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乱世谋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4章 诗书礼仪教养出来的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童茂春和刘承涛很是机灵,听得冯沅这么说,立刻接话,说道: “是啊,宋王殿下您也不过是个孩子。今日有您这句话,我们便知道您是个好人。五月的那场瘟疫我们都经历过,就算您当时没有关上内城的城门,想来也不过是多死一些人罢了。是我们要感谢陛下不辞辛劳、不惧危险,亲临汴京才让我们活了下来。” “不错,殿下您是个好皇子,陛下也是好陛下。我们今日聚到刑部逼迫陛下,实在是害怕再起战乱。还请陛下看在我们是爱家、爱国、爱天下的份上原谅我们的胆大妄为,请陛下恕罪。” “请陛下恕罪。” “请陛下恕罪。” “......” 不得不说,冯沅确实了解皇帝。因为就在他和宋王、华容节走后没多久,皇帝就微服也来到了刑部。 场中发生的一切他都看在了眼里,既为刘易指责自己穷兵黩武而难过,也为宋王那一番话而感到欣慰。 ‘自己果真没看错,宋王确实宅心仁厚,也有雄心有抱负,只是苦于年纪小没有多少机会上战场,才会一直让人觉得他软弱无能。" 听得众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也就不再追究,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起来吧,朕恕你们无罪。” “......” 众人见得皇帝来了,还免了他们的罪,大声道谢。 “谢陛下。” “......” 皇帝走到宋王和冯沅面前,轻轻拍了拍宋王的肩膀,对他轻轻说了声刚才说的不错,然后才对刘易说道: “你叫刘易对吧,你刚才的话朕听到了。刘家村的青壮年牺牲在战场上,朕深感痛惜。不过若再重来一次,朕还是会这么做。天下大势,此消彼长。乾国强盛,他国就羸弱,反之亦然。朕不敢与乾太祖、乾太宗那样的圣君比,可至少朕不会让朕的子民被他国人随意凌辱、欺负。” “陛下爱民如子,学生...” “朕知道你想说什么,宋青临的事大家冤枉朕了。他不是炎国派来的使者,而是他到我乾国杀人越货,朕不得不将他抓了起来。” “什么?他不是炎国来的使者?” “不是。” “这...” “大家若是不信,不如亲自问问他到乾国来的目的。华尚书,将人带出来。” “是。” “......” 华容节匆匆进了刑部,皇帝也带着大家往里进。童茂春和刘承涛等人很是紧张,他们根本没想到皇帝会亲自来到刑部,更没想到他要公审宋青临。 这要是一会宋青临说他不是使者,会不会被乾国的百姓当场打死? 两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睛里看到了焦虑。 ‘这完全超出了他们原定的计划,接下来该怎么办?若是宁大夫在就好了,她那么聪明,说不定她会有办法。" 他们不知道宁栖禅此时就在刑部,只是被关在刑部后堂的客院中不得出来。 死牢里,宋青临正与苏申用炎国语言说着他的计划。华容节匆匆赶来,先让狱卒打开牢门。 狱卒以为他说错了,确认道: “华尚书您是说打开牢门放他们出去?” “嗯,把门打开。” “......” 华容节的内心有些纠结,按说他和宋青临是两个阵营,自己不能帮他。 可是宋青临知道他的底细,若是一会他当着皇帝的面说些不该说的话,那自己这个刑部尚书只怕也做到头了。 最后他还是把刑部门口发生的事,以及即将发生的事简单告诉了宋青临。 宋青临听了既意外又诧异,心中很快就有了主意。 “乾国有这么一位开明又霸气的君主真是令人羡慕,若是......” “若是什么?” “若是他再年轻个几年,说不定就能一统天下了。华尚书的好意我收下了,多谢。” “不必,只要你...” “华尚书放心,你的事我会替你保密的。” “......” 刑部外的几千人自然不能都进到刑部大堂,只能派些代表进来。 宋青临和苏申被华容节以及衙役带到刑部大堂时,皇帝正像个和善的长辈与刘易、褚其、童茂春、刘承涛、颜邬、徐江等人说着闲话。 皇帝哪知道这些人里混着童茂春和刘承涛这两个宋青临的忠实手下,见得宋青临进来,两人激动的差点没当场喊他主子。 好在其他人的视线也都在宋青临身上,倒也没显得他们俩很特别。 皇帝让褚其等人退到一边,自己先是认真打量起了宋青临。 但见此人脸上虽略有疲惫,可他气质超群、仪态端方,身姿挺拔且神态自若。 若不是提早知道了他是什么人,光看他这形态,还以为他是那种诗书礼仪教养出来的富家公子或是王孙贵族。 皇帝自小生活贫苦,潞王和秦王也自小跟着他南征北战,三人于文化方面都是半吊子水平,形态、礼仪更是全无。 他心中最完美的人就该是宋青临这样的,为此他不惜花费大量的心力培养宋王。 可是今日这么一看,他觉得宋王根本没法和宋青临比。 “你就是炎国的永安王宋青临?” “是,见过乾国皇帝陛下。” “看来朕的刑部尚书是你的朋友。” “......” 皇帝这话一出,堂上的众人有茫然的、有无措的,也有欣喜、有明了的。 华容节则是双膝跪地,大喊冤枉。 “陛下明鉴,臣与宋青临不是朋友,我们此前根本不认识。” “......” 华容节因为刚才在死牢里向宋青临泄露了众人请愿的事而心虚,竟是没反应过来皇帝为何会这么说。 他不明白,宋青临可明白的很,听了皇帝这话眼皮都没抬一下。 “朋友谈不上,不过是手中握有华尚书的把柄,他不得不好生招待我而已。” “宋青临你...” “什么把柄?” “冒名顶替。” “什么?” “陛下何必如此惊讶,比起其他人来,他不过是冒名顶替而已,算不了什么大事。且据我所知,华尚书为官这些年倒是实实在在替百姓做了不少好事。”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