像是在提醒着我。
我干脆引着晓蓉进了那间书房兼客堂的房子,打开电灯,从布满灰尘的书架上找到那个旧影集。就坐在沙发里跟蒋晓蓉翻着影集,指着有熟人的照片,让她辨认。
前面的都是集体照与合照,以我和黄卫东几个兄弟的照片居多。翻到后面的是我自己的单人照和自家兄妹们的合影。她都仔细地辨识着,夸赞着那时候青春年少的我。
到了后面就大多数都是高三那年收集的同学照片,她也基本上都能完全认出来,因为她的影集也几乎是这样布置的。末了,她尴尬的笑了笑说着:
“毕业时你给了我一张单人照,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样子。可还我都没有赠送过你一张,这里面除了毕业照里有我,连白卉和艾武个人的照片你都有,其他地方就找不到我了。”
“那是你没送过照片给我啊,这就是你的问题哪。当时,你就看不上我这个乡巴佬吧。”
我这句玩笑话此时此地讲出来,却让她有些尴尬了。不好意思的闷声继续翻着影集看了看,最后的拿一页里,只放了一张当初在读补习班时,张晓溦给我的一张黑白照片,也是她在这本影集里唯一的一张照片。
“这是她高一上二中时在教室里照的,我那时见过,咋后来就送给你了哈。”
“嗯,我当年辍学前,从她影集里拿来的。后来自己翻拍了两张,都放在上面和省城里了。”
我说的上面就是县城的那幢房子里,现在,我都不敢再去住到那里了。
“我家里有一张她初中参加运动会的照片,好久给你翻拍一下,都泛黄有些花了。”
“行,谢谢,晓蓉,你说晓溦现在会在啥子地方呢?”
我突然间走火入魔似的盯着她问着,晓蓉那惊愕的表情反应出我面容里的异样。
突然间,蒋琬怡跑进屋来,手里拿着我的手机叫着:
“叔,是三爸给你打来的电话。”
接过电话,一接听,欣斌在里面说着:
“二哥,妈打电话说你回游子桥了,你还在那儿吗?”
“在,你回来吗?”
“正在回来的路上,老幺跟我一起的。”
“我和琬怡、巧巧在新院子这边,要不我们马上回老屋去。”
“你就在新院子等我们吧,一会儿就到了。”
我忙和蒋晓蓉都走出客厅,就并立着站在小院边,静静地看着巧巧跟琬怡做着游戏。我知道,不能再提张晓溦了,尤其在孩子面前更是不合适。
“二哥,晓蓉姐。”
先走入院子的是欣薇,牵着弟弟的小儿子圆圆,指着我们教着小侄子喊人:
“圆圆,叫二伯呀,还有这个,就跟着姐姐们叫姑姑吧。”
“二伯,姑姑。”
还在上幼儿园的圆圆,被他母亲调教得格外乖巧。
“二哥。”
紧接着欣斌也过来了,见他看着晓蓉不言语,我才想起来,从来没给他介绍过我的这个女同学,就给他们指识:
“欣斌,这个是琬怡的姑妈,蒋晓蓉。这是我弟娃儿,赵欣斌。就叫她蒋姐吧。”
我怕把关系讲多了,反而让现在有些社交障碍的弟弟更加糊涂了,就简单明了的补充着。
“蒋姐,我以前二嫂常提起你,还有白卉姐。”
我不由地看了旁边的女儿,好在有了圆圆的加入,他们的游戏更为专注了,没注意听她三爸的说话。
“巧巧,有姐姐了,连姑都不要了吗?”
欣薇蹲下身子来,逗着我女儿,圆圆却先跑过来拉着欣薇说:
“我姑姑。”
“好,你姑姑,也是我姑姑啊。”
巧巧懂事了,不再像以前一样,跟弟弟争姑姑了。
琬怡大概也是玩得累了,借机就停下,走过来打着招呼:
“姑,三爸。”
“要不还是去那边家里吧,对了,我去拿我上次忘这儿的充电器就走。”
欣薇说着就往她们的寝室走去,蒋晓蓉也进了客堂里,帮我把影集收好放回原位,拿了自己的包,走出来关上了客堂们。欣薇也拿好了充电器,跟我商量着:
“二哥,你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今天就走的话,妈可能会多心的。要不晚上就让三哥带圆圆回城里,我在这儿陪你和蒋姐。”
我只好点了点头,琬怡闻言忙对蒋晓蓉说:
“姑,你也留在这儿吧,明天我们再一起回城里头。”
“也好,这样你可以多跟巧巧接触一天吧。”
晓蓉点着头应允。出门的时候,刚好又遇见陈雨君路过,我只好打了招呼,又把身旁的蒋女士介绍一下:
“蒋晓蓉,我儿媳她姑妈。这个是我们公司的股东,陈雨君陈总。”
客套了两句,分了手,回了老院子。欣薇就问着大嫂家里有什么菜,看了冰箱里的蔬菜,就先安排着大哥去买熟食。接下来就把蒋琬怡叫去择菜洗菜打下手,连巧巧和圆圆两个小家伙也积极的跑过去帮忙。
我和欣斌陪着老妈拉家常,蒋晓蓉坐在旁边觉得无聊,也进了厨房去帮忙。
等大哥两口子慢吞吞的买好熟菜回来时,欣薇和晓蓉已经把食材都准备好了。
我大嫂的厨艺确实不敢恭维,今晚的晚餐就由欣薇掌勺,蒋琬怡打下手,晓蓉说自己也去厨房里学学手艺。院坝里,我们三弟兄就继续陪着老妈聊天。
母亲很自然的就说起了张晓溦来,可这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的状况,连报个失踪案都不够条件。再说了,我也幻想着晓溦真的有一天就突然回来了,即使够条件报失踪人口案,我也不愿意去报案。
大哥懂得老妈的意思,直截了当的开了口:
“既然这个小蒋是老二的旧相识老朋友,琬怡又说她姑单身多年,你们之间的感情有基础,真的可以考虑一下和她处处。一个家庭里。也不能长时间的没一个女人当家,况且巧巧还那么小,总不至于就这样一直都没有母爱就长大了吧。再说了,以后要忙强子结婚的事,你一个人忙得过来吗?再有了孙儿之后呢?你再咋个请人给你帮忙,也不如家里有一个贴心的自己人放心吧。”
“张晓溦没有确切的消息,我是不会变的,就等着她。”
我的回答简短,却说得斩钉截铁,语气相当坚决,就像是在集团公司里的高层会议上般,蛮横地拍板一样,一锤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