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嫡长孙身份被老朱曝光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购买盐山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日夜流转,时光流逝。 转瞬之间,三天已过。 这三天内,朱晋一个人前往郊外的“毒盐山”运盐矿石,一个人提炼。 除了吃饭睡觉之外,他几乎没有停歇过。 天道酬勤。 努力终究是有回报的。 三天时间,朱晋足足提炼了整整一千斤食盐! 一千斤啊! 那在小院中堆积如山的精盐,象征着堆积如山的铜钱! 按照现在的市场价计算,一斤食盐三分五厘,一千斤食盐,便是足足三百五十两银子! 虽然这些钱还远远不够还给老爷子的,但以一人之力,三天时间,就赚了三百五十两,按照这种赚钱速度,还老爷子钱,指日可待! 拿上商人户籍,朱晋走出小院,直奔都转运盐使司而去。 一路上,秦淮河畔的春风夹杂着各大酒楼、青楼姑娘们的脂粉气扑面而来。 很快,朱晋到达目的地。 找到转运使头目,他表明来意,并且拿出商籍,表明自己有经商资格。 转运使头目点了点头: “现在盐价三分八厘,尽快把盐都拉来吧。” 短短几日,盐价又涨了。 而且涨的还不少。 由此可见,大明对于食盐的需求是多么紧迫。 是人就要吃盐,每天食盐的消耗量是巨大的,但海盐的提炼和运输却完全无法堵上这个缺口。 因此,盐价水涨船高,也并不让人意外。 在打听完盐价后,朱晋拐了个弯雇了两辆牛车,那足足千斤食盐,他自己是没办法拉来的。 回到家中,将食盐全部装上牛车,而后牛不停蹄的再次来到都转运盐使司。 转运使头目在看到朱晋拉来的食盐后,整个人呆滞在了原地。 “这……” “这是最为上等的好盐?!” 转运使头目震惊了。 他眼睛死死的盯着洁白如雪、纯白无瑕、精密细致的食盐,心中波涛汹涌! 他身为转运使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过如此上等的食盐! 一般收来的盐,都是粗盐,就算有好的,也远远比不上眼前这盐! 这等绝佳盐巴,也是让他开了眼界了! “我尝一下。” 吞咽了下口水,转运使头目沾了点盐放入口中。 而后,他的眼睛瞪的老大! “真是好盐!” “小郎君,你稍等一下!” 转运使头目说完便转身跑了。 没多一会儿,他带着一位身穿绿袍的官员走来。 当看到这两牛车的精盐后,绿袍官员也愣住了。 “小郎君,这等品质的盐巴我从未见过,你是从哪搞到的?” 朱晋笑笑,没有回答。 那绿袍官员意识到了自己问的不恰当,尴尬的摸了摸鼻子,道: “是本官唐突了,问了不该问的,这样吧,你的这些盐,我转运司全收了,按照比市场价高的价格收,一斤五分!” “日后你若还有这等品质的盐巴,悉数送来,我转运司全要!” 一斤五分。 足足高于市场价一分两厘! 可见,转运司对于朱晋的盐,是多么的重视! 对于这意外之喜,朱晋并没想到。 但既然天上掉馅饼了,他接着就是了。 很快,两大车精盐称重完毕,正好一千斤。 朱晋接过五百两银子,转身离开。 在他离开之前,绿袍官员还在不断的嘱托,说以后有这样的盐一定要记得送他这里来。 待朱晋彻底走远之后,绿袍官员对着身旁的小吏道: “将这些盐全部送入宫中!” “如此珍贵的盐,绝对不能拿到集市上贩卖!” “以后,皇上吃的盐,全部用这种!” …… 朱晋并不知道他的盐成为了皇宫指定用盐。 他更不知道他的盐即将进入老爷子的口中。 此刻的他,正拿着五百两银子走在大街上。 他有一种恍如隔世的不真实感。 赚钱了。 他真的赚钱了。 这意味着,他在这人吃人的封建社会,终于有了自力更生的能力。 这让他的心里踏实很多。 “这笔钱,是先买奴隶?” “还是先把那矿山买下来?” 朱晋一边走一边思考着。 五百两银子,足够他买一百个身强力壮的奴隶,也足够他将那座盐矿山买下来。 但究竟买哪个,他还没决定。 如果买奴隶的话,他赚钱的速度将翻一百倍。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一百个人去矿山搬石头,官府肯定会注意到。 他没有矿山的所有权,便属于偷。 搞不好会定罪。 想到这里,朱晋还是决定,先把矿山买下来! 等他成为矿山的主人,想拿多少矿石拿多少矿石,自己当家做主! 尽管买矿山可能会让他再度一贫如洗…… 罢了。 管不了那么多了! 还是那句话,朱晋一直都是个雷厉风行的人,既然决定了,就不会犹豫! 于是,他径直朝皇城外郭钓鱼台胡同走去! 那里,是许多文人官吏的居住地,矿山所有人,身为翰林院修撰的黄子澄,便在那里。 …… 皇城外郭,钓鱼台胡同,第七家府邸。 “老爷,这几天,总有个小郎君在毒盐山那边捡石头,捡走不少了。” 老管事给黄子澄沏了一壶茶。 黄子澄的桌案上堆着许多史料,他最近负责教授太孙朱允炆学问,同时也负责编撰元史,再加上他原本的职责,每天都忙的焦头烂额。 他三十多岁,身材有点像小土豆,又矮又胖。 别看他长得不咋地,但能力强着呢。 他是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学问高深! 而如今,懿文太子薨了,明眼人都知道朱允炆是最有可能成为储君的,而他身为朱允炆的老师,前途可谓是不可限量! 因此,就算每日忙一点,黄子澄也毫无怨言! 用一句后世电视剧《甄嬛传》里的名言来说,那便是:黄大人的福气,在后头呢! 当然,黄大人的福气,是建立在朱允炆成为诸君的前提上的。 如果朱允炆没成为储君,那他黄大人,还有个屁的福气! “捡石头就捡石头呗,捡走再多又能咋样?” “那本来就是一块种不出庄稼的毒地,又有许多有毒的盐矿石,被捡走一些也无所谓。” “皇上当初赏我那块地的时候,他老人家也知道那块地是毒地,可能是觉得这种赏赐不太能拿的出手,便允许我自由买卖,可是那么毒的地,谁能买啊?扔那吧,最好所有人都去捡石头,说不定把石头都捡走之后,那座山就能长出庄稼了呢?” 黄子澄满不在乎的道,若不是老管事提及那座山,他都快忘了。 曾经的他可是很在乎那座山的,毕竟是皇帝赏赐的。 可是这么长时间以来,压根儿就没人想买,方圆几十里的人都知道那块地是毒地,名声打出去了,就更不好卖了。 渐渐地,他也就忘了那座山了。 “老爷,外面有个小郎君找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