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半岛巡视了一圈之后,魏武乘上列车再次启程,再次来到了大连。
这里靠近鞍山铁矿和本溪的煤矿,已经成为了魏武重工业的核心区域。
并且,依托这个工业区,建立了巨大的造船厂。
光是船坞里同时在建的蚊式炮艇就有18艘。
魏武跟负责生产的厂长问了一下,目前蚊式炮艇这种简单的船只的技术已经完全吃透了,培养出来了一大批熟练工人。
因为船体比较小,建造周期也比较短,一个船坞从头开始建造的话,大概需要三个月就能建造完成。
其中,耗时最多的是蒸汽机的安装和调试。
其余的都是预制的钢铁支架,混合木板和钢板。
直接拼装就可以。
火炮也都是现成的,从工厂里拉过来,就能用。
为了方便火炮在船上使用,还特意加装了一个旋转的炮塔。
颇有点护卫舰的雏形了。
魏武对此很满意,未来帝国的海岸线很长,这种炮艇虽然无法去远洋执行任务,但在近海巡逻,收拾一下风帆战舰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等以后有了更大的船,可以全都淘汰给海警。
魏武又前往水师基地巡视了一圈。
静海水师已经建成的蚊式炮艇的数量已经超过了72艘,组成了四个舰队,正在师长段志虎的率领下,正在进行机动射击训练。
海面上已经准备好了一堆标靶船,这些船都是木质帆船,张开了风帆,模拟正在航行的舰队。
段志虎带领四支舰队,在两千米开外,围绕着舰队兜圈子。
随后,在段志虎的带领下,舰队与靶船平行行驶。
当双方接近到500米的时候,段志虎抢先命令开炮。
炮弹呼啸着落到了靶船附近。
最近的只隔着不到两米。
显然已经非常接近了。
各个炮手连忙修正弹道进行第二次校射。
这一次,很多靶船直接被炮弹命中了。
木质帆船明显经受不住开花弹的炮击。
船舷上出现了一个个大洞。
段志虎命令炮手加速射击。
炮手们一个个加快填装炮弹。
短短五分钟内,就射出了30多发炮弹。
很多风帆战舰此时千疮百孔,如同筛子一样。
如果是真实战场,这些船上的人已经死伤惨重了。
接下来,无论是击沉还是冲上去俘虏,都可以自由选择。
显然在炮击方面,静海水师已经十分优秀了。
魏武对这场演训很满意。
“不错,不过光在这训练已经没有意义了,走我带着你们去适应一下战场,能不能光宗耀祖,就看你们自己的发挥了。”
魏武已经准备对太平军下手了。
太平军的主力在天京,扼守长江天险,想要过江,渡船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有水师护航,必然如虎添翼。
而且,他看曾国藩不顺眼很久了,如果能趁着这个机会把曾国藩也顺手干掉,那以后统一全国将会去除一个巨大的阻碍。
在魏武的命令下,根据地内再次开启了征兵模式,军队再次扩编8个师,总兵力扩编到54万人。
同时率领第二,第三,第五师,第一骑兵师,静海水师总计11万人马,组成南征大军,向扬州方向移动。
此时,在征调的劳工的努力下,从天津通往扬州的铁路已经通车了,魏武带着大军直接乘坐火车,分批抵达了扬州江北大营。
不得不说,有了火车速度就是快了很多。
魏武记得上一次,边打边走,花了足足几个月的时间,才从天津打到了扬州。
但是,此时他只花了不到五天,就将十万人马和所需要的物资全都运到了江北大营。
同时静海水师也沿着海岸线南下,从长江口驶入内陆。
与魏武在扬州会合。
大军汇聚之后,魏武开始筹备渡江计划。
他将骑兵师师长冯三戊找了过来。
“沿着长江寻找渡船,渔船,只要愿意配合我们渡江的,一律重金酬谢,一天五两银子。”
魏武给出了价码,他相信,这些生活在江边的渔民和艄公不会拒绝这个价格的。
过了小半天的时间,冯三戊回来了。
“大帅,三天前,江上的渔民和艄公都被曾国藩带走了,听说曾国藩为了防止太平军过江,抓走了所有的渔船和艄公,将船全都带到了他的水师,带不走的,全都就地凿沉了,一艘都没留。”
冯三戊将打听到的消息告诉了魏武。
“欺人太甚!”
魏武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他来之前就已经给各地下了公函,命令各地清军和官员要筹措物资粮饷,准备渡江事宜。
而曾国藩明知道他要渡江,却公然把所有船只和艄公都带走,这明显是准备给他一个下马威,想要抢夺话语权。
如果魏武只是一个清廷的总督,这事情就难办了。
他和曾国藩同为清廷官员,如果攻击曾国藩,就是挑动内乱,和叛乱几乎是等同的。
如果给咸丰上折子,又会留下一个办事不力的印象。
左右都不好交代。
这样曾国藩当头一棒的目的就达到了。
以后魏武想要做什么,都要和曾国藩商量,否则曾国藩一旦掣肘,魏武就难以成事。
但这一切都建立在,魏武还想在清廷混的前提下。
魏武连运河都敢掐断,连京城都敢封锁,还怕曾国藩跟他耍心眼?
“这么玩是吧?原本还想留你一条命,既然这样,那就先拿你祭旗。”
魏武当即点齐11万大军,水陆并进,向曾国藩的驻地赶去。
此时,曾国藩正和彭玉麟等谋士商议着下一步计划。
“雪琴(彭玉麟字),还是你的计策高明,将江边渡船全部收缴,直接就断了那小儿的过江之路,让那京城来的小子知道,这可不是京城,到了江南,得听咱们爷们的号令,不然,他一个兵也过不了江。”
赵文烈兴高采烈的说道。
“就是,新军又如何,就是那皇帝老儿,不给赏赐,也休想调动一兵一卒,没有赏赐,任何兵卒都别想过江。”
其他人也附和道。
在他们看来,整个太平军已经成了他们的摇钱树,只要太平军一直在,咸丰就得一直拿钱供养他们,有什么事情,必须得给赏赐。
魏武想要过江,也是如此。
没有钱,一艘船也别想过去。
想要船,可以,得拿钱来买。
就在几个人琢磨着该怎么狠狠的敲魏武一笔的时候,一个小校跑了进来。
“禀报大帅,静海新军向这边过来了。”
“可是来送钱的?”
赵文烈问道。
“不是,带着水师和火炮,还有骑兵,好像是来兴师问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