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红楼:开局作死,太上皇人麻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求追读,求投资,求收藏)第二十九章:柳隐儿=柳如是?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陶谦来信,简单说明了扬州官场的情况。 两淮盐税的确存在着问题,扬州、淮州等几个知州沆瀣一气,帮着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在盐引上大动手脚。 无论灾年还是其余情况,每年都至少增加盐引数万,涉嫌金额之大,令人发指! 值得一提的是,林如海突然毫无征兆的得了重病。 而陶谦每日上衙与放衙期间,发现有人跟踪自己。 当然,自打他前往扬州的那一刻开始,无论什么情况,他都有所预料。 只是觉着,自己刚与林如海有过简单接触,林如海就重病了,窃以为,是他的缘故,牵连了林如海。 看到这里,孟川深深皱眉道:“书香门第,探花出身,兰台寺大夫,堂堂的从三品巡盐御史,说病倒就病倒了?两淮那些人,真就敢如此猖獗?!” 兰台寺大夫,在大奉是从三品的官吏。 地位仅次于都察院左都御史。 而这巡盐御史,比较特殊,实权较重。 所以,你上任之前是几品,那么你上任之后就是几品。 比如,你是从七品县令升到了巡盐御史的职位,那么你就是个七品官。 倘若你是一品大臣上任巡盐御史,那就是一品大臣!位同钦差! 可见这个位置有多么重要。 只是,那些人真就猖獗到,敢把一位士大夫迫害到重病的地步? 孟川再次喃喃自语道:“盐税一事,牵涉甚广,所触及到的利益也足以令人震撼,需提醒陶谦这小子一定要谨慎行事才是!” 林如海如何他管不到。 但是如果陶谦在扬州出了事。 那么他也不管什么刻意作死不作死了,需得把天捅个窟窿才罢休! 给陶谦写好回信以后。 柳隐儿端着亲自熬制的乌鸡枸杞汤来到孟川跟前,道: “大爷,您回来以后,就一直在忙正事,想必饿了吧?先喝点汤饱饱腹,奴婢已经让后厨做些饭菜,待会就能送来。” 孟川摆了摆手,“不用这么麻烦了,喝碗汤就够了。” 顿了顿,他看了一眼柳隐儿,说道:“今早上衙时,王爷那边,我已经派人去问候过了,今后你就安心的留在这里即可。” 柳隐儿备受感动的点头道:“多谢大爷怜惜...只是,这会不会影响到大爷您?亦或者,因为奴婢在府里的缘故,会让大爷您遭受耻笑?” 如果是一位风流成性的读书人做了这事,那么大家伙会说,这是一桩雅事。 但孟川不一样。 他虽有婚约,但是还未成婚,再加上平日里名声就是极好。 故而柳隐儿会有担忧。 孟川摇头道:“外人怎么看,何需在乎?” 闻言,柳隐儿顿时愣了愣神。 她见过很多自诩为君子的人,那些人,无不是表面过分注重自己的名声与所谓的洁身自好。 但是背地里所行之事,怕是连久经风月场所的妓女都自叹不如。 在她印象里,从来没有人像孟川这样,有着极好的名声,却从不在乎他人的想法。 嗯...所谓君子坦荡荡,不过如此了。 顿了顿,柳隐儿将自己所写的一个“是”字递给他看。 见状,孟川好奇道:“什么意思?” 柳隐儿道:“奴婢既已入孟府,曾历红尘的诨号却是不能再叫了,所以奴婢想改个名儿,不知这个“是”字如何?” 是? 柳是? 字如是? 柳如是??! 想到这里,孟川豁然起身。 柳隐儿有所惊讶,后退半步,道:“大爷可是觉得这字不太好?如果大爷乐意,奴婢希望大爷可以给奴婢赐个名儿。” 孟川下意识感觉自己失态后,便再次坐在椅子上,根据脑海里对柳如是的记忆,问道: “你是浙江嘉兴人?” 柳如是点了点头,“大爷是如何知道的?” 孟川摇了摇头,继续问道:“不重要,我曾记得,你擅长书画作诗?” 柳如是掩嘴轻笑一声,“在大爷面前,奴婢哪敢自称擅长作诗?” 孟川有些出神。 现在基本可以认定,眼前的女子,就是前世明末清初的著名才女。 出身...歌妓...改名... 所有的情况都对上了,不是柳如是还是谁? “大奉的前朝就是明朝...” “也就是说,像是前世明末清初的那些人物,刚好出现在这个时代...” “大奉这个时代,并非是架空世界,只是历史长河分叉了而已,可不论如何分流,以往那些名人,还是存在着的。” “只不过,会有些偏差...毕竟,一个国家的创立,会改变很多人的生命轨迹与因果...” “这也是为什么,我游历天下,几乎没有见到过前世那些名人的原因,但这不代表,那些人就不存在...” “眼前的柳如是,不就是个很好的证明?” 想到这里,孟川有所释然了。 他握住柳如是的纤纤玉手,趁势将其揽入怀中,笑道:“就叫柳是,再给你个字,叫如是如何?” “我知你素喜欢读辛弃疾的诗...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孟川所言最后一句诗。 也是柳如是对他的一种寄望或期盼。 二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床上去。 此间种种,不说也罢。 只是可怜了那碗由柳如是亲自熬制的乌鸡汤,却是无人问津。 ------------ 此刻。 皇宫,宣政殿。 这么晚了,皇帝还在任劳任怨的处理政务。 看一个君主是否为明君。 其实很简单。 就从日常处理政务这事上,就能看个分晓。 这个时候的廉亲王在左拥右抱,丝毫不过问今日所发生之事,比如那王子腾的最新任命。 而皇帝呢? 坐在这个位置上,始终如履薄冰,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他处理政务到深夜。 好不容易将今日所有奏章详细看完批阅以后。 正打算休息。 却见一端庄女子捧着一碗安神汤来到皇帝跟前,用着另外一个勺子,稍微摇了一口自己喝去,然后向皇帝作揖道: “陛下,这是奴婢奉皇后娘娘的命,为您熬制的汤茶,如今正适饮,请陛下喝了早些休息吧,政务繁杂,是处理不完的,还是龙体为重。” 闻言,皇帝抬头看去,皱眉道:“是你?皇后差你来的?” 那女子点了点头,“回陛下,确实是娘娘派奴婢前来。” 皇帝笑道:“朕如果没有记错,你是贾家的女子,朕的孟卿,与你贾家有亲戚?” 孟卿? 想必是那日所提的孟状元了...贾元春作揖道:“回陛下,正是。” 皇帝提起孟川,便是不由得笑了两声,将那碗安神汤一饮而尽,随后说道: “伺候朕就寝吧。” 他起身,突然又想起了什么,笑道:“既如此,朕与孟卿,也算是亲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