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是敏敏的生辰。宫里头许久没这么热闹了。
那些贵女们难得有机会入宫。家中有诰命的夫人也请了要进宫。
蒋瑛想,反正已经够热闹了,不怕更热闹一些。
那些贵女的姐妹,娘亲,只要想进来的,都许了。
也有别的心思的,都被别人劝住了。
几年了,后宫除了皇后没有旁人。
皇后多年无子嗣,皇帝也不介意。
可见两个人的感情坚不可摧。
除非是他们二人先松口,否则旁人就别想了。否则就是自讨没趣,还可能惹祸上身。
所以这宴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没藏什么心思,也不必争奇斗艳的,反倒十分和谐。
蒋瑛坐在高位,看着也十分欣慰。
一边的姑姑道,“这样其实挺好。娘娘也不必总在宫里闷着,大家一起玩乐多好。也显得我大穆国力昌盛。”
“说的是。只本宫与他们并不相熟,怕玩不到一起去。”
姑姑掩口一笑,“这哪里是娘娘需要担心的事情?娘娘这个身份,该是他们来巴结你的。娘娘啊,尽管看着有顺眼的,和脾性的,常叫进宫来便好了。”
蒋瑛想了想道,“你说的十分有道理。”
中途李洵还来了。
大家都纷纷跪下来行礼。
李洵眼神扫过,径自朝蒋瑛走去,牵了她的手。
“皇上舅舅。”敏敏清脆的叫了一声。
李洵摸了摸她的头,“长高了。”
敏敏笑起来,“我都九岁了呢。”
“好好读书。”
“我知道的。”
李洵柔和的一笑。
便是因为经历过许多亲人的离世,李洵便把一部分亲情寄托在李柔和敏敏身上了。
好在这母女两个拎的清,没有辜负李洵。
李洵转头问蒋瑛,“可还开心?”
蒋瑛点头,“好久没这么热闹了。臣妾也是个喜欢凑热闹的人呢。”
李洵眉眼柔和,“那以后常叫人过来聚一聚。”
“嗯。刚忙完?”
李洵点头,“都是喜报。”
这几年举国上下都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喜人。
蒋瑛道,“真好。”
李洵怕自己在这扫了兴,便道,“你们玩着,我先回去了。”
正打算走,蒋瑛玩笑道,“先别走。一会儿有个节目呢。”
李洵不解。
蒋瑛道,“北齐送来的几个美人儿,你也不管,都快发霉了。正好今儿个宴会,我提前叫他们准备了节目。一会儿他们就来跳舞,皇上看了再走。”
“阿瑛……你若实在不喜欢,送出宫去便好。”
“不送。他们跳舞别具一格,可有意思呢。教坊司那个锦知姑娘,琵琶一绝,一会儿也有。”
李洵无奈看她,一副拿她没办法的架势。
也不给李洵反对的机会,直接拉着他坐下了。
李洵实在没办法,端坐在那里。
底下那些贵女,夫人都瞧见了,只觉得羡慕。
帝后二人感情好成这样,谁不羡慕呢。
喝了一口茶,美人儿翩翩身姿便过来了。
时而舞步轻快,时而轻柔缓步,水袖飞舞,从眼前掠过,带着阵阵清香。
大家都带着欣赏的眼光看着。
这几位北齐来的美人儿,的确是舞艺超群。
正当大家在这舞姿中沉迷的时候,李洵却捏了捏蒋瑛的手,一双眼睛都看着她。
蒋瑛失笑,小声提醒,“看人跳舞呢,光看臣妾干什么?”
“没你好看。”
“哪有?皇上看吧,臣妾不是什么小气的人。”
话音刚落下,余光却看到其中一个美人儿突然快步而来,甩出水袖的那一刻,人已经到了跟前。等水袖被收回来,美人儿手上突然就多出了一把匕首。
“皇上小心。”蒋瑛反应过来,第一时间将李洵一推,自己则是挡在了身前。
好在李洵也是反映迅速。
在那把匕首刺过来的时候,他一手揽住了蒋瑛的肩膀,另一只手随手拿起茶盏砸过去。
准确的砸到了美人儿的手腕。
那美人儿吃痛,匕首脱落。
眼见着已经失了机会,她迅速将匕首捡起来,一下子将敏敏抓住,匕首对准了她的脖子。
“敏敏!”李柔惊呼。
敏敏因为是主角,离着帝后的位置最近,北齐美人知道她身份尊贵,拉了她当挡箭牌。
其他贵女和夫人哪里见过这个场景,早就惊慌大叫,只差四散逃开。
“放开敏敏。”李柔大喊一声。
美人冷哼一声,“我既这样做了,便知道活不了。岂能不拉个垫背的。她也是皇室血脉,就当她倒霉吧。”
说着便要动手。
谁知道敏敏突然就低头在她手腕上一咬,紧接着又是一脚踩在她的绣花鞋上,趁着她不备,胳膊肘直接击打她的面部。
一套动作一气呵成,美人吃痛,后退一步。
敏敏趁机挣开她,一下子就跑了李柔身边。
李柔忙将她抱住。
此时护卫已经赶来,将北齐的几个美人全都控制住。
“敏敏可有事?”李洵依旧搂着蒋瑛,询问。
敏敏摇头,“我没事。皇上舅舅和皇后舅妈没事吧?”
两人皆摇头。
一位贵女道,“郡主好生英勇,这些是怎么学来的?”
敏敏得意扬了一下下巴,“都是我师父教的。”
师父是谁?
便是李柔心仪的那位护卫。
“将人带下去审讯。方才只是插曲,不必惊慌。”李洵淡淡说道,又对蒋瑛道,“你受了惊吓,我送你回宫歇息。”
蒋瑛刚想说不用。
她若一走,这里真的没法进行下去了。
只是一开口,便觉得头脑一阵晕眩。
耳边只听李洵惊呼一声“阿瑛”,便什么也听不到了。
等蒋瑛再次醒来,发现自己是在景澜宫的床上。
帐幔之外,是李洵的背影,在和太医说着什么。
“皇上……”蒋瑛小声开口。
听到声音的李洵快速转过身来,直接走到了蒋瑛床前。
坐下来,一把将她的手抓住,“醒了?可有哪里不适?”
蒋瑛摇头,“臣妾怎么会突然晕了?”
李洵道,“竟还敢问?方才那样的情形,谁许你挡在我身前的?”
蒋瑛道,“都是本能的反应。我也来不及思考的。便是让我思考了,我的答案也还是那样。因为我相信,如果情况到我身上,你也会这样做,是不是?”
李洵不说话。
蒋瑛手指抠抠他的掌心,“别气嘛,我这不是没事嘛!”
“阿瑛,你可知道,险些酿成大祸。你,你若有什么事,我岂不是要抱憾终身?”
“呸呸呸!”蒋瑛瞪他,“都没事了,可不许说这么不吉利的话。”
李洵拉了她的手腕,一把将她抱住,久久没有说话。
知道李洵是真的担心,蒋瑛轻拍了拍他的背,安抚,“下次我不冒险了好不好?我已经没事了,就别乱想了,嗯?”
“阿瑛,我们有孩子了。”
李洵沉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我知道……哈?你说什么?”蒋瑛挣开,看着李洵,“你方才说什么?”
“我说我们有孩子了。”
“真的吗?怎么会呢?我还在吃药调理呢,太医都没把握的事情。”
“是真的。太医已经号脉了。是喜脉,错不了。”
蒋瑛仍旧有些不相信。
她的葵水是有阵子没来了。可是自从在吃那些药调理,这个总不太准。所以这一次,她也没太在意。
“阿瑛,老天总算是成全我们了。”
蒋瑛看李洵,激动的已经眼眶泛红。
她终于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
还未开口,眼泪却先不争气的流下来。
李洵搂住她,由着她落泪。
两个人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李洵面对朝堂。
蒋瑛面对的是自己。
自古以来生不出孩子,都是女人的错。李洵明明有别的选择,却没有选。蒋瑛若不能生,对不起的何止是他一个人。
所以一直以来,她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
“从今日起,你的一切饮食起居,都听陈太医的。朕,决定,除非是要招大臣商议的事情,否则真的一切公务都在你这里。朕要随时能看到你。”
蒋瑛失笑,自己擦了擦眼泪,“没那么夸张。我会好好保护这个孩子的。”
皇后怀上龙嗣,是国事。
事情一传出去,满朝皆欢喜。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这个孩子给盼来了。
李洵去上朝,都是脚下生风,眉眼一直带着笑。
到底是初为人父,高兴成这样也能理解。
这一日,李柔带着敏敏来看了蒋瑛刚离开,李洵就来了。
两个人坐在一起闲聊。
李洵问起她今日饮食,可有疲累之类的。
蒋瑛一一答了。
自从有孕,蒋瑛显得安静了些许,一切也都谨慎一些。
等自己的事情说完,蒋瑛歪头看向李洵,道,“臣妾的事情说完了,是不是该到你的了?”
李洵看她。
蒋瑛浅浅一笑,道,“北齐的事情啊。最近乾清宫进进出出那么多大臣,是不是都在说这件事?”
李洵不满,“谁来你这里多嘴了?”
“没有的事。如今知道我有孕,没人敢来烦我。是我自己猜到的。”
“那几个北齐美人儿,你既不送人,也不送出宫,一直留在宫里,都快人老珠黄了。你为什么留着呢?难道不是在等一个机会吗?你不说,我也不说而已。”
李洵盯着蒋瑛看,“阿瑛,你真的很聪明。”
“过奖。”蒋瑛俏皮一笑,“如今机会算不算来了?一个行刺皇帝的由头,可谓让开战师出有名了。”
李洵道,“阿瑛,那不是我策划的。”
“说什么呢?我怎么会那样想。你再想名正言顺,也不会拿他们来威胁你在意之人的性命。”
李洵点头,“留下他们,的确是带着这个目的。我是想和他们耗一耗。那几个美人没能得到我的青睐,楚殷该知道,我对北齐的态度如何。他估计这些年,都一直惶惶不安。”
“所以,他忍不住了,安排了今日的刺杀。那几个女子已经审讯过了。他们也没想过要做如今这件事,只前阵子,有人混进宫里给他们带了话。若他们能成,保他们家人无隅。他们也知道,在穆国,日子已经到头了。不如为了家人牺牲自己。”
“如今的确是个师出有名的好时机。”
蒋瑛问,“那你在犹豫什么?大臣们是不是都在催促你下决定?那些人啊,好多都是新人,肯定一腔热血呢。开疆扩土,多厉害的事情啊。”
李洵惊叹,蒋瑛并不在朝堂,却对那些事情了解的那么清楚。
“真要等那么久,也不一定有这么好的理由。”
李洵道,“理由这个东西,有最好,没有就创造一个。多少师出有名的由头,不过都是为了让事情显得名正言顺一点而已,其实背地里也就是精心策划。”
蒋瑛笑,“可如今可是货真价实的。按照他们说的,抓出来几个人,到时候带到边境去,叫北齐百口莫辩。而且这件事,一定能振奋边境将士。人都杀到皇上这里了,还有轻饶他们的道理?”
“你呀,把人心倒是看透了。”
蒋瑛道,“所以,想做就去做吧。你不是说这几年风调雨顺的,一切都很好吗?五年的修养身息也该够了。前阵子,你不是说邓州那边交了多于之前的税粮上来吗?”
“阿瑛,我放心不下你。”
这是李洵唯一为难的理由。
若蒋瑛没有身孕,这次刺杀的确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当时说要十年。
可这几年穆国的确很顺,国库这里,已经超出了他的预期。大臣们算过一笔账,以现在的实力,若去攻打北齐,后勤保障上是没有问题的。也无需再向百姓多征税银。
蒋瑛拉了李洵的手道,“你要这样算。我现在有孕了,你舍不得走。等我生下来,孩子需要照料,你又舍不得走。到了读书的年纪,你要教导,舍不得走。这哪里还有个头?”
“谢仲还等着你呢。你真让他年纪大了,再挂帅上阵?”
“既然大臣们把一切都算好了,说明现在时机已经成熟。那就去吧。我在宫里,饮食起居都有人照料。你也帮不了我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