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设驾驶着那辆陈年老旧的大众捷达,在乡间蜿蜒的小道上蹒跚前行。两旁是望不到边的麦浪,随着车身的晃动而荡漾开来,宛如这片古老的土地在向他招手致意。透过半掩的车窗,一缕缕清风拂面而来,吞云吐雾间,仿佛能嗅到泥土的芳香。
宋建设不时低头查看手机导航,生怕错过通往芝麻山村的岔路口。他的心中有一丝不安,又夹杂着一些期待。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此刻已然成为他魂牵梦萦的所在。
车子终于驶进了村子,宋建设把车停在一棵大槐树下。树荫遮挡了正午的烈日,在他疲惫的身心上洒下一片清凉。宋建设下车伸了个懒腰,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让他感到无比舒畅。他环顾四周,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片葱茏的绿色,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宋建设信步走进村委会,看到一个年轻姑娘正埋头整理桌上的文件资料。那认真的神情,像极了他曾经的模样。
"小刘,请问付平在吗?"宋建设开门见山地问道。
姑娘愣了愣,很快便反应过来,亲切地笑着说:"啊,宋镇长!你找付干部有事吗?他现在不在村委会,去田间地头了。"
"田间地头?"宋建设更加好奇了,"他去那里做什么?"
"听说是帮村民们丈量土地。"姑娘耸了耸肩,"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你要不要去那边找找看?"
"好吧,那我过去看看。谢谢你啦,小刘姑娘。"宋建设告别了刘逸霏,重新走向村外。
烈日当空,宋建设顶着毒辣的阳光,朝村外走去。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流下,浸湿了衣襟。但他毫不在意,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他要见到付平,要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不一会儿,宋建设就看到远处的田埂上站着一群人,为首的正是付平。只见他拿着一个崭新的测量仪器,在田地里来回比划,动作娴熟而专注。旁边还站着几个村民,神情似乎有些不满,但又无可奈何。
宋建设加快脚步走了过去,付平听到动静,回过头来,脸上露出一丝惊喜的神色。"宋老哥,你怎么来了?我正在给大伙儿测量土地呢。"
"小付,你这是在干什么?测量土地要用这么高级的仪器?"宋建设不解地问。在他看来,农村的土地丈量,不就是拿根绳子比划比划,哪里需要动用这些精密的仪器?
"可不是嘛!"一位年迈的大婶突然插话道,"俺们祖祖辈辈用绳子量地,从来没出过错。他非要用那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谁知道准不准!"
"就是,就是!老祖宗的办法最好使,别整些新花样。"旁边几个村民也跟着起哄。付平连忙解释道:"大娘,麻绳固然好用,可现在有了精密仪器,它能更快更准地测量土地面积,这样分配才更公平......"
那老妇人却根本不听,自顾自嚷嚷起来:"胡说八道!我家祖上可是靠这麻绳量地赚了钱,现在你说它不准?我才不信呢!"场面顿时变得混乱起来,不少村民也跟着喝彩,仿佛这是一场关乎荣誉的较量。眼看事态在渐渐失控,宋建设急忙想要上前劝阻。
付平却伸手拦住了他,沉声喝止了村民们的喧哗。"诸位亲爱的乡亲们,我并非是要否定祖先的智慧,而是想引进新的科技手段,让测量更加精准,更有效率。我们现在可不是为了自己私利,而是要公平合理地分配好集体的土地资源......大伙儿且听我把话说完。"
宋建设在一旁适时附和道:"没错,没错!付平说得很有道理,如果大家各行其是,用不同的标准测量,到最后可就乱套了。只有统一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才能确保测量结果的公平公正。"
付平无奈地笑了笑,目光却是坚定的。他耐心地解释道:"大娘,您听我说。这个仪器叫做土地测量仪,是专门用来测量土地的,比绳子要精准得多。再说,科技在进步,俺们也要跟上时代啊。您想,以前地界不清,三天两头的吵架打架,您受罪不说,地里的庄稼也跟着遭殃。现在好不容易盼来了划分土地的机会,咱可千万不能错过啊。"
"你这小子,嘴倒是挺甜!"大婶半信半疑地嘟囔着,"再甜也没用,地是俺们的,凭什么让你说了算?"
"大娘,您想想,咱们村里这么多年了,地界一直都是模糊的,三尺两寸的事儿都能吵个没完。"付平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把地界划清楚,以后大伙儿各自种各自的,再也不用为了这点破事伤了和气,这不是好事吗?"
"话虽这么说,可万一要是丈量不公,咱们吃了亏怎么办?"另一个村民提出疑虑,眼神中满是戒备。
"放心吧,丈量的事儿我会亲自盯着,保证不会有半点偏差。"付平信誓旦旦地保证,"再说了,丈量只是第一步,以后还要进行土地确权、登记,把每家每户的地都明明白白登记在册。这可都是为了咱们村民的长远利益着想啊。"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吵嚷了很久,但最终还是被付平和宋建设的诚恳劝说给说服了。"好吧,就听你们的,用那新仪器测量吧。"老村妇虽然依然有些不放心,但还是象征性地将手里的麻绳递给了付平。
付平接过麻绳,虔诚地捧在手心,仿佛这是一件无价之宝。他转身对村民们郑重说道:"放心,这根祖传的麻绳我一定会妥善保存,等到将来有一天,当新的测量方式为大家所接纳时,我们就把它珍藏起来,作为对祖先智慧的缅怀。"
老村妇被付平的谦逊和诚恳所打动,点点头,似乎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疑虑。大伙儿终于肯统一标准,测量工作才得以有条不紊地展开。
付平笑着打趣道,又转向宋建设,"宋老哥,你怎么突然来了?有什么事吗?"
宋建设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差点忘了正事。他把付平拉到一旁,低声说:"是这样的,省报社要派记者来咱们村采访,就是想了解你在这里的工作情况。这可是个好机会啊,咱们得好好准备准备。"
"省报记者?来采访我?"付平有些诧异,"我在这里的工作还没有什么成果,让他们来了也没什么好看的啊。"
"这你就不懂了吧。"宋建设神秘兮兮地说,"这种时候,就应该先把场面做足,把记者哄高兴了,对咱们以后的工作大有好处。要不这样,咱们先把村子收拾收拾,把脏乱差的地方都遮掩一下,再安排几个村民说说好话......"
"停!"付平皱起眉头,打断了宋建设的话,"宋镇长,咱们不能这样。记者来了,就让他们看看咱们村的真实情况,我可不想搞什么作秀。农村的现状本来就不容乐观,我们瞒着掩着又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借这个机会,让更多人关注农村,了解农民的疾苦呢。"
宋建设被付平这番话说得哑口无言,心里却也不免有些担忧。他叹了口气,说:"我知道你心里装的都是村民,可是这样做会不会有点冒险?万一上面对你的做法有意见,你的仕途可就受影响了。"
"仕途?"付平失笑,"我才不在乎什么仕途。我来这里,就是想为村民做点实事,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这是我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我的理想。为了理想,我愿意付出一切。"
宋建设注视着付平坚定的眼神,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敬佩之情。他拍了拍付平的肩膀,郑重地说:"好,我支持你。不管有什么困难,我都会帮你渡过难关的。"
付平感激地笑了笑,正要说些什么,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喧哗声。原来是村民们又吵了起来,有人质疑付平的测量方法,有人怀疑他别有用心,一时间众说纷纭,场面一度混乱。
付平连忙赶过去,耐心地跟村民们解释:"大伙儿听我说,新的测量方式虽然不太一样,但绝对不会让大家吃亏。相反,统一的标准才能确保分配的公平公正。你们想想,以前地界不清,三天两头的吵架打架,你们受罪不说,地里的庄稼也跟着遭殃。现在好不容易盼来了划分土地的机会,咱们可千万不能错过啊。"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着,渐渐安静了下来。大家心里都明白,付平说的是大实话,可一时半会儿还是难以接受这些新鲜事物。
就在这时,一辆崭新的轿车驶进了村子,在村口停了下来。车上走下一位年轻女子,她穿着得体,举止优雅,一看就是城里人。女子环顾四周,径直朝付平走了过来。
"请问是付平付干部吗?我是省报记者兰妊,前来采访你的工作情况。"女子自我介绍道。
付平愣了一下,连忙上前打招呼:"兰记者你好,欢迎来到芝麻山村。不过你来得不巧,我正在跟村民们解释土地测量的事宜,恐怕腾不出时间接受采访。"
"不如我就跟着你,边走边聊?顺便也能了解一下村民的想法。"兰妊说着,眼神里透露出一股子执着的神情。
付平思忖片刻,点点头说:"那好吧,那我就带你四处看看,也让你见识一下咱们农村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