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秀才经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姻联关系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黎禾说:“我们这个世道的姻联关系传承几千年,大家都认可,没什么问题啊。” “我们这个世道的姻联关系有点奇怪,我讲与你听一听。”顾卓说。 黎禾笑了一声,说道:“愿洗耳恭听!” “第一,男女两人婚姻连起的姻联关系一大串,好似赘物拖在身后。”顾卓说道,“这里,我和方同光是姻亲,整个顾家七弯八拐的基本上也是姻亲。你那里的情况恐怕也是如此,布店人员也大多是姻亲吧。长辈,还有传统都要求我们这么做,说通过姻亲能使大家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大群体,共同抵御风雨,但这么多人里面更多的是照顾别人,牺牲自己。为什么我们要捆绑在一起形成复杂的姻联关系,让大家被这个无形的网缚住而不能自拔呢?” “第二,婚姻中的男子女子地位不平等,好似周天塌陷一半。”顾卓接着说道,“一个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在内占有婢女,在外与人私通,胡作非为,而女子只能从一而终,恪守妇道。女子名下不能有财产,不能继承财产,虽女子非常能干,也只能是丈夫的附庸。女子种田不如男子,但经商可以比肩男子,我们这边经商的女子撑起了半边天,你家夫人也是女中豪杰,但她们终究也是为丈夫作嫁衣裳。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对待婚姻中的女子,让女子处于从属地位呢?” 黎禾见状说道:“你酒吃多了,该休息了!” 顾卓说:“你听我讲完,也让你学点东西。我看的出来,程知雨不小了,马上要找你家里的女子结婚,与你家实现姻联。作为家主,你必须认真考虑,从整个布店利益出发,从共同抵御风雨出发,考虑他们的婚事。是不是!” 黎禾点头表示同意,说道:“感谢赐教,我们告辞!” 顾卓让方同光送他们,又要黎禾明早再来,说是有事请教、推荐一个裁缝给布店使用。 送客的路上,方同光说道:“我家公子今天酒吃多了,他有的话是有感而发,你们别在意。顾家是豪门望族、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因我家公子又正值壮年,只有一妻,于是,想做他小妾的女子特别多,说媒的、自告表白的应接不暇,自己都烦。所以,发牢骚解气,见谅!” 第二天,程知雨去采办货物,黎禾再进顾府。顾卓说准备写一本书,想了解一下鄂省的风土人情和思潮。黎禾有问必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然后,顾卓要黎禾帮忙,带一个裁缝到汉口,说这人犯了点事,要避一避。 次日清晨,黎禾一行返航。逆水行舟,又加载货物,到汉口顺风至少得九天。 晚上,月大风清,江面静谧,帆船缓慢上行。黎禾躺在船舱里,半天难以入睡。忽然想到顾卓所讲的姻联之事,于是,叫来程知雨,问道:“知雨,你看中了哪位女子,想跟谁结婚成家。” 程知雨支吾半天,没有说出个名字来。黎禾说道:“童婉与你差不多大,你看她如何?” 童婉是童丽的贴身丫鬟,童丽与她感情深厚,认她为义妹。程知雨说道:“哎呀,家主,童婉这么美丽端庄,怎么会看上我。况且,主母准备让童婉做家主的小妾,为家主生儿子,我怎敢有非分之想!” “这个,没有的事。”黎禾说。 “反正……我不会找童婉的。”程知雨说。 黎禾说:“那黎仁、黎纯、黎红如何?” 黎仁、黎纯、黎红是黎禾黄陂老家的族妹,五六年前分别前来投靠黎禾,都在布店做事,都到了嫁人的年龄。 程知雨说:“我听家主的!” 到达汉口已是傍晚时分,黎禾吩咐家里的、店里的的所有人到码头,搬运货物到后院仓库,又吩咐刘家才将货物分类登记入册。然后对程知雨说道:“把自鸣钟搬到店铺里面,把裁缝的住宿安排一下。” 晚上,黎禾上楼,童婉面带羞涩地过来说要伺候他洗澡,把黎禾吓一跳,急忙说道:“不可,我自己洗!” 澡洗完,黎禾裹上披风走向卧室,结果被童丽推出房门。童丽推着黎禾向侧边的童婉房间走去,口中说道:“相公今晚与童婉睡!” 黎禾不从,抱起童丽回房。一阵缠绵后,童丽说道:“我也舍不得相公,但没有儿子可怎么办?” 早晨起床晚了一点,待黎禾下楼来到厅堂,就见程知雨在等候。黎禾对程知雨说道:“你去调试自鸣钟,争取开门时能转动起来,听到响声,吸引顾客进店观看。” 话还没讲完,赵心晓、护院老王带着两人走了进来。赵心晓正儿八经地说道:“报告家主,你安排招用护院之事,我等悉心办理,今推荐两名身怀武艺之青壮,请你定夺。” “这么快就找来了,管家办事神速!”黎禾说道,“先介绍一下他们。” 赵心晓指着一个大个子说道:“这一位叫李纸成,陕省民户出身,今年二十四岁,惯使一口大刀,凌厉无比,因家乡连年灾荒,逃难至此谋生。” 赵心晓指着另一位说:“这位叫周宗敏,陕省军户出身,今年二十三岁,惯使一杆钢枪,神出鬼没,因不愿到辽东当兵,怕受处罚,暂到汉口栖身。” “接纳违律之人似有不妥。”黎禾说道。 赵心晓说:“汉口为新辟之地,户籍管理宽泛,近二、三十年来,陕省人士顺汉水而下到汉口的成千上万,官府也未勘察。二人武艺高强,实为护院良才,建议收用。” 黎禾“嗯”了一声,要李纸成、周宗敏先到堂下垂花门那边稍候。 “他俩武艺谁强谁弱,办事能力如何?”黎禾问。 护院老王回应道:“单论武艺,李纸成的刀势大力沉,一般人近不了身,若论擒拿摔打、上房走瓦,周宗敏强一些。两人各有优劣,可为互补。” 赵心晓说:“李纸成言语短一点,目光坚毅,有做管事的潜质,周宗敏活泼一点,办事麻利,两人搭配起来比较好。” 赵心晓、护院老王意见是两人都留用,说人才难得。 黎禾想了想说道:“我看李纸成胸有大志,不是久在别人门下委曲求全之人,他一旦生事,可能就是大事,我们也担待不起。我看周宗敏人也灵活,就留他吧。” 赵心晓说:“我们先答应留用的,现在要别人走,怎么去讲?再说府衙下发文书要每个里组建一支民壮队,防火缉盗、防流民袭扰,保本里安宁,家主你是本里里长,得负责牵头组建。我们布店也得多出几个人,作队长、什长、跑腿什么的,留下李纸成也无妨啊!” “我直感李纸成不能用!”黎禾说道,“既然他人到咱门了,也给个出路。汉阳府衙不是正在招用驿卒,要武艺娴熟之士吗,我们把他推荐给官府吧。” 赵心晓踌躇道:“是否给主母说一声?” “不用跟我说,按家主的意见办。”童丽走过来说。 然后,黎禾叫刘家才过来,等了一会,刘家才慢吞吞地走过来,一脸不高兴。黎禾瞥了他一眼道:“你现在带着李纸成到府衙找童青,我作保,要他们招用李纸成为驿卒。” 黎禾吩咐护院老王带周宗敏去熟悉情况,周知有关事项,以尽快顶用。 护院老王、刘家才分别带着周宗敏、李纸成离开。黎禾对赵心晓说道:“开分店、组民壮队都需要人手,布坊那边要不了那么多人,看先抽十个精壮的过来,七人在布店学习生意,三人跟老王练习拳脚。管家你安排,我们去布坊一趟。” 赵心晓点头退下。童丽说道:“正好,这个家里的人员情况要给相公家主报一报。” 黎禾说:“什么报一报的,我们之间不要这样正儿八经,我的夫人!” “第一桩,内房丫头年龄变动的事。”童丽说道,“内院里的内房丫头波儿、慧儿、晴儿、娥儿今年十四岁了,波儿、慧儿、晴儿三人来了月事,下月开始按例给月钱五百文,待娥儿来了月事也给月钱五百文。内房丫头洁儿、萍儿今年十六岁,成人了,要取名报官衙,两人按例移住到后院,先安排在店内当店面丫头,下月开始按例调高月钱到八百文。” 童丽见黎禾没吱声,继续说道:“第二桩,姻联的事。一个是家中刘家才,月底满二十一岁,不小了,他母亲刘嬷嬷请求将黎仁与刘家才婚配,说想尽快办了。二个是布坊管事郑耀分儿子郑友强,年底满二十二岁,郑耀分找我,也是请求将黎仁与郑友强婚配。两家都看中了黎仁,相公你看怎么办?” 黎禾说:“第一桩内房丫头的事,夫人你照例办我没意见,洁儿、萍儿的名字夫人帮着取就行。” 童丽说:“取名的事还是请秀才相公躬亲,洁儿姓俞、萍儿姓夏。” 黎禾思考了一会,说道:“俞冰洁、夏淑萍如何?” “好名字!”童丽说。 “第二桩姻联的事——”黎禾说道,“黎仁今年二十一岁,是该婚配了,我觉得……哎呀,不能指定,夫人去问一下黎仁,看她想与谁婚配,我们按她的意见来办。哎,程知雨呢,夫人怎么单漏了他。” 童丽说:“程知雨还小,没有考虑。再说,相公与程知雨不是在船上谈了他的姻联对象么,是不是相公已经有了安排?” 黎禾说:“这事夫人你怎么就知晓了呢,家中管闲事的太多!” “你是家主,别人都看着你呢。”童丽说道,“还有,家主你要一碗水端平,你跟程知雨谈了姻联的事,没跟年龄大的刘家才谈,刘家才感到不自在。” 黎禾问家中还有什么人员情况,童丽说道:“童婉满了十八岁,不能再做我的丫鬟了,她愿意做相公的妾,希望相公纳了她,给她一个出路。” 黎禾摇头,童丽又说道:“刘家才的妹妹刘家凤今年十九岁,她母亲刘嬷嬷愿意将刘家凤嫁给相公为妾,刘家凤也同意。还有,武昌府分店管事、你的族兄黎春光说,他们店的店面丫头张娴芳虽只有十九岁,却躁动不安,媚眼顾盼,希望家主能收她为妾,让她为家主生个儿子。” 黎禾还是摇头,说道:“纳妾之事,从长计议、从长计议!” 童丽说:“张娴芳和程知雨一样,都是孤儿,没人疼,看过些日子把张娴芳叫过来,我跟她聊聊如何。” 下午,黎禾在后院仓库查看货物,程知雨过来说道:“第三甲的钟甲首来了,现在内院厅堂候着呢。” 黎禾边走边问道:“什么事?” “向童婉求婚!”程知雨回答,黎禾又问夫人何在,程知雨说童丽在厅堂陪着说话。 见黎禾来到厅堂,本里第三甲甲首钟高弟起身,作揖道:“见过里长!” 大亮国颁行的《大亮会典》规定,乡里地方,每一百一十户编为一里,设里长一人,每十户编为一甲,设甲首一人,里长管摄一里之事,率领甲首办理税赋征收、应当差役。 钟高弟指着旁边的一人道:“此为本人儿子钟孝荃,今年二十岁,在家帮我打理药行生意。孝荃仰慕里长妻妹童婉的德才、人品,想娶童婉为妻。今登门求婚,还请成全。” 钟孝荃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衣裳,面带微笑地躬身向黎禾施礼。 黎禾回礼,笑着说道:“钟甲首青眼有加,看中我家童婉,荣幸之至!” “奉上彩礼五两银子,勿推辞!”钟高弟说道,“里长及里长夫人意下如何,如你们同意,我们第四天上午来迎娶可否?” 黎禾正欲开口,童丽抢着说道:“感谢钟甲首看中我家童婉,但婚姻大事我们还要问一问童婉本人意愿。相公,你看我们过两天跟钟甲首回话如何?” 黎禾说:“夫人说得对,待我们问清楚童婉的意愿,尽快跟钟甲首回话!” 钟高弟父子告辞,童丽问黎禾到底愿不愿意纳童婉为妾,黎禾慎重地摇头。然后叫来童婉,童丽问她愿不愿意嫁给钟孝荃为妻,童婉哭着说不愿意。 经过黎禾、童丽几天苦口婆心的劝说,童婉方才答应嫁给钟孝荃为妻。又过了几天,钟家吹吹打打过来迎娶童婉,穿着苏州裁缝用洋布做的美丽嫁衣,童婉哭着离去。 接下来,家中刘家才与黎禾族妹黎纯婚配,程知雨与黎禾族妹黎仁婚配。 其间,黎禾到布坊去了一天。到布坊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陆路,一个是水路。水路去是逆水,嫌慢,黎禾决定坐马车。其实距离不到十里,不是太远,赵心晓觉得坐船舒服一些。 当天早上辰正时刻,黎禾、赵心晓和刘家才、李爱文在后院上车,马夫老黄驾车前去。布坊在汉口宗关汉水边,占地十五亩,雇工一百一十人,日产粗布六百余匹,原来尚能保本,今年七月以来,每月亏银二十两左右。 马车进门直接到议事房,布坊管事郑耀分、协管陆文丁急来相迎。黎禾说不用寒暄,先说亏银之事。 郑耀分分析亏银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今夏长江、汉水发大水,灾民涌入汉口,布坊收录十三人到布坊,既发月钱,增丁又缴赋税。二是新棉未到采收季节,旧棉涨价汹汹。三是纺纱机坏了三台,一直没修好,棉纱量减,织布机窝工、吃不饱。 郑耀分接着提出解决之道:一是能否裁撤冗员二十人,二是新买纺纱机三台。 黎禾说:“裁撤冗员不妥,老家主在的时候,总是告诫我们要与人为善,不要擅撵人走。我看布坊这边先调减十人,充到布店做伙计和护院,明天到位。我们这里纺纱机、织布机比较老式,也该更新先进的了,下月叫程知雨、陆文丁到苏州府顾家采买新式纺纱机、织布机各五台,以后逐步换新。” 稍后,黎禾开始巡视整个布坊,赵心晓、郑耀分、陆文丁跟随,刘家才、李爱文留下核验布坊今年账目。路上,郑耀分跟黎禾提起其子郑友强婚配之事,黎禾说郑友强可娶黎红。看完布坊,黎禾到布坊外看了一下雇工的住处,都是低矮破旧棚户,心想还不如种田的民户,又想他们不能安居,又怎能乐业。 中午在布坊吃饭,刘家才、李爱文说账没看完,先不吃。吃完饭,赵心晓去看郑耀分选送的人员,黎禾与陆文丁在房中闲聊。 黎禾问道:“珠儿今年几岁?” 珠儿是陆文丁儿子,今年三岁,其母亲是童丽的表妹。 正聊着,忽听门外赵心晓大声地嚷道:“老郑你太过分了!” 黎禾急忙走出去,问道:“怎么了?” 赵心晓说:“老郑给我们选的十人全是老弱,这怎么行。” 黎禾说:“布店是我们的门面,人员要年轻精神一点的,护院要壮实一点的。我的意思是抽十个精壮的,里坊马上还要组建民壮队,都要精壮的。” 郑耀分说:“精壮的都抽走了,留下的都是老弱,布坊营生还做不做!” 黎禾想也是,再说郑耀分十几岁就跟着老家主,是这个布店的老人,还得尊重一些。于是说道:“老郑,你看这样行不行,五个老弱、五个精壮。” 郑耀分说:“听家主的!” 又谈了一会雇工的生活问题、布坊的护防问题后,黎禾叫上刘家才、李爱文和赵心晓返程,郑耀分、陆文丁、郑友强送到大门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