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簸的车厢内,弥漫着呛人的尘土味。吴冲感觉自己的屁股仿佛不是长在自己身上,而是一块被人随意丢弃在破旧板车上的抹布,随着车轮的跳动,毫无尊严地上下翻飞。
他痛苦地扭动着身子,试图在坚硬的座椅上找到一丝舒适,却徒劳无功。
窗外,单调的黄土景色飞快地倒退,仿佛一卷粗糙的砂纸,无情地磨损着他的耐心。他想早点离开这荒凉之地,回到城市里,回到那熟悉的柏油马路和高楼大厦之间。
终于,芝麻山村那低矮的房屋轮廓开始变得模糊,最终消失在视野的尽头,只留下一抹淡淡的黛青色,如同宣纸上晕染开的水墨,在无垠的田野中静默着。吴冲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温暖的阳光透过车窗,在他脸上镀上一层金黄,驱散了旅途的疲惫,也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
温暖的阳光透过车窗洒落在身上,驱散了旅途的疲惫,吴冲忍不住伸了个懒腰,嘴角不自觉地泛起一丝笑意。
“老付,这次药材种植总算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接下来就等着收获季节了。”他转头看向坐在后座的付平,语气里带着几分轻松和自得。
“事情哪有那么简单。”付平扶了扶眼镜,眉头微微皱起,语气一如既往的沉稳,“药材种植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我这一堆事儿还没解决呢,说是"焦头烂额"也不为过。”
“你就别谦虚了!”吴冲笑着摇摇头,显然没把付平的话放在心上,在他看来,这不过是老朋友一贯的谨慎和悲观罢了。“这都步入正轨了,专家也请了,销路也有保障,就等着到收获的季节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他说着,还故意冲付平挤了挤眼睛,一副“你就别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表情。
坐在副驾驶的吴孟森听到这里,转头看向窗外,仿佛对车里的对话毫无兴趣。
付平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缓缓道来:“你知道王磊那家伙最近又干了什么好事吗?前几天他又动手打了自己的老婆,把人家打得遍体鳞伤。事后王磊还在村委会大吵大闹,把会场搅得乌烟瘴气……”
吴冲愣了一下,随即想起王磊是谁。那是村里的“刺头”,游手好闲不说,还经常家暴妻子。年前付平提出垃圾集中处理的倡议,他就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还当着全村人的面把垃圾桶砸了,最后还是付平自掏腰包才算平息了事端。
“他媳妇不是已经申请了人身保护令吗?警察也警告过他了,怎么还敢闹事?”坐在副驾驶的吴孟森皱起眉头,语气里带着几分不悦。
“他这次倒没动手,就是跑到村委会撒泼打滚,说他媳妇不让他回家,还把他的钱都卷走了,非要我们给他做主。”付平的语气里透着一丝无奈,“村里有些人也跟着起哄,说我们这些村干部就会欺负老实人,净帮着外人说话……”
“这些人真是……”吴冲听得直皱眉,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知道付平这段时间为了推动乡村文明建设费尽心思,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没想到效果却并不理想。他想起付平顶着烈日,一家一家发放宣传资料的场景,想起他苦口婆心地劝说村民改掉陋习的场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无力感。
“年前我提议的垃圾集中处理、公共厕所改造,还有成立村民文化活动中心等等,到现在都没办法推行。”付平叹了口气,“村民的思想观念太落后了,很多事情根本没办法沟通,更别说让他们配合了。”
“要我说,还是得先发展经济,等村民们都富裕了,自然就懂得文明的重要性了。”吴冲忍不住插嘴道,“仓廪实而知礼节,你现在搞这些,是不是太激进了点?”
坐在一旁的刘彬和李康也跟着附和:“是啊,付平,你们村现在好不容易才有了起色,你可别搞砸了。要是因为这些事情影响了省里对咱们的经济指标考核,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吴孟森缓缓开口了:“吴冲说得固然有一定道理,但也未免有些短视了。乡村发展不应只着眼于经济建设,更要重视制度、组织、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建设,只有各个方面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乡村才能真正走上持续繁荣的道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付平的做法是应该的。”
他转头看向吴冲等人,语气严肃:“你们啊,就是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一点都没有年轻人的锐气!你们看看付平,年纪轻轻就敢想敢做,你们呢?整天就知道守着那点经验,一点创新意识都没有!”
吴冲等人被说得面红耳赤,却无力反驳。他们也知道吴孟森说得有道理,但具体该怎么做,他们心里也没底。
“你们也不用灰心,乡村振兴的路还很长,需要慢慢摸索。”吴孟森的语气缓和了些,“你们要多向付平学习,多思考,多尝试,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听到吴孟森的话,车内陷入了一阵沉默。吴冲三人面面相觑,他们敬佩付平的勇气和决心,但也深知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乡村建设的担子,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金黄色的阳光倾泻在车窗上,将吴冲的脸映照得忽明忽暗。他望着窗外飞逝而过的稻田,心中却像堵着一块石头,沉甸甸的。他不得不承认,付平的话像一根刺,扎破了他虚幻的乐观泡影。那些被刻意忽略的难题,此刻如同一群嗡嗡作响的蚊蝇,在他耳边挥之不去。
车子驶入江城,高楼大厦如同一座座冰冷的钢铁森林,与身后的田野形成鲜明对比。吴冲感到一阵莫名的压抑,仿佛回到了牢笼之中。他多么希望自己也能像付平那样,为了理想而奋斗,即使面对的是一片荆棘。
“老付,咱们电话联系。”车子在江城大学门口停下,吴冲三人下了车,匆匆与付平告别。他没有回头,仿佛多看一眼,就会被那份沉重的责任压垮。
付平目送着他们离开,夕阳在他脸上投下一片阴影,更显疲惫。他想起临行前王占奎那双浑浊却充满期盼的眼睛,想起村里崎岖泥泞的道路,想起那些为了生计而早早辍学的孩童……他知道,这条路还很长,但他必须走下去,为了芝麻山村,也为了自己心中那未曾熄灭的希望。
“老师,师母,我先送你们回家吧。”付平转过身,对吴孟森夫妇露出一个疲惫的微笑。
“好,回家。”吴孟森点点头,率先朝小区走去,脚步沉重,仿佛背负着千斤重担。他回想起自己在芝麻山村的所见所闻,心中五味杂陈。他深知,仅凭一腔热血和几句空话,无法改变乡村的现状,更无法填平城乡之间的鸿沟。
徐如萍走到付平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柔声说道:“小付,别灰心,师母相信你一定能行的。”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像是一剂强心针,注入付平疲惫的心房。
付平感激地看了徐如萍一眼,用力点了点头。他扛起王占奎精心准备的土特产,快步跟上了吴孟森的步伐。这些土特产并不贵重,却承载着村民们最朴素的希望,也温暖着付平疲惫的心。他知道,这条乡村振兴的路,他并不孤单,因为还有许多像王占奎、徐如萍这样的人,在默默地支持着他,鼓励着他,与他并肩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