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贫小村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08章 重建之路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芝麻山村的苍穹,多日来已不见往昔的明朗。 震后的村庄,表面看似恢复了些许宁静,然而每个人心中都明白,往昔的日子已一去不返。那些崩塌的土屋、断裂的道路,犹如村庄身躯上的疮痍,难以轻易消除。村民们凝视着村委会周边安然无事的平房,心中略感慰藉,但一思及外头土屋坍塌的惨状,心情便又不禁沉重起来。 “这场灾难,绝非仅仅关乎咱们村。”付平在心中暗自思忖。他伫立在村委会的窗前,凝视着远方的山峦,心境久久难以平复。 整个江州大地,此刻已是疮痍满目。远处的广播仍在播放着低沉的新闻报道,报纸上黑白的版面蕴含着无尽的悲怆。每一个字,每一道声音,皆似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众人的心头。 然而,生活总得继续。纵使满心哀伤,纵使前途未卜,芝麻山村的人们仍需为明日而不懈努力。付平深知,身为村里的干部,他决不能让自己垮掉,此时此刻,他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坚毅。 桌上的文件散落一地,皆是关于村里新村建设二期工程的方案。政府的鼎力支持使芝麻山村的重建规划得以推进,但实际面临的困境却超乎想象。 夜幕渐渐笼罩下来,整个城市都沉浸在了黑暗之中,只有街道两旁的路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付平的办公室里,只剩下一盏台灯还在散发着光芒,照亮了付平专注工作的身影。付平正埋头于案前,认真地阅读着手中的文件,眼神凝重,眉头微微皱起。 突然,门口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打断了付平的思绪。紧接着,刘逸霏轻轻地推开门,手里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炒饭走了进来。她的出现,让原本安静的办公室瞬间变得活跃起来。 “吃饭!”刘逸霏的声音清脆悦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付平听到她的话,缓缓抬起头,看了一眼那盘炒饭,嘴角露出一丝苦笑。他知道,自己已经好几天没有好好吃饭了,身体早已疲惫不堪。但此刻,他的心思完全被手头的工作占据,根本无暇顾及其他事情。于是,他轻声回答道:“谢谢,先放在那里吧,我等会儿再吃。” 然而,刘逸霏并没有就此离去,她径直走到付平的身旁,伸出手来,一把夺过付平手中的笔,脸上带着几分戏谑的笑容,说道:“你是想跟我生离还是死别啊?”付平听了这话,不禁抬起头来,看着眼前这个俏皮可爱的女孩,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刘逸霏是真心关心他,所以才会如此直白地表达出对他身体健康的担忧。 付平接过盘子,默默无语地开始享用这份温馨的晚餐。他一边吃着,一边感受着刘逸霏的关心与支持。虽然只是简单的炒饭,但在这一刻,却仿佛成为了世间最美味的佳肴。 刘逸霏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付平吃饭。她的眼中充满了温柔和关切,似乎想要透过付平的外表,看到他内心深处的忧虑。她知道,付平最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她也明白,作为一个男人,他必须坚强面对一切。因此,她选择了默默陪伴在他身边,给予他最温暖的关怀。 饭菜热了三次,原本热气腾腾的菜变得有些干硬,仿佛失去了生气。但他并没有抱怨,也没有表现出不满的情绪,只是默默地拿起筷子,机械地将饭菜送进嘴里。每一口都带着一丝苦涩和疲惫。 忽然,一杯冒着热气的温水被轻轻放在他的手边。刘逸霏的声音传来,比之前柔和了许多:“别噎着。”付平抬起头,看了她一眼,然后端起杯子,喝了一口水,感觉喉咙稍微舒缓了一些。他放下杯子,眼神依然显得疲惫不堪,但此刻似乎多了一丝轻松。 刘逸霏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他吃饭喝水的样子,忍不住叹了口气,轻声问道:“怎么样了?事情进展得如何?”付平一边咀嚼着嘴里的食物,一边含糊不清地回答道:“还行吧,基本上捋顺了。新村建设二期的方案大体上没什么大问题。” 刘逸霏微微点头,表示理解。她知道付平这段时间一直为新村建设的事情忙碌奔波,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虽然付平说得轻描淡写,但她明白这背后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她继续问道:“那建材的事呢?价格谈妥了吗?” 付平一听,眉头瞬间皱了起来,脸上露出深深的忧虑。他长长地叹了口气,放下了手中的碗筷,语气沉重地说:“价格涨得太厉害了,根本压不下来。”说完,他揉了揉太阳穴,试图缓解一下疲劳。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二月份的时候,王二虎修我们新村一期工程时,一块页岩砖才三分钱,现在已经涨到五毛了。以前只要给镇上的砖厂打个电话,他们就会派车送过来。现在呢?你得自己派车去厂里排队,排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才能拿到砖。” 刘逸霏眉头微微一蹙,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棘手。 刘逸霏轻声劝道:“这不是有政府的补贴么?咱们别太焦虑,事情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付平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我也知道有补贴,但总想着能给政府省点钱。芝麻山村的情况算是这些灾区里最好的,几乎没有人员伤亡,安置问题也不大。这个时候,能为县里、镇里多分担一点,他们就能腾出更多资源去救助那些更急需帮助的人。” 刘逸霏听了,沉默片刻。她走到付平对面,双手撑在桌子上,目光坚定而平静:“可是,村民们不会同意你这么做的。” 付平一怔,沉默了。她说得没错,村民们的想法他再清楚不过。大家的房子倒了,生活被彻底打乱,眼下最想的就是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尤其是那些土屋倒塌的村民。新村建设是他们唯一的希望,谁都不愿意拖延,更不愿意为了省这点钱而牺牲自家的利益。 他揉了揉眉心,重重地叹了口气:“我知道,可是——” “没有可是,”刘逸霏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依旧平静,“你是村里的干部,当然要为大局着想。但你也得为村民想想,他们经历了这么大的灾难,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安稳的家。你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得不到该有的帮助,不能让他们失望。” 付平抬头看着她,眼神复杂。刘逸霏的话像一根刺扎进了他的心里。作为一名村干部,他一直把村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可是这场灾难之后,他心里更多的是一种责任感,一种想要为整个灾区分担压力的责任。他知道,村里不能和那些受灾严重的地方相比,但正因为如此,他才觉得芝麻山村应该多做些牺牲,多为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让路。 “我也不想让他们失望。”付平低声道,语气里带着深深的无奈和疲惫,“可如果每个地方都只想着自己,那县里、镇里该怎么办?那些更急需帮助的灾民怎么办?” 刘逸霏看着他,眼神柔软了下来。她知道,付平一直是个有责任心的人,一心想为村里、为灾区多做一些贡献,但这种大局观念有时候反而让他忽略了一些眼前的现实。 “付平,你已经做得够多了。”她轻声说道,语气温和又坚定,“芝麻山村的重建,不能靠牺牲村民的利益来完成。你是村里的主心骨,村民们都看着你,他们需要你来带领他们走出困境,而不是让他们觉得自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付平没有说话,他垂下头,沉思着。刘逸霏的话像是打开了他心里的一个结。他一直以为,能为大局多做一点就是对的,但却忽略了村民们的感受。他知道,村民们对他有期待,也有信任,可是如果他们觉得自己被忽视,觉得自己的利益被牺牲,那么这种信任就会动摇。 刘逸霏见付平不再反驳,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她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柔声说道:“你已经尽力了,村里的建设有政府补贴,咱们就按正常的程序来,别再想着省那点钱了,村民们需要一个完整的新家。” 付平点了点头,心里的郁结终于稍稍松开了一些。他抬头看了看刘逸霏,脸上露出一丝感激:“你说得对,我有些走偏了,确实不能让村民觉得自己被忽略了。” 刘逸霏笑了笑,“你明白就好。村里的重建确实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大家觉得有盼头,有希望。只要他们看到房子在一天天盖起来,心里就会踏实。” 付平默默点头,端起碗重新吃起饭来。虽然饭菜已经凉了,但此刻他却觉得心里温暖了 付平端起碗,慢慢地吃着,虽然饭菜已经凉透,可是心里的那份焦灼渐渐平息了。他一口一口地咀嚼着,仿佛在咽下这些日子压在心头的沉重负担。刘逸霏静静地坐在一旁,看着他,眼神里带着些许心疼。 办公室里只剩下碗筷碰撞的轻微声响。窗外,夜色渐深,村子里一片静谧。偶尔传来几声从远处飘来的狗吠声,显得更加寂静。付平吃得很慢,但刘逸霏也没有催促,她知道,这段时间他太累了,身心俱疲,需要这样一个安静的时刻来让自己喘口气。 过了好一会儿,付平终于放下碗筷,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的脸色依旧疲倦,但眼神却比刚才明亮了许多。他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似乎在让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 刘逸霏看着他,轻声问道:“你这几天睡觉的时间,有没有超过四个小时?” 付平没有睁眼,只是摇了摇头,声音里透着无奈:“哪有那么多时间。村里的事情一大堆,新村建设的方案刚刚敲定,明天还得去镇里开会。建材的事情也还没完全解决,砖厂那边的关系还要再疏通一下。” 刘逸霏皱了皱眉,语气里带着一丝责备:“你这样下去,身体迟早会垮的。再这么熬,村里的事还没解决,你自己先倒下了。” 付平苦笑了一下,睁开眼,望向天花板:“我知道,可是村里的事现在不能耽搁,大家都等着我,事情一多,哪还有时间休息?等这几天忙完了,我再好好睡。” “忙完?”刘逸霏挑眉,语气里带着些许无奈和心疼,“你什么时候才能忙完?看你这状态,根本就是没完没了。你明明知道村里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非得把自己逼得这么紧?” 付平低下头,沉默了片刻,随后轻轻叹了口气:“我心里明白,可就是停不下来。这场灾难之后,村民们把希望全寄托在我身上,我不能辜负他们。” 刘逸霏站起身,走到他面前,目光温柔而坚定:“可是你也得为自己想一想,村里的重建是个长远的过程,不是你拼命几天就能完成的。你是干部,带头人,可你也是人,需要休息,需要恢复精力。村民们需要你,但他们更需要一个能走长远的付平,而不是一个把自己累垮的付平。” 付平沉默良久,终于点了点头。他知道刘逸霏说得对,可内心的责任感无时无刻不在催促着他,让他几乎忘了自己也是有极限的。 “我知道了。”他轻声说道,语气里带着一丝疲惫和释然,“我会调整一下,不会再这么拼了。” 刘逸霏这才露出了一丝笑意,放松了一些:“这就对了。你得好好照顾自己,村里的事不是你一个人的责任,大家都会一起努力的。” 付平看着她,脸上露出感激的神情:“谢谢你,逸霏。要不是你提醒我,我可能还一直钻在那个牛角尖里。” 刘逸霏摆了摆手,笑着说道:“别谢我,我只是不想看着你把自己折腾坏了。村里的事再多,也不能把你自己给废了。” 付平笑了笑,疲倦的脸上多了一丝轻松。他站起身,走到窗口,向外望去,夜色笼罩着整个村子,只有远处的山峦隐约可见。 付平站在窗前,望着黑夜中隐约可见的山峦,心里慢慢沉淀下来。外面的夜色静谧,但他知道,村民们的心并不安宁。灾难之后,重建的路还长,村里很多人的家园已经不复存在,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每一块砖、每一根梁的搭建,背后都是无数心急如焚的目光。 他轻轻叹了口气,转身走回到办公桌旁,伸手拿起桌上的文件,翻了几页,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这些日子虽然忙得焦头烂额,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松懈,村里的重建工作必须一步步稳扎稳打地推进。 刘逸霏站在一旁,看着他重新振作起来的样子,心里也松了口气。她知道付平的性格,责任感极强,有时候甚至有些固执。但这也是让村民们信任他的原因,他从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件事。 “村里的新村建设二期工程还有哪些难点?”刘逸霏忽然开口问道,语气依旧柔和,却带着关切。 付平听到她的问话,抬头看了她一眼,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最大的问题还是建材。地震之后,市场上的材料价格涨得太快了,尤其是砖、钢材这些东西,镇上的砖厂供不应求。别说咱们村,周围好几个村子都在排队等货,哪怕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 刘逸霏点点头,眉头微微皱起:“那你打算怎么办?如果材料持续短缺,施工肯定要拖延。” “目前只能尽量疏通关系,先把材料拿到手再说。”付平叹了口气,眼神里闪过一丝无奈,“我已经托人跟镇里的砖厂打过招呼了,虽说能照顾我们优先供货,但这也不敢保证什么时候能到。镇上的人也难办,他们手头的订单太多了。” 刘逸霏沉思了一会儿,轻声问道:“有没有考虑过从外地调材料?别的地方会不会没有这么紧张?” 付平摇了摇头:“外地的材料价格更高,运输成本也大。芝麻山村现在靠的是政府的补贴,但补贴也有限,村民们的经济条件本来就不好,我不想给大家再增加太多负担。” “可是这样一来,工期肯定会拖得很长。”刘逸霏的语气里带着一丝焦虑,“村民们的家都在等着重建,拖得越久,他们的生活就越难恢复正常。” 付平深深皱起眉头,显然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他很久。他缓缓说道:“我知道,时间拖得越久,村民们的心里就越没底。可眼下的局面是,市场上材料紧缺,咱们村也不可能独善其身。” 刘逸霏看着他,静默片刻,忽然说道:“那有没有考虑过,能不能让村民们自己参与进来?村里有不少劳动力,或许可以通过村民的自力更生,先把能做的部分做起来,等材料到位了,再进行后续的建设。” 付平听了这话,眼里闪过一丝思索的光芒。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沉默了片刻,像是在消化刘逸霏的建议。 “你说得有道理。”他终于开口,语气里透出一些认真,“村里确实有不少壮劳力,许多村民手里还有些旧的建材。如果能发动大家先做一些基础工作,或许能缓解材料不足的问题。” 刘逸霏点点头,继续说道:“这样一来,村民们也能感受到参与重建的过程。这不仅能节省一些建材,也能让大家对未来有更多信心。总比坐等材料来得好。” 付平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刘逸霏的建议让他豁然开朗。 就在这时候,他的手机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