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面面相觑,心忖这太监难道真的已经骄纵到如此地步了吗?
何明辉皱着眉,心中愈发疑惑。
他不认为韩阳是如此莽撞之人。
不远处的林炳正也是愕然,脸色微变。
很快,靖国公郑雄冷嘲热讽起来。
“哼,太监终究是太监,改不了恃宠而骄的毛病。”
“宰相大人,林大人,你们此前说这太监有才有德,怕是看错了。”
听到郑雄的阴阳怪气,何明辉倒是也不反驳什么,只是用自己的原则开口回应。
“他犯了法,那就应该治罪,老夫也不会替他争辩什么。”
“是非曲直,自由论断,老夫可不会在这找补!”
何明辉的为人,实在是挑不出毛病。
韩阳既然的确犯了罪,那就理应收到惩罚,这在他看来是极其正常的事情。
他只是疑惑,韩阳怎么就那么干了,他难道不清楚后果吗?
而就在此时,一群朝臣纷纷弯腰,开始向乾帝请命了。
“陛下,请严惩韩阳!还纪大人一个公道!”
听着底下大臣们的言语,乾帝的脸色始终不变,她扫视几眼,对于纪乐章的举动倒是颇有些瞧不起。
这个纪乐章,知道今日自己要问罪,所以就以攻为守,直接抬着棺材进入了大殿。
他的目的很简单,用自己老臣的身份,让一众朝臣,尤其是那些国公全都站在他这边。
到时候,满朝文武过半在给他声援,就算他纪家真犯了法,到时候皇上也会顾及老臣的颜面,不会深究什么。
这也是小明王给他出的良策,如今大乾朝堂,还是世家把持。
只要有世家的支持,那么纪乐章就不会被怎么样。
皇上?皇上也得看看大臣的脸色啊!
良久后,乾帝才淡然开口。
“此事朕其实昨晚已经知道了,不过此事似乎却另有隐情。”
“纪乐章,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没有和朕说啊?”
纪乐章不答话,依旧低着头,脸色露出沉痛模样。
见状,乾帝也懒得多问什么,冲旁边的一个太监吩咐道:“去一趟内勤司,把韩阳叫过来。”
“是!”
太监很快离开了议政殿。
韩阳正在内勤司种地呢,新盖了几个大棚,听到皇上宣召,也知道肯定是因为纪府的事情。
穿好衣服,直奔议政殿。
他刚一走进,四周无数的目光已经汇聚到了他的身上。
那些文臣的眼神,仿佛要将他千刀万剐似的!
韩阳倒是相当淡定,看到纪乐章后面还架着一口棺材,微微一愣,旋即打趣起来。
“尚书大人,好雅兴啊,居然抬着棺材上朝!”
“你这是得了重病将要不久于人世了?哎呀,什么时候的事情?昨天怎么还没看出来呢?”
走到纪乐章面前,韩阳凑上前询问。
纪乐章听到他的话,心中气得不行,咬牙道:“韩阳!今天老夫定要让你知道狂妄的代价!”
身后的何明辉几个也厉喝开口。
“韩阳!你太放肆了!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居然如此轻慢我朝户部尚书!”
“没错,你这家伙简直无法无天了!”
“陛下,这样的太监岂能继续留着,请陛下立刻将其处死!”
卫逍一弯腰,话语中的狠厉丝毫没有保留。
韩阳听完,很无所谓的抠了抠鼻子。
“干嘛啊干嘛啊?我一个太监,你们至于那么恨我吗?非要杀啊杀的。”
“再说了,本公公很老实的,难道犯了什么罪?”
“哼!韩阳!你居然还有脸说!”
卫逍当即冷笑起来。
“昨日你是不是闯入了纪府,你是不是把纪府的人给打了?你敢承认吗?”
卫逍厉声质问。
“哦,原来是因为这个。”
韩阳装作恍然大悟,一拍脑袋。
随后他弯下腰,冲乾帝行礼道:“陛下,小的昨日的确去了尚书府邸,的确也把纪府的人给打了,不仅如此,小的差点杀了纪乐章的儿子纪风承。”
“你!你好大的胆子!”
卫逍听到这,惊得目瞪口呆!
这韩阳,真是不要命了!
其他的那些文臣同样嘴巴长大,仿佛能塞下一个拳头。
刚才纪乐章讲的时候,可没说自己儿子被怎么样了。
这韩阳倒是好,一开口就说差点杀了纪风承。
他已经胆大包天到这种程度了?
“韩阳,我朝有你这样的太监,真是耸人听闻啊!”
“今日绝不能留你!必要将你千刀万剐!”
纪乐章双手拢袖,一脸的暗沉,看向韩阳的那双眼,更是如同鹰隼般锐利。
闻言,韩阳倒是依旧混不在意。
他也笑道:“纪乐章,看来你没把事情给大家将明白啊,既然你没脸讲,那我就来讲一讲好了。”
“咱们当朝的尚书大人,可真是够厉害的,他儿子青出于蓝胜于蓝!”
“嘿!你们猜怎么着?他儿子纪风承昨天绑了一个姑娘,意图玷污,真是给我大乾长脸啊!”
韩阳说完,又将当时的其他情形简短概括了几句,最后看着纪乐章的老脸,一阵摇头。
“纪乐章,我要是你的话,我都没脸来这朝堂上喊冤,自己儿子干出了那种事情,你还好意思来陛下面前说什么委屈。”
“诸位大人,我承认我昨日是鲁莽了些,不过本公公若是再晚一步,若是被纪府的手下再拦住那么一时半刻,怕是那纪风承已经行了苟且之事!”
“堂堂户部尚书之子,竟然意图强暴民女,你可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
这一下子,把在场的那些朝臣给整不会了。
纪风承意图强暴民女?把人给绑到自己屋里去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户部尚书之子啊!干这种事?
哪怕是明国公卫逍和靖国公郑雄,此刻也都僵硬住了。
而此时,宰相何明辉听完,脸色一阵变换,他看着纪乐章厉声质问。
“纪乐章,此事当真?你儿子真的干了如此事情?”
纪乐章还是不说话,只是脸色愈发昏沉起来。
乾帝见状,主动开口道:“好了,宰相大人你也不必多问了,此事昨日韩阳就已经和朕汇报过了。”
“朕当时听到的时候,也难以置信,纪风承好歹也是户部尚书之子,也念过书、治国学,可是这样的事却让朕难以启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