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龙门飞渡: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四章 冒昧三问 强者恒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无功,无须归功于我,岂是我本意? 不过机缘至此,此子敏悟罢了!” 李播也笑道,他也感意外。 王绩赞道:“此子如此顿悟,一步出境。 越过世间不知多少僧道修行之人,深陷其中,堪不破的难关!” 他自不愿柴兴与李播起争执。 一个佛道之争,变得各自皆好,虽然只是在某种情形下,他也乐见。 他忽想起一位老友,又对李播叹道:“黄冠子,你又多久未见吕才了?” 李播笑道:“东皋子,你又多久未见吕才了? 我比你更久,你二人毕竟曾同朝为官。” 王绩手一挥,不去理他,转向李淳风问道: “淳风最近见过吕才吧?他在忙甚么?” 李淳风颔首道:“回世叔话,上月见过他。 他奉敕新造《方域图》及《教飞骑战阵图》。 今上认为称旨,新授太常丞。圣眷正隆。” “哈哈!圣眷正隆?你不也是新太史丞么? 他与你年纪相仿,却与我、与你阿耶是好友,你不服气么?” 王绩大笑道。 他早年与李播、吕才二人最是交好。 年龄不是阻隔。 吕才喜好阴阳、方技、音律,所涉庞杂,才思敏捷,天资禀异。 目前是三人中,唯一仍坚持在帝都长安的。 看来他终于是熬出头了! 方才的佛道之争问题,令他想起自己的这位天才好友,可是很善于辩论,纠正他人的。 李淳风也笑道:“其实,有一事瞒着世叔,不想世叔说我乱了辈分。” “何事?”王绩问道。 “我与他也已为好友。”李淳风哈哈答道。 “你阿耶不骂你乱了辈分,我又何须放在心上?”王绩也哈哈大笑, “两家交好,你二人同龄,又同为奇才,若不交友,天理何容? 你看,天子也知了,将你二人同步升职为丞。” 李播、李淳风闻言大笑。 三人却不知,几年后,吕才被卷入一场佛道大辩论,李淳风出手襄助,还引得另一位无人不知的高僧下场。 这边柴瑶光见黄裳仍伫立沉思,似神游太虚,伸手拍了他一掌,笑道: “哈哈,若是无我方才一问,你也不能顿悟至此吧。” 黄裳被惊醒过来,怪她道:“若无你这一掌,我想到的下一环节,也不至于断了。” 柴瑶光怒道:“你……我是怕你想得走火入魔!” 黄裳迅即清醒,转笑道:“多谢师傅关心!” 柴瑶光仍嗔怒道:“我可不收如此不知好歹的徒儿。哼!” 黄裳笑道:“正因为师傅不收,我只得自己一个人苦思冥想,不然,早请教师傅了。” 见她不理,想到屡试不爽的一招,道:“我有一事不明,正想请教,是大事!” “何事?”柴瑶光转动杏眼,果然被一颗少女的好奇心转移了思绪。 “如柴公这般绝顶高手,若是正患身疾,不能施展动手,那该如何?”黄裳果然将话题转移得有些远。 “用心脑,用言语,消除敌意,或震慑吓退敌人,或拖延,改日再斗,或呼援兵,不然,便逃!” 柴瑶光答得很快,这对她太容易了。 “好!”黄裳赞道。 “哼!”柴瑶光傲然。 “对人来说,强者无恒强!可若是强国呢?”忽地,仲长潜插嘴, 借着酒意,问出了一个他今日早想问的问题。 月夜轻风,院中松柏树枝随风微动,树影斑驳投在地上。 这个问题是真大! 尽管青史斑斑。 可身处强国的人,都不愿意相信: 如此强国,会衰弱,会受欺凌,甚至到民众难以生存的地步? 这问题又很好答。 尤其是在场多是精通经义之人,可以信手拈来。 王轻微最先回应,轻声道:“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仲长潜听她声音,心流加速,不敢多想,不待他人回答, 又丢出心中的第二个问题:“战事呢?大唐已无敌二十余年,以后呢? 方才听李太史说吕公奉敕新造《教飞骑战阵图》,这图若是敌人学去了呢?” 他还是担心得很多。 也仍担心薛礼一旦上沙场,战事若败,如何全身而退? 身处强国的人,都更愿相信:如此强大的兵力,如此优势,放眼宇内,何来敌手? 仲长潜看向裴行俭,只他一人来自军中。 他打了一个酒嗝,答道:“风无常顺,兵无常胜。 两军相斗,分而言之,其一在大势,其一在君主,其一在将帅,其一在兵卫,其一在军器,其一在战法,其一在兵制,其一在财力,其一在民心,等等。 各一相合,胜过敌,便胜,弱过敌,便败。 战阵战法只居其一,且图为死图,人为活人。 敌人若是学图,便可胜过唐军,那些在战场上见识过我唐军真是斗阵的敌人,岂不也学去了,岂不也可制胜?” 这个问题,他也不想多说,他也可以说自己醉酒,哈哈。 仲长潜似被传染,也打了一个酒嗝,又问出第三个问题: “崔公在山上说过,天象有白气经天,国中或起刀兵,会不会到龙门这里来?” 身处太平盛世的人,都不愿去想:如此盛世,会来战乱? 他又看向李淳风与崔善为,在场属他二人更通此道。 李淳风见看他,二人之中,他是小辈,又要先答,便道: “据淳风所知,崔公所言,当为魏晋旧事王肃传所记-- 嘉平六年,……迎高贵乡公于元城。是岁,白气经天,大将军司马师问计,王肃答“此蚩尤之旗,东南有乱,君若修己以安百姓,则天下乐安者归德,唱乱者先亡矣。”次年,东南有事,镇东将军毋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反,很快被平定。 天机不可妄言!天人感应,如属国事,当为机密,只君王可听。” 他是太史丞,朝廷六品专职官员,若无万分必要,岂能随意道出天象感应国事。 一旦传开,闹起乱变,追究起来,他可难辞其咎。 他又想自己说话,听起来有点针对崔善为,还是重了些, 又补充道:“也可说天机不可泄露! 平民知之无益。 身在太平岁月,当珍惜。心忧国事,也甚好。 若是担心战乱,不应求诸天象,可未雨绸缪,自强以防暴!” 黄裳见仲长潜借着酒意,连问三个问题,看这两人的回答,皆不太情愿,令人难堪。 想来此时此地,多谈国事无益。 忙拉住仲长潜道:“我看你醉了,今日太累,我带你去醒酒解乏。哈哈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