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震惊!女帝跪求我掌权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章 封赏!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所谓其他的要求,自然就是双方文法上的互通有无。 乾国毕竟积淀太浅,文学上的进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时间去累积。 而梁国的那些文法经典著作,还有他们的文学传承,绝非乾国所能够相比。 如果双方可以互通有无,光派学子进行交流,那么对于乾国的发展将会极为有益。 韩阳一边听,心里还一边觉得惊讶,这玩意儿,倒是有点类似于留学生。 乾国的这些学子们,以前都知道梁国文坛的兴盛,然而他们却只是听过,而不能亲自去体会。 梁国原本对于这些管制十分严苛,尤其是在文学上的交流,更是限制颇多。 然而一旦选择互通,他们在文学上的各种造诣,将会很快被乾国学子所吸收。 而这样的方法,也是助力大乾文坛兴盛的最迅速方法之一。 对于乾国的这些学子而言,无异于是提高自己的绝佳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此事...此事需要臣等回去汇报,还请皇帝陛下莫急...” 慕俊德微微蹙眉,只能如此回应。 闻言,韩阳立刻上前,欺身而进。 “喂,你们可不要不知好歹,输了不拜师,现在提出的条件也不答应,当我乾国好糊弄是吗?” “你...” 慕俊德老脸一抽。 下一秒,只见乾帝身边的那些武将,也全都朝前迈了一步。 泸国公周霭冷哼一声,脸色不屑。 “磨磨唧唧,你们到底干不干?若是不干的话,那你们梁国这些人就别回去了,什么时候答应什么时候走!” 乾国文学是不太行,可他们武力值很高。 只是现在顾及国内民生,需要发育,所以才多年未兴战火。 然而这不代表乾国不敢出兵,不代表他们不敢动手。 真要是下了决心,给梁国一个教训,后者绝对是够喝一壶的。 被如此威逼,慕俊德也知道自己退伍可退,片刻后,他皱眉思忖几下,欠身道:“是,臣已然明白了,臣回去以后便向我梁国皇帝陛下通报此事,相信我梁国圣上一定也会同意。” “哼,这件事他若是不同意,那可就别怪朕无情了!朕可不是什么心软之辈!” “文斗的条件,本来就应该由获胜者提出,这一次,也该到我们乾国了。” “是,臣明白。” 慕俊德依旧不敢有任何反驳,老老实实的附和出声。 身后的那些文人学子,此时也全都被磨平了气焰,再也不复最开始那般狂傲。 至于齐国和北魏的几人,脸色当中的震惊依旧难平。 他们谁都没有想到,今日文斗,居然会被一个小太监给彻底破了局。 不多时,礼文台上,宴会继续。 ...... 过了中午,这场文斗宴会才算是结束。 李用汲带着鸿胪寺的官员们,招待那些使团回鸿胪寺休息。 乾帝则带着大臣们回宫,很快便到了龙息殿内。 一进殿,乾帝就再也忍不住了,朗声大笑起来,好不快意。 “哈哈哈,今日真是痛快到了极点!那些梁国的文人,一个个下巴都惊掉了!” “曾经那么多次文斗,我乾国何曾有如此快意时候,韩阳,你真是立了个大功劳啊!” “朕此前就说过要重重奖赏于你,今日你不辱使命,朕也要兑现承诺!” 抬起手,乾帝让韩阳上前听封。 此时的韩阳正犯困呢,大中午的,他一个太监平常这时候都得睡午觉。 结果今天因为文斗,到现在还没合眼,脑袋都迷迷糊糊。 听到乾帝喊他,便赶紧抬脚上前。 “韩阳听旨!” 乾帝嘴角带笑。 韩阳赶紧恭敬跪倒在地,低着头。 乾帝继续开口。 “今日文斗,你压过了梁国所有文人,那几首诗,当得起举世第一!如此文采,光是在内勤司实在是委屈了。” “朕上次就说要把你调到司礼监,你心中难道还是没有什么想法吗?” 闻言,韩阳挠了挠头。 “陛下,小的觉得内勤司其实就挺好,司礼监对于小的来说,有些太庄严了。” 这是他随口胡诌的理由。 说实话,韩阳真不想去司礼监。 虽然司礼监的太监权力不小,但是对韩阳来说,不管他是什么监,到头来不还是太监吗? 既然是太监,在前宫或者后宫待着也没啥区别。 权力大小,是死是活,也就是皇上高兴和不高兴的事。 而且内勤司相比起来还更舒服,至少能离后宫娘娘们近一点,没事还能多闻闻女人香。 乾帝听完,倒是也没有强求的意思,相反还觉得韩阳十分谦逊。 “朕知道你想要在内勤司继续帮冯三全分担一些压力,你们太监之间,对于这些情义极为看重,朕也是知道的。” “既然如此,朕也就不拆散你们两人了,不过虽然你不去司礼监,但朕却觉得有个职位或许很适合你。” 说着,乾帝看向太子,眼神微凝。 “以你之才,去太学院也委屈,去翰林院却又过于年轻,也不合适,既然如此,那朕便封你为太子少师。” “这个职位虽然没什么大权力,但至少也是个四品官,而且身份特殊,远非太监能比。” 此话一出,在场大臣全都微愣。 最旁边的太子周元,莫名脑袋一抽,差点当场嘎嘣过去。 什么玩意儿?这小太监居然....居然特么的被封为少师? 也就是说,自己从今天开始,得喊这个太监为老师? 周元几欲吐血,身体都摇摇欲坠。 而站在他身旁的陈延年,则是面色微沉,上前道:“陛下,这...这怕是也不妥吧?一个太监,如何能成为少师呢?” “陈爱卿,你不要多想,你现在便是太子少师,这个身份朕不会动他。” “朕之所以让韩阳也帮忙辅佐,乃是因为在才学这方面,既然我大乾无人能出韩阳其右,那辅佐太子便最为合适。” “可是陛下,老臣...” “陈爱卿,你觉得自己的才学比之韩阳如何?” 乾帝陡然发问。 陈延年脸色一懵,随后尴尬道:“臣...臣自知比不过。” 当然比不过,就今天韩阳念出来的那几首诗,他一首也写不出来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