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震惊!女帝跪求我掌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章 咄咄逼人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乾帝微微蹙眉,目光扫视之下,却还是没有瞧见韩阳出现。 他心里疑惑万分,不知道那太监究竟搞什么鬼。 但脸上,却依旧平静非常,也是笑道:“呵呵,确实应当赋诗一首,既然你有所文思,便不必拘礼。” “高恒,取笔墨纸砚来,要仔细记录。” “是。” 高恒微微欠身,没多久,笔墨纸砚已经备好。 那唐先楚笑意不减,脚步往前走了几步,随后抬手,像是在举酒杯一般。 “千里远客行,朝暮未曾休。” 两句一出,意思倒是很明显。 说的是使团来大乾很不容易,朝朝暮暮不带休息,千里的路程辛苦万分。 光听到这,那太学院的无数学子,脸色就已经很凝重了。 再然后,又是两句落下。 “见君舞一曲,从此莫白头!” 唐先楚刚刚吟诵完毕,另一边,负责笔墨记录的高恒也是同时落笔。 而在落笔的刹那,他便已然轻轻呢喃一声。 “好诗!” 确实是好诗,虽然只有短短二十个字,但其中意境情感却十分不错。 虽然前两句看似是在抱怨路程辛苦,千里奔波。 然后后两句,却直接话锋一转,不仅奉承了乾国的地主之谊,也表达了自己乐观积极的胸襟。 唐先楚的这首诗,虽然不至于多么震撼,却已经显露出了梁国文坛的水平。 这样的诗作,大乾翰林院的一群学子,怕是能写的不超过五个人! 一群朝臣此时面面相觑,脸色都带着几分讶异。 翰林院的那几个老臣,也是蹙眉几分。 梁国这首诗,水平足够,也很符合文斗开场的基调,可以说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如果他们乾国要接的话,光靠太学院学生的水平怕是不够。 但若是直接让韩阳上,似乎又过于早了。 不过话说回来,那太监人怎么还没到? 何明辉几人四周看了好几眼,始终没瞧见那熟悉的太监身形。 而下一秒,乾帝的声音已经响起。 “好诗!真是一首好诗啊!见君舞一曲,从此莫白头!” “虽然路途遥远,奔波辛苦,可只要心胸乐观豁达,便也没什么艰险可怕!” “我大乾学子也应当这般,在求知路上,更得有从此莫白头的积极!你写的很不错!” 如此夸赞,给足了梁国的面子。 那唐先楚听完,弯腰拜谢,而脸上的傲然之意也更加浓郁起来。 接着,不给乾国众人思索的机会,那首领慕俊德继续瞥了一个眼神过去。 片刻后,另一个白衣文人,已经站起了身来。 “启禀陛下,晚生苏景同,亦有诗才所酝,请陛下恩准。” “准了。” 乾帝很快开口。 只不过,他的脸色已经划过几分暗淡。 这梁国的阵仗,似乎是不给他们乾国任何喘息的机会啊。 刚吟完一首,现在又有人起身,又要来一首。 原本按照文斗的规矩,应该是双方轮流以诗词应和才对。 可现在,这礼文台仿佛是成了梁国的主场,他们的诗兴怎么一下子来那么多? 四周的朝臣也感觉到了几分古怪,面面相觑过后,却也没有谁多说什么。 翰林院的那几人,脸色倒是颇为不悦。 因为梁国这样连续吟诗,难免有种咄咄逼人的感觉。 而很快,那苏景同也开始了。 他这次吟诵的是一首七言,开口便是相当傲气。 “千年暮霭路朝朝,天霜映落雪潇潇。” “不是人间无过客,只因仙界有文豪!” 四句连在一起,没有任何停顿。 而每一句落下,那苏景同的神情便是多了一分自得。 如此七言,已经让太学院的学生们彻底哑口无言。 这次,甚至连议论的声音都小了不少。 毕竟以他们的水平,只觉得这首诗实在太好,他们光听都有种受到了洗礼的感觉。 而作为太学院远长的袁清泉,亦是眉头紧皱,眼神深邃万分。 “这小子,是在讥讽我大乾无人,抬高他梁国乃是仙界!” 来大乾的路是暮霭重重,有大雪飘飘。 为什么这里很少出现厉害的文人,因为厉害的文人都不愿意来这,都去仙界了! 至于哪里是仙界,那自然就是梁国。 这苏景同,损人倒是相当厉害,看上去是在写诗抒情,但句句都在讥讽他们大乾的文坛。 只一瞬间,何明辉等老臣的脸色便难看到了极点。 他们也不是傻子,诗作中到底是什么意思,还是能听出来的。 “竖子实在是无礼!” 握紧拳头,林炳正已经有些按捺不住了。 乾帝轻轻摆手,让他淡定,随后褒奖出声。 “呵呵,也是绝妙的好诗,若真有仙界,想必那里的诗作当真有着仙人风骨,非常人所能及。” “陛下谬赞了,晚生只是诗兴所致,胡言而已。” “除了刚才那首,晚生倒是还有其他诗作,也到了兴致所发的边缘。” 苏景同虽然弯腰,可脸上傲然的笑意一点没少。 听到这,林炳正是彻底忍不住了,上前一步。 “陛下,如此盛会,光是让梁国的这些客人作诗,未免有些冷清了。” 话里的意思,别人已经吟了两首,他们乾国也必须反击才行。 要不然传出去的话,他们乾国岂不是始终被压着打吗? 乾帝轻轻点头,道:“有理,林爱卿,你可也有诗作而成?” “回禀陛下,自然是有的。” “那便不必拘礼,林爱卿,请吧。” “谢陛下!” 林炳正弯腰拜谢,旋即转过身,眼神轻扫不远处的三国使团,随后又在那苏景同的身上逗留了几下。 一股老成持重的气息缓缓蔓延,那是大儒般的气息。 远处,三国使团的人,脸色也是微微变换。 林炳正的名号,他们也是知道的。 这位乾国翰林院的老臣,曾经也是有几首诗作还算不错。 虽然水平不足以跟梁国的顶尖大儒相提并论,可带来的压力,却也不是他们梁国小小的文殊院学子能够比拟。 很快,林炳正继续开口。 “老夫不才,前几日倒是刚好酝酿了一首好诗,诸位,还请静听。” 深吸一口气,林炳正微微闭眼,一字一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