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贫小村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8章 蕲艾种植引专家争执,产业园项…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正午的阳光洒满了小村庄的每个角落,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芳香。付平领着一行专家们,穿过蜿蜒的小路,来到了村里的小食堂。食堂虽然简陋,但收拾得干干净净,墙上挂着几幅农家风景画,倒也显得温馨。 "各位专家,咱们就在这儿吃个便饭。"付平笑着说,"虽然不比城里的大酒店,但这儿的农家菜可是地道得很。" 专家们纷纷点头,有人说:"挺好的,正好尝尝当地特色。" 付平眼珠一转,凑到胡县长耳边低声道:"胡县长,要不您请客?这样专家们心里也更有底。" 胡县长微微一愣,随即会意地笑了:"你这个守财奴,还得我教你做人情呢?"说着,他轻轻戳了戳付平的脑门,"行,我请就我请。" 一旁的县委办主任听了,眼中闪过一丝羡慕。胡县长这一手,可真是高啊! 大伙儿落了座,桌上很快摆满了热气腾腾的菜肴。有烧得酥烂的红烧肉,清脆爽口的炒青菜,还有一大盆冒着热气的鱼汤。 "来来来,各位专家,尝尝我们这儿的特色菜。"胡县长热情地招呼着,"这鱼可是从咱们村后面的小河里现捞的,新鲜得很。" 唐专家夹了一筷子鱼肉,赞不绝口:"嚯,这鱼肉鲜嫩,汤头也浓郁,比城里饭店的还要地道。" 简莎也点点头:"确实不错,能吃到这样的农家菜,倒是让人想起小时候的味道了。" 饭桌上的气氛渐渐热络起来,专家们你一言我一语,聊起了对产业园区的看法。 "我看这儿的地理位置不错,交通也方便,发展产业园区的条件是具备的。"一位专家说道。 胡县长听了,眼睛一亮:"是啊,我们县里可是下了大力气要把这个项目搞好。您看,有什么建议吗?" "我觉得可以考虑发展特色农业,比如说中药材种植。"另一位专家提议,"这里的气候土壤都很适合。" 付平在一旁听着,心里暗暗高兴。看来专家们对这个项目还是很感兴趣的,这可是个好兆头。 饭后,胡县长按人头数了钱,亲自交给了食堂的老板娘。专家们看在眼里,对这个小食堂的管理更是赞不绝口。 "这食堂管理得不错啊,"唐专家说,"干净卫生,价格公道,要是以后产业园区建起来了,工人们在这儿吃饭也放心。" 简莎也点头附和:"是啊,从小事做起,这是个好兆头。" 付平听了这话,心里更是美滋滋的。看来这顿饭没白请,专家们对这个地方的印象不错,对产业园区的前景也充满信心。他暗自盘算着,回头得好好谢谢胡县长这一手。 饭后,大家意犹未尽地离开了小食堂。付平正准备带专家们去下一个考察点,突然接到了王二虎的电话。 "付书记,不好了!"王二虎的声音透着焦急,"唐专家和那个女专家在我家吵起来了!" 付平一听,心里咯噔一下。他连忙向胡县长等人告了个罪,匆匆往王家赶去。一路上,他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 等他气喘吁吁地赶到王家,只见唐专家和简莎正在楼上房间里争得面红耳赤。王二虎站在一旁,手足无措,见到付平来了,如同看到了救星。 "你们这是怎么了?"付平走进房间,试图平息两人的争执。 唐专家转过头来,脸上满是怒气:"小付,你来得正好。你说说,我在这儿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多,推广的插杆法有什么不对?" 简莎则冷笑一声:"师哥,我知道你辛苦,但科研不是靠辛苦就能做好的。你推广的插杆法,有没有做过严格的实验和论证?" 付平听了,顿时明白了事情的缘由。原来两位专家是因为蕲艾的采收工艺起了争执。他正想说些什么来缓解气氛,却见唐专家更加激动了。 "什么叫没有做实验和论证?我这一年来,每天跟农民们在地里摸爬滚打,难道还不够实践吗?"唐专家涨红了脸,声音都提高了八度。 简莎却不为所动,反而更加严厉地说:"师哥,我们是搞科研的,一码归一码。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能混为一谈。你的插杆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有没有考虑过对蕲艾品质的影响?" 唐专家被问住了,一时语塞。但他很快又反驳道:"既然这样,各有优劣,你又凭什么说我做的是错的?" 简莎叹了口气,语气稍缓:"我不是说你错了,而是说你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再说了,你去年在这个村子的一组种了一年的蕲艾,怎么今年还要继续种,你就没反应过来轮播的事情吗?" 这话一出,唐专家的脸色更加难看了。他猛地站起身,怒气冲冲地说:"你懂什么?我这是为了农民着想!你在学校里坐而论道,哪里知道农民的难处?"说完,他转身就往外走。 付平连忙拦住他:"唐专家,别生气,有什么事我们慢慢说..." 但唐专家已经气得不理会任何人,推开付平就往楼下走去。简莎见状,也叹了口气,摇摇头站起身来。 付平左右为难,不知该先追唐专家还是留下来安抚简莎。最终,他决定先送简莎下楼。 "简教授,您别介意。唐专家他..."付平一边走一边解释,却被简莎打断了。 "小付啊,你不用解释。"简莎的语气缓和了许多,"我当然是理解他的,不然也不会单独找他说。而且他毕竟是我师哥啊!他在种植技术上的造诣比我高多了。" 付平听了这话,心里稍稍安定了些。他们走到了王家院子里,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斑驳陆离。 简莎停下脚步,转身对付平说:"行了,这事儿你不用担心,我师哥的性子我比你了解得清楚,忙你的就行了!" 付平还想再说什么,但看到简莎坚定的眼神,只好点点头。他目送着简莎离开,心里却五味杂陈。 站在院子里,付平抬头看了看二楼,又看了看通往村委会的路,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他就刚才那么一听,感觉好像是唐专家不对。但唐专家这一年多在这儿累死累活,他又怎么好说得出那些话呢! 付平深深地叹了口气,。走在乡间小路上,他脑子里乱糟糟的,既担心两位专家的矛盾会影响项目进展,又在想该如何调解他们之间的分歧。 村委会的办公室里,付平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却怎么也看不进去。他的目光不时飘向窗外,仿佛在那里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突然,办公室的门被推开了,王二虎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付哥,不好了!"王二虎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唐专家说要离开,正在收拾东西呢!" 付平一听,猛地站了起来:"什么?这可不行!"他急忙往外跑,边跑边对王二虎说,"你快去找胡县长,就说有急事,让他马上来王家!" 王二虎应了一声,转身就往县政府跑去。付平则加快脚步,朝王家赶去。他心里暗暗祈祷,希望能赶在唐专家离开之前劝住他。 当付平气喘吁吁地跑到王家时,唐专家正拖着行李箱往外走。看到付平,唐专家的脸色更加阴沉了。 "唐专家,您这是要去哪儿啊?"付平装作不知情地问道。 唐专家冷冷地说:"小付啊,我看这项目是不需要我了。我这就回去,免得碍别人的眼。" 付平连忙上前拦住他:"唐专家,您别这样。有什么误会咱们坐下来好好说,怎么能说走就走呢?" 就在这时,胡县长也赶到了。他一见这情形,立刻明白了事态的严重性。胡县长快步走上前,满脸堆笑地说:"唐专家,这是怎么了?有什么事咱们好商量嘛!" 唐专家看到胡县长来了,脸色稍缓,但仍然一脸不悦:"胡县长,不是我不想干,是有人觉得我不够格。" 胡县长闻言,连忙打圆场:"哎呀,这肯定是误会。唐专家您可是我们这个项目的顶梁柱啊!您要是走了,这项目还怎么进行下去?" 付平也在一旁帮腔:"是啊,唐专家。您这一年多的心血,大家都看在眼里。您要是走了,农民们该怎么办啊?" 唐专家听了这话,脸色稍霁,但仍然有些犹豫。这时,简莎不知从哪里走了过来。 "师哥,"简莎语气柔和地说,"刚才是我太激动了,说话有些过分。您别往心里去。" 唐专家看到简莎,先是一愣,随即说道:"师妹,你说得对,我确实有些疏忽了。这轮播的事,我是该好好考虑考虑。" 简莎听了,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师哥,我们都是为了这个项目好。您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很宝贵,我们应该把您的经验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帮到农民。" 胡县长见状,立刻顺水推舟:"对对对!两位专家强强联手,这项目不就更有保障了吗?" 付平也赶紧说:"是啊,唐专家您的实践经验,加上陈教授的理论研究,这不就是最佳组合吗?" 唐专家听了这些话,脸上的怒气渐渐消散。他看了看简莎,又看了看胡县长和付平,最后叹了口气说:"也罢,既然大家都这么说,那我就再试试吧。" 胡县长听了,大喜过望:"太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来来来,咱们找个地方好好聊聊,把接下来的工作安排一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气氛渐渐融洽起来。付平看着眼前的场景,心里总算松了口气。他暗自庆幸,这场风波总算是平息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