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警察找上门
保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列表
吃过午饭,冯雨午休了。 姜宁没午睡的习惯,下午也不用再送冯雨了。 街上的雪已经被环卫工清扫干净。 今天难得出了太阳,天气也不算太冷。 冯雨不让他送,太麻烦,主要学校如果有事要外出,不骑电瓶车也不太方便,还是要自己骑电瓶车去上班,姜宁就从善如流,干脆去姜爸的蔬菜大棚,帮老爹干活。 农业确实不太好干。 有一句话,要是种地能挣钱,农民就没地种了。 当然有挂除外。 姜有信最近一直红光满面的,大棚里的菜不知道怎么了,长了一茬又一茬的,不但产量高的离谱,而且品质好,非常受欢迎,今年少说能挣三十万,怎么能不红光满面。 姜宁说了说拿块地搞农场的想法。 姜有信不赞成,说:“搞农场就是糟蹋钱,真能赚钱轮不到你。” 姜宁道:“只是回报周期长,钱花到土地上总归不会亏。” 姜有信就说了个朴素的道理:“是不会亏,但你想过没,农民的地从来都不值钱,值钱的地也轮不到农民,路边的花儿长的好看都有人采,你把地整好了地还是你的吗?” 姜宁有点惊讶,他爸虽然没什么文化,见识也有限,但活了半辈子,看问题到是看的很透彻,道:“我懂你的意思,社会的本质就是狼吃羊,但如果懂的分享利益,还是可以把事情做好的,你别担心我,这些道理我都懂。” 姜有信也惊讶:“你懂这些?” 姜宁点头,还有一句话没说。 谁敢抢老子的东西,给他沉到地心去。 姜有信就不多说了,他是个厚道的人。 对子女的教育也是放养,有本事上天。 没本事就做个普通人过普通人的生活。 老大随他,这个老二也不知道就怎么养歪了。 从小胆大包天,小时候没少拿皮带抽,怎么管也管不住,高考完之后,更是招呼都不打就跟着人跑去外面,一走就是五年多,他都觉的这儿子彻底没救了。 大概率活不到寿终正寝。 没准哪天就会横死街头。 却没想到,老儿忽然回来了。 不但发了大财,而且心也安稳下来了。 准备娶个媳妇过点安生日子。 姜有信虽然很费解,但也挺高兴。 只要能安稳过日子,剩下的随他折腾。 反正也管不住。 …… 城关小学。 冯雨到教研室,发现同事们看他的眼神不太对。 于是就问:“怎么了杨老师?” 杨老师问:“我中午看到了,有人来接你下班?” 冯雨点了点头:“是的。” 杨老师问:“你对象吗?” 冯雨道:“正在谈,算是吧!” 杨老师就好奇:“你对象开的谁的车?” 冯雨道:“他自己的车。” 杨老师挺吃惊:“你对象是个大款啊?” 冯雨:“……” 能不能不用这个词,大款这个词也太俗了。 大家都是教师,都是有文化的人。 怎么能这么俗不可耐呢! 冯雨道:“我也是最近才知道他挺有钱的。” 老师们就不淡定了。 大家虽是教师,但也是俗人一枚。 人生在世,除了那些为了理想发光发热的,绝大多数人不管从事的什么职业,其实还是俗人,起早贪黑的,不就为了挣那两块工资嘛,谁不想嫁个有钱的,日子过的轻松点。 之前姜宁抱着花在学校门口来等冯雨下班,学校早传开了。 同事们一打听,非洲回来的。 没有工作,还是个无业游民。 而且没上大学,在非洲当保安的。 私下可没少笑话冯雨没眼光。 放着青年才俊不选,竟然挑了个没学历还没工作的。 这眼光简直了。 却没想到,中午放学后竟然看到冯雨上了一辆570,下午又是570送过来的,冯雨那个在非洲当保安的对象竟然开的的570,这怎能不让人惊讶万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扒内幕。 与此同时,苏红艳却很郁闷。 学校有这么大,消息传的自然非常快。 同事何老师问:“苏老师,你那个表弟开的570?” 苏红艳头:“是吧!” 何老师问:“借的别人的车还是自己买的啊?” 苏红艳不想说,却避不过去,只能说:“他自己买的吧!” 何老师就惊讶:“你不是说你表弟在非洲当保安吗,当保安能买的起570?” 其他老师也很惊讶,竖起了耳朵。 苏红艳郁闷了,之前姜宁抱着花在学校门口等冯雨的事传开后,有人在打听姜宁,他就透露了下,老公的表弟,没上过大学,高考完就去非洲当保安。 可没想到,姜宁买了辆570。 早上天黑,还没有人注意到。 可中午姜宁来接冯雨时,好多老师看到了。 这搞得她有点坐蜡。 其他老师不敢当面打她的脸。 但姓何的公公在教育局,不怵她。 苏红艳只能道:“我也不太清楚。” 老师们互相望了望,都觉有内涵。 何老师最后说了句:“还是冯老师眼光好,在一堆石头里一眼就发现了真金。” 大家纷纷赞同,之前也笑话过冯雨没眼光。 可现在嘛! 事实证明,人家冯雨眼光好。 以后得谨慎些,但结果没揭晓前,得谨言慎行。 可不能再随便乱说话了,免的被打脸。 苏红艳就更郁闷了,她觉的被同事嘲讽了。 …… 过了几天,姜宁接到大表哥周爱国的电话。 叫他吃了顿饭,聊了聊。 周爱国大他二十岁,也吃公粮的,但和二表哥不同,这个大表哥早早就躺平,不想进步也不干活,据说单位领导都拿他没有办法,整天忙着搞生意赚钱。 大表嫂开了一家品牌服装店,据说经营的不错。 然后是小姑家的三表哥,也叫他喝了顿酒。 舅舅那边的亲戚也打了电话。 姜宁也去走了一下。 都是车惹的祸。 现在亲戚们都知道他很有钱。 日子慢慢的过,姜宁忽然就发现,自己莫名其妙的火了。 起因是他十几块他从地下捡来的石头。 之前骚了一把,学人拍了一个短视频,将那些捡来的石头发到网上,结果不少人看到后都给点赞,短短几天竟然收获了几万个赞,评论区说什么的都有。 有人说要上交。 有人说是假的, 还有人说他是盗采矿产资源。 总之说什么的都有。 也有人看上了那块虫子石头,想买下。 姜宁也不知道这玩意能值多少钱,让对方开价。 对方不开,想看看石头再说。 姜宁也没意见,想看就看呗。 对方问他:“你方便过来不?” 姜宁回复:“没空。” 对方:“……” 最后要了 看石头的人还没来,博物馆和公安局的人先找上门。 过来看石头的。 姜宁把石头放家里,人就到直接来了他家里。 一起来的还有一个熟人,三表哥何成。 何成是公家人,代表公家过来的。 两个民警,两个博物馆工作人员。 办公事前,先叙旧。 何成先给大家介绍:“这是我小舅的儿子。” 几人诧异,原来是亲戚。 怪不得熟门熟路的。 何成又问姜宁:“你这也不上班整天忙什么呢,开着570到处捡石头?” 姜宁道:“差不多,反正没事干挺无聊的。” 何成就跟同僚笑道:“这小子贼有钱,整天无所事事,开着两百多万的570没事干就到处摸石头,这才是生活,哪里像我们,还得天天为人民服务。” 同僚更是诧异,开两百多万的车? 两个博馆物工作人员对视了一眼,感觉有点不太好办。 果然…… 说完私事,开始办公事。 姜宁把石头拿出来,给几个人看。 两个博物馆工作人员看的两眼冒星星,至于何成和另一位民警,则看的啧啧称奇,这么漂亮的石头可真是稀罕,有人在河里随便捡块石头都值上千块。 这些石头得值多少? 自己辛辛苦苦上班,为人民服务才几千块工资。 这特喵的,没事开着车摸摸石头就能发现。 还真让人不平衡啊! 何成又问姜宁:“你这些石头从哪捡到的?” 姜宁道:“一条干涸的河床上。” 一位博物馆工作人员问:“哪条河床,能带我们去看看吧!” “这……” 姜宁没想到随口撒个谎还要带人去看现场,但人家都提了要求,不带去现场看看,到是显的自己心虚,于是道:“今天有点晚了,明天吧,明天我带你们去看看。” 几人点头。 另一位博物馆人员问了一下:“你这些石头能上交吗?” 姜宁瞥他一眼:“你能把工资上交吗?” 对方有点尴尬:“我就是问一下,没说让你必须上交。” 姜宁笑道:“你要是把工资上交,这些石头我就上交。” 两个博物馆工作人员互相望了望,感觉有点棘手。 何成和另一位民警这时都不吭声。 他们就只负责带路,让别人上交私人物品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们可不干,毕竟人家捡的只是石头,又不是狗头金之类的稀有矿产,更不是青铜器之类的文物。 两个博物馆人员没办法,只得怏怏的走了。 离开时约定明天上午过去看现场。 姜宁把人送走,就跑了一趟北边。 没想到博物馆的人要看现场,得做点准备。 到之前的地方,找到那条地下河,顺着河道逆流而上,找到之前捡到石头的河滩,拿着包装了一堆花花绿绿的石头,然后在附近一条干涸的河道布置了一个现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