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6章 神奇的地下河道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从园区出来,才刚过十点。 时间还早,姜宁想想,就一打方向把车开上了国道。 顺着国道往北,两边尽是荒野,东边偶尔还有几个村庄,西边是真的荒,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脉,被积雪覆盖着,西北地大人少,最不缺的就是土地。 最不值钱的也是土地。 顺着国道往北跑了两公里多远,看到一条土路。 姜宁一打方向拐进去,顺着土路跑了三四公里,开上一处高地。 老天爷很神奇,雪尽往不需要雪的城里和什么都不长的山上下,真正需要雨雪滋润的荒野上却没有多少雪,不知道是下来就融化掉了,还是被大风吹跑了。 北安的荒地不是戈壁滩,而是土壤。 而且土层很厚,也长草。 只是因为干旱,再耐旱的野草也长不起来。 地下水资源也不够丰富,开发利用的难度极大。 找地下水极其实难…… 姜宁站在高岗上四下望了望,方圆几公里内别说人。 连个鬼影也看不到。 当即出溜一下,沉到了地下。 他准备看看北安的地下水究竟在哪。 垂直往下沉了一百多米,看到了水。 只不过都是些涓涓细流,地石头缝里流淌。 继续垂直下沉,大雪下沉三百多米,穿过一片岩石层后,水量才丰富了起来,地底就像个大迷宫,有熔岩石洞,也有河道交错,地下水就在河道里静静的流淌。 不知从哪里来,也不知道流去哪里。 姜宁看的啧啧称奇,之前地行只在地表浅层穿行。 从来没下到过这么深的地方。 地球实在神奇,从来没想过地下会有这么多地道。 怪不得老地震,那些地道万一塌了,可不得引发地震嘛! 不过河里竟然没鱼,别说鱼,根本没有生命迹象。 姜宁很是纳闷,鬼吹灯瞎写? 选了一条最大的河,沿河逆流而上。 姜宁取出个手电筒,打着灯光四下里观察。 河不算大,宽地地方十几米,窄的地方才五六米。 水道千奇百怪,高的地方有五六米,低的地方不足一米,甚至没有空隙,要么从水中潜过去,要么就只能土遁地行过去,然后会有一个大水潭里钻出来。 地形之奇,实令人惊叹。 姜河站在河面,朵朵细碎浪花反卷,推着他前行。 这要拍个视频,绝对是神仙级别的。 前行一阵,前方地道变的宽阔许多。 河面变宽,两边出现了河滩。 河滩上五颜六色的,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姜宁就上了岸,打着手电筒仔细看了看。 都是石头,只是颜色很绚丽。 有的赤红如血,仿佛被鲜血浸泡过一般,灯光打上去,整个石头都亮了起来;有的五色斑斓,灯光照射下,约丽的光彩在流转,也不知道值钱不。 打着手电筒四下照了照。 河底也有光芒反射,显然也有同样的石头。 姜宁翻翻捡捡,捡了些好看的石头。 还从河底挖出不少,挑挑捡捡不好的扔了。 只拿了十几块看着挺不像的。 其中有一块小孩拳头大的血红色石头比较神奇,样子像个大甲虫,身子是红色的,但脑袋是黑的,背上却有许多豆子大的黑斑,很是活灵活现。 大自然造物之神奇,委实令人惊叹。 姜宁没再继续上行,捡了些石头就回去了。 顺流而下,到之前下来的地方后土行离开地下。 回到车里,拿毛巾把石头擦了一下。 怎么看都觉的不凡。 血红色的石头不算少见,有些河道里就有,但这么艳丽的却少见,其他的也不凡,有两块散发着明黄色光芒的石头个头还不小,做成摆件应该很不错。 看看时间,快十一点了。 姜宁把石头放到副驾驶,驾车离开。 到了学校门口,把车停在对面烂尾楼的车位上。 姜宁心里还想,学校门口竟也有烂尾楼,这可真的是六月下雪,太稀罕,不过烂尾了也挺好,正好来了车有地方停。 把玩着石头等了会,学生先出来了。 一批批的走完,姜宁也看到了冯雨。 把学生交给家长后,冯雨走了过来。 姜宁把石头摆在中控台上面,看着冯雨走过来。 车门拉开,冯雨先探头瞧瞧。 仿佛在确认车里是不是姜宁,然后才坐了进来。 刚想说点什么,就被摆在中控台上的一堆石头吸引:“咦,这哪来的石头啊?” 姜宁道:“我捡来,好看吧?” 冯雨拿了一块血色石头,一边打量一边说:“是挺好看的,这什么石头,怎么像在血里泡过一样,感觉都能渗出血来了。” 姜宁启动车子,道:“我刚网上搜了下,这玩意好像是鸡血石。” 冯雨不懂石头,问:“你在哪里捡到的?” 姜宁道:“上午闲的没事,开车去北山转了一圈,在一条干涸的河里捡的!” 冯雨:“……” 跑干涸的河里捡石头…… 这还真是闲的蛋疼啊! 忽然看到那条大号甲虫形状的石头,又拿过来瞧了瞧,那个惊讶:“这块石头怎么长的像个七星飘虫,是加工的还是天然就这样啊?” 姜宁道:“天然的吧,我捡到的石就这样子。” 冯雨一脸惊叹:“大自然可真神奇,我们学校老师也有喜欢石头的,听说一个男老师夏天经常开车跑去河里捡石头,办公桌上就放着好几块,但都没你捡的这些好看。” 姜宁心想,那不是废话嘛! 这可都是他从三百多米的地下捡来的。 城关校的老师难道还能打洞去地下捡? 开车回到小区,先车开到菜店前停下。 冯雨问他:“你干嘛?” 姜宁说:“我去拿点菜。” 冯雨说:“家里有菜呢!” 姜宁晃了下手,直接下了车。 冯雨没有下去,她有点不好意思。 姜华是实诚人,自从知道她和姜宁谈对象,再来买菜就不收她钱了。 冯雨哪好意思再来。 正是饭点,店里买菜的人比较多。 姜华忙到飞起,看到姜宁进来就问他:“中午又不吃饭?” “不吃了。” 姜宁应了一声,拿了两个大号塑料袋,装了满满两袋子菜。 准备走人。 姜华问他:“你装那么多菜干嘛?” 姜宁道:“给冯雨拿的。” 姜华:“……” 姜宁出了菜店,把菜放后座。 然后回到驾驶座开车走人。 冯雨往后面瞅了瞅,挺惊讶:“你怎么拿这么多菜。” 姜宁道:“你又不好意思来拿,我不得一次多拿点,够吃一个星期了。” 冯雨说:“你哥不要钱,我哪好意思白拿啊,不过叔叔种的菜品质确实很好,最近在其他菜店买的菜都不太好,做出来的菜都没之前的那么好的味道。” 姜宁道:“以后要什么菜就给我说,我去拿。” 冯雨点着头说:“那你就在我家吃饭吧,让姐多做一个人的饭就行了。” 姜宁就是这么想的,自然从善如流了。 第一次去吃饭,还因为冯雪的存在觉的别扭。 去的次数多了就习惯了。 现在姜妈等于是给兄嫂在当保姆,一直在兄嫂家吃饭,也不是长久之计,万一兄嫂因此产生矛盾,他就尴尬了,还是要防微杜渐,自己找个饭票。 主要还是冯雪做的饭好…… 把车停在楼下,拎着两大袋子菜上楼。 冯雪准备了四个菜,进门就吃饭。 今天吃的米饭。 姜宁吃了几口,就惊讶:“这米饭怎么做的?” 冯雪比划了下。 冯雨主动当解说员:“蒸的,不是用电饭煲煮的。” 姜宁惊奇:“米饭还能用蒸?” 冯雨说:“蒸的米饭比煮的好吃。” 姜宁点着头,深以为然,他以前吃的米饭都是煮的,水放少了米饭会干,水放多就成了稀饭,不多不少也就是一团,今天的米饭不一样,都是一粒一粒的。 吃起来口感非常好。 这绝对是他吃过的最好的米饭。 姜宁瞥瞥冯雪,这个姐虽然不会说话。 但确实是心灵手巧。 不但做的菜好,连米饭也做的这么好。 以后有口福了。 姜宁一边吃饭,一边说:“我准备在北边买块地,搞个大农场,你有什么建议?” “农场?” 冯雨惊讶:“你要投资农业吗?” 姜宁道:“也算是吧,我妈天天催着我找个事干,你也在提醒我是无业游民,总得有点事干……” 冯雨连忙澄清:“我不是那个意思,就是觉的你太闲了,得有点事做。” 姜宁点着头道:“确实得有点事做,所以啊,我打算搞个农场,搞搞农业和畜牧养殖我觉的就挺不错,等农场建起来,还可以搞成度假山庄,工作和生活两不误。” 冯雨问:“买地要不少钱吧?” “不要钱!” 姜宁道:“县城北边全是荒地,谁脑子抽了花钱买那地,都是白送的。” 冯雨惊讶:“地还能白送?” 姜宁点着头道:“当然啊,北安90%都是荒地,没水没地还没路,谁会花钱买了,那些荒地放着也不产生价值,只要投资搞开发,让荒地产生价值,县里白送地。” 冯雨道:“开发荒地得不少钱。” 姜宁道:“是得花钱,不过钱投在土地上也不会赔,就算投资农业收益不高,但土地只要开发出来就会有价值,实在不行我全部种上树,等过上十几年卖木头总行吧?” 冯雨不懂这些,也给不了他意见。 冯雪默默吃饭,耳朵却竖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