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5章 岳飞:为啥我带的徒弟老是跑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从岳飞成为汴京王,真正站在大宋官场的顶峰之后,他再向下看时,其实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之后,他便一直在思考破局之法。 曾经他想过靠他的影响力,强行推动文武融合。 但这个想法冒出来的瞬间,就已经被他自己给按死了。 二百余年形成的隔阂,绝对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消除的。 更不是靠着命令就能消除的。 否了这个想法之后,他便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破局点。 曾经,他把希望放在了陆游的身上。 因为,这家伙本就是文人出身。 而且,那一手读词歌赋,还为他在大宋文坛赢得了相当的名声。 更重要的是,他文武双全啊。 尤其是跟着自己经历了大理、占城以及蒲甘之行以后,军事上也完全有了独当一面的水平。 毫不夸张的说,那时候他虽然年纪尚轻,但已经成长为了一个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少年英才。 正是因为这个,他后来才想着把他放在军器监去锻炼。 不得不说,锻炼的效果是真好。 军器监在他的治理之下,整个工艺水平进步了一大截。 更重要的是,他一手搞起来的工艺规范他,让军器监几乎达到了出品即量产的程度。 所以说,这锻炼的效果是真好。 一想到陆游在管理军器监过程中显示出来的治理水平,岳飞晚上偷偷笑醒过好几次。 但乐极生悲的是,自从进了军器监之后,他眼里已经丝毫没有了对诗词歌赋的兴趣,只有对搞出来更大威力火炮的向往。 对于大宋的江山稳定,这当然是个好事儿。 但是对于大宋文坛,那可是相当大的损失啊。 更重要的是,他对于诗词歌赋完全没了兴趣之后,这文坛上的人慢慢也就不怎么跟他来往了。 实在是,没什么共同话题啊。 人家找他聊风花雪月,他却拉着人家聊火炮口径。 之所以双方没打起来,完全是因为陆游还略懂拳脚。 自此,想借陆游这个一肩挑文武的全才来弥合双方关系的计划,正式宣告失败。 但是好在,老天爷对他还是相当不错。 陆游跑偏了之后,很快他就又遇到了辛弃疾。 八岁便已能赋诗的神童,历来最为文坛所喜爱。 除了文采飞扬之外,他那一身功夫,哪个武将不得夸一句英雄出少年? 更妙的是,他才十二岁啊。 这种配置,要是放在画本里面,那绝对是引动文武双方大佬共同争抢的团宠啊。 正是因为这个,收下这个徒弟之时,他又是晚上笑醒了好几次。 而且,他自认对于辛弃疾的培养,绝对做到了文武兼顾。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啊,只不过带他上了一次战场而已。 但从那之后,他便与陆游一样,眼里再无对诗词歌赋的丝毫兴趣。 能让他两眼放光的事情,只有万中之中砍下敌军将领的首级。 甚至,这家伙最近已经觉得带八百人冲阵没什么意思了。 按他的设想,只要五十人足矣。 得知他这种想法之后,岳飞也只能一边儿提醒他不要沉迷于这种军事冒险,一边儿督促他打熬身体。 然后,再含泪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全部倾囊相授。 要不然还能怎么办呢? 第1265章岳飞:为啥我带的徒弟老是跑偏呢?(第2/2页) 自己的亲徒弟,还能打一顿不成? 最关键的问题是,这家伙长进的太特么快了。 没有个一百招,他现在已经拿不下这小子了。 哎! 连续经历这么两次挫败之后,他甚至都已经有点儿怀疑自己带徒弟的能力了。 这怎么带一个,跑偏一个呢? 但是好在,老话说的好啊。 老天爷为你打开一扇门之后,就会再为你打开一扇门,再打开一扇门....... 原来他也不怎么相信这句老话。 毕竟,老天爷又不是专门儿负责开门的。 可遇到张孝祥和虞允文之后,他相信了。 当然了,这并不是因为他俩,是跟陆游和辛弃疾一样的文武全才。 相反,这俩人到目前为止,并未展现出任何军事上的天赋。 但是,这俩人共同的特点,便是大局观极强,而且心思相当的缜密。 之前他俩策划出来的舆论战,虽然对于使用时机的把握并不好。 但是,从他俩的策划便能看出来,两人都是在整体上思考战争。 虽然具体的战机选择上还有不足,但这个缺点完全可以通过积累经验来弥补。 但从整体上思考战争这种大局观,却是很难后天训练的。 而且,只看他们对整个舆论战的节奏把握的话,确实是可圈可点,这便能证明俩人的思维是相当的缜密。 有大局观又心思缜密,这其实已经具备了为将,甚至是为帅的品质。 除此之外,便是他们对于武将或者说对于军人的态度。 他们二人,对于大宋的军人,是尊敬的。 不仅仅是对于他或者韩世忠这些高级将领,而是对于最普通的底层士卒,他们也表现出了充分的尊重。 心思缜密有大局观,可以理解武将的作战意图。 发自内心尊重大宋的军人,而不是将他们视做贼配军,便不会只把武将当成实现自己政治目的的工具。 同时,他们二人做为科举的佼佼者,又被整个文坛仰望。 这样的人,绝对是弥合双方关系的绝佳工具人啊。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个,他才故意问了俩人对接下来战事的意见。 他的想法是,只要他俩说出来的方案稍微有点儿可取之处,他便争取在战场上让他们那些有可取之处的方案变成现实。 如此反复的次数多了之后,大家自然会意识到,文人也并不全是只有吟诗作赋,他们那颗满是知识的大脑,同样能对战场起到积极的作用。 先让大家接受这样一个观念,然后再让更多有真才实学的文官进入到这个圈子里面。 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的价值,双方之间的裂痕总会慢慢的愈合。 等到大家能互相接纳对方之时,再来谈双方谁占主导的问题也不迟。 可是,看到大家的态度之后,他顿时又犯了难。 大家对于他们本人,都没什么恶感。 但是,对于让他们参与军事决策,却是相当的抵触。 甚至,是警惕。 如果强行这么做的话,不仅伤害了老伙计们的感情,关键还可能动摇自己的基本盘。 可要就此放弃的话,下一次机会鬼知道什么时候出现。 总不能真当人家老天爷,就是个负责开门儿的吧? 这该如何是好呢? 头秃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