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雄英薨了之后,老爷子莫名其妙的杀了一批人。”
“太监,宫女,御林军。”
“足足几千人。”
“全都是负责雄英下葬事宜的相关人员。”
“这群人,老爷子眼睛都没眨,全杀了。”
“当时我就觉得有些古怪。”
“就算是陪葬,也不用杀这么多人吧?只需要杀一些平日里伺候雄英的太监宫女就行了。”
“为何连御林军都杀?”
“古怪,相当古怪!”
“此事绝没有那么简单!”
长兴侯耿炳文说完后,所有人都愣在了原地!
他们似乎,有了些许猜测!
“为什么?!”
“老爷子为什么要杀他们?!”
“莫不是……”
“当时出了什么事情?!”
定远侯王弼低声道,他们想到了什么!
“他娘的!”
“不会这么邪门吧?!”
“雄英那孩子,难不成压根儿没死?亦或者死而复生了?再或者其实根本就没死透,又活过来了?所以老爷子才要杀人灭口?!”
“住口!莫要胡说!事情具体如何,咱们先查一查……”
……
蓝玉府上乱成了一锅粥。
朱晋的小院,依旧安静祥和。
此刻的他,正在谋划自己的商业道路。
乱七八糟的实验室内,朱晋将目光落在了一箩筐盐矿石上。
这是他早就准备好的盐矿石。
而在盐矿石旁边,则有着一口大铁锅和卤水。
这是他从府衙出来后购买的。
如今,户籍问题已经搞定,他已经有资格经商了。
而他商业计划的第一步,便是制盐、贩盐!
明初的盐业制度继承了元制,百姓没资格私下贩卖食盐。
想得到贩盐的资格,就需要从官府得到盐引。
朱晋不想再麻烦老爷子了。
老爷子帮他搞定了户籍、住所,这已经是天大的人情,如今老爷子又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这种档口再让老爷子搭人情,帮他搞贩盐资格,朱晋脸皮还没那么厚。
尽管没有盐引,但这却并不意味着朱晋没办法贩盐。
明初的朝廷对于盐业是有两种政策的。
一是民制官收官卖的“开中法”。
二是民制商收商卖的“钢法”。
也就是说,朱晋虽然没资格做终端销售,但他却可以做源头厂家,自己制盐卖给官府,或者卖给拥有贩盐资格的商人。
这桩生意对于朱晋来说,可以说是无本万利。
因为,在当今这个时代,老百姓们吃的还都是海盐。
他可以提炼矿物盐,赚个盆满钵满。
这个时代的百姓并不知道如何提炼矿物盐,许多盐矿山都是荒废着的,老百姓们更是称其为毒盐山。
除非灾荒年份,老百姓们快要饿死的时候,其他时候,没人会去碰矿物盐。
这也就意味着,盐矿山唾手可得。
没有了矿山成本,提炼又很容易,赚钱简直不要太轻松。
一旦他的矿物盐提取成功,朱晋相信,他能快速占领大明的全部盐市场。
因为矿物盐相比于海盐,优势太大了。
成本低。
产量大。
纯度高。
全方位降维打击。
想到这里,朱晋撸起袖子,开始干活。
他将铁锅架在柴火上,锅中倒入清水。
而后,将盐矿石放在硕大的铁锅内,开始焚烧。
不一会儿,锅内便升腾起了白色热气。
盐矿石含有非常丰富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是致命的,因此老百姓、商人和官府都不敢触碰,而这些化学物质,单靠煮是很难去除干净的。
必须还要经过第二道工序。
也是最难的一道工序。
只有朱晋知道提炼方法的工序。
——卤水二次蒸发、二次解析!
“开始了……”
朱晋喃喃自语道,在第二口大锅中倒入卤水,并且将盐矿石放入其中。
……
就这样,朱晋一直在实验室中忙活。
足足忙活到天黑,他才将这一批盐矿石全部提炼完成。
朱晋称了一下,这一箩筐的盐矿石,足足制造了二十斤的精盐出来。
以目前的盐价,一斤盐巴是三分五厘。
二十斤也就是七两银子。
七两银子啊,不少了。
朝中七品官员,月俸也不过四两银子出头而已。
而他仅仅用了一下午时间,便赚了七品官员差不多连个月的俸禄。
这赚钱速度让朱晋很满意了。
而这,还仅仅只是开始而已。
他不可能一直一个人制盐。
在有了起步资金之后,是要扩大规模的。
“先自己制盐一段时间,积攒点起步资金。”
“然后再购买一些苦命的奴隶,让他们去运输矿石、制盐。”
“不断地扩大产能,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朱晋望着那细如白雪的精盐,咧嘴笑了。
明朝也是有奴隶制度的,而且奴隶对主人,是完全忠诚的。
因为他们是主人的私有财产,主人想杀便杀,想剐便剐。
购买奴隶制盐,朱晋就不用担心制盐方法泄露了。
这是最稳妥的方法。
虽然有些不人道。
但在人吃人的封建社会,谈人道,就是搞笑!
朱晋只能保证,他不会像其他人那样,对奴隶又打又骂。
他会善待奴隶。
仅此而已。
就算是这样,他也算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大善人了。
“一斤食盐三分五厘这个价格,对于老百姓来说,还是太高了。”
“等富甲一方的那一天……”
“甚至都不用富甲一方,等到赚的钱足够给老爷子养老,足够让我衣食无忧一辈子的那一天……”
“食盐价格,把它打下来!”
“这玩意儿本来就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只是因为海盐的提炼与运输太过艰难,才导致价格如此之高,老百姓三天能吃一顿盐都不错了,长此以往,身子骨都垮了……”
朱晋把玩着精盐,低声自语道。
不管是前世今生,朱晋都信奉一句话。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他不想赚苛待百姓的钱。
换句话说。
人血馒头,他不吃。
他是要赚钱,但也只赚合理的钱。
前期起步,需要大量的钱,没办法,他只能高价卖盐。
等他有了给老爷子养老的本钱后,他会让全大明的百姓,都吃得起盐。
倒不是说朱晋是什么心怀天下的君子。
他只是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利国利民的事情罢了。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