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团到!”
这声音出自不远处的太学院正门,远远看去,一群人正簇拥在四周,热闹非凡。
带头的自然就是鸿胪寺的官员,神情严肃,还有仪仗队分列两旁。
而跟在那些官员后面的,一群身穿白衣的年轻人,便是来自梁国的文人使团了。
梁国的文人,向来有白衣君子之称。
他们虽然是客人,来到的是异国他乡,只不过那略显倨傲的眼神,却表明他们心中并未有任何胆怯。
而在那些白衣君子的当中,几名身穿墨色装扮的大儒,气势则更显得庄重。
不用想,他们自然就是梁国文殊院的那些大佬了。
梁国的人来的最多,韩阳粗略一看,大概得有数十人。
至于后面齐国跟魏国的使团,倒是只有四五个,都是有说有笑,交头接耳在指指点点。
有客人来,自然得从正门入。
一群负责礼宾的学子,拱手行礼,在前方带路。
直到使团的人全部进入太学院之后,门外那些观礼的学子们,才各自议论纷纷起来。
“那就是梁国的使团吗?”
“不愧是白衣君子,那气势着实不凡啊!”
“这一次的文斗,我梁国怕是又要输惨了。”
“唉,早就是能预见的结果。”
“走吧走吧,我们也进去。”
“.....”
没过多久,正门外已经逐渐平静了下来。
韩阳依旧在侧门等候,然而却始终没有人来通知他进入太学院。
想抬脚进去,那拦路的学子面色凶狠,话语更是冷冰冰。
“站住!你不准进!”
韩阳不是傻子,对方既然知道自己是谁,还如此阻拦。
那么唯一的原因,就是瞧不起他这太监身份。
虽然他现在乃是内勤司的主管,可说白了,依旧只是在后宫有些权力。
换句话讲,登不上大雅之堂。
这些学子虽然趋炎附势,可对于太监,他们向来是看不起的。
尤其是知道韩阳要代表大乾出战,那就更心有不平。
会有现在这样的反应,倒是也在韩阳的预料当中。
“我可说明一点啊,此次文斗,是陛下允许我代为出战,若是耽误了时间,你们要承担的后果无法想象。”
片刻后,韩阳正色警告了起来。
然而那几个学子听完,依旧只是冷哼。
“呵呵,耽误不耽误,轮不到你一个太监开口,你就在这等着吧,什么时候同意你进去了,什么时候再说。”
“好好好,你们不急,那我也不急,反正最后倒霉的不是我。”
韩阳直接开摆。
反正他人已经来了,最后如果错过了文斗,也赖不到自己头上。
他们要拦,那就拦着吧,自己急个屁啊?
于是他所幸找了个树荫地,屁股在地板上一坐,小腿一跷,舒舒服服的小憩起来。
那几个学子见状,神情嘲弄万分。
“这太监,真是不知好歹!”
“我太学院圣地,岂能让他一个阉人进去?”
“代表我大乾出战?他想的倒是挺好!”
“哼,我大乾文人可丢不起这个人!”
“......”
韩阳听不到这些,自顾自睡觉,而在太学院内,在李用汲等一众鸿胪寺官员,还有礼部官员的带领下。
梁国、齐国和北魏的使团,已经穿过长廊,走过别院,很快到了一处偌大的广场上。
等慢慢登上台阶之后,礼文台的庄严气息,瞬间感染了每一个人!
太学院礼文台,乃是横跨数百米的巨大场地。
场地当中有一尊当初太学院初代院长的雕像,一手拿书,一手指天,突出的便是文人风骨之意。
这里原本是院内学子每年文会之地,而作为现在的文斗场地,确实最为合适不过。
三国使团的人刚刚迈上台阶,眼神朝四周看去。
映入眼帘的,首先便是那太学院的数千学子,正襟危坐,脸色端庄。
而在学子四周,还有无数其他在京学子,非院内学生,依次序的围坐起来。
光是从这场面上看,着实让人觉得隆重。
一群使团之人继续往前,最后在礼文台的正中央驻足。
片刻后,鸿胪寺卿李用汲迈步向前,冲那礼文台中央的身形缓缓弯腰。
“启禀陛下,梁国、齐国、北魏使团,已经来了。”
话音刚落,李用汲身后的那群人,各自有几个慢慢迈出几步。
随后,也和李用汲一样恭敬弯腰。
与此同时,几道苍老的声音落下。
“梁国使团首领慕俊德,携使团三十人,参见乾国皇帝陛下!”
“齐国使团首领齐修文,携使团五人,参见乾国皇帝陛下!”
“北魏使团首领童德昭,携使团六人,参见乾国皇帝陛下!”
三家使团首领一起出声,而在他们身后的一众学子,也是很快恭敬行礼。
只不过,那梁国的三十名使团成员,虽然人数比起太学院来,少了许多许多。
然而那齐喝声音,精神程度,其中带着的傲然之意,在气势上竟然有种隐隐压过太学院诸人的感觉。
乾帝自然也能感受到这股气势,眼神微瞥,和旁边的几个大臣交汇起来。
不过他面色入场,笑着摆手。
“远来是客,你们来大乾也不容易,千里迢迢,路途辛苦。”
“今日除了文斗,也是我大乾一尽地主之谊,宴请四方,使团的各位先入座吧。”
“臣等谢过陛下!”
那领头的三位首领再度弯腰,很快,在鸿胪寺人的安排下,坐在了礼文台西侧的宾位上。
到此为止,一切似乎相当平稳。
按照宴请使团的惯例,先是一阵载歌载舞,随后便是觥筹交错。
只不过毕竟是在太学院内,歌舞亦有讲究。
跳的是大乾传承百年的学子规舞,唱的是诗词佳作。
等一番表演完毕,不等乾帝开口,梁国使团内,那首领慕俊德眼神轻轻一瞥。
下一秒,旁边的一名白衣文人立刻起身,脸上还带着几分笑意。
“大乾学子规舞,果然别有一番风味,陛下,如此盛会,如何能不赋诗一首呢?”
“在下梁国文殊院弟子唐先楚,愿献丑一番,还请陛下恩准。”
话说的很客气,但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这就是要直接开始文斗了,直奔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