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贫小村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9章 沉睡的农村资产将被唤醒(下)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王大虎感觉自己的心跳得厉害,像揣了只兔子似的。他原本以为,付书记的这个主意,能给芝麻山村带来新的希望,没想到,贺志强这几句话,就把这希望的火苗给浇灭了。他忍不住在心里暗骂:贺志强这小子,平时看着挺老实的,怎么关键时刻掉链子呢?这不是给付书记添堵吗? 他偷偷地观察着在座的其他干部,这些人一个个正襟危坐,面无表情,像一群泥塑的菩萨。王大虎心里明白,这些人,都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一个个精得跟猴儿似的。他们跟着付平,与其说是看好这个项目,不如说是看好付平这个人。要是这个项目真的有搞头,他们自然会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地表功;可要是这个项目搞砸了,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抽身而退,明哲保身。 王大虎想到这儿,心里不禁一阵悲凉。他忽然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傻子,被付平几句话就忽悠得热血沸腾,却没想过这其中的风险和困难。 “志强同志说的这个问题,确实很关键。”付平开口了,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听不出任何情绪波动,“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绕不开的一道坎。这个问题不解决,后面的改革就无从谈起。” 王大虎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儿。他看着付平,眼神里充满了担忧。 “这个情况我知道,但这个方向其实是可行的。”付平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不能因为有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为有问题就放弃。改革,本来就是一场攻坚战,就是要啃硬骨头。如果我们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那还谈什么发展,谈什么为人民服务?”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我知道,大家心里都有顾虑,都担心这个改革会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害怕犯错就不敢尝试。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找到一条适合我们曹海镇实际情况的改革之路。” 付平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继续说道:“关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比如,可以成立一个集体资产管理公司,把村集体的资产,包括土地、林地、资金等等,都纳入到这个公司里来统一管理。然后,根据每个人的贡献,确定每个人的股权。这样,村集体就变成了一个股份制公司,每个村民都是股东,都可以享受集体资产带来的收益。” “王村长,”付平突然把话题转向了王大虎,“你们村那个产投公司,现在运营的怎么样了?” “啊?”王大虎愣了一下,没想到付平会突然问到这个,“这个……产投公司,现在的情况也不大好吧,也没得啥子好投资的,账上钱都没得几个,对产业园区也没得啥规划,就刚成立的时候修了几条路。而且也没得啥子适合搞这个的人才,管理起来也难办。” “先不聊困难,先聊思路,聊必要性,”付平摆了摆手,“如果有必要,那么我想没有什么困难是克服不了的。产权确认,就意味着两件事,集体资产的清查确认,成员资格的正式认定。做好了这两件事,我们可以推动村民变股民,成立属于村民的集体资产管理公司。这样一来,每个村民的权益就得到了保障,不管人口怎么变动,都不会影响他们的股权。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进行的产业升级,规划布局,就不会变成政府唱独角戏。实际上,芝麻山村和产业园区的高度重合,其实让产投公司的一部分功能在事实上可以被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吸纳,另一部分功能回归到管委会。这样一来,产投公司的问题也得到了解决。届时,我们镇上要做的,就只是对各个集体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指导,并且在全镇范围内,制定详细的分工计划,最终形成产业协同发展。” 付平的话,像一块石头,在会议室里激起了层层涟漪。众人先前的消极态度慢慢澹去,陷入了思索,琢磨着是否可行。 “付书记,我再补充几句。”吴冲,这个一直旗帜鲜明支持付平的年轻人,率先打破了沉默,“我认为,付书记提出的这个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的思路,非常好。这不仅可以解决成员资格的认定问题,还可以把村集体的资产管起来,用起来,让它真正地发挥效益。而且,付平是一个一心为民的好干部;这个事情至少不会是件坏事。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他跟付平的关系,这份支持理所当然。” “我也觉得这个思路可行。”戴冠宇,这个平时不怎么爱说话的镇干部,也开口了,“我们现在搞新农村建设,搞产业园区,说到底,还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单一的专业合作社,的确已经逐渐显露出颓势,不能满足多样化发展需求。确定集体经济成员资格,明晰产权,绝对会是对我们后续工作的有力支撑。” “其实,即使不考虑什么经济发展的目的,”袁云飞,这个一直精于算计的镇干部,也加入了讨论,“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这个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都陷入停滞,亮点不多的情况下,我们曹海镇要是能把这个事情搞出来,在政治层面的影响力也是很可观的啊!” 这人啊,一旦自己接受了某些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开始自我安慰,自我催眠,自己说服自己。会议室里的气氛,慢慢地又活跃了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都觉得这个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的思路,大有可为。 “我跟你们说,别看这一个个现在都支持,当初不知道在心里怎么骂娘呢!”王大虎心里暗自嘀咕,“这官场上的事儿,真是说不清道不明。不过,付书记这招,还真是高明,一下子就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他看着付平,眼神里充满了敬佩。这位吃过见过的老江湖,忽然觉得自己还可以再多学习学习。 “同志们,”付平的声音再次响起,打断了众人的讨论,“我再强调一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不是一件小事,它关系到农村的长远发展,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一定要慎重对待,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搞一刀切。我们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把工作做细做实,确保改革能够平稳有序地推进。”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当然,政策是出来了,但是具体落地需要等多少时间,到时会以何种方式展开,我们都还不清楚。只是有一个未来的方向。不过,这么重磅的内容既然公布出来,中央绝对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不可能无疾而终。”他端起茶杯,轻轻地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叶沫子,抿了一口,继续说道:“我再给大家念念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里关于"三块地"改革的内容:"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价同权的制度!"” 付平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像钉子一样,钉在了众人的心坎上。 “大家听听,这是中央的精神!这是改革的方向!我们曹海镇,要抓住这个机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争取走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 付平的话,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在座每一个人的体内。大家的热情再次被点燃,纷纷表示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全力以赴地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其实我一直觉得这个事情是很有必要搞的。”王大虎也忍不住开口了,“咱们村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这些年,虽然说也搞了一些项目,但是,说实话,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我觉得,付书记说的这个产权制度改革,是个好办法,可以让咱们村的地,真正地变成钱。如果把成员资格认定了,搞个集体资产公司,大家一个盘子来算账,可能还是个好事。还有个就是钱上面,村上到底有好多资产,也是该好生理一哈了。” 王大虎的话,虽然说得有些粗糙,但是却很实在,说到了点子上。 “大虎同志说得对,”付平点了点头,“农村集体资产,长期以来都是一笔糊涂账。这次改革,也是一次清产核资的好机会,可以把村集体的家底摸清楚,让老百姓心里有本明白账。” 会议室里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付平不时地插上一句,引导着讨论的方向。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窗外的阳光愈发热烈,透过玻璃窗洒进会议室,将每个人的影子都拉得老长。长时间的脑力激荡让众人都略显疲惫,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起来。 “今天大家都辛苦了,”付平看了看表,他那块老式的机械表,表盘上已经有了些许划痕,却依旧走时精准,这是他刚参加工作时,父亲送给他的礼物,他一直戴到现在。“咱们也别多耽搁了,回去中午在食堂好好吃一顿。” “付书记,就在村里吃呗,”王大虎热情地邀请道,他那张黝黑的脸上,此刻堆满了笑容,像一朵盛开的向日葵,“我们已经让食堂准备午饭了。保证都是咱们村里自产的绿色食材,味道绝对正宗!” “收钱吗?”付平笑着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戏谑。他知道,王大虎这是在变着法儿地想让他体验一下芝麻山村的新变化。 “要收。”王大虎老老实实地回答,没有丝毫的犹豫。这几年,他跟着付平,别的没学会,这实事求是的精神倒是学了个十足十。更何况,村里现在一切都讲规矩,就算是付书记来吃饭,也不能搞特殊。 “那好吧,咱们就在这儿吃一顿。”付平点了点头,他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整理了一下衣襟,“确实也有些日子没尝过地道的农家土菜了。”自从调到镇上工作,每天都是在机关食堂吃饭,虽然干净卫生,但总觉得少了点儿乡土气息。 “芝麻山村的村民都不种地了,哪儿来的什么农家土菜吃哦,还不是镇上买的菜。”吴冲在一旁调侃道,他跟付平的关系比较亲近,说话也随意些。他这话说得半真半假,既是调侃,也是实情。自从芝麻山村搞起了合作社,村民们确实很少自己种菜了。 “你还别说,现在村里人买菜还真不容易。”另一位参会的干部忍不住插了一句,“以前家家户户都有个菜园子,想吃啥就摘啥,新鲜得很。现在可倒好,都得去集上买,有时候还不一定买得到新鲜的。” “想出不许村民种菜这个政策的,真的是罪过大了!”付平感慨了一句,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他知道,当初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好的,为了保证合作社的土地集中经营,提高效率,但却忽略了村民们的实际需求,也让农村失去了原有的味道。 “哈哈,”王大虎笑了笑,他挠了挠头,“过几天你们就晓得了。确实是好事。”他的笑容里,带着几分神秘,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一行人说说笑笑,走出了会议室,只留下空荡荡的房间和一室的阳光。 村委会的食堂,原本已经停办了几年,自从王大虎重新当选村支书后,为了方便村民,以及考虑到产业园区工人吃饭问题,又重新张罗了起来。这次为了迎接付平一行人,更是提前了好几天做准备。食堂里,几张老旧的八仙桌,配着长条凳,这些桌凳有些年头了,边角都被磨得圆润光滑。墙上贴着的瓷砖,在长久油烟的熏陶下,变成了淡淡的黄色,倒也显得干净整洁。几幅色彩鲜艳的年画,给这个简朴的空间增添了几分喜庆。不同于会议室的严肃气氛,这里充满了轻松和乡土气息。 “付书记,您这边坐。”王大虎把付平让到了上座,自己则坐在了他的旁边。 “大虎啊,你觉得,这个改革,能搞成吗?”饭桌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已经端了上来,付平一边吃着饭,一边看似随意地问王大虎。简单的农家菜,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付书记,说实话,一开始我心里也没底。”王大虎放下筷子,认真地说道,他拿起桌上的茶壶,给付平的杯子里添了些茶水,“但是,听了您的一番话,我觉得,这事儿,有搞头!只要咱们把政策给老百姓讲清楚,把道理说明白,我相信,大家都会支持的。毕竟,谁不想过上好日子呢?”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现在村里的情况跟以前不一样了,大家的思想觉悟也提高了,您放心,我一定带头把这个事情做好!” “那就好,”付平点了点头,夹了一筷子菜放进嘴里,细细咀嚼着,“改革的关键,就是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只要群众支持,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咱们真心实意为他们好,他们一定会支持咱们的工作。” 吃完饭,一行人走出了食堂,准备返回镇上。阳光依旧灿烂,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村里的小路上,几个孩子正在嬉戏打闹,欢快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给这个宁静的午后增添了几分生机。 “大虎,你说这个事情搞得成不?”王铁牛问走在身边的王大虎。 “自己都觉得搞不成,那还搞啥子呐?”王大虎反问道,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抽出一根,叼在嘴里,点上火,美美地吸了一口。 “哎,大虎,你咋又抽上了?”王铁牛皱着眉头说道,“村里不是规定了,不准乱扔烟头吗?” “哦,是哦,差点忘了。”王大虎一拍脑门,四下看了看,没找到垃圾桶,便随手把烟头往地上一扔。 “乱丢烟头继续罚款,老规矩。”王铁牛指着王大虎说道。 “嘿,你个老小子,还真跟我较上劲了。”王大虎笑着说道,刚准备弯腰去捡烟头,突然,一个戴着红袖箍的老妇人,风风火火地走了过来。 “村长!”老妇人的声音,像铜锣一样响亮。 “哎,李婶,有事?”王大虎一看是村里负责卫生监督的李婶,连忙站直了身子。 “村长,你咋带头乱扔烟头呢?”李婶指着地上的烟头,一脸严肃地说道。 “这个……李婶,我……我这不是……”王大虎支支吾吾,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他是真的忘了村里刚定的规矩,再说,当着这么多领导的面,被一个老妇人逮个正着,他这张老脸往哪儿搁啊? “村长,不是我说你,你自己定的规矩,自己要带头遵守啊!”李婶一副铁面无私的样子,“乱扔烟头,罚款两块!” “啥?两块?”王大虎瞪大了眼睛,“李婶,就一个烟头,也要罚两块?” “村长,规矩就是规矩,不能因为你是村长,就搞特殊化!”李婶毫不退让。 “这……这……”王大虎看了看周围,付平和其他几个镇干部都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似乎都在等着看他怎么收场。 “村长,就两块钱,你至不至于哦!”李婶看着王大虎,又好气又好笑。 王大虎一咬牙,一跺脚,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举动。他弯下腰,捡起地上还冒着烟的烟头,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把烟头塞进了嘴里,用力吸了一口,再缓缓地吐了出来。 “李婶,这下,不罚款了吧?”王大虎把没有熄灭的烟头叼在嘴里,平静地点了点头,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往前走。 所有人都愣住了,过了好一会儿,才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大虎啊大虎,你可真行!”王铁牛拍着王大虎的肩膀,笑得前仰后合。 “这……这叫什么事儿啊!”李婶也忍不住笑了,摇了摇头,转身走了。 “大虎同志,你这……你这可是够拼的啊!”付平也笑得合不拢嘴。 “嘿嘿,”王大虎把嘴里的烟头吐到地上,用脚踩灭,“这叫啥?这叫……这叫以身作则!”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