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贫小村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0章 本以为是发钱,结果是“算账”…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九月的芝麻山村,依旧残留着些许夏末时分的燥热气息。田埂之上,那成片的狗尾巴草正随风轻轻摇曳,仿佛是在跳着一曲慵懒的舞蹈。不远处,几只小巧玲珑的麻雀欢快地扑棱着它们那灵动的翅膀,时而从这片金黄色的稻田腾空而起,向着另一处同样闪耀着金色光芒的稻田疾驰而去。 此时此刻,那璀璨夺目的阳光宛如一盆被打翻的金漆,毫不吝啬地泼洒在了整个芝麻山村。它所触及之处,无论是错落有致的房屋、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还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以及广袤无垠的田野,无一例外都被染上了一层温暖而又柔和的色调。然而,就在这份看似宁静祥和的温暖氛围之中,却隐隐约约地弥漫着一丝丝不易察觉的躁动与不安。 “嘿,老哥,你听说了没有啊?咱们村里马上就要有大好事发生啦!”一位刚刚结束田间劳作的村民,肩上扛着一把略显陈旧的锄头,满脸兴奋地朝着路边树荫下正在悠闲乘凉的老头子大声喊道。 那位坐在小板凳上的老头子,听到呼喊后缓缓抬起头来。他一边慢悠悠地摇动着手中那把破旧不堪的蒲扇,试图驱赶周围恼人的蚊虫;一边微微眯起双眼,用略带疑惑的语气问道:“啥子好事情哟?我这把老骨头都快入土咯,难不成还能赶得上啥子好事嘛?” 见老头子不太相信自己所说的话,这位村民赶忙凑上前去,刻意压低了嗓音,故作神秘地说道:“哎呀,我可没骗您呐!听人讲呀,好像是上头出台了新政策,准备给咱们村子里发钱呢!” “发钱?真嘞假嘞哦?这世道,咋个可能会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儿哟?”原本有些无精打采的老头子,一听这话瞬间瞪大了眼睛,整个人也一下子变得精神抖擞起来。 “那还能有假?村里的大喇叭都喊了,让大家伙儿去开会呢!反正各种讲法都有,最得人心滴就是发钱个说法唦!”村民说着,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又扛起锄头,哼着小曲儿走了。老头子望着他的背影,咂摸着嘴,心里也痒痒的,像是有一只猫爪子在挠。发钱,这可是比天还大的好事啊!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芝麻山村。 三天过后,礼拜五的傍晚,村里的大喇叭“嗞嗞啦啦”地响起来了。这大喇叭年头久了,声音时大时小,还带着刺耳的杂音。一个妇女婆娘正端着饭碗,坐在门口喂孩子吃饭,听到这动静,忍不住抱怨:“个村长搞么司,有话快讲噻,紧到在那儿喂喂喂个么司鬼咧!” “喂——喂——”大喇叭里传来王大虎的声音,还是那副不紧不慢的腔调。他平时在村里就有点慢性子,说话做事都慢条斯理的。 电线杆子底下的两个村民正蹲在那儿吸烟,听到王大虎的声音,其中一个说道:“村长今天换风格了嗦!咋不像以前喊开会那么正式了嘞?” 另一个把烟头摁灭在地上,吐出一口烟圈,说道:“那就说明有好事情噻!” “明天上午九点,全体村民到村委会开会,有重要的事情宣布,都必须到啊,必须到!”王大虎的声音终于清晰起来,重复了两遍通知后,大喇叭又归于沉寂。 “听到了吧,有好事情!明天去看看就知道了。”第一个村民拍拍屁股站起来,满脸期待。 “能有啥好事情,估计又是上头那些个文件,听得人脑瓜子疼。”另一个村民却不以为然。 “管他呢,去看看就知道了,万一是发钱呢?” “发钱?你做梦吧!” 两人一边斗嘴,一边往村里走去。夜幕降临,芝麻山村笼罩在一片朦胧的月色中,只有几点灯火在黑暗中闪烁。 次日清晨,天色刚刚破晓,太阳才懒洋洋地从东边升起,将第一缕柔和的光线洒向大地。芝麻山村的村民们便已经纷纷动身前往村委会了。他们或独自一人,或三五成群,沿着蜿蜒曲折的乡间小道缓缓前行。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但脚步却丝毫不曾放慢,仿佛心中都有着一份共同的默契——准时到达目的地。 不得不说,芝麻山村的村民们虽然生活简单朴素,但在时间观念这方面却是相当出色的。无论通知几点集合,他们都会严格遵守,从不迟到、更不会拖延。这种良好的习惯或许源于他们对集体事务的重视以及内心深处那份淳朴的责任感吧。 此时正值九月,秋高气爽,天空湛蓝如洗。古人云:“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确实如此,经过几场秋雨的洗礼后,山间的溪流逐渐干涸,原本幽深的水潭此刻显得格外清澈透明;傍晚时分,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山林间,烟雾缭绕,凝聚不散,使得远处的山峦呈现出一片神秘而迷人的紫色。 温暖的阳光轻轻地洒落在人们身上,带来阵阵暖意。然而,尽管此时的阳光尚算温和,并不似盛夏那般酷热难耐,但若是长时间暴露在其下,仍会让人感到些许燥热。这不,没过多久,一些村民的额头已微微渗出细汗来。 很快,众人便来到了村委会所在的小院。只见这里早已是人满为患,放眼望去,黑压压的人群挤得满满当当,几乎连落脚之处都难以寻觅。每个人都伸长了脖子,目光齐刷刷地望向那座临时搭建起的简陋主席台,眼中满含着热切的期盼与焦急等待的神色。 主席台上,王大虎和其他几位村委正襟危坐。王大虎一脸严肃认真。他挺直腰板端坐着,双眼凝视前方,看上去倒真有那么几分村长的威严模样。 王大虎先是环视了一圈台下密密麻麻的人群,然后深吸一口气,清了清嗓子,正欲开口讲话时,突然发觉底下所有人的目光都直直地盯在自己身上,那一道道炽热的视线犹如燃烧的火焰一般,仿佛要将他整个人看穿。面对这样众多满怀期待的眼神,王大虎不禁心头一紧,原本准备好的说辞一下子卡在了喉咙口…… “么司,紧到望到我爪子?真滴以为要发钱嗦!”王大虎被盯得有点发毛,忍不住开了个玩笑。 底下的村民却没什么反应,还是直勾勾地盯着他。王大虎有点尴尬,干咳了两声,说道:“好了好了,不开玩笑了。今天把大家叫过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啥事啊,村长,你就别卖关子了!”底下有人喊道。 “就是,快说吧,俺还等着回去喂猪呢!” “是不是要发钱啊?”一个妇女同志忍不住高声问了一句,她可是对这个消息最为上心。 王大虎看了看那个妇女,无奈地摇了摇头,心想,这帮村民,咋就只惦记着发钱呢?“我问你们,能不能有点出息?就算发钱,能发几个钱?现在又不是几年前了,三五百块钱你们还看得上眼啊?” “看得上哦!”“哪个嫌钱少嘛!”“村长,你倒是发啊,你发多少我们要多少!”村民们七嘴八舌地回答,声音里充满了渴望。 王大虎被噎得说不出话来,心想,这都什么人啊,怎么就这么财迷呢?他定了定神,提高声音说道:“好了好了,讲正事。这次付书记带队过来,确实有件大事。镇上打算把那个产权制度改革的事情继续搞下去,试点还是放di我们芝麻山村,这是对我们芝麻山村滴信任,我们要齐心协力把这个事情搞好!” “产权制度改革?那是个啥东西?”底下有人小声嘀咕。 “听不懂,这跟发钱有关系吗?” “村长,你还是直接说发不发钱吧!” 王大虎看着底下议论纷纷的村民,心里一阵无奈。他知道,这帮村民,你跟他们讲大道理,他们听不懂,也没兴趣听。只有跟他们讲实际的好处,他们才会听得进去。“咋个搞咧,其实蛮简单滴,三步走,第一步,先确定哪些人是咱们村集体经济组织滴成员,这个主要看户口,户口在村里,为村里做过贡献滴,那就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滴一员。第二步,把村里这些年滴账清算盘点一下,看看还有多少钱,多少地,多少资产。第三步,就是把这些钱啊,地啊,资产啊,分到每个人滴头上,以后这些东西,那就是你滴了,国家政府承认滴。” 王大虎一口气把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讲完,自认为讲得已经够清楚了。可是,他看到底下村民们还是一副茫然的样子,就知道他们根本没听懂。 王大虎其实讲得蛮清楚了,但是底下的村民们就是听不进去。为啥?因为听起来冇么司意思,也冇得好处。不发钱,那还说个屁啊!芝麻山村的人,虽然说不上多富裕,但这些年靠着付书记的带领,也算是过上了好日子。各家各户都有点存款,小日子过得还算滋润。几百块钱,确实不放在眼里了。但是,产权制度改革,这听起来就虚头巴脑的,摸不着看不见的,谁知道有没有好处?再说了,就算有好处,那也是以后的事情,谁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兑现?芝麻山村的人,最讲究实际,没有眼前的好处,谁愿意费那个劲? “村长,你就直接说,这什么改革,跟发钱有没有关系吧?”一个村民不耐烦地问道。 “这个……”王大虎迟疑了一下,说实话,他还真不知道这改革跟发钱有没有直接关系。 “要是跟发钱没关系,那还搞个屁啊!” “就是,浪费时间!” “散了吧散了吧,没意思!” 村民们开始骚动起来,有些人甚至已经准备离开了。 王铁牛一看这情况,急了,赶紧站起来,冲着底下喊道:“你们这是么司态度嘛,只能村上给你们发钱,给好处?只要没发钱就是一副哪个借了你们米还了你们糠一样的表情,冇得这么个事噻!” 王铁牛平时不怎么说话,但一开口就能说到点子上。他这一番话,把那些准备离开的村民都给镇住了。是啊,不能光想着从村里拿好处,自己也得为村里做点贡献啊。 可是,道理是这个道理,但一想到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村民们还是提不起劲头。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默不作声。会场上出现了一阵尴尬的沉默,这种沉默比吵闹更让人尴尬。 “这个……产权制度改革,好处肯定是有的。”王大虎又开始解释起来,“你想啊,把村里的资产分到各家各户,那以后这些资产就是你们自己的了,你们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这难道不是好事吗?” “那得等多久才能分到自己头上啊?”一个村民问道。 “这个……具体时间我也不知道。”王大虎老实回答。 “那不还是白搭?等分到自己头上,说不定黄花菜都凉了!” “就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村民们又开始议论起来,显然对这个改革还是不感冒。 王大虎一看这情况,知道再怎么解释也没用了。他想了想,使出了杀手锏:“这个产权制度改革,是付书记亲自抓的试点,付书记你们都知道吧?这些年,他带着我们芝麻山村,一步步走上了致富路,现在的好日子,都是付书记带着我们干出来的!付书记明确讲了,这是比以前搞合作社好处还要大的事情。付书记的话,你们还不相信吗?” 王大虎这话一出,底下顿时安静下来了。付书记在芝麻山村,那可是神一样的人物,威望极高。这些年,芝麻山村能有今天,全靠付书记的带领。村民们对付书记,那是绝对的信任和拥护。 “付书记真的这么说了?”一个村民将信将疑地问道。 “那还能有假?付书记亲口跟我说的!”王大虎斩钉截铁地说。 “要是付书记说的,那肯定错不了!” “就是,付书记什么时候坑过我们?” “付书记说好,那就一定是好!” 村民们的态度一下子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过这次,议论的内容变成了对产权制度改革的期待和憧憬。 王大虎一看这情况,心里松了一口气。他知道,只要搬出付书记这张王牌,就没有搞不定的事情。 “既然大家都相信付书记,那我们就按照付书记的指示,把这个产权制度改革搞好!”王大虎趁热打铁,说道,“这个事情,对我们芝麻山村来说,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好事。大家一定要积极配合,把这个事情办好!” “村长,你就说吧,要我们怎么做?”一个村民问道。 “对,村长,我们都听你的!” “只要是付书记让做的,我们都支持!” 村民们纷纷表态,一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正当会议走向高潮时,坐在角落里的王三爷缓缓地站了起来。王三爷是村里的老长辈,辈分高,说话有分量。他一站起来,所有人都安静了,看着他。 “付干部带着我们芝麻山村过上了好日子,我愿意相信他一回。这个事情,我冇得意见,全力配合。”王三爷声音不大,但掷地有声。 紧接着,人群中又站起来一个老头,是老头子老头儿。他虽然年纪大了,但精神矍铄,说话中气十足:“其实我觉得这个是个好事,不管有冇得最终滴好处,把村里滴情况搞清楚了也是对滴。亲兄弟那还明算账嘞,该搞!” “确实该搞,把村里滴家底摸清楚,我们心里也有数,早点搞这个事情,说不定大虎娃也不至于把自己搞到班房头去!”最后站起来的是王福贵,他是村里有名的直肠子,说话从来不拐弯抹角。他这一句话,把王大虎以前的那些事也抖落出来了。 王大虎的脸“唰”的一下红了,尴尬地低下了头。原来,王大虎以前当村长的时候,因为一些经济问题,被村民们告到了镇上,差点被撤职查办。后来还是付书记出面,才保住了他的村长职务。这件事一直是王大虎心里的一根刺,也是村民们心里的一块疙瘩。 王福贵这话一出,会场上的气氛顿时变得有些尴尬。王三爷和老头子老头儿都瞪了王福贵一眼,怪他哪壶不开提哪壶。 “咳咳……”王大虎干咳了两声,打破了尴尬,“那个……福贵叔说得对,以前我犯过错误,以后一定改正。这个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要让村里的账目更加清楚,更加透明,避免再出现以前那样的问题。” 王大虎这番话,说得倒是诚恳,村民们听了,脸色也缓和了一些。 “好了好了,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提了。”王三爷出来打圆场,“现在最重要的是,把产权制度改革的事情搞好。” “对对对,搞改革要紧!” “听村长的,把改革搞好!” 村民们又开始附和起来。 “那好,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我们就开始吧。”王大虎拿起镇上拟好的一份《芝麻山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他把文件在手里拍得啪啪响:“改革的具体步骤,文件上都写得清清楚楚,我一条一条地给大家念一遍,大家听好了,有什么不懂的,可以随时提问。” 于是,在这个阳光灿烂的上午,芝麻山村的村委会会议室里,王大虎开始逐字逐句地念起了那份冗长的文件。村民们虽然听得云里雾里,但也都强打精神,认真地听着。毕竟,这是付书记亲自抓的改革,是关系到芝麻山村未来发展的大事。而且,有王三爷、老头子老头儿和王福贵这几个村里有威望的人带头,其他村民们也都纷纷表示支持。至少大面上,这个事情算是定下来了。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村民们的脸上,也洒在那份文件上。文件上的每一个字,都仿佛闪烁着金光,预示着芝麻山村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未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