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种田文炮灰?笑话!狗都不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8章 原来一个铁犁,还有这么多学问啊!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早上还是老规矩,江果带着记录本去田间地头查看。 杨婉怀了身子,地里就剩江父一个人看着。 江果要是再不帮着照看点,恐怕他都忙不过来。 江果正在新下苗的蔬菜区,别的不说,辣椒长得是真快啊 她正感叹着,突然一道女人的声音扬声喊过来。 “小果!小果!” 在地上埋着身子的江果直起腰,扶正挡住视线的草帽。 田边正站着一个窈窕的蓝衣女人,正对着江果开心地招手。 竟然是冯玉娘。 最近忙得很,再看见冯玉娘的笑脸,居然有种恍惚的感觉。 江果只愣神了一瞬间,就大声“哎”了一声。 然后就往路边走去。 不知道冯玉娘突然来找自己,是有什么事。 难道是宋不名的曲辕犁做好了? 江果走过去,看冯玉娘满脸的欢喜笑意,江果也不自觉带上了笑。 她抬手擦了擦汗,笑着说:“玉娘,看你这么开心,是不是有什么好事要告诉我啊?” 冯玉娘捂着嘴嘻嘻一笑,靠近江果神神秘秘地说:“阿名让我来叫你的,你们的犁做好了!” 江果眼神一亮:“走,带我去看看!” 冯玉娘笑嘻嘻地拉着江果的袖子,就带着她往宋不名家走。 走出两步,江果顿住脚步。 回头一看,阿狼还站在江果原先站的地方,正朝她看过来。 江果抬手招呼道:“阿狼,快过来!” 阿狼草帽下的沉静的脸,微微一动,说了个“好”字。 明明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但似乎就是柔和了几分。 江果说完被冯玉娘拉着往前跑。 之前在张大娘家,被一群村民围堵的情景实在是记忆犹新。 江果怕这次又会引起轰动,所以还是叫上阿狼比较靠谱。 几人走在路上,越走路上人越多。 好些男人女人都兴奋地讨论着,手里都还带着干活的家伙,往宋不名家的方向去。 “听说宋木匠造出来个小犁,特别好用!” “他就在自家门口田里呢,用他的什么蛐蛐犁,在犁田呢!” “那我可得去看看,涨涨见识,犁田的东西还能有啥不一样吗?” “……” 听着周围的议论,江果也明白了。 估计是看宋不名在田里,用曲辕犁犁田,消息这就传出来了。 毕竟在这种封闭的小山村里,木匠的地位是很高的。 宋木匠手艺又好,人也朴实,大家也都很相信和敬重宋木匠。 很快就到了,宋不名家门口一亩薄田边上,已经围了一大圈村民。 大家都在伸长脖子看,热烈地讨论着。 冯玉娘拉着江果,阿狼跟在后面,三人站在田边人少的地方。 水田在强烈的阳光下,像镜子一样反光,刺得人眼睛生疼。 江果微微眯起眼睛去看。 田里,宋不名正推着比正常铁犁小不少的曲辕犁犁田。 他裤脚高高挽起,身上都是泥点子,脸上却带着笑,对围观的村民展示着。 看着小巧的曲辕犁在不大的水田里,轻轻松松地转弯、回旋。 大家都是惊叹连连。 原本的老式直犁,不仅笨重,而且犁辕直直的,控制起来费力,还很难转弯。 尤其江半村很多田地都不大,还有不少环着山体的田地,形状不规则。 老式直犁用起来就更费劲了,犁个田,大半的时间都在不停地艰难转弯。 有人惊叹道:“这什么蛐蛐犁,看起来这么轻,咋转弯这么容易,还犁得挺深啊!” “天啊,这种小犁能不能给我们老两口也做一个,老头子年纪大了,平时的铁犁转个弯,就得摔一跤!” “……” 在众人或震惊或向往的眼神里,宋不名推着犁,慢慢朝着江果走过来。 江果扬起个大大的笑脸,对着宋不名敬佩地竖起大拇指。 “宋木匠,你可真厉害!” 宋不名原本还算白的皮肤,晒得黑了不少。 他不好意思地擦了擦手,才说:“我就是照着图纸做出来,没什么厉害的。” “才不是呢,”江果郑重地说,“你做出来的曲辕犁,比我想象的还要好,这可是造福老百姓的好东西,你当得起这一句称赞。” 士农工商,在古代,手工艺人的地位比商人还要高。 不是所有的木匠都愿意,一分钱都不收,还花费这么多时间,研究一个没人做过的东西。 而且谁也不知道,做出来之后,究竟是好还是坏。 究竟有没有人买单。 宋不名是个好木匠,更是个好人。 江果的夸赞都是出自内心的。 就在这时,一道气喘吁吁的声音响起。 “这叫啥啊?啥辕犁?” 几人回头,田边的村民都在往这边围过来。 里正刚从人群里挤出来,大汗淋漓地跑过来。 他边掏手绢擦汗,边喘着气问着。 江果看向宋木匠,等着他来公布。 毕竟曲辕犁出自他的手里。 可谁知宋木匠还是退后一步,腼腆地说:“还是小果来说吧,这是她让我做出来的。” 里正的目光转向江果,带着着急。 他也下过地,自然也能看出来曲辕犁的厉害。 而且以一个里正的角度,他更知道,如果曲辕犁能大面积推广,那对江半村的意义绝对是重大的。 江果看出来他的急切,也不废话,直接了当地说:“这叫曲辕犁,是一种新式犁,它的辕臂更短而且弯曲,就可以用更小的力气来控制。” “辕臂上加了随意转动的犁盘,犁田时就更容易转弯,整体更小巧,更容易操作。” 江果说完,宋不名家补充道:“我还在下面加了犁评和犁建,这样不管是耕地深还是浅,都能自己调节,还能把翻过的碎土推到旁边,让曲辕犁前进更省力。” 里正认真听着,越听眼睛睁得越大。 周围的村民也都听傻了。 有人挠头,“原来一个铁犁,还有这么多学问啊?” 也有人欣喜,“有了这样的小犁,我们春耕的时候就省力气多了啊!” 也有人质疑:“真的假的啊?他就上下嘴皮子一碰,说啥就是啥啦?你们还真信啊?” 江果循着声音看过去,果不其然,又是吴懒汉。 他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嫌弃地看着田里的曲辕犁。 但这话一说,确实不少村民面色都犹豫了。 他们大部分人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对着新事物,第一反应都是不知所措,并没有那么相信。 更别说吴懒汉在这一顿挫火。 江果皱眉,正要开口。 宋不名却先站出来。 他不爱跟人争面子争名声,但是他手里做出来的东西,他比谁都珍惜,容不得别人乱说。 他指着牛嫂子旁边的牛大壮说:“大壮,你会犁田不?” 牛大壮突然被点名,有点懵地指着自己的鼻子:“……我?” 牛嫂子是明白,宋木匠是想找个人,证明吴懒汉说得不对。 自从上次江果救了牛大壮之后,牛嫂子就变得十分相信江果。 这会江果是跟宋木匠站在一起的,牛嫂子毫不犹豫就把牛大壮推出去。 “你爹不是教过你吗?快站出来啊!” 牛大壮懵懵地就被牛嫂子推到了宋不名面前。 他爹虽然教过,可他又不会熟练,咋犁这新式犁啊? 牛嫂子对着宋不名热情道:“宋木匠,大壮你随便用,人别犁坏了就行。” 宋不名看着牛大壮茫然的小模样,温和地笑着说:“大壮,没事啊,我教你,很简单的,来……” 在宋不明轻声细语地教导下,牛大壮肉眼可见地自信了。 裤脚一挽就下了田。 宋不名耐心地教着:“来,这跟传统的直犁是差不多的,但是曲辕犁犁臂和犁盘会转,犁起来更省力气,你把好,对,慢慢来……” 村民们一个个也都睁大眼睛看着,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里正更是都快趴在田埂上了,小眼睛紧紧地盯着田里的两人。 牛大壮慢慢地上手,宋不名又跟着教了一会,就松开了手。 田埂上大家都屏住呼吸,看着两人的动作。 宋不名退到牛大壮身后,用手虚虚护着牛大壮的后背。 而牛大壮操作着曲辕犁,虽说动作十分生疏,但曲辕犁依旧正常地往前犁地。 等走到转弯的地方,只见牛大壮按照宋不名的教导,旋转犁臂和犁盘。 曲辕犁真的就这么轻巧地转了个弯,而且还是在个手法不熟悉的半大孩子手里。 田埂上不少村民眼睛都直了。 示范就在眼前,他们不信也得信了。 这曲辕犁在牛大壮手里都能转弯,那说明是真省力气。 要是个力气足的庄稼汉子操作曲辕犁,怕是一上午就能多犁三亩地。 可千万别小看这三亩地,农忙时候,时间就是金钱。 好多人家抢农忙,忙得饭都没时间吃,在地里对付一口。 觉都没时间睡,在地里干到大半夜,还不舍得回家。 春雨贵如油,好时节是靠抢的。 里正看着呼吸都急促了。 他转头看向江果,“这个曲辕犁,你是想怎么卖啊?” 江果想了想,对着田里的宋不名招呼道:“宋师傅,你先上来,里正叔有话说!” 宋不名应声,带着牛大壮上来了。 牛大壮一脸的兴奋:“娘,你看见没,我刚才犁田犁得多好!” 周围的村民也涌过去,抓着牛大壮追问,这曲辕犁什么手感,用起来好不好使什么的。 牛大壮这会正激动着,看曲辕犁哪哪都好。 直接张嘴就是夸,天花乱坠地夸。 这边宋不名对着里正说:“这曲辕犁做出来就是造福大家的,要说怎么卖,我听里正你的。” 说完,宋不名看向江果,怕她会有异议。 江果只是坚定地点头,表示肯定。 她是想赚钱,但是很多东西,也确实比钱重要。 而且,对江果来说,她的终极目的是解决书里一家人的凄惨结局。 那么她就需要拥有和假少爷对抗的力量。 赚到足够多的钱,也是她积攒力量的一种途径。 而除了钱,名声也是很重要的。 这也是江果之前,想要打造出草药之乡的原因。 至于曲辕犁,能赚钱最好,不能赚钱,能赚到名声,江果也不亏。 里正笑眯了眼睛,夸道:“你们都是咱们村的好人啊,我也不能让你们吃亏,就按照市面上铁犁的价格,我给你翻一倍。” 说着,里正又转身对着村民们大声说: “我先让宋木匠做二十个出来,我这边集中管理,以后村民们都可以过来租借,有闲钱的也可以直接找宋木匠买,但是要排在我这二十个后面……” 说完,他问宋不名:“你看行不行?” 宋不名点了点头,又看向江果。 江果也笑着说道:“当然行,先紧着给村里做。” 里正笑容憨态:“做完之后啊,你们想怎么卖怎么卖,我不多管啊!” 说着,他凑近了些,小声说:“等明年咱们村一鸣惊人,隔壁几个村肯定要来疯买,到时候你还能涨涨价。” 江果和眼露精光的里正对上眼,嘻嘻一笑:“到时候,宋师傅做不过来,肯定也要找村里人帮忙干活的。” 言外之意,这门生意还能帮村里创收。 两人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里正摸着自己的大肚子,急匆匆地走了。 走之前还留下一句,等会就交定金,让宋不名赶快开工。 这边村民们还都围着曲辕犁,新奇地看一看,摸一摸。 宋不名爽快地一挥手,让大家想试的,都可以下田去试一试。 一时之间,田埂上人都排起队了。 一个接一个地下田,想感受下这新式曲辕犁。 江果和宋不名都是带笑看着。 宋不名突然开口道:“这曲辕犁卖出去的钱,给你三成行不?” 江果一愣。 三成? 她想到宋不名不会给自己分成,但这也太实诚了吧! 里正说按照铁犁的价格翻一倍买卖,镇上一个好铁犁,几乎也得近一两银子。 那这第一笔生意,就有四十两,江果能拿差不多十二两了。 江果连连摆手:“我这什么都没干,图纸也是现成的,拿三成也太多了,你意思意思就行了。” “怎么能说是什么都没干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