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摊牌了,你爷爷我是朱元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百八十章 举国震怒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来不及了,一切都来不及了啊。” 父亲这又是在说什么胡话呢? 来不及了?一切都来不及了?什么来不及了?怎么就来不及了?. 中年人听不懂,虽然他看到了父亲越发显得灰败的脸色,可他天生就不是一个聪明的人,只是一个普通人,还是一个被生活环境所影响的普通人。 他无法与父亲感同身受,不仅是因为他年纪尚轻且不是什么天生的聪明人,也因为他没有过类似的经历,在幼年离开了中原后,也再没回去过。 他无法感受到,中原的那种变化。 他也无法感知到,这种变化带给那些逃回来的老人们的震撼。 他更无法感受到,这种变化,代表着什么。 中年人有时候也怀疑那些情报的真假,他不够聪明,无法分辨出哪些情报是真的,哪些情报是假的。 有些明显是迷惑普通人的情报,却被他当成了真的。 在中年人看来,中原那个新朝廷的确是变强了,但变强又能强到什么程度? 最多也就是比过去强而已。 他们大元,当初为何能够得到中原,得到天下? 可不是靠着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靠的是草原上的勇士!靠着精锐的骑兵! 在他们大元的铁骑之下,再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也不过就是被一冲就完! 再好用的东西,那也不过就是为他们大元人先存着而已! 等到他们的人再次杀回去,那些好东西,都将成为他们的! 至于那些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事迹,相信的人也有,但不相信的人大有人在。 只要没有亲眼目睹过的人,都很难去想象那些超过了这个时代的产物。 光靠着听说,光靠着冷冰冰的情报,并不能让待在草原上的人脑补出来,也并不能让草原上的人信服。 所以,这老人的担忧,在中年人看来,就有些太夸张了。 是,他们想要反杀回去,的确是挺难的了。 随着时间推移,也的确是越来越不容易。 继续发展下去,他们可能也的确丧失了再次问鼎中原的机会。 但是,那也不过就是失去了本来就不属于他们的东西啊。 他们本来就是从草原杀过去的,如今也不过就是回到了故乡而已。 就算不能再重现辉煌,日子也照样过得去啊。 而以中原朝廷的尿性,往往是开局不错,从中后段就开始走下坡路。 这一点,连他们的大元去了中原也不能幸免。 既是如此,现在不成,那就等着中原朝廷再次走下坡路的时候,再发兵去问鼎中原呗。 不过就是时间问题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中年人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中原人跑来草原大杀特杀的一天。 那怎么可能嘛! 草原这地方,可不是谁想来就能来的。 这里的气候,中原的兵将能够忍受吗? 这里的路,中原的兵将能够辨认吗? 他们现在待的这个地方啊,适合内斗,但外人想要参与进来,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中年人试图用这样的道理,来劝说自己的父亲,让老父亲放心下来,别杞人忧天了。 结果,他几乎是磨破了嘴皮子,但他父亲还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 这可是让中年人无语了,父亲的心态,怎么就突然这么丧了啊? “刺杀无论成功与否,都会彻底激怒中原人……” “儿啊,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也会被中原人所夺取。” “明人的那个太孙,简直就是个妖魔啊。” “不是吧?这就恼羞成怒了?明明是你试图刺杀孤吧?就算是要发怒,也该是孤发怒吧?” 看着下方被人按住了动弹不得的刺客,朱英真觉得挺无语的。 他不是被刺杀的那一个吗? 就因为没有被刺杀成功,对方居然恼羞成怒,破防到直接喊他妖魔了。 不是,到底谁才是妖魔啊? 你们这种会伪装成技术人员,蹲等着他出现,然后刺杀他的人,才是妖魔好不好?! “你就是妖魔!妖魔!妖魔!”被按住的刺客,不断发出嘶吼声。 因为没让人将其的嘴堵住,所以这个人还能不断嘶吼着这样的话。 一旁的小景子,脸色难看,死死盯着被按在那里的刺客。 如果不是太孙的命令,他早就让人给这个刺客来点教训了。 不仅是他,旁边的锦衣卫们也是虎视眈眈。 刺客居然能够混到技术人员里,突然对太孙进行刺杀。 如果不是他们早有防备,岂不是要被刺客得手了? 不过,太孙又是如何知道,会有人在今日对自己进行刺杀的呢? 也有人好奇着这个问题,觉得太孙实在是太神奇了! 连锦衣卫都没能提前查出这个人有问题,太孙又是怎么知道的? 难不成是太孙有了未卜先知的神通? 好像也不是不可能? 那可是太孙! 太孙身上有神异,这又不是大家现在才知道的事。 不过,在明人的心目中,太孙就算是有神异之处,那也是神仙下凡! 什么妖魔不妖魔的,果然是被吓破了胆的外族人才会说的话! 当太孙被刺杀一事被传开了后,举国震怒! 这一点都不夸张。 朱英本就猜到了,被他从国外索要回来的几批人里,大概也就只有第一批比较“干净”,其他几批人里,都必然会混入一些细作。 各国的细作都有,这也是难以避免的事。 所以,他也不是有什么未卜先知的神通所以才知道有人要刺杀自己,朱英纯粹就是觉得,但凡给个机会,那些对他抱有敌意的势力,不可能不行动。. 而他现在已是连“蜜月”都过完了,开始筹备来年的战役了。 这种情况下,来点“猛料”,更能让大明的人都跟着愤怒起来,让这场战役来得更迅猛一些,何乐而不为呢? 在朱英的“放纵”下,也可以说是“钓鱼执法”之下,才有了这次的刺杀并失败一事。 而事情的发展,也的确如朱英所料。 在他故意让这件事被传出去之后,几乎所有知道这件事的大明人,都出离的愤怒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