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奋,你挺了不起的,尤其在这么大点的岁数就能做出这么多事情,伯母很佩服你,你伯父话不多,他上次还说秦奋这小子怎么这么大本事?”
陈母道。
被人当面夸赞不是一般人能扛得住的,换个人估计直接飘了,秦奋赶紧打住,“伯母过誉了。”
“没有。”陈母笑着摇摇头,“你伯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没进制修厂,他可没你这么多捞钱的本事。”
“或许你会吃惊,伯母今天为啥跟你说这些?”
秦奋一脸严肃的看着陈母,估计下句话才是重点。
陈母接着道,“秦奋,你这么优秀,想来以后在大学不会缺女孩子追求,不过……”
陈母忽然目光如炬的盯着秦奋,“你要记住你在家里有个为你带孩子的妻子!”
说白了陈母是担心秦奋在外边会学坏。
大学、社会都是个大染缸,花花绿绿的世界会让人纸醉金迷,尤其像秦奋这么有本事的男孩子估计倒贴的女孩子都会有。
小亭性子又叛逆,估计以后俩人冲突的地方不会少,万一秦奋变心了,届时小亭带着个孩子,以后的日子可咋办?
秦奋正色道,“我家不出陈世美!”
多说无益,秦奋短短八个字说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当然这些事也不能光看说的,还得看做的;不能光看一天,得看一辈子。
陈母笑了笑,“秦奋,你心智挺成熟的,说话办事都滴水不漏,伯母相信你。”
一顿饭吃的些许沉重,吃完饭以后秦奋决定跟陈母一起回临海。
至于胖子,让他这几天在这里考察几天市场,顺带着再去省城进一批紧身牛仔裤、波西米亚长裙之类的高档货回来。
届时可以在大江市摆几个摊,相信生意一定火爆。
兜兜转转的倒了几次车,临近中午头的时候秦奋跟陈母回了临海县,路上两人也聊了不少,更多的是聊小亭,她从小到大的一些轶事,也有陈父最近的工作。
“秦奋,你跟伯母说实话,你跟伯父到底说过什么?”
车上说起这事儿的时候陈母不由好奇,制修厂最近不行了,陈勇这都这么些日子了束手无策,最近不知咋了事情出现转机,还得到县里的大力支持。
陈勇没有细说,但女人的第六感是很强的,陈母和小亭都觉得这事儿跟秦奋脱不了干系。
秦奋笑了笑,“伯父是聪明人,我只是送了个吊坠儿给他。”
陈母道,“这么说你送的吊坠儿不简单喽,是姜太公钓鱼,对吗?”
秦奋笑了笑,不置可否。
有些话不是做晚辈的能明说的,况且自己身份还比较尴尬。
陈母看着秦奋笑而不语的表情心中不由大起波澜,看来自己还是小看这小子了。
他似乎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你惊喜。
“你伯父不爱说话,我替他谢谢你了。”
陈母笑道。
制修厂职工前几天去县委闹事来,陈勇是制修厂的一把手,如果他拿不出个章程来,县里一准儿会换人!
现在陈勇拿出了章程,县里批准了,他这才能在这个位子上继续坐着。
官场上的事儿有时候很残酷,做不出成绩、出了篓子,处分、降级这都少不了的事儿。
哪怕当下,陈勇也只是戴罪立功,这位子能不能坐的住,还要看接下来厂子搞的怎么样。
“伯母客气了,咱们是一家人。”
秦奋笑了笑。
或许是重生者不经意表现出来的自信,陈母有些好笑,秦奋就好像知道干轮胎厂就一定能救活单位一样。
不过不管怎样,也算是孩子的一片心意。
回到家正到了午饭的点,陈父买了些现成的回来,秦奋本不想上来,被陈母好说歹说的薅上来吃了顿饭。
吃完饭,秦奋拉小亭下来散散步,这是第二次拉小亭的手,小亭瞥了眼左右,哧溜一下把手抽出来,披上外套跟着秦奋一起下来了。
路上两人相对无言,只是那么随意的走着,秦奋隐隐用眼睛余光瞥瞥小亭,啧啧,那俏脸的容颜也好看。
走着走着陈小亭忽然道,“我们去哪儿?红旗烧烤?”
秦奋立马如临大敌,“算了吧,某人管不住嘴。”
上次去烧烤店那副尊容秦奋还没忘呢。
陈小亭俏皮的朝秦奋眨巴了一下眼睛,“走吧,就去那儿。”
说着一把抓住了秦奋的手。
这还是小亭第一次来抓秦奋的手。
刚才在家里,父母都在身边,小亭哧溜一下把手抽出来,她不想在父母面前跟秦奋做任何亲昵的姿态,牵手也不想。
不过其实抽出来她就有点后悔。
这样做会不会多少伤害到秦奋的自尊?
下楼的时候小亭没有说话,脑子里还在想这件事。
大便宜不能让他占,牵牵手之类的其实还是可以考虑的。
两人就这么来到红旗烧烤,一到这里陈小亭就跟饿死鬼投胎一样,明明吃过饭没多久,又点了不少。
“你这样吃不行的。”秦奋不可置疑道,“量起码要减半。”
陈小亭一副哀求的表情,“家里都不让碰,就差吃饭不放盐了。”
眼看着秦奋不为所动,小亭又道,“我才不求你呢,我又不是手里没钱。”
说完小亭掏了掏外套,里面空空如也。
“这不是你的店吗?他们不会找我要钱吧?”陈小亭有些社死,或许这还是这妮子第一次服软。
“不是钱的事儿。”秦奋道,“你要敢吃这么多,回去我就告诉你爸妈!”
小亭不怕秦奋,秦奋这个在别人面前混的人五人六的小老板在小亭这里也只能拿出小学生告家长的那一套了。
“那……”
陈小亭有些气鼓鼓的,不行我就拿出杀手锏,“你还记不记得你欠我一个条件?”
秦奋笑道,“这么宝贵的机会,你真想用在一顿烧烤上?”
也是。
陈小亭想了想,机会浪费可惜,可让秦奋得意了自己更不高兴。
“这个好办,点都点了,剩下的你吃,咱俩一人一半。”
小亭终于想到一个好办法,还为此而洋洋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