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带商场去逃荒种田,我造反称帝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3章 女子竟能分地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卯时过半,旭日初升。 城门打开,一行穿着齐整的护卫从桃源邑内出来,分散至一列列茅屋前站定,一阵不绝于耳的敲锣声被敲响。 “大当......康、康哥,快些起,外头点人头啦!” 熊康晕眩中皱着眉睁开眼,一张粗糙木楞的大脸盘子近在眼前,他登时气不打一处来:“孙大旺,你这龟孙,敢扰老子清梦,皮痒痒啦?!” 孙大旺忙不迭歪头,堪堪避过迎头的一拳头,挤出讨好的笑将通铺上赖床的大汉拽起。 “您忘啦?今日是该进城的日子,外头已经有护卫敲锣了,嘿嘿,咱可不能错过。” 此时同屋中有动作快的人已收拾利索,拽开门大步行至屋外,明亮的光线骤然将屋内照亮。 熊康看着相继出屋的陌生男子们,眼神逐渐恢复清明,意识到此时不是在自己的山寨,而是在别人的地头上。 为了混进城内弄清情况,他领着两名手下已在城门外的茅屋里歇脚了十日。 这些茅屋是桃源邑临时安置流民的地方,每一间屋子里都睡了二十号人,有人定时定点送吃食过来,都是些干馍馍和烧开放凉的清水。 吃的虽算不得多好,也能将肚子填饱。 可吃食却不是白给他们,每日城内有专人过来指挥流民干些体力活,都无甚难度,无非挑些碎石往城外铺路。 平整好路面后,还会从布袋里倒出好几样粉末土块和水混在一起搅和,接着倾倒在放置有竹竿的路面上,督工的护卫说,这修的是什么水泥路。 熊康还是第一回见着水泥这玩意,虽不理解,但感觉貌似还挺好使。 听说桃源邑的城墙也是拿水泥糊的,他夜半偷摸拿拳头锤过,嗯......怪坚固的,也怪疼的。 等他日后占据这片地方,定要押了城中所有人都去给青云寨修水泥墙! 勤勤恳恳干了这许久的体力活,为的不就是进城打探么? 城内房屋鳞次栉比,布局看上去颇有讲究,瞅着比青云寨都要井井有条,这里怎么看不似一处流民据地,更像是朝廷管辖的郡城。 跟着领路的护卫们往城内走的路上,又遇见好几队巡逻的护卫。 孙大旺越看越是心惊,暗戳戳捅咕两下熊康,尽可能压低声音道:“这地方不简单呐,您看那些护卫拿着的大刀,雪亮雪亮的,好生锋利!” “......”不止是大刀,熊康还注意到护卫中有部分人腰间别着弩。 这配置,过分了啊。 但他一寨之主,好歹是见过世面的,才不会像孙大旺这那般龟孙般一惊一乍。 流民们被带至城中一片空地,中央大榕树下摆着几张木桌,桌边站着几人正挨着一名年轻女子说着什么。 领路的护卫示意流民们停下,自个去到女子身边招呼:“南娘子,一百三十七人全带来了,你且点点人数。” “辛苦了,得劳烦你们再等等,待会分好这些人的去处,还需将他们领走。” 南枝随口客气两句,同时从面前的女护卫手里接过一张纸张,数了上头的名字,与此处的流民对应,人数上并无出入。 流民们住进茅屋前便由通过扫盲测试的书吏记录过名讳,并附带了流民的简单信息。 比如多少岁,牙有几颗,面部有何显著特征,有无亲人。 简单浏览完纸张上的信息,南枝心中有数,招来左顾右盼的流民们,为他们讲解。 “欢迎诸位加入桃源邑,选择留下的,都是咱们的家人。年景不好,聚在此处的都是苦命人,但我在这儿向大伙保证,在咱桃源邑,只要肯干,都有一口饭吃!” “好!”流民们等待这一刻许久,目光无比热切。 没人怀疑南枝的话,只因在桃源邑是真的能吃饱,这一点早在前面的十日已被证实。 期间有脑袋灵光者已向督工打探过,知晓城内的居民待遇比城外好出许多,干完活不光会包吃食,还能有工钱拿。 比起吃草根啃树皮的时候,这堪称神仙过的日子! 南枝:“谁种地种的好?举起手来我看看。” 众人齐刷刷举手,纷纷自荐,“俺是老庄稼把式,逃难前,十里八乡的地就数俺侍弄得漂亮。” “我我我!我种的更好,姑娘您心善,选我!” 荒年里逃难的都是农人,但凡农人,就找不出几个不会耕地的。南枝对流民们的积极态度很是满意。 季夏时节是该张罗栽种晚稻了,育苗工作已在进行当中,下地栽秧的人自然多多益善。 “有意耕种者皆可分领田地五亩,地租三成,拿不出银钱可先赊账。粮种可到仓库领取,收获后再还上。”南枝朗声道。 “才五亩地,这咋够种的?” 这年头地多人少,尚未讲究精耕细作,寻常稻米一季收成不足二石。除却佃租,家里人口繁多的甚至够不了温饱。 且女子不得分地,农人进项,全系家中男子所分田地以资家用。 如此情形南枝早已见惯不怪,她照搬宋芸晗以往的言语说道,“凡年满十六之人,不计男女,皆有资格。” “况且,咱桃源邑所种稻米不同寻常,到时收获各位便知。” “什么?娘们儿竟也能分得田地?!这是何道理!” 众人没管此处的稻米究竟有多不寻常,注意全落到女人也能分地上。对此震惊到无以复加。 只见过给男人分地的,这儿的规矩好生怪异。 南枝也不过多解释,静观流民们交头接耳,待他们消停,便让书吏记下申领田地的人。 流民中女子不在少数,但大都瘦弱至极,其体格较男子更为消瘦。 相较男子们的观望态度,女子们的犹疑几近于无,在护卫引领之下,纷纷于书吏桌前争相排起长队。 书吏录满五十人后,便搁下炭笔,止了记录。 排在队伍末端的人懊恼万分,望向那些先被记上名讳者,满眼艳羡。 然而碍于武装齐整的男女护卫们,悻悻然歇了心思。 暗自发誓下回定要把握良机。 只分五亩田地又有何妨?靠着田地,往后的日子总归有了些依靠,总好过无所凭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