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贫小村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三章 年味里的告别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大年初一的阳光,仿佛是天公特意调制的蜜,甜丝丝地穿过薄薄的冬雾,轻柔地抚摸着芝麻山村那一排排青瓦房顶。瓦片上的霜,被阳光亲吻后,化成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泪珠,顺着瓦楞滑落,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纵使空气中还残留着些许寒意,但这丝毫不影响新年的喜庆在村庄的角角落落弥漫开来,像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温暖着每个人的心房。 村口那棵老槐树,经历了百年的风霜,树皮早已斑驳不堪,像老人脸上的皱纹,记录着岁月的沧桑。树下,一张歪歪扭扭的桌子,似乎下一秒就要散架,却奇迹般地撑起了一个热闹的世界。几个老头儿,围坐在桌边,每个人嘴里都叼着根快要燃尽的烟卷,吞云吐雾,乐此不疲。烟雾缭绕,模糊了他们的面容,也模糊了时间。 “老张,你个老小子,又想偷牌是不是?别以为我们老眼昏花就看不清!”说话的是个精瘦老头,名叫李老头,一双眼睛像鹰隼般锐利,紧紧地盯着老张的一举一动。 老张,一个身材臃肿的老头,挺着个圆滚滚的肚子,像只怀孕的青蛙,他嘿嘿一笑,露出被烟熏得焦黄的牙齿,“去去去,你才老眼昏花,我这是光明正大出牌,懂不懂?不懂就回家抱孙子去!” “行了行了,都一把年纪了,还跟小孩儿似的,赶紧出牌!”坐在一旁的老王,是村里的老好人,平日里最见不得别人争吵,赶紧出来打圆场。 老人们嘴上虽然互相埋汰着,但手上却一点也不含糊。一张张扑克牌,在他们粗糙的手指间翻飞,仿佛带着千斤重量,被他们重重地拍在桌面上,发出“啪啪”的声响,像是在宣泄着什么。 一阵寒风吹过,卷起地上的鞭炮碎屑,在空中打着旋儿,像是在为老人们欢呼雀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硝烟味,那是过年的味道,也是芝麻山村的味道,那是专属于他们的年味,那是他们生命中最鲜活的味道。 老人们就这样,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新年。他们就像那棵老槐树,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见证着村庄的变迁,也守护着村庄的宁静。 王家小院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离愁别绪。王占奎和其老伴站在院坝里,真诚又不舍地挽留着吴孟森夫妇。"吴老哥,徐嫂嫂,再多耍几天嘛!家里菜蔬新鲜,杀只土鸡,再弄个火锅,保管你们在城里吃不到这滋味!" 吴孟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老弟啊,不是我们不想多待,实在是身不由己啊!年也过了,家里事情还是不少,等后面时间空闲点,欢迎老弟带着全家一起到江城来,到时候,我做东,一定好好招待你们!" 事实上,对他们老两口而言,能抽出这三天时间跑这一趟,已经很是难能可贵了。吴孟森是教授,徐如萍在三甲医院当主治医生,地位显赫,人情往来自然就多。假期对他们来说,更是难能可贵的珍宝。 昨晚上,老两口还久违地亲手放了烟花炮仗,笑得跟个孩子一样,那份纯真的快乐,是他们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无论如何也体会不到的。 "年也过了,你们也该走亲戚了吧。"徐如萍拉着王占奎老伴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体己话,言语间满是不舍。王占奎跟吴孟森站在院坝一角,一边吞云吐雾,一边聊着芝麻山村未来的发展,语气中带着几分期许,也带着几分担忧。 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零星的炮仗碎屑,在王家小院的青石板路上打着旋儿,像一群失去了方向的红色蚂蚁。空气中弥漫着尚未散尽的火药味,混合着柴火燃烧后特有的草木灰的味道,构成了一种乡村独有的、略带粗粝的年味。 吴冲深深地吸了一口烟,辛辣的烟雾顺着他的喉咙一路向下,在他肺里炸开,仿佛要驱散心头的阴霾。他眯起眼,透过缭绕的烟雾,看着院子里堆放整齐的行李,脸上写满了落寞。 “像霜打的茄子似的,蔫了吧唧的。”付平不知何时走到他身边,用肩膀轻轻撞了一下他,语气里带着几分调侃,“怎么着,舍不得走啊?舍不得就留下来,帮占哥们一起建设芝麻山村!” 吴冲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将烟头狠狠地扔在地上,用脚碾了碾,语气里带着几分自嘲,“说得轻巧,我倒是想留下来,可组织不允许啊!回去还有一堆破事等着我呢!” “唉,也是,咱们这些吃公家饭的,身不由己啊!”付平叹了口气,语气里多了几分理解,“不过话说回来,你与其在这儿唉声叹气,还不如回去好好想想办法,跟村民们搞搞关系,争取早点做出点成绩来。芝麻山村的变化你也看到了,只要肯干,办法总比困难多。” 吴冲沉默了,他抬头看着眼前这个和自己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心里五味杂陈。付平的话像一记闷锤,敲打着他的心房,让他原本就烦闷的心情更加沉重。他何尝不想做出一番成绩?可是现实的泥沼却让他举步维艰。 就在这时,一阵欢快的手机铃声打破了院落的宁静。付平接起电话,脸上迅速堆满了笑容,语气也变得轻快起来,“喂,张师傅啊……对对对,是我们……好好好,我们这就出来……” 挂断电话,付平转过身,对着众人说道:“车子过来了,咱们走吧!” 这一趟回江城,付平怎么都不忍心让二老再去挤大巴了。眼看着年关将至,车站人满为患,想想那拥挤不堪的场面,他就一阵头疼。思来想去,他一咬牙,联系了一辆面包车,三百块钱的“天价”,将他们一行直接送去江城。算上司机,一共七人,刚刚好。 是的,付平也要走,一是像刚才说的,给王家留点自己走亲戚的时间,二是护送二老的同时顺道去一趟江城给陈老和张佳妮拜个年。芝麻山村的现在,多亏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做人需懂感恩。 一辆灰白色的面包车,突突突地从远处驶来,在王家小院门口停下,扬起一阵尘土。司机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汉子,皮肤黝黑,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 “来来来,东西都放后备箱吧。”付平一边招呼着众人上车,一边从口袋里掏出香烟,递给司机师傅一根,“师傅,辛苦了,大过年的还要跑车。” “不辛苦不辛苦,都是为了生活嘛。”司机师傅接过烟,麻利地掏出打火机点燃,深深地吸了一口,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众人告别了王家一家,挥手作别,真诚地相约未来,然后陆续上了面包车。车门关上,隔绝了院外的寒风,也隔绝了那些复杂的情绪。 车子行驶在蜿蜒的乡间公路上,两旁的田野里,绿油油的麦苗破土而出,在春风中摇曳着,预示着新的希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