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古代,做大哥真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四十章 乱世重典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起初一切秩序都还算良好,随着消息的外传,流民越来越多,随县的安置点都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甚至有些村庄都已经在外搭建帐篷。 有些人不甘心,就想往城里涌进,半路上还不断与官兵发生冲突。 “凭什么,你们这样看不起我们辛辛苦苦的种田人,现在我们有难,你们就这样拒之城门外?” 带头闹事的,大部分是后来赶往随县的,传闻随县对流民的安置很好,远超其他县。 有些人心里有着“便宜不占就是王八蛋”的想法,即便自己家乡还能过下去,也要朝着外面走去,毕竟白吃白喝的机会不是每年都有的。 他们会游说鼓动本地和周边的村民,一窝蜂地朝着随县而来。 原本在计划承受范围内的随县,由于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外派的食物也开始减少。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很有可能造成局势失控。 原住民也产生了恐惧心理,因为前些天有人开始打砸火烧原住民的领地。 林鹏力排众议,将武器分发到原住民的手里,以求他们能够自保。 在大纪,械斗是违法的,但是外籍或者无籍贯的人,侵占他人的田地、房舍,主家是可以采用防卫手段,甚至可以请人帮助反击。 古代文明,有着自己的认知和法律,合法的利益绝对不容侵犯。 而在林鹏的认知中,本县没有虐待外来的灾民,每天都在供应食物,而且进入临时居住区,都要进行身体检查,以及卫生条例宣讲。 刚开始来的是真的难民,他们很容易接受这些规范。 后来的一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听说这里可以不劳而获,而组队过来吃免费的食物。有些人其实就是隔壁县的。 他们一家人分成两队领救济粮,本县的人有在册记录,都是按照家庭人口分配,去一个人领就行了。 家里剩余的人就去了随县,在那里免费吃喝,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一开始这样的人很少,时间久了,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为什么这么傻,别人能做的事情,为什么自己不能去做? “曹县尉,这段时间加强各个地点的巡查,防止有人扇阴风。” 林鹏对着大堂的曹翔宇说道。 “明白,县令大人。”曹翔宇明白林鹏的意思,现在流民都是实名登记造册发粮食的,确实也发现了一些不该有的状况。 比如,有些人在这里吃白食,劝诫也无果,还在背地里造谣,甚至传出随县有计划在食物里下毒,坑杀一批灾民的言论。 不过林鹏暂时也没有对这些人动手,而是发展先来的一批流民中的护卫,将有些人的言论记录下来,后面好区别对待。 尤其是一些老弱妇孺,林鹏直接将这些人接到红楼附近的安置点,避免发生冲突,使这些人受到伤害。 也正是如此,谣言就这样产生。 “大人,面对这些事情我们应该怎么处理?”陈泽有些心慌,谣言这玩意可能会造成流民暴动。 “不急,很多老弱妇孺中的儿子或者丈夫,还在那些流民当中,可以选派代表不定期地去探望,方便了解真相。” 林鹏对陈泽还是挺欣赏的,他打算这次事件过后,举荐这小子当官。 “那些制造谣言的人怎么处理?”曹翔宇急切地问道。 “距离稍远的,我们就暂时没办法,隔壁县的,尤其是那种贪图朝廷便宜的人,先知会他们,过两天带走,吃进去的,会让他们吐出来。” 林鹏可不是什么慈善家,只不过自己现在处在这个位置,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当初红楼的流民,也是看人留下来的,一眼假的人没有留下来的必要。 果然,在派出代表看到自己亲人活得好好的,回去后宣扬,谣言就开始动摇,因为每天都会有代表去观看,造谣者已然成为了大家厌弃的对象。 路途较近的人,被县衙的人带走了,朝廷是有赈灾粮的,这些县距离比较近,万一造成误会让皇帝知道了,这些大人怕是嫌命长了,敢在知道自己被骗还无动于衷。 双管齐下的手段下,有些人慌了,他们来的时候已经是登记造册的,哪怕是假的,最后都没有好果子吃。 于是几个亡命之徒串联,想将事情搞大,就往县城里钻,沿途高喊口号,大致意思就是县衙对他们区别对待。 懂事的人自然不会跟着去闹事,县衙给他们安置点,有食物吃有热水喝,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自己抓到的幼虫也会被收购。 闹事的风波很快被镇压下去,所有人被关押在县衙的大狱里,可惜里面太小,很多人被铁链锁着,关在大院中。 第二天组织公开审判,乱世重典,当场将组织者以谋反罪斩首,都不需要汇报朝廷,还有一部分人情况比较严重的,关押上报朝廷。 情节轻微有乡邻担保的人,先放了回去,参加当地的生产运动。 是的,随县那么多的田地,又来了这么多人,不仅要吃,而且还拉出来不少,这时候整理田地,将有机肥全部消耗在土壤里。 原住民也是一样,每天都要劳动,正好萝卜也可以播种了,趁着这个机会,一并将这些事情做了。 流民因为人多产生工具少,大部分人用的还是木质工具,林鹏也没有打算发放新的工具给他们,反正这些人到时候都是要走。 这里面除了刘家坳有亲戚来投,基本上没有来新人。 裴勇一家也歇业回来,只是家里的成员多了一个小家伙,陈巧儿做奶奶后,心情也好了许多。 因为以前的房子被林鹏的特战队住着,所有人都住在白公馆。 随县给了随州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随州下面的几个县也有样学样,随州基本上没有大的异动。 这样的灾情也就持续了三个多月,第四个月的时候,陆续有些县传来了可以回去的消息,流民也带着足够回去吃喝的粮食走了。 但也有流民想留下来,但是原住民的房屋还是需要归还的,偶有村子田多人少的情况,自有村长前来,与县里交涉。 这次灾情,作为县丞的陈昊,一直躲在家中,林鹏也没有派人去喊他,而是上书给了知府,同时举荐陈泽代替县丞的位置。 灾情结 束后,知府马戍愈治理灾情有功,受到朝廷的嘉奖,加上以前的功绩,官升一品,也将成为京官,林鹏提交的折子,他自然也很重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